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盲肠炎症状(急性盲肠炎病因)


一、概念

阑尾炎是因多种因素而形成的阑尾炎性改变,为外科常见病,临床上分为急性和慢性阑尾炎,是最多见的急腹症。

解剖:阑尾位于右髂窝部,外形呈蚯蚓状,长约5-10cm,直径0.5-0.7cm,阑尾起于盲肠根部,附于盲肠后内侧壁,三条结肠带的汇合点。其体表投影约在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 /3处,成为麦氏点。

二、病因

(1)阑尾管腔阻塞(最常见)

阑尾为一细长的管道,仅一端与盲肠相通,一旦梗阻可使管腔内分泌物积存、内压增高,压迫阑尾壁阻碍远侧血运。阻塞最常见的原因是淋巴滤泡的明显增生,其次是粪石,异物、蛔虫、肿瘤、食物残渣等较少见。

(2)细菌入侵

其主要因素为阑尾腔内细菌所致的直接感染。若阑尾黏膜稍有损伤,细菌侵入管壁,引起不同程度的感染。

三、临床表现

症状:

(1)腹痛

典型的腹痛发作始于上腹,逐渐移向脐部,数小时(6-8小时)后转移并局限在右下腹----典型的转移性右下腹痛(70%——80%)。部分患者发病开始即出现右下腹痛。当炎症波及浆膜层和壁腹膜时,疼痛即固定于右下腹,原中上腹或脐周痛即减轻或消失。无典型的转移性右下腹疼痛史并不能除外急性阑尾炎。单纯性阑尾炎常呈阵发性或持续性胀痛和钝痛,持续性剧痛往往提示为化脓性或坏疽性阑尾炎。持续剧痛波及中下腹或两侧下腹,常为阑尾坏疽穿孔的征象。

(2)胃肠道症状

早期可有较轻的厌食、恶心、呕吐。有的可能有腹泻。盆腔位阑尾炎炎症刺激直肠和膀胱引起排便、里急后重症状。弥漫性腹膜炎时可致麻痹性肠梗阻,腹胀、排便排气减少。

急性盲肠炎症状

(3)全身症状

早期乏力,炎症重时出现中毒症状,心率增快、发热,达38℃左右。阑尾穿孔时体温会更高,达39℃或40℃。如发生门静脉炎时可出现寒战、高热和轻度黄疸。

体征:

1、右下腹压痛:最常见,压痛点通常位于麦氏点,可随着阑尾位置的变异而改变,但压痛点始终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上。

2、腹膜刺激征象:反跳痛、腹肌紧张,肠鸣音减弱或者消失。是壁层腹膜受炎症刺激出现的防卫性反应。

3、右下腹包块:考虑阑尾周围脓肿。

2、腹膜刺激征象:反跳痛、腹肌紧张,肠鸣音减弱或者消失。是壁层腹膜受炎症刺激出现的防卫性反应。

急性盲肠炎症状

3、右下腹包块:考虑阑尾周围脓肿。

四、辅助检查

1、血常规:大多数急性阑尾炎患者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多。一般在(10~15)×109/L。随着炎症加重,白细胞数随之增加,甚至可超过20×109/L。但年老体弱或免疫功能受抑制的患者,白细胞数不一定增多。白细胞数增多的同时,中性粒细胞数也有增高。二者往往同时出现,但也有仅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具有同样重要意义。

2、尿常规:一般无阳性发现,如尿中出现少数红细胞,说明炎性阑尾与输尿管或者膀胱相靠近。

3、腹部平片:可见盲肠扩张和液气平面,偶尔可见钙化的粪石。

4、B超:发现肿大的阑尾和脓肿。

五、鉴别诊断

(1)右侧输尿管结石

多呈突然发生的右下腹阵发性剧烈绞痛,疼痛向会阴部外生殖器放射,右下腹无明显压痛。尿中查到多量红细胞,超声和X线摄片在输尿管走行部位可呈现结石阴影。

(2)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穿孔溢出的胃内容物可沿升结肠旁沟流至右下腹部,容易误认为是急性阑尾炎的转移性腹痛。病人多有溃疡病史,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剧烈腹痛。体征除右下腹压痛外,上腹仍有疼痛和压痛。腹壁板状强直等腹膜刺激症状也较明显。胸腹部X线摄片可发现膈下游离气体。

(3)妇产科疾病

异位妊娠破裂、卵巢滤泡或黄体囊肿破裂、急性输卵管炎、急性盆腔炎、卵巢囊肿蒂扭转。

(4)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

多见于儿童,往往先有上唿吸道感染史,腹部压痛部位偏内侧,范围不太固定,且较广,并可随体位变更。

(5)其他

急性肠胃炎、回盲部肿瘤、胆道系统感染性疾病、美克耳憇室炎或穿孔,小儿肠套叠等。

六、治疗

(1)手术治疗:

绝大多数急性阑尾炎一旦确诊,应尽早行阑尾切除术。早期手术系指阑尾炎症还处于管腔阻塞或仅有充血水肿时就手术切除,手术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少。

(2)非手术治疗:

仅适用于单纯性阑尾炎及急性阑尾炎的早期阶段,主要是行有效的抗生素和补液治疗。

本文收集自互联网,如果发现有涉嫌侵权或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6532516@qq.com以便进行及时清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