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拉热窝是哪个国家(萨拉热窝是国家吗)


提起萨拉热窝,许多人也许并不陌生。它是位于巴尔干半岛上的波斯尼亚的首府。它不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以其反抗法西斯的传奇式事迹被誉为英雄城市,而且早在1914年,就因为奥匈帝国皇太子在这里被刺杀而为全世界所熟知。

19世纪末20世纪初,整个世界已基本上被列强瓜分完毕。

但是,迅速强大起来的德国迫不及待地要求按“资本”和“实力”来重新瓜分世界。而老牌的英、法、俄等国不仅要极力保持自己的既得利益,而且想抢占更多的殖民地。当时的国际关系极为紧张和复杂。在激烈的争霸过程中,他们逐渐形成了对立的两大军事集团,这就是德、奥、意三国同盟和英、法、俄三国协约。而中东、北非特别是巴尔干地区,成为他们争霸矛盾聚集的地区。

1908年10月7日,奥匈帝国宣布正式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并人自己的版图。这一侵略扩张行径,立即引起南部斯拉夫人民的强烈愤慨。因为上述两地的大部分居民是塞尔维亚人和克罗地亚人,都属于斯拉夫族,他们曾长期进行斗争,要求与塞尔维亚建立统一的民族国家,而塞尔维亚作为实现南部斯拉夫民族统一的核心力量,也一向把这两地看成是未来的南斯拉夫国家的组成部分。

奥匈帝国吞并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两地,使南部斯拉夫人民实现统一的愿望受到沉重打击,同时也更加深了他们对奥匈统治者的仇恨。奥匈帝国不仅力图制止南部斯拉夫民族的统一运动,而且还想进一步吞并塞尔维亚,扩大它在巴尔干半岛的势力范围。为此,它蓄意对塞尔维亚进行武力威胁,决定于1914年6月底举行一次以塞尔维亚为假想敌的军事演习,地点就安排在临近塞尔维亚的波斯尼亚境内,并由奥匈帝国的皇位继承人、积极主张对塞尔维亚发动战争的狂热军国主义分子弗兰兹·斐迪南大公亲自前往检阅。军事演习结束后,大公还将偕夫人对波斯尼亚的首府萨拉热窝进行特别访问,以加强君王与臣民的联系。

萨拉热窝是哪个国家

这一蓄意挑衅的行动,激起了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的极大愤慨。一个以“不统一毋宁死”为口号的秘密组织“黑手党”决定趁斐迪南访问萨拉热窝之机干掉他,以打击奥匈侵略者的气焰。几名受“黑手党”影响、出身波斯尼亚的塞尔维亚族青年接受了这一任务,并为此进行了周密的准备。

大公选定6月28日访问萨拉热窝,除了政治目的外,还有其个人的动机。原来,这一天是他和索菲结婚14周年纪念日。

索菲原是他堂姐的侍女,同他结婚14年来在宫廷一直得不到应有的礼遇。所以,他想通过此行使爱妻得到在维也纳得不到的皇室荣誉。对于这份结婚纪念礼物,夫妇双方都很满意。

6月28日对巴尔干半岛的斯拉夫人民也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1389年的这一天,塞尔维亚与波斯尼亚联军在科索沃战役中被土耳其入侵军打败,塞尔维亚从此沦为土耳其的殖民地。

萨拉热窝是哪个国家

从此,每年这一天斯拉夫人民就作为国耻日来纪念。但是,自1912年土耳其在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中战败以后,这一天又成了斯拉夫人民欢乐的佳节了。

1914年的6月28日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星期天,萨拉热窝的人民都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中。全市奉命悬挂横幅、彩旗以示欢迎大公夫妇的到访。主要街道虽布有警察和宪兵,但大公为了获取臣民对他的好感,没有戒严。街道两旁挤满了熙熙攘攘看热闹的人群,7名身藏手枪和炸弹的塞尔维亚族爱国青年,就分散潜伏在人群中,准备完成一项神圣的历史使命。他们最大的23岁,最小的只有17岁。

上午10时,一列豪华的敞篷汽车队沿着萨拉热窝市中心的阿柏大街缓缓驶往市政厅。坐在第2辆车上的斐迪南大公身穿军装,头戴圆柱形带羽毛的头盔,佩戴着各种勋章,威风十足。坐在丈夫右边的索菲,身穿翻领上衣,头戴饰有鲜花和羽毛的宽边遮阳帽,雍容华贵。波斯尼亚总督坐在大公左边可以折叠的座位上,大公的侍卫官坐在司机旁边。沿途,大公夫妇不断向人们招手致意,看上去君臣关非常融洽。但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的生命即将在这里结束。

当车队驶近第一个行刺者时,他插在衣兜里紧握炸弹的手早已浸出了汗水,两眼直盯着大公,脚步慢慢向前移动。

萨拉热窝是哪个国家

“喂,干什么的?往后退!”一名警察吆喝着走了过来。于是,大公的车安全通过了。第二个行刺者潜伏在不远处的一座桥上。他见车队驶近,便奋力将炸弹掷向大公。司机见势不妙,立即加快了车速。炸弹落在车篷上又弹到地上。“轰”的一声目响,后面那辆车的前轮胎被炸裂,飞起的弹片击伤了几个随人员和旁观者。在人群的惊叫和骚动中,那位青年迅速吞下一小瓶毒药,随即纵身跳入河里。几分钟后他被警察打捞上来。

