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小孩剧情介绍(小孩剧情亲爱介绍)


秦昊、任素汐领衔主演的《亲爱的小孩》,改编自王小帅执导、曾获柏林电影节最佳剧本奖的《左右》。电影讲述的是,一对离异的中年夫妇,因女儿罹患白血病,他们打算再生一个孩子,用新生儿的脐带血去救女儿。此时的中年夫妻已各有家庭,人工授精失败,他们打算亲自上阵,可这时也不得不面对着伦理考验……

《亲爱的小孩》海报

剧版有34集,除了核心设定与电影相似,它在电影的基础上进行翔实的扩充,续写了它的“前传”。

一上来,这对夫妻,剧中叫肖路(秦昊 饰)和方一诺(任素汐 饰),他们即将成为爸爸妈妈,怀胎十月的方一诺临盆。之后就是这对新手爸妈手忙脚乱地带娃;方一诺的婆婆和妈妈都抢着带娃,也就有了婆媳矛盾、婆婆和妈妈的矛盾,而裹挟在家庭矛盾中的肖路,酒后乱性,从而导致婚姻破裂……

方一诺(任素汐 饰)

亲爱的小孩剧情介绍

肖路(秦昊 饰)

接着就是几年时间过去了,方一诺与谢天华(聂远)、肖路与董帆(谢可寅 饰)各自组建了新家庭。当双方都以为生活要步入正轨时,肖路和方一诺的女儿查出罹患白血病……

也就是说,剧集是快到一半的时候才进入电影的剧情。在此之前,《亲爱的小孩》的重点是呈现一个女性的生育之苦、带娃之苦,呈现一个女性成为妈妈的付出与牺牲。肖路主要是以不称职、不用心的形象出现的。

为此,网友们正吵得不可开交。大多数女性观众给予剧集好评,认为它终于关注到女性的困境;也有声音认为《亲爱的小孩》是在贩卖焦虑,它浑身上下散发着致郁的基调,太丧太压抑了。

《亲爱的小孩》真的是在贩卖焦虑吗?

事实上,在女性向时代,呈现女性生育困境的影视剧并不少见,但《亲爱的小孩》是少数能够引发群体共鸣的。根源在于,此前不少创作者是主题先行、话题先行,缺乏细节支撑,看不到生活肌理;相形之下,《亲爱的小孩》要扎实细腻不少。它不是通过那种大段大段台词的输出传递理念,而是通过普遍而真切的生活细节,将女性在生育过程中所遭际的种种不平呈现出来,把一些男性不自知的自私给暴露出来,直戳男性痛处。

譬如剧中有两处夫妻俩吃面的小细节。一处是一开篇,怀胎十月的方一诺突然想吃辣椒面,肖路去买,他自己在外面大快朵颐了一碗辣椒面,然后打包两份没有放辣椒的面回来,理由是方一诺是孕妇吃辣不好——虽然方一诺就是想吃一碗辣椒面。多打包一份,美其名是陪老婆一起吃,其实他早就吃过了。

亲爱的小孩剧情介绍

肖路明明先吃了一碗辣椒面

方一诺生育后,因为与月嫂有育儿观念有冲突,月嫂跑了,方一诺无人照料,肖路就给方一诺下了面条。吃了两口,方一诺觉得不够咸,就放了辣椒,不小心呛到了,就先去上个厕所。肖路问要不叫个外卖,方一诺说不用了,反正也不饿。方一诺上完厕所回来,肖路已经把她那碗面大口大口吃掉了。

肖路真是把自己的嘴顾得紧紧的

弹幕上一直有人说,肖路是个“好男人”,《亲爱的小孩》则以这类很容易被忽略的小细节说:哪怕看起来对老婆挺好的男人,在很多细节上他们也是疏忽的,他们首先还是考虑到自己。方一诺怀胎十月,肖路连陪妻子一起不吃辣椒的“苦”也不愿意同担;坐月子、需要补充营养的老婆说了句“也不饿”,他也顺理成章认为不饿就不用吃了,自顾自吃把面吃完了……现在物质这么丰富,很多生育女性并不匮乏吃的喝的,匮乏的是细致的关怀、温柔的体谅。

