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珍(古田玉田中学陈彩珍)


在科举时代,乡试(通常以省为单位举行)第一名被称作“解元”。其虽然不如殿试中的“状元”显赫,但也称得上是“人中龙凤”。倘若能考取的话,不管对于自己、对于家族,还是对于所在的州县,都是一种极大的荣耀。而为了表示庆祝且激励后来者,很多地方在考取解元之后,都会专门修建一座牌坊,即所谓的“解元坊”。

根据《栖霞县志》的记载(清康熙版、乾隆版县志均有提及),明清时期该县城东就有一座“解元坊”,它是为一位名叫“陈珍”的人所修建的。

按照县志的说法,陈珍是在明成化甲午科(十年,1474年)的山东乡试中考取解元,随后在次年的乙未科(成化十一年,1475年)连捷成为进士。

陈珍

陈珍

上述时间和功名,可以得到其他正史资料的验证,比如明代的《进士登科录》以及清雍正版的《山东通志》。但关于陈珍的“籍贯”,这些史料彼此间却存在有不同的说法。

具体而言,清康熙版《栖霞县志》将陈珍标注为“金州卫籍、本县人”;乾隆版《栖霞县志》标注为“金山卫籍、本县人”,《前明山东历科乡试录》和雍正版《山东通志》均标注为“栖霞人”,而明代的《进士登科录》则将陈珍的籍贯写作“贯山东青州府人、辽东义州卫旗籍”。

由此可见,这位解元陈珍应当是明代的卫所军户子弟。关于其家族从军前的原籍,则有栖霞县和青州府两种说法;而关于其从军后的卫所归属,也有“金州卫”“金山卫”和“义州卫”的争议。

陈珍

在这些说法当中,首先可以排除的就是乾隆版《栖霞县志》中所记载的“金山卫籍”。因为,金山卫地处江南,明代该卫的生员参加山东乡试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而金州卫和义州卫皆属“辽东都司”,按照明代制度,辽东的秀才在嘉靖之前需参加山东乡试(嘉靖后因海路有风险,改为参加顺天府乡试)。乾隆版《栖霞县志》之所以出现错误,多半是在誊抄康熙版县志时误将“金州”写成了“金山”。

陈珍

在排除了“金山卫”之后,综合史料来判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初步推论:“陈珍是原籍山东的辽东军户。”那么,他究竟隶属于义州卫还是金州卫?原籍又到底是栖霞县(登州府)还是青州府呢?

就一般逻辑而言,明代《进士登科录》的成文时间要早于清代《栖霞县志》和《山东通志》,可信度应该更高一些。但正所谓“孤证不立”,有没有其他史料来支撑它的说法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明嘉靖末修撰的《全辽志》在科举功名名录中提到“陈珍”时,就明确说他是“义州卫人”(陈珍,义州卫人,成化甲午举人,乙未进士,仕至按察副使),并且当时的义州卫城内,也有为他修建的进士坊和举人坊。

陈珍

两相比对,《进士登科录》中关于“陈珍”籍贯的记载应该比清代《栖霞县志》和《山东通志》更为可信。况且,《栖霞县志》中仅提及陈珍考中举人进士,却没有提及他的具体仕途履历,而《全辽志》则明确提到陈珍官至“按察副使”(此事在《明实录》中也有记载)。

看到这里,有的朋友或许会问:“那为何栖霞县会给陈珍建牌坊,《栖霞通志》和《山东通志》又言之凿凿地将陈珍列为‘栖霞县人’呢?这些不可能是凭空而来的吧?”

由于年代久远、史料缺乏,这其中的究竟,已经难以详细考证。但通过明初的相应移民传说,或许可以管窥一斑。

陈珍

陈珍

在栖霞民间,相传明初从“青州”迁来的村庄和姓氏有不少。以此推测,陈珍家族似乎有可能原籍在“青州府”,明初迁到栖霞落户,后来不知哪一代再前往辽东都司从军(其父亲的职务标注为“前百户”,曾祖和祖父则无标注)。

由于落户栖霞的时间不长(古代人通常五世甚至更久之后才改祖籍),这支陈姓人到了辽东之后填写履历就至写“青州”而不提“栖霞”。但他们毕竟在栖霞居住过一段时间,因此有些档案中也标注了“栖霞”,栖霞方面亦为陈珍建立了牌坊。大概就是在这些因素的交织下,才出现了相应史志对于“陈珍”籍贯的不同说法。

总而言之,这样的表述或许更合理一些:陈珍是由辽东都司义州卫培养而在山东乡试中考取的解元,其家族从军前应与栖霞有某种渊源。(本文作者:耳左月)

本文收集自互联网,如果发现有涉嫌侵权或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6532516@qq.com以便进行及时清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