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梅养胃颗粒(参梅养胃颗粒价钱)


◎大道至简(驻甬某部现役军官)

军旅文苑

参梅养胃颗粒

(图片来自网络)

在前面分享的三章内容:感冒、发烧、咳嗽,看上去多半比较迫切需要马上加以关注和治疗。

但是比如过年胡吃海喝,把胃吃坏了,导致积食、腹胀、口臭等,很多人却选择少吃一点或者忍一忍就过去了。

其实,脾胃反而是人体最重要的脏腑,是身体所有的能量来源。中医里有句话,“有胃气在则生,无胃气在则死。”脾胃是人体的中枢部门,脾胃功能失调,会引发肝胆或者心肺等其他脏腑的疾病。

脾胃如此重要,那么本章就来分享下胃病的辨证和用药。

胃的生理机能

参梅养胃颗粒

图一:胃的结构图(书中截取)

胃腔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胃的上部叫上腕,中部叫中脘,下部叫下腕。上腕有贲门,和食道相连;下腕有幽门,和小肠相连。这两个门就是食物进出胃腑的通道。贲门连接食道,食物从贲门进来以后进入胃腔内部,胃对食物进行腐熟消化,之后把食糜通过幽门传送到小肠,因此胃有一个最重要的生理机能就是受纳和腐熟水谷。胃完成加工的第一道程序,进行第一次水谷精微的吸收。胃吸收了以后转给脾,脾是专门负责运化的,它负责把吸收到的营养物质先化生为气血津液,然后输送给五脏六腑,保证它们正常运行。因此,脾胃是根本,是身体所有能量的来源。如果脾胃功能出现障碍,整个身体的其他脏腑机能随之失常,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脾为脏,胃为腑。胃里面可以存放东西,但是不能满,进行正常加工以后要全部排出去,做到“实而不能满,泻而不藏”。胃空了,人才会感到饿。引入三个概念:胃气、胃阴、胃阳。胃气包含着两种精微物质,即胃阴和胃阳。

胃气向下运动以维持胃肠道通畅的生理特性,胃气推动食物残渣从胃里排到小肠、大肠,最后以粪便形式排出体外。胃气不降,就会导致整个消化系统疾病。胃气下降和脾气上升相辅相成。脾宜升,脾气升了,水谷精微才能被布送到全身;胃气降了食糜糟粕才能往下送。脾胃不好,整个消化系统就不好。胃气不降就会出现纳呆腕闷、胃脘胀痛、大便秘结、失眠、烦躁等。如果胃气不降反逆,则会出现恶心、呕吐、口臭等症状。

脾胃是人体升降的枢纽,胃气不降可影响相火、胆气和肺气的下降。当下降无通路时,胆气上逆,相火上炎,就会出现咽喉肿痛,口舌生疮,头疼头昏,而且以偏头痛为主(胆经循行耳后两侧)。肺气上逆,有可能出现鼻炎、咳嗽、哮喘等症。若胃中有火,也会循经而上,导致牙龈出血、流鼻血、眼睛红、头前额疼痛等。

口臭如果酸腐,多半为脾胃虚寒,食物消化不良。若是口臭浓烈,好像有股大便的臭味儿,则有可能是胃有实热。那些熬夜、烟酒肉不离口的,往往都是胃有邪火而导致口臭。气滞、血瘀、痰湿、食积都会郁结化热、化火,从而产生胃热,但是胃热和胃阳是两码事。

胃气包含着两种精微物质,即胃阴和胃阳。胃阳是胃气中具有温煦、推动作用的部分;胃阴是胃气中凉润的、具有抑制作用的部分。胃阳不足,就会导致胃腹胀怕冷,喜欢吃热的东西,食欲减退,舌苔淡白。胃阴不足会导致胃部症状隐隐灼痛,干呕,舌红苔少。胃阴虚必见热像,胃阳虚必见寒像,胃气虚表现为整个消化系统功能减退,没有明显的寒热现象。

胃阴虚(虚热)和胃实热如何辨别?

