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博物馆观后感(观看首都博物馆观后感)


四川大学博物馆观后感

吴昊 2

首都博物馆观后感

上周,在李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有幸参观了四川大学博物馆,四川大学博物馆是中国高等学校中第一所综合性博物馆。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四川大学校园内。19xx年筹建,19xx年正式成立。原名华西大学博物馆。19xx年改名为四川大学历史博物馆,19xx年改为现名。现藏文物4万余件,管内藏有丰富的西南少数民族文物、民俗文物、四川汉代画像石、画像砖、唐代佛教石刻、历代名纸、四川陶瓷、明清书画及工艺美术文物。 进入博物馆第一层民俗馆,一进门我的视线就被那个大大的花轿吸引了,那个花轿造型优美,颜色炽热、喜庆。不得不让人感叹虽然当时的婚姻制度封建,但婚礼的物品工艺还是相当美观、精致的,接着我又发现了清代结婚时的一套嫁妆以及对当时婚礼流程的描述,这让我了解了清朝时候的人们的婚姻习俗,继续往前,出现的是一排当时的生活用品及乐器和工艺品,让人仿佛置身于当时的生活当中,在民俗馆的最后,我来到了皮影展厅,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在蜡烛或燃烧的酒精等光源的照射下用隔亮布进行演戏,是中国汉族民间广为流传的傀儡戏之一。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用手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据史书记载,皮影戏始于战国,兴于汉朝,盛于宋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皮影可以算是最早的电影了,看到那一个个精细的人物,我在想,当初的匠人是怎样的匠心独运,才制作出如此精致的艺术品啊!

看过民俗馆后,我又来到了二楼民族学陈列馆,或许因为我是少数民族,所以对二楼的展品特别感兴趣,馆内最先陈列的是藏族的唐卡,每一幅都美轮美奂,每一幅都神圣高洁,在唐卡的旁边陈列的是一座座藏传佛教的佛像,他们有的怒目而视,有的神态安详,让人的敬畏之情油然而生,连同佛像一块儿的还有藏族喇嘛的服饰及法器。走过藏族陈列区就到了彝族的展区了,亲切感扑面而来,无论是毕摩的经文,还是家中常用的漆器,亦或是当初的彝族勇士服装,我们都有一种共鸣,那是对火的崇拜的共鸣,那是山鹰之子的共鸣,那是渗透到我们骨髓里,烙印在我们脑海里的印记。我怀着崇敬由留恋的心情告别了了彝族文化展区,去领略其他民族的文化。羌族的巫师帐篷,苗族的华丽银饰,土家族的美丽织布都给我留下了深厚的印象。

…… …… 余下全文

本文收集自互联网,如果发现有涉嫌侵权或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6532516@qq.com以便进行及时清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