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补泻手法口诀(针灸泻法是哪个方向)


捻转手法是针刺基本手法之一,不论在催气、行气和补泻中都须应用到,并和其他基本及辅助手法相结合,组成了多种综合手法。但是,古今针灸文献记载的操作方法,颇不一致。为此,作者以整理文献为基础,结合个人学习中的点滴体会,作一初步探讨。

一、捻转手法的来由及内外左右的标准

有关针刺捻转手法的记载,大约以《内经》为最早。《灵枢·宫能》篇说:“泻必用员,切而转之,其气乃行;疾而徐出,邪气乃出;伸而迎之,遥大其穴,气出乃疾。补必用方,外引其皮,令当其门,左引其枢,右推其肤,微旋而徐推之,必端以正、安以静、坚心无解(懈),欲微以留,气下而疾出之,推其皮,盖其外门,真气乃存。”文中的“转之”、“微旋”.即指捻转动作。《素问·离合真邪论篇》中也提到:“吸则内针,无令气仵;静以久留,无令邪布;吸则转针,以得气为故;候呼引针,呼尽乃去,大气皆出,故命曰泻。”这里所说的“转针”亦指捻转而言。可知捻转手法远出上古。但其时的应用,似乎偏重于泻法时的催气、行气作用(“吸则转针,以得气为故”,指催气;“切而转之,其气乃行”,指行气),而补法则应用在进针时(微旋而徐推),其目的为恐伤正,不是补虚的积极措施,所以仅是一种朴素的记载,尚不能列为一种具体的手法。《内经》而下,经历唐、宋,皆一脉相承,鲜有逸出其右者,及至元、明时代的针灸文献,才将捻转手法分为左右内外转针方向,并广泛应用于催气、行气及补泻等方法。所以捻转手法的形成及发展,曾历漫长时期,是随针灸医学的不断发展而形成的。

有关捻转手法操作时针体左右内外转动的标准问题,在当时的针灸界可能曾引起过一番争执。为此,窦默指出:“以大指次指相合,大指往上进,谓之左转,大指往下退,谓之右转(见《普济方》第十册)。”其后汪机《针灸问对》中也指出:“以食指头横纹至指梢为则,捻针以大指食指相合,大指从食指横纹捻上,进至指梢为左、为外,从指梢捻下,退至横纹为右、为内。”这种左右、内外的标准,是以阴阳属性为根据的。就医者的位置来说,大指前进、食指后退,针体转成形,这方向为医者的外方或右方(外、左,属阳);如大指向后、食指前进,针体转形,这方向是医者的内方或右方(内、右,属阴)。但施术时,医者与病者若处于相对的体位,则医者的左外方,是病者的右内方;医者的右内方,则是病者的左外方。古人文献中记载的捻转左右方向,一般皆以医者的体位为标准,但因施术于病者的身体,故对某些手法,又必须从病者体位之左右方向来理解。明确了以上相反的二种体位之转针标准后,才能对古人各种捻转手法深入地进行探讨。

二、有关捻转手法中几个问题的讨论

1.男女午前午后分别补泻的问题

古人在施行捻转补泻法时,有的认为:对男子、午前其操作应与女子、午后的操作方向相反。这种学说完全是以阴阳之理为根据,所以本人认为也应限于以阴阳立说者为准,前述陈会、李挺、杨继洲都指出捻转须分男女及午前午后,即为此故。汪机的方法,以营气循环说为根据,营行脉中,无昼夜、男女的区别,自然无须细分。所以汪氏说:“考之《素》、《难》,男女藏府经络俞穴血气,昼夜周流不同,今赋言午前午后,男女补泻,颠倒错乱如此,悖经旨甚矣。”汪氏引经旨而批判时医,是因他立说的基础不同之故。但后人据此来否定一切主张以男女、午前午后分别补泻的见解,这未免是肯定得过早了,因为阴阳学说是祖国医学的基础理论,古人创立这些以阴阳顺逆为基础的捻转补泻手法,必然也有其实践根据,如果不经过实践的验证,过早地否定古人的经验,对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必然会带来损失。所以在目前应该二说并存,还不能轻率地加以否定。

2.施用捻转补泻法时,医者与病者的体位问题

由于捻转补泻法,有的以左右阴阳之顺逆为依据,有的以营气循环时经脉循行的顺逆为根据,所以涉及病者与医者的体位关系问题。如以病者左右阴阳的顺逆立说,则医者于病者坐位之背部施术时,其左右必和面对病者时相反。为此,若采取陈会(十二经脉)、李挺的方法,则必须注意施术时的体位方向。在正面施术,必处于与病者相对的体位;在背部施术,须令病者取伏卧位,医者面部对向病者足方。但在采用汪机及杨继洲之法时,由于不以病者的左右为根据,故可不拘泥体位方向。

3.行气手法与补泻法的关系

杨继洲《针灸大成》中记载:“九捻者,凡下针之际,治上,大指向外捻,治下,大指向内捻……如出至人部,内捻者补之……令取真气,以至病所;如出至人部,外捻者为之泻……令挟邪气,退至针下出也。”此法须认清所针腧穴与病所位置的上下,盖据原文内捻(右转)使气上行,以补真气,外捻(左转)使气下行,令挟邪气而出的用意,可知病所必在所针腧穴的上方。如果病所在所针腧穴的下方,则欲真气行至病所,须捻针向外,欲使邪气进至针下而出,必须捻针向内。杨氏仅作了原则性的指示,此间应予补叙说明。

以上略论捻转手法在各种刺法中的不同应用及操作,并结合作者的体会作了解释,最后提出了作者的三点看法,是否可以如此理解,请同道们指正。

本文摘自陆瘦燕论针灸/朱世增主编,一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8.12

本文收集自互联网,如果发现有涉嫌侵权或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6532516@qq.com以便进行及时清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