(1)胃阴虚的往往身体比较虚弱,没有食欲;而胃有实热的往往食欲较好、说话声音大、脾气暴,少见虚弱型。

(2)胃阴虚的舌苔为无苔或剥落苔,口臭有也不严重;而胃有实热的舌苔多为黄干厚,口气热臭。

胃喜润恶燥,脾喜燥恶湿。胃部津液一定要充足,只有胃津充足了,胃的受纳、腐熟和通降下行的功能才能正常。

参梅养胃颗粒

津液属于胃阴,胃津不足时,就会出现纳呆食少、饥不欲食、口燥咽干、大便干结等。胃阴虚是,感到饥饿但不想吃饭,比如高烧以后灼烧大量津液导致胃阴虚,就会出现这种情况;胃阳虚为食欲不振,压根儿就不饿,不想吃。

胃实热

胃阳是胃气中正常的、温煦的推动力,而热邪是多出来的火。过食了辛热食物,比如火锅、羊肉、麻辣烤串儿等,辛热之气聚集在胃中,胃来不及消化就淤积成了实火,这是吃出来的火。经常生气的人、肝气郁滞在那里,时间一长就会郁出热来,所谓肝郁化火。肝火犯胃,邪热内侵,导致胃热炽盛,胃运亢进。

常见症状:胃脘灼痛、拒按,渴喜冷饮,消谷善饥,口气臭穗,牙龈红肿疼痛,甚则化脓、溃烂,或见齿衄,小便短黄,大便秘结,舌红,苔黄厚,脉滑数。

拒按,多为实证,如果是虚症,尤其虚寒之症,喜温喜按。但实证不管寒热,都会拒按,按后会疼痛加剧。

渴喜冷饮,胃有实热,灼烧津液,津液损失严重自然口渴,由于是实热,不但想喝水,还想冷水。

消谷善饥,吃得多,饿得快。胃有实热时,胃部整体温度会变高,新陈代谢的速度会加快,吃进来一点儿东西,很快就消化没了,所以能吃又很容易饿。

口气臭穗,不是酸腐的味道,而是一种恶臭。

牙龈红肿疼痛,甚至化脓溃烂,胃经循行上牙龈。胃中有火时,胃火会循经上炎,一直蔓延到牙龈里。牙龈有火,气血壅滞,自然红肿热痛,甚至化脓溃烂。如果热入血分,导致血热妄行,就会出现牙龈出血。

小便短黄,也是津液亏虚的常见表现。

大便秘结,和津液亏虚以及体内有热有关。肠道内本应是润滑的,大便好像小船,津液好比水,水量充足时大便即可顺水前行。胃实热时导致津液干枯,时间一长就变为便秘。

舌质红,舌苔黄厚,很像有积食的苔。脉象比较好判断,即轻按有或者没有,重按有力而快。

中医里祛邪外出有三条路:在体表用汗法;在里时用吐法或者泻法;胃肠道有实热时通常用泻法。因此治疗胃热的原则是清胃泻热。

常用药物:

牛黄清胃丸:人工牛黄、大黄、菊花、麦冬、薄荷、石膏、栀子、玄参、番泻叶、 黄芩、甘草、桔梗、黄檗、连翘、牵牛子、枳实、冰片。方中菊花、薄荷为解表药,可疏散风热,辛凉解表。人工牛黄、石膏、栀子、黄芩、黄檗、连翘为清热药,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大黄、番泻叶、牵牛子、枳实为泻下药,可行气消痞,攻下泻火。甘草、桔梗为止咳药,可清咽利喉,止咳化痰。麦冬、玄参为滋阴药,可滋阴清热,生津止渴。该药可以解表热,也可以清里热。还可以治疗风热感冒引起的发热、咽喉肿痛、便秘等。

黄连上清丸:黄连、栀子、连翘、蔓荆子、防风、荆芥、白芷、黄芩、菊花、薄荷、酒大黄、黄檗、桔梗、川芎、石膏、旋覆花、甘草。方中荆芥、防风、蔓荆子、白芷、菊花、薄荷为解表药,寒热均可解。黄连、黄芩、栀子、连翘、黄檗、石膏为清热药,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旋覆花、甘草为止咳药,理气化痰、清热利咽,补中益气。酒大黄为泻药,清热泻火。川芎活血止痛,是治疗头痛、胸痛的要药。牛黄清胃丸有滋阴生津的功效,而黄连上清片对于风热感冒引起的头痛效果更明显。胃有实热的时候会有耳痛、耳鸣,是因为胃气不降,胆气也没有下降的通路,就会往上跑,循经耳朵,就会出现耳痛、耳鸣。