奄奄一息的他忍着毒药的剧痛,任凭拳打脚踢,始终一言不发,愤怒的眼光,射向斐迪南。斐迪南此刻早没了当初傲然自得的心境。但他又不想使这个暗杀行动被解释为对他来访的抗议,便故作镇静地说:“这家伙有精神病!不必管他,我们继续前进吧。”于是,受惊的车队继续向市政厅驶去。

欢迎仪式上,毕恭毕敬的市长颤抖着宣读早已准备好的欢迎词,斐迪南粗暴烦躁地插嘴说:“够了,够了,我来访问你们,你们却用炸弹接待我,你满口忠诚,又有什么意义呢!”欢迎仪式结束后,他铁青着脸问总督:“你认为我们可以继续按原计划访问国家博物馆吗?”总督忙回答:“完全可以,我保证再也不会发生那种事了,请殿下放心!”大公说:“那好吧,在去博物馆之前,先去医院,我要探望一下受伤的人。”

为了安全起见,侍卫官特地站在汽车左边的脚路板上,手握刀柄,以保护大公夫妇。但是,第一辆车的司机并不知道应当先去医院,所以仍旧朝博物馆方向驶去,大公的车也紧随其后,当车队行至一个十字路口向右转弯时,后面车上的总督急得大声叫嚷:“错了!错了!朝前一直开,到陆军医院去。“就在汽车准备调头的时候,第三名行刺者、年仅17岁的塞尔维亚族青年加夫利洛·普林希普看准了这个良机。他原本守候在大街对面的拉丁桥头,这时迅速来到这个路口。怒火中烧的他此刻显得异常冷静,当大公的车离他不足2米时,他急步上前,不等侍卫官反应过来,对准斐迪南夫妇连发两枪,一枪击中大公的脖颈,另一枪洞穿索菲的腹部。大公呆滞的目光凝视前方,口中喷射出一股股鲜血。索菲则俯身趴在丈夫的膝盖上。

萨拉热窝是哪个国家

普林希普还没来得及自杀就被当场逮捕。他面无惧色,自豪地高喊:“我很高兴,我已清除了我们道路上的一个障碍。”说完挣扎着吞下一小瓶毒药。但他和前一个行刺者一样,并未当场死去(后来,他因未成年被判处20年徒刑,1918年4月因肺结核死在狱中)。然而,不可一世的斐迪南和他的妻子,却因流血过多双双毙命。

斐迪南夫妇的被刺,使早已充满火药味的巴尔干“火药桶”一下子爆炸了。奥匈帝国终于有了一个吞并塞尔维亚的绝好借口。它的外交大臣宣称:“现在是到了解决塞尔维亚问题的时候了。”82岁的老皇帝叫嚣:“塞尔维亚作为一个政治因素,必须从巴尔干地图上抹掉。”德皇威廉二世更是兴奋异常,认为“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极力怂恿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动武。协约国方面,俄、法也公开表示支持塞尔维亚并将履行协约国的相互义务。英国则一面表示不卷入战争,一面又私下鼓励俄国备战。

1918年7月23日晚,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发出极为苛刻的最后通牒,要求塞尔维亚严厉取缔一切反奥活动和组织,按照奥方提供的名单肃清政府和军队里反奥的文武官员,允许奥方派员会审与行刺案有关的凶手等等,并限令48小时内答复。这完全是干涉塞尔维亚的主权和内政。尽管塞尔维亚政府忍辱表示:接受除会审凶手一项外的所有其他条件,但奥匈帝国开战决心已定,借口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于7月28日对塞尔维亚正式宣战。

奥塞两国开战后,早已剑拔弩张的两大帝国主义集团纷纷启动战争机器。7月30日俄国宣布总动员。德国在要求俄国取消总动员遭到拒绝后,于8月1日对俄国宣战。两天后它又对法国宣战,并按照早已制定好的作战计划入侵比利时,准备从那里进攻法国。8月4日,英国以德国破坏比利时中立为借口,对德宣战。8月6日,奥匈向俄国宣战。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场世界大战就这样爆发了。

对于交战的帝国主义列强来说,这是一场非正义的战争,而对于塞尔维亚来说,则具有抗击奥匈帝国、争取民族解放的正义性质。大战结束后,奥匈帝国土崩瓦解,统一的南斯拉夫国家得以诞生。为了纪念在萨拉热窝事件中殉难的烈士,1920年,人们把普林希普和他同伴的遗骨迁葬在萨拉热窝的荣誉墓地。拉丁桥被命名为普林希普桥。一块刻着普林希普两只脚印的石碑,竖立在他当年开枪的地方,旁边的墙上用塞文写着几个醒目的大字:“1914年6月28日,加夫里洛·普林西普在这里,用他的子弹表达了我们人民对暴虐的反抗和对自由的向往。”桥畔的一幢建筑开辟为博物馆,专门介绍这段历史。博物馆的墙上,还复制了普林希普亲笔书写的“我们热爱自己的人民”几个大字。

本文收集自互联网,如果发现有涉嫌侵权或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6532516@qq.com以便进行及时清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