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郎诗卓文君原文(卓文君《诀别书》原文)


怨郎诗卓文君原文

网络图片

司马迁在《史记》中为不少历史人物立传,但为文人写的只有两篇,一篇是屈原和贾谊的合传,即《屈原贾生列传》,另一篇就是《司马相如列传》。后者篇幅是前者的六倍之多,由此可以看出司马迁对司马相如的偏爱。而且,司马迁在这篇传记中还记载了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

司马相如,原名司马长卿,因为仰慕战国时期的蔺相如而改名司马相如,是西汉有名的辞赋家、文学家。卓文君,原名文后,汉代才女,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之一,姿色娇美,精通音律。谈到这对才子佳人的爱情佳话,一定离不开两首词曲,一首是《凤求凰》,一首是《白头吟》。

怨郎诗卓文君原文

《凤求凰》是司马相如的求爱之曲,司马迁《史记》中记载了这个故事。司马相如年少时曾出任汉景帝的武骑常侍,因为这不是他的所愿,于是称病辞官,游历梁国,受到梁王喜爱。不久,梁王去世,他应好友临邛令王吉之邀来到临邛,被奉为贵客。临邛有很多富人,其中“卓王孙家僮八百人,程郑亦数百人”。两个富人听闻司马相如的才能,就设宴邀请王吉和司马相如,席间觥筹交错、宾客尽欢。当时,卓王孙有个女儿叫卓文君,刚刚成了寡妇,喜欢弹琴,仰慕司马相如的琴艺,在屏风后面偷看。司马相如早就知道卓文君才貌双全,故意假装没有看见。王吉邀请弹琴时,司马相如就弹了一曲《凤求凰》:“有一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将琴代语兮,聊写衷肠。何日见许兮,慰我彷徨。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不得于飞兮,使我沦亡。”司马相如的意思很明白,“以琴心挑之”,用琴声表达自己对卓文君的爱慕之情,用琴声诱发卓文君的少妇之心。这还没有完,“相如乃使人重赐文君侍者通殷勤”。宴席结束后,司马相如略施小计,用重金收买卓文君的侍女,请她传递自己的爱意。卓文君被这炙热的爱情所感动,“夜亡奔相如”。当晚,她就跟司马相如私奔到了成都。

这是一个很纯美的爱情故事,司马相如弹琴歌唱的《凤求凰》歌辞,《史记》中没有记载,这是司马迁的疏忽还是本身就没有这首歌辞,现在不得而知。翻翻历史典籍,这首歌辞到南北朝徐陵编的《玉台新咏》才开始出现,唐代《艺文类聚》、宋代《乐府诗集》等书籍也有收录,不少人由此怀疑是两汉琴工假托司马相如所作。历史上琴歌一类作品假托的现象确实很多,但以司马相如的辞赋文采,作这样的歌辞也是令人信服的,我比较认同是司马相如所作。

《白头吟》是卓文君的爱情之诗,司马迁《史记》中也没有记载。据明代《西京杂记》记载,卓文君17岁守寡,司马相如一曲《凤求凰》多情而又大胆的表白,让她一见钟情。卓文君凭着对爱情的憧憬和对幸福的追求,不顾父亲的强烈阻挠,毅然逃出了卓府,与深爱之人私奔。可是司马相如后来受到汉武帝的重用后却发生了变化,久居京城,产生了纳妾之意。司马相如给卓文君写了一封很特别的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万千百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意思是说,我回到了我当初的鼎盛时期,我还是原来的我,所以还是让我做回当初的我,咱们离婚吧!看到这封信,卓文君心凉如水,怀着十分悲痛的心情,回了一封《怨郎诗》:“一别之后,二地相悬。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不可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她又写了一首《白头吟》:“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这首《白头吟》,表达了她对爱情的执著和向往,表达了一个女子独特的坚定和坚韧。“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也成为千古名句。

司马相如看到这两首诗后羞愧万分,惊叹妻子的才华横溢,怀念夫妻的恩爱之情,从此不再提遗妻纳妾之事。《怨郎诗》《白头吟》是不是卓文君所写,争议很大,司马迁在《史记》中对卓文君才华并无多记载,只是“新寡,好音”。《怨郎诗》从形式上来看,属于元曲散曲形式,在西汉早期,诗赋以四言五言七言居多,并且辞藻华丽,风格清新,而《怨郎诗》浅显直白,风格不合。《白头吟》的典籍记载最早见于南北朝的《玉台新咏》,题作《皑如山上雪》,非但不作为文君的诗篇,就连题目也不叫《白头吟》。

司马相如的一曲《凤求凰》俘获了卓文君的芳心,卓文君的一首《白头吟》,挽回了司马相如的背弃。《凤求凰》是不是司马相如所作,《白头吟》是不是卓文君所作,也许是永远也弄不明白的文坛悬案,但历史上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恋情婚姻却是客观存在的。司马相如文采飞扬,写出了《子虚赋》《上林赋》等千古绝唱,流芳百世;卓文君才貌俱佳,为了爱情勇敢执著,为女性追求幸福树立了榜样。(清风)

本文收集自互联网,如果发现有涉嫌侵权或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6532516@qq.com以便进行及时清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