清胃黄连丸:黄连、石膏、桔梗、甘草、知母、玄参、地黄、牡丹皮、天花粉、连翘、栀子、黄檗、黄芩、赤芍。方中有四位清热凉血的药,分别是玄参、地黄、牡丹皮和赤芍,还可以养阴生津补血。因此该药在治疗牙龈及咽喉肿痛时效果较好。

胃阴虚(虚热)

胃阴虚时,胃阴相对于胃阳来说较弱,导致阳显得多了,继而产生了虚热。这时的热不是真有实热,不可贸然用寒凉药物清热,否则不能补阴,还伐了阳,损伤了胃部的阳气,让脾胃更加虚弱。

胃阴虚主要症状:胃脘嘈杂,隐隐灼痛,食欲不振,饥不欲食,干呕呃逆,口燥咽干,大便秘结,小便短少,舌红苔少,脉细数。

胃脘嘈杂,说不清道不明的症状。可出现在胃有实热,也可能出现在胃虚热的虚证中。

隐隐灼痛,有灼烧感一定是热证,如果非常明显的灼烧感就是实热;如果隐约感觉灼痛,不十分明显可能就是虚热。

食欲不振,饥不欲食,饥饿但是不想吃饭。胃阳虚是食欲不振,完全没有胃口。

干呕呃逆,胃的生理功能失常后,该降的气不降反而上逆,就会出现呃逆。

口燥咽干,大便秘结,小便短少,舌红苔少,脉细数,这些症状不是单纯的胃阴虚,而是身体虚弱的表现。

治疗胃阴虚的原则是养阴益胃。

常用药物:

阴虚胃痛胶囊:北沙参、白芍、川楝子、石斛、玉竹、炙甘草、麦冬。方中北沙参、石斛、玉竹、麦冬均为滋阴药,有养阴润燥、益胃生津的功效,既可滋阴又可清虚热。川楝子为理气药,可疏肝泻热、行气止痛,有了这味药,止痛的作用就很明显。白芍敛阴,同样也有止痛的效果,炙甘草补中益气。适合胃阴虚有热。

养胃舒软胶囊:党参、陈皮、黄精、山药、玄参、乌梅、山楂、北沙参、干姜、菟丝子、白术。该药阴阳双补,山药、玄参、乌梅、北沙参均可滋阴生津,党参、干姜、菟丝子温中补阳,阳中引阴,阴阳共生。黄精补气养阴,常用于治疗气阴两虚之症;陈皮理气化痰,山楂消积导滞。该药不仅可以治疗胃阴虚,脾胃虚弱的人也都可以吃。

参梅养胃颗粒:北沙参、乌梅、山楂、红花、莪术、土木香、蒲公英、丹参、甘草、白芍、当归。方中乌梅为主药,乌梅酸涩性平,善于生津液、止烦渴。在治疗虚热消渴时常单用煎服(乌梅白糖汤)。因此乌梅与北沙参配搭,治疗胃阴不足、热病伤津很有效。红花、莪术、丹参活血化瘀、通经止痛,用在这里加强了止胃痛的功效。当归辛行温通、补血活血、润肠通便,常与白芍配搭治疗血虚腹痛。山楂消积导滞,蒲公英清热解毒,土木香行气止痛、健脾消食。该药养阴生津、祛瘀止痛,适合治疗由胃阴虚导致的胃痛。

胃阳虚(胃虚寒)

胃阳和胃阴是胃气的两个部分。胃阳具有温煦、推动作用;胃阴具有凉润、抑制作用。胃阳不足,温煦的功能较弱,就会导致脾胃虚寒。

常见症状:胃脘冷痛、绵绵不已,喜温喜按,泛吐清水或夹有不消化的食物,纳少腕痞,口淡不渴,倦怠乏力,畏寒肢冷,舌淡胖,苔白滑、兼见齿痕,脉沉迟或无力。

胃脘冷痛、绵绵不已,胃阳虚时,胃里温煦的作用就会减退,虚寒内生,寒气凝结在胃中,会出现冷痛感。绵绵不已的意思是时作时止,不能断绝。

喜温喜按,喜欢吃热的食物,吃了才会觉得舒服,比如喝热水、吃热粥等。喜按,按下去胃就会舒服,因为壅滞的气机会暂时散开,虚证多半喜按,实证多半拒按。

胃痛,以寒痛为主,温热外敷后会大幅缓解。

腹泻也是胃阳虚的一种表现。寒泻拉出来的东西不臭,水谷不化,拉出来的声音也不大。热泻不同,排便的时候声势浩大,多半喷射而出,味道恶臭。因此我们从腹泻也可以大概判断出寒热。

