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组蛋白抗体阳性(抗组蛋白抗体呈阳性)


“自身免疫性肝病”专栏第十九期,我们特别邀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张海萍博士对“抗肝细胞溶质抗原1型抗体(抗-LC1)的研究进展”进行学术分享,以帮助临床医生拓宽知识面,提高临床思维能力。

作者/张海萍 闫惠平

抗-LC1(anti-liver cytosol type 1,抗-LC1)为器官特异性的自身抗体,在10%的2型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 AIH)患者中抗-LC1是唯一可检测到的自身抗体,与AIH的疾病活动度和进展有关[1],但该抗体临床十分罕见。本文将对抗-LC1的自身靶抗原、抗-LC1的检测方法、抗-LC1与HLA-II类分子的相关性和本团队回顾性分析的抗-LC1阳性肝病患者临床及实验室特征[2]等内容做一简单介绍。

01

抗-LC1的自身靶抗原

Martini等在1988年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和免疫扩散法(ID)在6例成人AIH患者血清中首先证实抗-LC1的存在[3]。1995年由另外两个小组确认。亚氨甲基四氢叶酸脱氢酶环化脱氢酶(formiminotransferase cyclodeaminase,FTCD)被认为是抗-LC1的自身靶抗原,该酶主要由肝细胞表达(具有两个不同的位置:以游离形式存在于细胞质中和与高尔基体膜有关)[4]。FTCD是组氨酸转化为谷氨酸涉及的一种代谢酶,并且在肝脏表达量最高。FTCD是独特的FT和CD双功能蛋白质,被一个短联结器连接。

有研究显示抗-LC1的滴度与转氨酶水平相关,这表明抗-LC1可能在导致肝细胞损伤中起作用。特异性抗原的识别以及特异性抗原位点的研究,可以为理解特定类型自身抗体的产生提供重要的线索,并有助于理解AIH的发病机制。在人FTCD的前178个氨基酸中发现了构象表位,因为覆盖人FTCD(hFTCD)不同区域的结构和免疫沉淀检测的结构被所有抗-LC1(+)血清识别。B细胞表位与T细胞表位相比,通常是构象的,因此可以识别蛋白的特定构象或折叠肽。抗-LC1在大鼠和人FTCD中对构象表位的反应性具有差异,在非人FTCD中,一些结构抗原位点丢失。因此,在敏感和特异性的诊断试验中,人FTCD作为抗-LC1自身抗体的靶抗原。通过免疫印迹分析显示,人FTCD的C端146个氨基酸包含了被识别的所有线性表位。利用多肽阵列进一步细化了抗原位点,发现多肽aa428-434和aa440-447是人类FTCD的特异性抗原序列[5]。一个不连续的线性表位位于aa395-528区域内,该不连续表位的重要部分位于aa515-528区域。

将人FTCD的线性表位氨基酸与基因库中的病毒蛋白序列进行比较,发现主要与人疱疹病毒蛋白具有多种同源性;其中有HHV-6-101K和U50的主要抗原结构蛋白,总共发现了4到8个相似的氨基酸。6到8个残基是一个抗体识别的最大长度。同样有趣的是,大多数来自HHV-6感染个体的血清识别101K蛋白的C端区域,与人FTCD表位具有同源性 (图1)。

抗组蛋白抗体阳性

图1 所发现的病毒表位与已知病毒序列之间的序列相似性分析。(a)aa428-434表位与HHV-6的101K病毒粒子蛋白具有显著的同源性。(b)aa440-447的表位与HHV-6蛋白(包括101K蛋白)也有相似性。(c)在aa516-528区域与病毒蛋白之间也发现了同源性,同样包括HHV-6 101K蛋白。(引自Eur. J. Immunol. 2003. 33: 1869–1878.)

