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登者观后感(观攀登者后感作文)


首先说两句我个人的艺术观念,对于艺术这个门类我是坚定的法兰克福学派。法兰克福学派认为艺术具有他律性和自律性双重本质。说简单一点就是艺术创作除了受到艺术理论影响之外,还受到社会上各种形式的意识形态影响。比如政治,宗教,文化语境,受众审美等等。

现阶段大多数平民百姓可以在中国电影院享受到的电影都是他律性主导的,人们或者在其中找到了自我身份的认同,或者沉溺于单纯的快感泥潭,或者被伪装成传统审美的消费性商品艺术影响达到情感的升华和社会的教化。所以没必要去拿商业类型片去和一些艺术电影作对比,这根本是两个范畴,我不会用我那一套文青的思维严苛要求这两部商业片。

那么开始,涉及剧透,谨慎观看。

攀登者观后感

看完两部电影,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导演真的很重要。同样是人定胜天的主题,同样是灾难片的壳子,同样是人物需要吸氧的失语环境,同样是集中的时间里讲一件事,同样是需要输出社会主义主旋律的意识形态,同样是讲述英雄人物的中国故事,两部影片给我的个人观感就如同他们的电影要讲述的事件所发生的空间一样,一个在天,一个在地。

很有意思的一点是,两部电影都有爱情线作为整篇故事寻找共情的佐料,这是好莱坞大片惯用的套路。成功的案例有很多,英雄人物在完成使命的同时收获了爱情的果实。这种感情线在灾难类型片和刻画英雄人物的片子里最忌讳的就是喧宾夺主。举个近期的例子,《上海堡垒》大家都看了,怎么样呢?这是我要讲的第一点,在电影有限的体量里面,详略得当,主次分明,动静结合是掌握类型片节奏的法门。如果主次割舍不下就会出现混乱。《攀登者》就表现得十分混乱。也许是跟有长篇纪实文学在前并且几次登峰的时间跨度较大有关系,所以李仁港导演几乎是想面面俱到。可最后看下来却只让我记住了吴京一次又一次的飞身救险。

攀登者观后感

攀登者观后感

《攀登者》名字取了一个描写群像的标题,最后故事却落在个人身上,《中国机长》名字取了一个类似传记的标题,但是最后却是一场酣畅淋漓的群像描写。两者实际上代表了国内类型片创作者的两种分流。李仁港导演很明显是把《攀登者》当作是一次工作来拍摄,他照搬了好莱坞的剧本,好莱坞的拍摄模式,仔细回想,你会发现,人物一次又一次遇到的困难和挫折,被自然打败,情感受阻,在最后登上山顶之后全部宣泄出来,这种模式和《当幸福来敲门》的美国式成功如出一辙。这样的故事当然有打动人心的力量,但是可惜也可惜在这上面,它过时了,而且水土不服。如果是一名老外,人们可能会说,你看这就是人家的故事,可如果是说着中国话的中国人,那人们就会问,这是谁的故事?我可以看到导演在极力进行本土化创作,比如藏族元素,当然这也得益于故事原型,可最后藏族姑娘依旧变成了一张薄薄的纸,没有民族的厚度在其中,她对李国梁的感情往好听了说是少数民族的热情性格,难听了说就是好莱坞三流编剧们偷懒写出来的人物关系,因为不需要培养的过程,一见钟情,给你个设定就够了。类似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这是一部情节大于人物的电影,人物的行为全部靠得是设定,要求这个时间要干这件事了,而不是人物要去做,他们所有的动机都被过度渲染的使命埋没了。当然这里面也一定有各种各样在创作上的难言之隐,主要是因为故事原型发生的年代是在文革期间,下放,平反这些词都被和谐成了安排,离开。如果吴京扮演的角色在那段和章子怡的对话中可以把平反以及被人冤枉没有登过珠峰的事情放大来说的话,最后他挖出当年埋在峰顶的国旗和手电时,刺激观者的那种感动会来得更加强烈,人,是可以有执念的,也是可以神圣的,但是一定要有足够的铺垫。也许导演想到了,但是被阉割了,这没有办法。还有一点让我无法容忍的是,影片的过度配乐,甚至连人物日常说话的时候都要配乐,我在学生时代也拍过全程配乐的小短片,我那个时候的心理就是不自信,因为这个地方安排的台词没办法精致到可以让观众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考究它们上,所以要配乐,要那个氛围渲染。这就让影片的真实感大打折扣了,攀登珠峰明明不比美国的《徒手攀岩》差,可是这种密集的配乐让我一直觉得自己在看戏,而不是在体验一段真实的历史,当然这是剧情片,可是作为类型片,最重要的不就是尽可能多的给观者真实感么?

