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启圣(姚启圣施琅)


1682年,姚启圣收复金门后,战战兢兢的去觐见康熙皇帝,他抱着必死的决心,但一直痛恨他的康熙却并未痛下杀手,为何?

他和康熙皇帝在台湾的策略问题上发生了分歧。

1682年,康熙皇帝下令他和施琅直接攻打台湾。而姚启圣还是主张与台湾和谈,此时的郑成功早已去世,儿子郑经也去世了,孙子郑克塽袭位,成为延平王。他们愿意对清称臣纳贡,不剃发登岸,就像清朝藩属国琉球、高丽那样。

姚启圣将郑家的诉求奏报朝廷,康熙并不同意,他下令施琅立刻进攻。

姚启圣心中想得还是劝降对方的将领,按照他之前的策略。但此时的台湾郑家已经不是过去打着“反清复明”旗号正义之师了,而是开始分裂祖国的领土,经常派兵骚扰福建沿海居民,这一切让康熙皇帝下定决心,尽快结束这一切。

姚启圣

姚启圣一生经历跌宕起伏,和他桀骜不驯,任意妄为的性格有关。

姚启圣

这么一位解决郑家问题中起到决定作用的功臣,却被皇帝一直不喜。他做官是越做越小,直到去世,还被弹劾在任上建造船只,军械时虚报朝廷47000两银子。

这位姚大人到底有着怎样的传奇人生?

顺治初年,19岁的姚启胜因被土豪羞辱,一气之下投靠了清兵,被任命为通州知州。他上任之后第一件事将土豪抓起来,杖杀,然后潇洒的辞官离去。完全是一个侠客作风,并不是在官场行走的人。

姚启圣是一个博学多采的人,在外面晃悠几年,也没有耽误考试。

姚启圣

姚启圣

1659年,姚启圣在八旗乡试考中第一名,随即被任命为七品的香山知县,来到县里才知道,前任留下的巨大的亏空被下狱了,他却愿意为前任来清偿债务。一般人不会这么做,但他却愿意承担责任。

1669年,当了几年官后,姚启圣为了当地百姓,私开海禁,被朝廷弹劾罢官。

姚启圣并没有消沉,不做官就去跑生意,也没有意志消沉,机会总是给能人准备的。

康熙十三年即1674年,朝廷发布了一个重要消息,下旨“平三藩”。姚启圣看到了机会,这次他投入了康亲王杰书的麾下。

他带领儿子姚仪以及自己征募来的数百名壮丁,在浙江和福建两地清除耿精忠部下,在平三藩中立下了大功,很受康亲王的赏识。

姚启圣

姚启圣

1677年,姚启圣随着康亲王完全收复了泉州,漳州一带。

一年后康亲王给皇帝上表,讲述了姚启圣父子在各种战役中屡立战功,并且姚家父子自己出资五万两银子购买马,装备等物,最终平定了耿精忠叛乱。康熙皇帝大喜,不计前嫌,加封姚启圣为福建总督。

姚启圣到任后,立刻给康熙皇帝上了一个奏折,讲述自己队台湾的战略部署,提出“剿抚并用”,的方式,一方面攻取失地,另一方面招抚敌方的将领。

这一策略,符合当时的清朝的实际国情,一边怀柔,一边进攻,两手都不放松,康熙皇帝很快照准了。

姚启圣

姚启圣按照这个策略,1679年攻下金门、厦门一带,同时招降了郑家的将军朱天贵、杨彪等人。又获得了人才,又拿下领土。

姚启圣

姚启圣按照这个思路在周边劝降,1680年,郑家的旧将陈士恺、郑奇烈、朱天贵被他招抚,还带来了五万名官兵,可见成效显著。

在将领人选上,他向康熙皇帝推荐了施琅。施琅是两次投降清军的人,之前是郑成功的手下将领,擅长水战,是个军事天才,但朝廷并不信任施琅,是姚启圣和李光地以身家性命向皇上担保施琅是最合适攻台的人选。

按照这个路子,姚启圣的仕途应该节节高攀,可是他的性子没有改,桀骜不驯,四处得罪人,遭到了弹劾,包括他以前的旧事都被重提,康熙皇帝此时还是信任他的,还是将他派在福建前线。

皇帝下令,姚启圣遵旨执行,他心中都是以国家利益为重,一直上书分析台湾局势。

1683年6月施琅攻克澎湖,11月姚启圣从澎湖回到福州,旧病复发死在任上。

姚启圣

台湾收复的功劳最终都被记在了施琅的头上,而策划的功臣姚启圣,却功高不赏,在他去世之后还被群臣弹劾,还被揪着他虚报47000两银子,就是不放,让他家人还钱,皇帝看在他已经去世,有功劳不追究。

姚启圣仕途坎坷,但他是一个一心为国之人,但没有将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他心中,总有一种豪侠之气,在复杂的朝廷人际关系中,无法左右逢源,手握重兵同时也被皇帝猜忌。

但他在平定三藩,收台湾中,在历史中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姚启圣

本文收集自互联网,如果发现有涉嫌侵权或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6532516@qq.com以便进行及时清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