抗组蛋白抗体阳性

02

抗-LC1的检测方法

抗-LC1的Ig亚型为IgG,主要为IgG1亚类;在某些病例中,IgG4亚类阳性。在疾病发病时,未检测到IgM型的抗-LC1。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抗-LC1不敏感。IIF法经常会因为抗-LKM模型的表现而混淆了不典型的抗-LC1的免疫荧光。抗-LC1可以通过ELISA、线性印迹和免疫印迹法等方法来检测[6]。

1.IIF法

抗LC-1荧光模型:采用鼠肝组织作为基质,可见肝内静脉周围区肝细胞胞浆染色减弱,呈现强弱不均的荧光特点(见图2)。灵长类动物(猴)肝组织冰冻切片可见肝细胞呈现均质荧光染色。但如果抗-LKM与抗-LC1同时存在时,应用IIF法不易鉴别。

抗组蛋白抗体阳性

图2 IIF法检测抗-LC1(鼠肝):肝组织静脉周围区肝细胞胞浆染色明显减弱。(引自J Autoimmun, 2013, 46:17-24.)

2. IB或ELISA法

抗组蛋白抗体阳性

以昆虫细胞中杆状病毒载体表达的亚胺甲基四氢叶酸环化脱氢酶(FTCD)重组抗原包被,可以定性或相对定量检测这一抗体。

随着近几年自身抗体检测方法的发展,如化学发光法、多重微球流式荧光免疫技术和磁条码免疫荧光发光法等也可以用来检测抗-LC1。

03

抗-LC1与HLA-II类分子

2型AIH的特征是存在针对肝肾微粒体1型(LKM1)和/或肝细胞质1型(LC1)的自身抗体。对2型AIH的易感性可能是由环境和遗传因素的复杂组合决定的,其中包括HLA-II类基因的等位基因多态性。HLA-II类分子在该疾病患者的肝细胞的窦状膜上表达,但在正常肝细胞中不表达。此外,CD4+T细胞识别这些分子呈现的自身肽在自身免疫性肝损伤中发挥关键作用,包括细胞免疫反应和自身抗体的产生。HLA多态性可能影响在2型AIH患者中观察到的自身抗体多样性。抗-LC1(+)患者中HLA-DR3频率增加,HLA-DR7与抗-LKM1的产生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7]。在人类和动物的模型中,证实了特异性HLA基因可以调节对各种抗原(疫苗)或自身抗原(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体液免疫应答的假说。2型AIH患者中特定的HLA-DRB1等位基因与特异性自身抗体产生之间的关联反映了特定的HLADRB1分子对CD4呈现经过处理过的FTCD自身抗原+T细胞,帮助特异性的浆细胞产生抗-LC1的自身抗体。

04

抗-LC1对AIH的诊断意义

美国肝病学会(AASLD)、欧洲肝病学会(EASL)和我国制定的相关自身免疫性肝炎指南中均将抗-LC1作为除抗-LKM1外,另一个2型AIH诊断中的标志性抗体,检测抗-LC1对AIH诊断、分型具有重要意义[1, 8-9]。抗-LC1常与抗-LKM-1同时阳性。在AIH-2患者的30%至70%的血清中检测到抗LC1,在10%的2型AIH患者中,抗LC-1是唯一可检测到的自身抗体。Bridoux-Henno等表明抗-LC1肝炎诊断时肝功能衰竭的迹象比例很高[10]。抗-LC1与AIH疾病活动度和进展相关。但只有自身抗体阳性还不足以诊断AIH,因为该抗体通常可以低滴度存在于其他肝脏疾病如病毒性肝炎、肝豆状核变性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等[6]。

05

抗-LC1阳性肝病患者

临床及实验室特征[2]

由于此抗体的检出十分罕见,我国此前对此抗体鲜有报道。作者团队回顾性分析了近10年内23832例次常规检测自身抗体的数据中检测到38例抗-LC1阳性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比较其临床和实验室指标。

1. 抗-LC1阳性患者的基本特征

23832例次常规检测自身抗体中,检出38例患者抗-LC1阳性,其中男性8例(21.1%),女性30例(78.9%);初次诊断平均年龄(50.61±15.97)岁(11~84岁)。以女性为主,可见于青年和中老年患者。

2. 抗-LC1与其他自身抗体的相关性

多数伴ANA阳性,抗-LC1与ANA共阳性31例(81.6%),核型以核颗粒型为主,占比为54.8%;与ASMA共阳性5例(13.2%),未见与抗-LKM或抗-SLA同时阳性者。