说了这么多《攀登者》的不好,实际上并不是电影有多么大的问题,它的确是在及格线以上的作品,而且坐在我身边的小猫也确确实实被感动到了,并且,是被里面的爱情线感动到了。爱情线在我看来有点单薄,但是无伤大雅,而且我印象深刻的是在章子怡扮演的徐缨撑着身体为了联系上突击队在北坳上吐血的时候,另一边和她语音着的吴京一个人带着耳机拿着对讲,坐在第二台阶的山脊上,一个航拍镜头拉远,他面对着皑皑白雪,茫茫群山,天地间只剩下他一个人,我也确实被这个画面感动到了。登山英雄的悲剧不正是在这里凸显出来的么。他一辈子的执念就是登上那座山,可是就如同里面上课的年轻人问的一样,谁在乎呢?没人在乎他们啊。他们牺牲自己一生的时间,为集体主义下的国家做一件事,没有组建家庭,没有完整的爱情,没有正常人的生活,甚至没有寻常人家的思维,他所有的一切只有这座山,此刻,面对将死的心爱之人,他甚至不能看上一眼,隔着他们的是喜马拉雅山脉,人类历史上最难征服的高峰,对于国家来讲这是多么伟大的牺牲,可对于个人又是多么彻头彻尾的悲剧。从这个层面,我想导演要传达的思想我领会到了。但也许是故事涉及太多禁忌,也许是导演对自己的风格化创作对于大众能否接受这件事不太自信,他选择了最稳妥的剧作形式和表达形式,这样反而拉低了成色。可以说《攀登者》远远低于我的预期。关于吴京我还想说句题外话,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美国队长,喜欢钢铁侠,喜欢杰森斯坦森,喜欢速度与激情的唐老大,喜欢史泰龙却不喜欢吴京呢?那些美国版的吴京你们看得那么爽,怎么到国内你就双标了呢?怎么说洋文的超级英雄就洋气,说中文的就土呗。我告诉你中文才是最屌的(来自周杰伦名人名言。)

再来说说《中国机长》,对于刘伟强这位导演我真的爱不释手,我觉得说他是中国的雷德利斯科特可能有点过分,但是他绝对配得上中国的彼得威尔,或者中国的米罗斯福尔曼(到美国拍片后)。他真的是拍一个类型就是一个类型的专家。这里难免会去对比一下《攀登者》。我觉得刘伟强导演真的是在把《中国机长》当成是自己的作品,他似乎每一部作品都抱着不能砸自己金字招牌的想法,影片一开场就是我非常满意的生活化小角度切入,并且以点带面展示民航工作人员的工作。这也是我觉得《攀登者》不如《中国机长》的部分。《中国机长》是甭管你听不听得懂,一大堆专业术语先抛出来,听不懂不重要,导演想传达的就是一件事,那就是为了保障飞行的安全,无论是空姐还是飞行员还是其他机场工作人员,都要作万全的准备,而且这些都是乘客不知道的。反观《攀登者》,训练倒是训练了,口诀也是背了,但仅仅停留在训练和背口诀这些行为本身身上。和影片的思想内核背离的有点远。当然这可能也和涉及到的相关科学知识有关系。