食少腕痞,痞是气机阻滞的意思,不想吃东西,胃气不降,堵在那里形成气机阻滞。

口淡不渴,嘴巴里没味道,对味道的而反应比较迟钝,生病以后往往导致脾胃虚弱。胃阳虚的人,身体内温度就偏低,不易出汗,也不易耗津液,因此不觉口渴。

畏寒肢冷,阳气虚弱的人,他必然会有其他阳虚的症状,不会单一表现在胃部。这个是身体整体辨证后的表现。

舌淡胖,苔白滑,兼见齿痕,比较典型的阳虚舌象。淡胖不但表示体内有寒,而且说明水湿代谢不好。因为阳气虚弱,没法温化水饮为气。苔白滑和齿痕都是身体有寒湿的表现,寒和湿经常并见,就像热和湿经常并见一样。因为湿为载体,它可以让寒热停留附着,而且随着湿气的流动,在身体里乱窜。

脉沉迟无力,轻轻搭脉几乎感觉不到脉动,一定要深按以后才能感觉到,但也不是非常有力清楚,而是比较慢而模糊。

治疗的原则是温中健脾,散寒止痛。

常用药物:

附子理中丸:附子、党参、白术、干姜、甘草。方中附子辛甘温煦,有峻补元阳、散寒止痛的功效。干姜大辛大热、温脾暖胃,和附子配伍是治疗脾胃虚寒、寒湿内盛的要药。阳虚则气弱,党参益气健脾、补虚助阳、养血生津。脾喜燥恶湿,白术干温苦燥,健脾除湿。甘草可健脾益气,缓急止痛。既可以治疗胃阳虚,也可以治疗胃有实寒。只要是脾胃的寒证,此药当为首选。

温胃舒颗粒:党参、附子、黄芪、肉桂、山药、肉苁蓉、白术、山楂、乌梅、砂仁、陈皮、补骨脂。方中党参、附子、黄芪、肉桂、肉苁蓉、补骨脂均为治疗气虚寒盛的常用药,可健脾益气、温阳散寒。山药、乌梅滋阴生津,山楂、砂仁、陈皮可以理气消滞健脾。此药阴阳皆补,理气健脾,消积导滞,比理中丸系列多了理气消食的功效。

香砂养胃丸:木香、砂仁、白术、陈皮、茯苓、半夏、醋香附、枳实、豆蔻(去壳)、姜厚朴、广藿香、甘草、生姜、大枣。方中化湿运脾消滞的药就有四位,分别是砂仁、豆蔻、姜厚朴、广藿香,这四味药性味偏燥,脾喜燥恶湿,可以增强脾运化水湿的功能。木香、陈皮、香附、枳实均为理气药,可疏肝解郁、行气止痛,让气机畅通,郁滞的气散去。因此,比理中丸系列明显增强了疏调气机的作用。白术、茯苓、半夏降逆除湿止泻,甘草益气补中。该药对于气机不畅、湿气困脾、积食腹痛者均有机会使用。

小建中颗粒:白芍、大枣、桂枝、炙甘草、干姜。方中桂枝温助脾阳、驱散虚寒。白芍用处有三:一是滋阴补血;二是柔肝缓急,止腹痛;三是与桂枝配合,调和营卫。生姜可助桂枝温胃散寒,大枣补益脾虚,二者合用,既可调营卫又可和阴阳。炙甘草益气补虚、缓急止痛、调和诸药。此方最适合治疗中焦虚寒、脾胃失调、阴阳不和之症。

脾胃虚弱

脾胃总是一起说,生死与共,在中医里叫作相表里,还有肝胆相照、心与小肠、肺与大肠、肾与膀胱都是相互牵连。

脾胃是身体的中枢,它们合在一起的气叫中气。如果胃弱了,脾的功能也会丧失大半,因此往往脾胃一起说,脾胃虚弱。脾胃虚弱其实概念非常笼统,包括脾气虚、脾阳虚、脾不统血、中气下陷、胃阳虚、胃气血等。其中脾气虚是脾胃虚弱的基本类型。