3. 抗-LC1阳性患者的诊断和临床特征

38例抗-LC1阳性患者中,确诊AIH9例,可能AIH6例,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6例,乙型肝炎患者8例,丙型肝炎患者2例,酒精性肝病1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2例,药物性肝损伤1例,肝豆状核变性1例,肿瘤患者2例。确诊和可能AIH病例占抗-LC1阳性者的39.5%(15/38)。抗-LC1阳性者中已进入肝硬化期患者47.4%(18/38)。抗-LC1阳性AIH组球蛋白水平高于HBV组和其他疾病组,抗-LC1阳性AIH组IgG水平高于其他疾病组。

我们团队发现抗-LC1并非只在AIH中被检出,还可以在其他肝病中被检出,AIH患者占总阳性率39.5%, 余60.5%分散在各型肝病中,主要在PBC及慢性乙肝患者中,慢性丙型肝炎、药物性肝损伤、酒精性及非酒精性肝病患者中也有被检出。国外曾有报道此抗体在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被检测到,未见在其他肝病中被检出报道,此差异是否与以下因素有关需进一步讨论:

(1)与种族差异有关;

(2)在国外未普遍开展此项抗体检测,且此抗体并未作为AIH首次检测抗体,按2019年AASLD关于AIH实践指南诊断路径,当其他抗体均阴性时才检测此抗体,如ANA阳性或ASMA、AMA阳性,就不会继续检测此抗体;

(3)国外乙肝患者远少于我国,此抗体也非在乙肝患者中作常规检测。

结合上述考虑,抗-LC1对诊断AIH特异性需进一步讨论,待进一步扩大样本研究。但如高度怀疑AIH,此抗体可作为加分项。

总之,抗-LC1为2型AIH的标志性抗体,对AIH的诊断、分型具有重要意义。但只有抗-LC1自身抗体阳性还不足以诊断AIH,该抗体也可以低滴度存在于其他肝脏疾病中。进一步对抗-LC1靶抗原FTCD识别以及特异性抗原表位的研究,将为理解自身抗体的发生提供重要的线索,并有助于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

参考文献

[1] Mack CL, Adams D, Assis DN, et al.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autoimmune hepatitis in adults and children: 2019 practice guidance and guidelines from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liver diseases [J]. Hepatology, 2020, 72(2):671-722.

[2]张海萍,闫惠平,娄金丽等。抗肝细胞溶质抗原1型抗体阳性肝病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指标特征[J].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21, 29(12): 1182-1187.

[3] Martini E, Abuaf N, Cavalli F, et al. Antibody to liver cytosol (anti-LC1) in patients with autoimmune chronic active hepatitis type 2[J]. Hepatology, 1988, 8(6):1662-1666.

[4] Lapierre P, Hajoui O, Homberg JC, et al. Formimino-transferase cyclodeaminase is an organ-specific autoantigen recognized by sera of patients with autoimmune hepatitis[J]. Gastroenterology, 1999, 116(3): 643-649.

[5] Pascal Lapierre , Catherine Johanet, Fernando Alvarez,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B cell response of patients with anti-liver cytosol autoantibodies in type 2 autoimmune hepatitis[J]. Eur J Immunol., 2003,33(7):1869-1878.

[6] Benedetta Terziroli Beretta-Piccoli, Giorgina Mieli-Vergani, Diego Vergani. Autoimmmune hepatitis[J]. Cell Mol Immunol., 2022,19(2):158-176.

[7]Idriss Djilali-Saiah, Amin Fakhfakh, Hamida Louafi, Sophie Caillat-Zucman, et al. HLA class II influences humoral autoimmunity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autoimmune hepatitis[J]. J Hepatol., 2006,45(6):844-850.

[8] 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the Liver. EASL-Autoimmune hepatitis-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J]. J Hepatol., 2015, 63(4):971-1004.

[9]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自身免疫性肝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21)[J].中华内科杂志,2021,60(12):1038-1049.

[10] Brinoux-Henno L, Maggiore G, Johanet C, et al. Features and outcome of autoimmune hepatitis type 2 presenting with isolated positivity for anti-liver cytosol antibody[J]. 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04, 2(9): 825-830.

本文收集自互联网,如果发现有涉嫌侵权或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6532516@qq.com以便进行及时清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