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燕(燕谢春水)


这 是 「 别 处 沉 吟 」 的 第 5 篇 文 章

欢迎看到推送题目里的名字点进来的朋友们:)

今天的推送是我自己写的哦(哈哈哈不知道在骄傲些什么)。几周前,应我高三的语文老师云帆老师之邀,写下这篇关于谢燕的文章。谢燕是我高一高二的班主任和语文老师,我们非常熟悉。但是通常情况下熟人不太好“下手”,所以写得真是相当纠结。一般我写800字只需要15分钟,这篇1500字的文章却磨了好几天,每天写几百字,写了删删了改,写完之后还都不好意思多读(脸红.jpg)。

先放一张主人公的评价吧,高清无码的截图送上。虽然我也不知道她到底是不是在夸我(微笑.jpg)。

谢燕

恩……然后再放一张主人公的美照。是不是一看就是那种语文学得很好的?

谢燕

然后,就可以随便看看我写的正文了。

写写谢燕

我认识谢燕的时候,她还是进才最年轻的老师。

12年夏天我考入进才,军训前夜接到陌生电话,内容是问我能不能当班长。当时特别失望,因为电话那头的声音明显稚嫩而紧张,让我提前知道了自己和心仪的德语特色班无缘——毕竟特色班的班主任,不可能是那么年轻的小姑娘。

初次见面,她穿着白色雪纺上衣、墨绿色的长裙,脸上还带着点“婴儿肥”。12年的新生军训酷热难当,在队列检阅结束之后才落下一滴雨。初来乍到,年轻的班主任和一头雾水的小班长之间的第一条短信,开头是“沈静天,你好。请你通知……”,彼此都慌慌张张。

谢燕

我的记性很差,谢燕语文课上的内容已经不记得多少。但是脑海中挥之不去的两个场景却又都发生在12年的秋天,想来也着实奇怪。

高中的第一堂语文课上,谢燕问我们觉得“学语文有什么用”,大家的答案五花八门。我一直觉得这是个好问题,能看出一个人的心性。最后谢燕给出的答案不是教条式的,而是一句“语文使人善良”——字字珠玑。想来当时我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应该有蓦地抬起头吧。

高一第一学期的语文书里,有一篇课文是史铁生的《合欢树》,那是沪教版高中语文的六册教材里我最喜欢的课文。后来我几次跟谢燕说起,我觉得她的《合欢树》那课上得很好,但是她说其实并不好。可是不知为何,提起谢燕,我总是想起那一堂课。又或者,我总是想起那个场景——那个初秋的日子,她站在春华楼二楼正中间高一4班教室的讲台上,指着窗外说:“呐,我们教室外面那棵就是合欢树。”

我记得那时自己尤其钟爱《合欢树》的结尾,现在也是这样。史铁生是这样写的:

“有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到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他会跑去看看那棵树。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

金秋十月,某个穿着白衬衫的女孩,曾经坐在教室的倒数第二排望着课本上的那两行字长久地出神。讲台上年轻老师温柔的声音时常传进耳畔,像是穿过合欢树树叶洒向红砖绿瓦的淡淡阳光。

谢燕

我一路走来的学生生涯都非常幸运,从小学、初中、高中一直到大学,在每一个学习阶段总能碰到一两位对我整个人生都有特别重要影响的老师。可能是因为“语文”这个学科特质的原因,其中很多都是我在各个年级时的语文老师。我曾经认真地思考,在这些给予我深刻生命指引的人当中有没有谢燕的“位置”,却每每总是犹疑。

谢燕只比我大七岁,严格意义上来说是六岁半。在我十余年的学生生涯中,她是和我年龄最相近的老师。也因此,面对谢燕,我总是很难生发出面对“先生”的敬意,更多的是那种对姐姐、对挚友的情感。

直至前几日读到一篇文章,里面有这样的句子:

“帮一个人成为更好的人,再也找不到一件比教育更纯粹的事情。而很多时候,身体性的出席,远比言语更能抵达人的心灵。

教育是相伴。”

本文收集自互联网,如果发现有涉嫌侵权或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6532516@qq.com以便进行及时清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