康生书法(康生书法)


看到一篇文章,写康生的书法水平。坊间传言,康生的书法相当了得,各体兼善。而且此人对于自己的书法水平相当自负,对郭沫若的书法根本看不上眼,放言:“我用脚丫子夹根木棍写得都比他强!”另外他还给自己取名“鲁赤水”,暗暗跟齐白石较劲--鲁者,齐之对;赤者,白之对;水者,石之对。

康生书法

康生的书法我也看了一些,确实不错,分行布白笔法都有相当的水平。但是说不上来为什么,就是喜欢不起来。如果硬要给康生的书法水平分一个高低,我倒更愿意从他自己的话开始分析。首先,他对郭沫若的评价,看原话是相当的不客气,不客气到了侮辱人的地步。名士风流原本狂傲之气是该有,但是这种话已经远远超出了名士风范的狂傲范围了,这是赤裸裸的侮辱!为什么?因为郭沫若好欺负。郭沫若有才子名气,但是太热衷名利,太靠近政治,为了政治需要什么都敢干都能干,他只会拽文却敢当科学院的院长。这种热衷政治的反面,却是为了政治能弯曲自己的一切,自我批判起来毫不留情。而康生是政治上的上级,上上级。这么侮辱人显然是利用自己的权力侮辱下级,而书法只是陶冶性情的艺术而已,本无高低,更无关级别。他不仅这么说了,还拿准郭沫若没胆子反驳--还真没听说过郭沫若反驳,他真没这个胆子。历史上有没有权势人物想弄个艺术名声的?有,最臭名昭著的是隋炀帝杨广,他讨厌自己大臣薛道衡作诗太好,自己永远赶不上,便找茬处死了薛道衡。等薛死了,他便得意忘形地说,看你还做什么诗?宋徽宗书画俱佳,但是他根本不在乎名气,反而开设书画院,只要有本事,都可以拿一份薪水。最有代表性的是李煜,锦衣玉食的时候写的浓词艳曲基本上都没人记得了,反而是当了亡国之君后写的那些词流传至今。

康生书法

艺术的名声与权力基本没什么关系。比较康生对郭沫若的态度,基本上是将权力用到极处了。只不过他康生做秘书出身,一生都是用秘书的思维来处理问题,他讽刺郭沫若也是用秘书的口吻,极其恶毒,不考虑后路。对于齐白石,他的态度立刻变了。他还是自负,但是他不敢造次,只会暗锉锉地取个跟人家相对的名字。齐白石不是他够得到,能打压的主儿。一辈子看人眼色的他知道自己该怎么做。只是他的水平真的跟齐白石差不多吗?差多了。康生的书法你要是仔细看,非常干净,没有一丝一毫的毛刺儿。各种书体都非常典型,但是这不是最吸引人的,最令人注意的反而是“没毛病”。这是为什么?这是他的习惯,也是他的保命绝招,就是没毛病。康生曾经在蒋介石搞的白色恐怖中安然无恙,就是因为做事没毛病,写字端正,所以在银行里一直稳如泰山。但是这在艺术作品中反而成了毛病,他的注意力一大半不在书法的表现上,而是放在别出毛病上面。真正的艺术家主要精力和注意力是放在书法本身,而不是不出毛病上面。所以有人评论康生像个冬烘学究,捡了很多纸片,一丝不敢走样。其实康生不过是做秘书的本能罢了。再举一个例子。古龙小说《萧十一郎》里面写到假的割鹿刀:闪闪发亮,就像小姑娘买的地摊首饰。

康生书法

真的好刀反而不会那么闪亮。瑞士真正的好手表的金属框架有一个面其实不加打磨,就那么粗糙地展示着,但是控制走轮的那个金属面一定打磨得极其精细,让表针走得分秒不差。反而是假货,你看着每个面都滑不溜手,恨不得都打上包浆。 《兰亭序》崇山峻岭四个字“峻岭”二字草草补在一行之外,文末的斯文的“文”涂抹了不止一遍,但是瑕不掩瑜,这一篇天下第一行书就是书圣自己也再写不出来。谁说精品就一笔不能错?艺术,需要的是人的全身心的热情和投入。康生的书法你找不出毛病,但是这恰恰是最大的毛病。在这一点上他根本跟齐白石没法比。齐白石看到徐渭的作品就能喜欢得无可无不可,甚至说出“愿为青藤门下一条狗”,这样每天都有机会看到徐渭写字作画了。这能是一个整天把心思放在捞名声的官僚说的出来的话么?艺术品固然是放在那里的一张纸片,但是最终艺术品应该能是打动人的,这才是艺术品的终极目的。最后说点干的,康生为什么拉着齐白石比?确实二人有相似之处,康是秘书出身,写字一丝不敢走样;齐白石是学徒出身,作品(尤其是刻石)线条古拙,有着青年时期刻苦学习的痕迹。但是齐白石很好地将自己的缺点转化了,他刻苦练习,理解了“大俗即是大雅”的路数,就像金庸笔下的主角将平庸的招数灌注进去高超的功力,立刻效果惊人。康生的路数却是一味追求招数的花哨,像岳不群的弟子一样就是个架子,一丝一毫不敢走样,却没什么战斗力。所以康生以为自己的花哨胜过齐白石的古拙,或者起码可以跟他打个平手,事实上正好相反,他远远赶不上,他在地上跑,齐白石是在天上飞。

康生书法

本文收集自互联网,如果发现有涉嫌侵权或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6532516@qq.com以便进行及时清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