攀登者观后感

攀登者观后感

然后我们可以对比一下两部影片的开场,《攀登者》是三名队员第一次登上珠峰的一系列动作,这符合好莱坞的开场十分钟理论,把最惊险最吸引人的情节放在前面,结果就是把全篇的基调定的过高了,到后面就只能一直往上拔,拔着拔着发现,拔不上去了,就只能把情绪控制在那个高的点上,情节失去了起伏的戏剧效果。有的时候影院玩手机的事情真的很烦人,不过换种角度,这也是检测一部商业片到底吸不吸引人的方法。看《攀登者》的时候,坐在我前面右边的大哥和前面左边的妹子一直在玩微信,而《中国机长》这场也有人玩手机,但是几分钟之后,就没人玩了。《中国机长》的开头是从机长个人的视角出发的,他先是洗了一个冷水澡,这个人物动作是没有画外音介绍的,观众只能通过他反常的神态和握紧并颤抖的双手判断。通过这样一个小的行为就勾起了人的疑问,他这么做要干什么呢?我得往下看一看。接下来的情节基本上介绍了民航工作者和登机人员的众生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这就是戏剧性,比如欧豪饰演的副机长那个油腻的谄媚空姐的行为,机长的寡言少语,甚至众空姐“陷害”杜江扮演的另一个机长的戏份都让每一个人物那么灵动,你会觉得既贴近生活又不缺少戏剧性。但是反观《攀登者》呢,以胡歌扮演的角色为例,他在影片里说是以吴京扮演的方五洲为自己偶像的,这种偶像几乎成了口头上的,你完全看不到胡歌在哪里被榜样影响到了,当然作为榜样的吴京也仅仅表现为危难时刻的超人发挥。这就又回到了之前我说《攀登者》是情节大于人物的。但是《中国机长》正好反过来,人物成为了刻画的主要对象,私人生活上有难言之隐但还是要主持大局微笑服务客人的乘务长,刚正不阿但对年轻人还是存在偏见的刘传健机长,害怕老婆但看见漂亮姑娘还是要忍不住上去搭讪两句的杜江,这些形象贴近生活并且按照自己的性格在行事。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刘传健说,别误会,对年轻人没有偏见。但实际上他这么说的时候已经有了偏见。每一个人物的台词都在为人物性格服务,这也是为什么《中国机长》配乐没有那么密集的原因。因为他台词考究。也因为这样,所以在危难来临时,突如其来的音效,突如其来的紧张音乐才会让人更有代入感。

在群像塑造上,人物的关系是通过交互、配合完成建立的。危难来临时,《攀登者》总是吴京大喊一句快跑,然后大家各做各的,画面剪辑为了凸显混乱,剪的是真的乱啊,除了重点镜头,中间的小细节剪的十分琐碎。仿佛就是为了不让人看清到底事故是怎么发生的。《中国机长》则是极尽所能地凸显人物与人物之间配合的默契度,在剪辑中也十分强调节奏感和章法。甚至一个不经意的手持摇晃镜头边缘的乘客都要推着乘务员向前,为的就是强调危难时每一个人物的心理。在吸氧的失语环境中,一边是吴京摘下面罩回头大喊快跑,一边是杜江无声的用力搓热机长即将被高空气流冻僵的手臂,导演的功力高下立见。当然这种对比确实有失公正,毕竟讲述的事件不同,但我相信同样是英雄故事,同样能打动人心,那就同样能找到处于同一水平线的讲述形式。

攀登者观后感

然后说说本土化,实际上《中国机长》也在借鉴西方的类型片叙事模式,但是《中国机长》在本土化上做的非常好。相比《攀登者》不经意间在西方故事模式中塑造出来的个人主义,《中国机长》把中国人的民族性和集体主义融入得特别的好。举个例子,关于民族性,袁泉扮演的乘务长在让乘客相信机组成员的演讲中说道:“我们也是女儿,儿子,爸爸,妈妈”这是家族观念极强的中国人才会有深刻共情的情节,当中国人遭遇苦难时,我们希望别人换位思考的第一句话一定是,都是爹生娘养的,谁都不容易。那一刻直击人心的是我们天然对民族的归属感和信任感。再比如网友们津津乐道的各个航班和塔台呼叫出事航班的情节,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而不是川普的墨西哥难民关我啥事?我忘记我看哪个外国导演的访谈实录,他说汶川地震的时候他一直关注中国,他被中国人的抗震救灾精神打动了,诚然,我们在现代化的过程中,或者古往今来确实有很多斯文败类,衣冠禽兽,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人有的时候真的挺团结的。

