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光轴位对照表(对照轴表位散光度数)


【摘要】:目的探讨全年龄正常角膜人群的角膜前后表面散光的分布规律及角膜后表面散光对角膜总散光的影响;研究白内障患者行陡峭子午线透明角膜切口对角膜前后表面散光及角膜总散光的影响。方法分析来天津市眼科医院就诊患者及欲进行白内障手术患者571例(989眼)的Pentacam眼前节分析仪检查结果,记录角膜前后表面散光大小和轴位,总结角膜前后表面散光的分布规律及相关关系并分析角膜后表面散光对角膜总散光的影响。模拟角膜曲率计散光用屈光指数1.3375及角膜前表面曲率半径计算,总角膜散光根据角膜前、后表面散光度数和轴位进行矢量分解计算。回顾性地分析2017年9月至2017年12月63例来天津市眼科医院进行白内障手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进行随机分组。A组为观察组30例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时行角膜前表面散光陡峭子午线位置切口;B组为对照组33例行普通颞上(右眼)或鼻上(左眼)角膜透明切口,使用Pentacam眼前节分析仪分别在两组白内障患者术前、术后1天、1周和1个月进行检查,记录测量的角膜前、后表面散光和角膜曲率计散光,总结不同位置的角膜切口对角膜前后表面散光以及总散光的影响。结果1.角膜后表面散光度数平均值为(0.34±0.16)D,角膜后表面散光轴位平均值为(87.59±65.72)°,34.8%(345眼)为顺归散光,62.5%(618眼)为逆归散光,2.6%(26眼)为斜轴散光;角膜前表面散光度数平均值为(1.22±0.75)D,角膜前表面散光轴位平均为(89.88±63.70)°,36.7%(363眼)为顺归散光,58.2%(576眼)为逆归散光,5.1%(50眼)为斜轴散光。

散光轴位对照表

2.角膜后表面散光度数与前表面散光度数正相关(r=0.576,P0.05),角膜前后表面散光轴位呈正相关关系(r=0.381,P0.05)。3.模拟角膜曲率计散光与角膜总散光大小分别为(1.21±0.76)D、(1.43±0.88)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95,P0.01);二者的散光轴位分别为(89.88±63.70)°、(89.29±61.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8,P=0.28)。4.A组患者术前矫正视力(0.32±0.19),术后1个月矫正视力(0.86±0.21),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患者术前矫正视力(0.25±0.18),术后1个月矫正视力(0.76±0.26),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矫正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2,P=0.11)。5.术后1月A组角膜前表面散光(0.51±0.38),B组角膜前表面散光(0.97±0.71)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3,P0.01);A组患者术前与术后1个月角膜后表面散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0,P=0.28),B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个月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t=-0.27,P=0.79);术后1个月A组患者角膜总散光(0.66±0.42),B组患者角膜总散光(1.10±0.75),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0,P=0.01)。

散光轴位对照表

6.A、B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角膜前表面散光轴位分布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患者角膜后表面顺规散光分布术后1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6.P=0.02),逆规散光和斜轴散光分布各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94、1.07,P=0.07、0.78);B组患者角膜后表面顺规散光和逆规散光分布术后1个月与术前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3、7.36,P=0.01、0.01),斜轴散光各时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2,P=0.61)。结论1.角膜后表面散光度数很小,主要为逆规散光,其大小和轴位与角膜前表面散光均呈正相关;角膜后表面散光与角膜总散光呈正相关,且角膜后表面散光增加角膜总散光,如果忽略角膜后表面散光,将会导致具有临床意义的角膜总散光的估计差异。2.两种手术切口均对患者矫正视力有明显提高;术后1个月A组患者角膜前表面散光较B组患者明显减小,但两组患者角膜后表面散光度数没有明显变化,两组患者角膜总散光的变化与角膜前表面散光基本保持一致;角膜前表面散光轴位分布两组患者进行比较也没有明显变化,角膜后表面散光轴位两组顺规散光术后较术前减少,逆规散光较术前有所增加,斜轴散光变化不大。这说明角膜轴位切口可明显降低角膜前表面散光度数,而普通切口增加角膜前表面散光,两种不同的切口位置对角膜后表面散光度数影响不大,但均可使角膜后表面散光轴位由顺规散光向逆规散光转化。

散光轴位对照表

本文收集自互联网,如果发现有涉嫌侵权或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6532516@qq.com以便进行及时清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