人体中,脾气从身体左侧升起,胃气从右侧下降,在脾胃的小圆圈中,脾气占据主导地位。如果脾气不升,则胃气不降。脾气虚弱也会导致胃的各项生理功能减退。脾主后天之本,有吸收水谷精微并将之化生为气血津液、填补肾精的功能。然后肾精又可以转化为肾气提供给全身。正如中医史上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桓先生《脾胃论》中所说,所有的病皆由脾胃虚弱引起,所以治疗时也应以调治脾胃为本。如果脾气虚弱,表现出的症状就是气血虚弱。

常见症状:胃脘痞满,隐痛喜按,嗳气,口不知味,甚至不思饮食,大便溏薄,精神不振,形体消瘦,肢体倦怠,少气懒言,面色萎黄或白,舌淡苔白,脉虚。

胃部胀满、隐痛,胃气虚弱时,气机不畅,壅滞于中焦,就会出现胀满、隐痛的症状。

喜按,当按压腹部时,相当于给了一个外力,让壅滞的气机散开,所以按了以后胃会感觉很舒服。

嗳气,胃气上逆就会导致。

食欲减退,不想吃饭,脾胃之气虚弱,胃的受纳、腐熟功能都会减退,这时候人自然会出现食欲不振的症状。

大便溏薄,精神不振,形体消瘦,肢体倦怠,少气懒言,面色萎黄或白,舌淡苔白,脉虚。这些不单是胃气虚弱,而是整个身体虚弱的表现。

治疗脾胃虚弱的原则是益气健脾和胃。

常用药物:

健脾丸:党参、白术(炒)、陈皮、枳实(炒)、山楂(炒)、麦芽(炒)。方中药多为炒制,这是因为健脾胃的药如果经过炒制,则补益功能更强,也更容易被脾胃吸收。党参健脾益肺、养血生津,是健补脾胃最常用的药。炒白术不但可以补脾祛湿,还有止泻的功能。陈皮、枳实和山楂是用来行气降逆、消除积滞的。炒麦芽可以行气消食,大麦茶就是将大麦芽炒过以后,直接泡水制成的,可以消食健脾。该药药性平缓,以补益为主,可以当做保健用药连续吃上一个月左右,能很好改善脾胃功能。

人参健脾丸:人参、白术、茯苓、山药、陈皮、木香、砂仁、炙黄芪、当归、酸枣仁、远志。人参比党参的功能更强,而且是药食同源的中药,一次人参可以作为食物,少量久服,能益寿延年。在功效方面,二者皆有健脾益气、养血生津的功效。除此之外,人参还可大补元气,安神益智。生命垂危之际,含一片人参在嘴里,可以活的更久一点。若是正常人长期服用,对于神智安宁、睡眠改善有很明显的疗效。人参性温,并不会导致上火,除非一次性吃的太多,或者是不良厂家为缩短人参的生长周期,用化肥改变了人参的性味才会导致上火。木香行气止痛,砂仁化湿开胃。黄芪和当归加强了补气养血、润肠通便的功效。酸枣仁和远志都属养心安神的药,养心补肝。该药在安养心神、有助睡眠方面功效显著,若是脾胃虚弱,且伴有睡眠不好的症状,选用这个药对症。

参苓白术丸:人参、茯苓、白术(炒)、山药、炒白扁豆、莲子、薏苡仁(炒)、砂仁、桔梗、甘草。这个药是以八珍粉的组方为打底方。砂仁化湿开胃。桔梗宣肺利咽、祛痰排脓、降压。甘草益气补中。该药可除湿健脾、补益脾胃之气。可以作为保健用药,吃上一段时间,尤其是那些舌苔厚腻、湿气很重的人,特别适合隔一段时间就吃上两盒。

