犁耙的拼音(犁耙字音)


犁 耙

犁耙,是人类早期耕地的农具。中国人大约自商代就使用耕牛拉犁,木身石铧。铁器发明之后,将石铧改为铁铧。犁是中国农耕时代的产物,远在2000多年前西汉的农具图谱中,便有木犁的记载。那时中国农民制造的木犁,已经达到了相当的高水平。苍南县虽然没出土过商周时代的犁耙,但矾山埔坪等10多个地方,已出土过新石器时代的石斧、石刀等。

犁最早由人力拉,后用畜力(如牛等)牵引。犁下端有用于翻土的铁器“犁铧”,略呈三角形,也称“犁头”。犁无论是入土角度,还是翻土曲线的牵引点的选择,完全符合力学原理。

耙,是在一支横的长料上,加上几支竖直的短料组合起来,短料通常称“耙齿”。耙齿之间的距离10~20厘米不等。《西游记》中,二师兄猪八戒所用的兵器,就是由这种农具变化而来的。

一、曲辕犁制作

犁,以犁辕曲直而分为“直辕犁”和“曲辕犁”。曲辕犁取材比较难,而直辕犁相对比较容易。浙南地区,多为曲辕犁。制作工具包括粗细锯子、各种大小凿子、铁锤、大小刨刀木工所需的工具。

犁耙的拼音

犁耙的拼音

曲辕犁的构造

犁耙的拼音

曲辕犁(王斌 摄)

制作曲辕犁首先是要选取有坚韧度的带弯度的杂木,角度合适,粗度大于15厘米(过粗可以用工具剔去)作为犁辕。老农在自己的房前屋后,看到有一定弯度的杂木,就会把它收藏起来,或者把树从小压弯,作为今后犁辕的取材。

犁底,是最下边的一支,把犁头套住的木料,要选用坚硬、有一定防腐功能的木材。其他两根竖穿(严格地说与地面成65度左右的斜角)于辕犁的犁梢(扶手)和犁箭(中间的骨架),用料要按照一定的比例。

犁耙的拼音

犁头(犁铲)是用比较好的生铁浇铸出来的,呈三角形。下边留有三角形的孔,犁底木套入要求比较深,而不容易溜出来。犁头(犁铲)上边有翻土的波浪形的犁壁。

有的地方犁壁后边,制作有木头(策额)顶着,而灵溪镇华阳的犁耙制作技艺传承人郑贤权直接把它省了,犁壁后边的两个铁叉,直接卡在中间的木头(犁箭)上,就可以了,还更加牢固。他说这不是他的发明,而是这一带师傅都这样做。

犁耙的拼音

华阳郑贤权师傅在制作木犁(林子周 摄)

所有的木料,要求光滑,没有明显的疤痕(有明显的木节的疤痕容易断裂),而且是流线型。凿空的地方,都是方形孔,牛拉起来不容易转动摇摆。

二、耙的制作

有的耙全部用木头制成,有的全部用铁制成。用木头制成的称木耙,用铁制的称铁耙。比较普遍的是用铁木相结合的耙。

最方便、最普遍的耙的制作是在一根长约2米的大横木上,钉上一排“大铁刀”作为“耙齿”。不过这种大铁刀,要请打铁师傅特制。粗度一般在7~8厘米左右,上宽下尖,长度25厘米左右,打入木头至少要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才能有一定的拉力而不被拔出来。大横木要求通直,而且是比较坚韧的杂木,为了让“大铁刀”能够深深地打入,首先要在大横木上钻孔,然后“大铁刀”顺着孔洞打入。大横木的粗度达到15~20厘米,上边做一个平行于耙的扶手,再加几支竖着的材料固定即可。

如果是用纯铁打的铁耙,粗度就不需要这么大。一般用料直径3厘米左右即可,总宽度在1.3~1.5米左右。太粗太大,变得笨重,人工就不容易拿动,不方便于作业。

在水田上使用时,通常先用铁耙深耕一二遍,再在铁耙下边加上一支可以套上耙齿的横木,借此以浅耕或者压平泥面。

耙主要是用于犁耕后平整地面,打碎地表的土块或板结层,或者在水田中,分割粗的泥巴起着平整的作用,犁与耙各有分工,两者的结合,是农耕时代解放生产力的宝贵遗产。

犁耙的拼音

犁耙的拼音

农民正在使用耙平水田(林子周 摄)

近年来,随着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苍南县的许多平原地区,已不再使用耕牛犁耙,山区的许多人到外地打工,水田也已抛荒。犁耙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中华大地传承千年的农耕时代的文化遗产,将面临一次重大的考验,现在,苍南县能制作犁耙和能够使用的人已寥寥无几。

2010年6月,“犁耙制作技艺”列入第四批苍南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林子周)

来源

《苍南老工艺》

苍南县政协文史资料

犁耙的拼音

第三十九辑

苍南县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编

线装书局

觉得有用,点右下角↓

钱库草根 本地影响力微信媒体

广告投放请致电(微信)1 3906661756

本文收集自互联网,如果发现有涉嫌侵权或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6532516@qq.com以便进行及时清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