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敬业(敬业李慧明讲话感想体会)


话说嗣圣元年(公元684年)二月初六,武则天举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朝圣”,把唐中宗李哲“请”下了皇帝的宝座后,豫王李旦成了幸运儿,他被推上了皇帝的宝座,史称唐睿宗。

李敬业

随后,武则天通过各种手段,对皇帝“取而代之”,冠冕堂皇地坐上了皇帝的宝座。

树欲静,而风不止。就在武则天稳坐紫宸殿,主宰天下时,一场突如其来的政治风暴打破原本的平静,掀起血雨腥风起来。

李敬业

掀起风波的人就是英国公徐敬业。

徐敬业原名叫李敬业,他出身于武将世家,他是唐朝开国名将李勣的孙子。英国公李勣名望素著,当年还是武则天的大恩人,一句“此陛下家事,何必问外人”定乾坤,直接帮武则天实现了鲤鱼跳龙门——登上了皇后宝座,从此走向了权力征途之旅。他的长子李震在唐高宗时官至梓州刺史,正当仕途平步青云时,却来了个英年早逝,李震的儿子李敬业得已继袭英国公的爵位。

李敬业

李敬业继承了祖辈的“勇猛刚”的优良作风,也沾染上了纨绔子弟的“庸懒散”的不良作风,结果因为贪赃枉法,从太仆少卿、眉州刺史的职位上降为柳州司马。连降三级,李敬业自然窝了一肚子火,与此同时,与他同病相连的是他的弟弟李敬猷,从周至县令贬为庶民。李敬业用实际行动证明,当官是一门技术活,武夫猛士未必能当好官。

李敬业

李敬业是因为降职心情不好,到扬州散心;骆宾馆王是因为被贬到了与扬州纰领的临海,扬州是他的借酒消秋之地;魏思温是因为被革职后,流浪到了扬州,结果三个人便如同三国时期的刘备、关羽、张飞一样,在美丽的扬州相识后,几杯烈酒下肚,几番话茬出口,几多愤懑共享,几分豪情上心,顿时上演了真实版的扬州三结义。

谈人生,谈理想,谈前途,谈天说地,谈情说爱,谈笑风生,但谈到朝廷时却是谈而愤青,谈到太后时更是谈虎色变,是后谈成了一致意向:起义。

结果拥有强大政治背景的英国公李敬业毫无悬念地成了“带头大哥”——统帅,拥有超级智慧和谋略的“智多星”魏思温毫无争议地成了“二号首长”——军师,拥有超级才华和胆识的“诗赋王”骆宾王毫无疑问地成了“首席秘书”——记室。

明确了分工,明确了职责,起义的最高司令部也宣布正式成立。二是拉人。一个好汉三个帮,为了达到众人拾柴火焰高的目的,“铁三角”开始挖唐朝政府的墙角——拉拢人才。值得一提的是,这其中军师魏思温大展才干,他凭借着自己以前的人脉优势,把和自己共过事的监察御史薛仲璋拉拢到起义的队伍。

李敬业

接下来,该是薛仲璋一展才干的时候了。薛仲璋可不是一般的人,他还有一个身份是朝中一号丞相裴炎的外甥。也正是因为这层关系,薛仲璋很快谋求到了出使江都的机会,到了扬州,薛仲璋使出了“坑蒙拐骗”的看家本事。首先是坑,他以糖衣炮弹的方式收买了雍州人韦超,让他出面诬告扬州长史陈敬之谋反。其次是蒙,他妄称奉旨将陈敬之等扬州长官给抓起来,打入狱中,严刑逼供。再次是拐,他谎称李敬业是朝廷任命的扬州长官,把李敬业推上了扬州马司的位置,接管扬州。最后是骗,这一招由李敬业代他执行,李敬业上任后,又妄称“高州酋长冯子猷谋反,奉朝廷密旨,发兵征讨”,于是,学秦末骁将章邯的作法,打开监狱,放出囚犯们,给他们配备兵械,称只要戴罪立功,不但可以免刑,而且还可以获得高官厚禄。为了起到杀鸡儆猴的目的,把陈敬之斩之以祭旗,然后带着这几百囚犯,把扬州城给完完全全地拿下了。

李敬业

李敬业马上设立“匡复府、英国公府、大都督府”等三府,自封为扬州大都督、匡复府上将。二是借势。有了扬州作为根据地,李敬业信心大增,为此他一不做二不休,马上打出了“清君侧,匡复庐陵王,保卫李氏江山,铲除后宫毒瘤”的旗帜。果然有了这面鲜明的旗帜作宣传,不到半个月,便收获了十多万人马。

李敬业

然而,在这个关键时刻,李敬业却在进军路线方针的选择上犯了重大错误。结果被武则天派出的三十多万大军所平息,李敬业最后也死于兵败逃亡国外的途中。

李敬业

本文收集自互联网,如果发现有涉嫌侵权或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6532516@qq.com以便进行及时清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