胃积食

小儿脾胃虚弱,又容易控制不住自己,因此很容易造成积食。胃气的推动,使得胃接受食物以后,消化为食糜传送到小肠。如果出现积食,至少说明胃气不降,无法推动食物下行。

常见症状:腕腹痞胀作痛,拒按,嗳腐吞酸,不思饮食,呕吐、吐后胀痛得减,泻下不爽,矢气臭如败卵,大便酸腐臭穗,舌苔厚腻。

腕腹痞胀,气机阻塞胀满,肚子胀如鼓,敲起来砰砰作响。

拒按,因为腹中有积食,按压胃后会出现胀痛感。

嗳腐吞酸,泛酸水、打嗝、嗳气,嘴里酸腐。胃气上逆,将肚子里积食的味道上泛到嘴里。人的胃是持续分泌胃酸的,但分泌量会随着昼夜或者吃进来的东西不同而发生改变。引起胃酸过多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病理性的,也就是说,胃部本身有疾病;二是长期酗酒,喜欢吃辛辣食物,生活不规律,不定时用餐,精神紧张,大量吸烟,或者是服用了某些对胃有损害的药物。偶尔有些人吃了粗粮、红薯、马铃薯等,产生胃反酸的感觉。那是因为这些食物含有大量的淀粉、糖、酸等,可刺激胃产生大量胃酸。胃酸过多并上泛,就是泛酸。胃酸由食管反流到嘴巴里,就会出现烧心、食管痛、咽喉痛、吞咽困难,甚至呼吸道的疾病。频繁出现泛酸,说明胃气不降。这个时候要从调理气机、降逆胃气入手,同时消积导滞、倾泻积食产生的郁热。只要帮助胃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胃气如常下降,即使有胃酸,也不会上泛。

不思饮食,肚子积食,食物没有从胃里排出去,自然不想吃东西。

呕吐,胃气上逆的表现。气往上冲,带着胃里的食物一起,就会有恶心想吐的感觉。

泻下不爽,矢气臭,大便酸腐,胃气不降,推动大便无力,自然泻下不爽。矢气臭如败卵,放出的屁一股臭鸡蛋味道,其实是肠胃积滞产生的气体造成的。大便酸腐臭穗也和积滞没有及时排泄有关。

舌头中部的舌苔厚腻,典型的有积食的舌苔。

治疗的原则是消积导滞,让胃气正常下降。

常用药物:

健胃消食片:太子参、陈皮、山药、炒麦芽、山楂。方中太子参益气健脾、生津润肺,但是补气之力较党参、人参都弱些,属补气药中清补之品。这味药适用于小儿及热病之后,气阴不足,倦怠自汗,口干口渴,不宜温补者。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和山楂同用消食作用更强。此方虽为消积食方,但补益能力也很强,可气阴双补,更适合于热证之后脾胃虚弱导致的积食症。

小儿健脾化积口服液:人参、黄芪、白术、茯苓、谷芽、鸡内金(炒)、莱菔子、伸筋草、苦杏仁、乌梅、大黄、功劳叶、瓜蒌子、紫草、甘草等。以四君子汤打底,益气健脾。加上黄芪更增补气升阳、生津养血之力。乌梅酸收,滋阴生津,疏肝气、降胆气、敛浮火,大补肝气,为治疗肝胆虚症的要药。谷芽、鸡内金、莱菔子消食健脾、降气化痰。尤其鸡内金,广泛用于米面、署芋、乳肉等各种积食。苦杏仁、瓜蒌子止咳化痰。此方以补益为主,兼消积止咳,解决脾胃虚弱的孩子的积食症。

肝胆犯胃(胃病迁延不愈)