《中国机长》有不真实的地方么?那当然有,回到家我和小猫一起听了川航当时联系指挥中心的录音,张涵予确实把刘机长当时说的话和语气分毫不差地演绎了出来,但是作为联系员的另一边实际上语气并没有像影片里那么紧迫,首先经年累月的工作确实没办法让这位工作人员像影片里那样一直紧绷着神经端着架子说话,其次,现实的工作人员也并不能预知事情的严重性。但是在影片里这样塑造联系员就会把紧张感进一步传递给观众,让观者更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不得不说,在真实性和艺术化处理的选择上,刘伟强导演也做到了取舍有度。

《中国队长》如果光是讲述这一场事件,也许在我心目中还没有那么神,后面的尾声部分,刘伟强导演拍了刘机长一个人在安静的机舱内呆呆地看着一个地方的场面。混乱的杂物,掉落的氧气面罩,一场灾难过后,现场只剩下他一个人。安安静静仿佛一切都没有发生过。我觉得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不是么?一场狂欢,或者一场灾难,总之是一场难忘的体验,当你又孤身一人的时候,甚至还回到现场,那种安静,和这体验留下的残骸塑造出了一种强烈的不真实感,它质问着你,敲打着你,结束了?真的结束了?它存在过么?刘机长在想些什么呢?灾难中他必须像古战场的将军一样,杀伐决断转瞬之间,来不及过多思考。他活下来了,在与死神挣得一整个机舱乘客性命的斗争中他胜利了。随之而来的,是媒体的镜头,世界的关注,女儿的生日,荣誉的勋章。可在这一刻,他好似遁入空门,像转经筒的僧侣一般,心如止水。好似有一些可念不可说的东西在这一刻挥之不去,乘务长对他说:“真安静啊。”这种遗失感和超现实让我在这部类型片里看到了作者表达。

攀登者观后感

《中国机长》和《攀登者》像什么呢?就像《环太平洋1》和《环太平洋2》,第一部,导演是陀螺,他是怪兽迷,机甲迷,所以他用心构思了“环1”的每一个细节,哪怕是几个一带而过的怪兽。他知道机甲迷们喜欢的蒸汽朋克,喜欢的末世坏未来和冷兵器近战情节,知道怪兽迷们喜欢的日本元素,强大的阅片量又让他致敬和借鉴了无数类似的经典电影,所以“环1”好看!“环2”换了导演,他就如同许许多多好莱坞合同上的合约导演一样,循规蹈矩地按照工业模式来拍,结果拍出了一部处在合格线的平庸好莱坞大片。但由于珠玉在前,所以被骂得狗血喷头。这两部电影也是如此。

所以归根到底,我大概也许可能是个刘伟强吹,因为我个人太喜欢这个导演了。不知道川航的股价在影片正式上映后涨幅如何,我觉得大概率会跌,因为影片给予川航的关注度有了,可是打开各大搜索软件一搜川航二字发现全是负面新闻,建议川航及时公关一下,没准股价大涨也说不定。

最后我想说,看电影就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我也仅代表我的个人观点和喜好,向李仁港导演道个歉哈,我不是说你不好,主要是刘伟强大爷拍的太好了,他拍的太好了,太好了。我又是同一天看的,忍不住就开始比较。

ps:我觉得吴京演技真的挺好的,有一说一,真挺好的,就因为多拍了两部主旋律就尬黑?傻逼?(对不起,又骂人了,但是我忍不住,我就怼,我就怼这个。贱不贱啊?)

本文收集自互联网,如果发现有涉嫌侵权或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6532516@qq.com以便进行及时清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