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疖子(热疖子图片)


小林同学最近为准备期末考试,整天坐着温习功课。一天,她突然发现自己的臀部长出一颗带白色脓头的“痘痘”。本以为挤掉脓头就没事了,没想到“痘痘”越肿越大,痛得她晚上只能趴着睡觉,还发起了烧。医生告诉她,这根本不是“痘痘”,而是“火疖子”。

夏天,不少人被“上火”的问题困扰,下巴、脸颊、额头,甚至是胸前、背后、臀部开始往外冒“痘痘”。家中老人说这是上火引起的“火疖子”,而同事、朋友们却说这是“青春痘”。到底什么是“火疖子”,什么是“痘痘”呢?

两种疾病,不可混淆

“痘痘”,医学上称为痤疮,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由雄激素水平上升导致皮脂腺增生和脂质大量分泌诱发,多发于面部、胸前、肩背部等部位,表现为红色炎性丘疹、小脓疱,甚至结节、囊肿等。痘痘常在青春期内反复发作,此起彼伏,不分季节,青春期过后多会逐步缓解。

“火疖子”,现代医学称毛囊炎,是一种以局部红肿热痛为主要表现的单个毛囊的急性化脓性疾病,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所致,任何年龄都可发病,以头面部、颈部、背部、臀部多见,皮疹范围局限,颜色鲜红,按之有硬结,灼热、疼痛明显,可伴有发热、淋巴结肿大等,多发生于闷热潮湿的夏季。

排脓有讲究,切莫自行挤压

“火疖子”初起时,一般只有局部红肿、硬结,此时不可挤压,可清洁后使用鱼石脂软膏或金黄膏厚敷,促进脓成;当出现白色脓头,触之有波动感时,提示脓已成熟,可排脓。排脓前,先用75%的医用酒精擦拭消毒周围皮肤,再用经高温灭菌的排脓针将脓头刺破、挤出脓液,再次消毒周围皮肤后涂抹抗生素软膏,用无菌纱布覆盖创口。若脓肿范围较大或脓头较多,需要由医生切开排脓。切莫自行挤压排脓,以免挤压不当加重病情。

热疖子

“火疖子”反复发作,中医灵活应对

“火疖子”虽不是大病,但容易反复发作。中医治疗讲究“内外合治”,除口服清热解毒的中药汤剂、中成药或酌情服用补虚、健脾、疏肝、滋阴中药调整体质外,还可以水煎马齿苋、紫花地丁、黄柏等药湿敷皮疹,用古方颠倒散、金黄散等外涂,或结合耳穴、火针、刺络拔罐等多种治疗手段,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药治不如饮食调整,平时容易“上火”的人应兼顾食养,夏季可适当摄入绿豆薏苡仁汤、金银花露等清热、消暑、祛湿的膳食,有助于预防疾病发作。

此外,适当运动、调整情绪、科学护肤也很重要。患者若容易出汗,应穿全棉衣物,并及时擦干汗液,保持皮肤干燥。

本文作者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皮肤科宋瑜(主任医师)、常秋伊

本文收集自互联网,如果发现有涉嫌侵权或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6532516@qq.com以便进行及时清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