五脏六腑也有自己的五行,五行相生相克。肝胆的五行为木,脾胃的五行为土。单纯从五行来讲,肝胆克脾胃。如要预防肝胆犯胃,必须健脾胃。

常见症状:胃脘、胁肋胀满疼痛,嗳气、呃逆、吞酸,情绪抑郁,善太息,不欲食,舌边尖红。

胁肋胀满疼痛,肝经循行身体两侧,若是肝气不舒,胁下肋骨那里就会出现胀痛感。女人则表现为乳房胀痛或乳腺结节。

胃痛、胃胀、嗳气、呃逆、泛酸,既然肝胆犯胃,那么胃的各项功能就会出现问题,胃气不降,脾胃消化能力减弱,从而导致各种胃部症状。

善太息,喜欢叹气。因为肝气郁滞后,气机淤阻在身体两侧很难受,深深的叹息来拉伸一下身体,可以舒畅气机。

情绪抑郁,属于肝病的范畴。肝主情志,七情六欲但凡过渡都会伤肝。肝郁会导致情绪低落抑郁,反之,长期处在焦虑、气氛的情绪中,也会反过来伤害肝功能。

没食欲,是肝胆犯胃后最常见的情况。胃气上逆,堵在胸口,不但气闷,还吃不下东西。因此,饭桌上不要训孩子,什么事儿都等吃完饭再说,肝气犯胃,怕伤了孩子的脾胃。

舌尖边红,舌头是人体的全系反射区,舌的两边属于肝胆的位置。如果肝气郁滞、郁结化火,舌头两边颜色就会很红。舌尖部分为心肺,肝木生心火,当肝火很旺时心火也会旺盛,舌尖自然很红。

治疗原则是疏肝和胃,理气解郁。

常用药物:

越鞠丸:香附、川芎、栀子(炒)、苍术(炒)、六神曲(炒)。这个药可以解六郁——气郁、血郁、火郁、湿郁、痰郁、食郁。方中香附为主药,可行气解郁、治疗气郁;川芎为血中的气药,可以走血,行气活血,解血郁;栀子清热泻火,解火郁;六神曲消食和胃,解食郁;苍术燥湿健脾,解湿郁和痰郁。这几种药配伍起来,行气解郁、气行血活、祛湿清热、健脾消食,六郁全解。该药不仅胃病能用,只要有六郁都可以适用,还可以根据症状,选择其他中成药同时服用。比如湿气重,可以配伍参苓白术丸;火郁重,配伍双黄连口服液;食郁严重,配伍保和丸。

加味逍遥丸:柴胡、当归、白芍、白术(炒)、茯苓、甘草、牡丹皮、栀子、薄荷、生姜。肝克伐胃,使胃部出现症状,此时病机不在脾胃,而在肝胆。因此如果只用健脾和胃的药,只能缓解部分症状,不能除根。方中柴胡和解表里,辛行苦泻,性善条达肝气,疏肝解郁。这味药常用于治疗肝失疏泄,气机郁阻所致的胸胁或少腹胀痛、情志抑郁,妇女月经不调、痛经等症。当归、白芍活血养血,血充则肝柔。白术、茯苓除湿健脾,以防肝木克伐。牡丹皮、栀子清热凉血,以解肝郁化火。薄荷少许,疏散郁遏之气,透达肝经郁热。生姜、甘草降逆和中,补气生津。该药既有疏肝解郁的药,又有调节脾胃的药,可以很好的治疗肝胆犯胃。

小柴胡颗粒:柴胡、黄芩、党参、甘草、半夏、大枣、生姜。该药之前风热感冒中讲过。方中柴胡疏肝解郁,黄芩清泄肝胆之热,一散一清,可解肝郁热。党参等是健补脾胃的药,可以止呕降逆、益气生津。

胃苏颗粒:紫苏梗、香附、陈皮、香橼、佛手、枳壳、槟榔、鸡内金。方中主药为紫苏梗,是紫苏的干燥茎,性味辛温,可理气宽中、止痛,常用于胸膈痞闷、胃脘疼痛、嗳气呕吐等症。香附、香橼、佛手、陈皮均为理气药,可疏肝解郁、理气宽中、和胃止痛。枳壳、槟榔、鸡内金既可消积导滞,又可健补脾胃,帮助脾胃恢复功能。因此此药的长项为行气和止痛 ,与气滞胃痛颗粒的适应症很像。

本章小结

本章是书的第四章内容,主要介绍了胃的生理机能、胃病的分类与辩证(包括胃实热、胃虚热、胃虚寒、胃虚弱、胃积食、肝胆引起的胃病)。脾胃是身体的中枢,我们所说的“中气不足”指的是脾气和胃气不足。脾胃是后天之本,共同承担着生化气血的重任。感冒发烧,高烧以后往往导致口干咽燥,主要原因是津液耗损,所以服用一些生津、健脾的药物补充津液抵抗病邪也是非常重要的。

大道出品:

拿起笔,随便写写就行

记录下你人生这场特殊旅行时的心情

投稿请发

本文收集自互联网,如果发现有涉嫌侵权或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6532516@qq.com以便进行及时清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