与吃面相对应的,两处喝水的细节也在印证这一点。生育后的方一诺口渴得难受,想喝杯水,病房里的婆婆、小叔子等人焦点都在孩子身上,只有等亲妈进来才一眼发现方一诺要喝水。

喝个水得靠亲妈

亲爱的小孩剧情介绍

夜里方一诺喂夜奶,一旁的肖路睡得很沉,方一诺喉咙干涩想喝水,但叫不动肖路,最后还是月嫂给她倒来一杯温水。

肖路睡得死死的

还有很典型的半夜带娃问题。小婴儿半夜要吃奶,也经常闹觉,夫妻俩谁愿意牺牲睡眠呢?《亲爱的小孩》中,牺牲睡眠的是方一诺。肖路睡得最早,睡得很死,理由是“你白天不还能补觉吗?我白天得干活呢”。方一诺说,“我没补,我一直睁着眼睛呢”。肖路只会摆烂了,“行,那我错了,我熬不过你,我服了”。

肖路认为方一诺白天可补觉,就得负责晚上带娃,好像白天不用带娃似的

所以他还是睡他的,妻子半夜换尿布、喂奶,他只会口头上来一句老婆你辛苦了,然后继续睡他的。到了后来,他下班后能躲车里就躲车里,晚上能不回来就不回来。

产假结束后,方一诺白天要工作,夜里女儿闹觉,也都是方一诺在带。睡眠不足真的会崩溃,就有了这么一幕:半夜女儿闹觉,方一诺被吵醒了,还得耐心慢慢哄娃,她情绪一度绷不住,忍不住就哭了起来。

亲爱的小孩剧情介绍

半夜孩子闹觉有时真的会让大人情绪崩溃

但凡深度参与过育儿,一把屎一把尿把孩子拉扯大的父母,对《亲爱的小孩》当中的这些细节无不感同身受。《亲爱的小孩》不喊各种大的口号,也不声嘶力竭控诉,它摆事实、亮细节,戳穿那些自以为不错的男人的“假面”——你只是自我感觉良好,女性为生育付出更多、承受更多。

有观众为此给《亲爱的小孩》扣上帽子,认为它这是在渲染焦虑,会导致“恐婚恐育”等等。可实际上,一些焦虑的呈现是必须的、也是有价值的,何况它们长期以来被熟视无睹——我们揭露得不是太多,而是太少。身在漩涡里的人,有义务说出漩涡的样子,《亲爱的小孩》勇敢说出来了,却有人要怪它破坏了“现实安稳”——那是因为身在漩涡中的不是他。

说出漩涡的样子,不避讳现实沉重的一面,女性会有更多的心理准备;男性倘若真的害怕女性以后不婚不育了,解药恰恰在他们身上、而不是在女性身上:如果男性能够更多地分担,给予女性更多关怀与呵护,女性的生育意愿才有可能提升。既不愿意付出,又要女性结婚生育,这样的话术如今行不通了。

不过也要看到,《亲爱的小孩》没有到尽善尽美的程度。个别情节上,强行制造戏剧冲突,将各种极端情况往方一诺身上堆,让方一诺整个生育过程只剩烦心,对育儿带来的快乐几乎没有呈现,这是有失客观的。

剧集也把一些育儿中颇为常见的打疫苗、小孩突然发烧等场景,营造出令人窒息的压抑感。打个疫苗,三个大人就像打仗;孩子发烧送去医院,还得赶上下大雨,又打不到车,并让方一诺的妈妈抱着孩子摔一跤……

极端化的情节处理,并不能揭示什么深刻现象,只是让观众觉得扑面而来的压抑,带来的是反效果——不仅让剧情有“编造”的痕迹、减损了细节营造真实感的良苦用心,也让观众看了心塞,情绪缺乏宣泄口。

对方一诺的刻画上,《亲爱的小孩》也略失去了克制,乃至于一些观众(甚至包括女性观众),虽然能够理解方一诺育儿的困难,却也觉得她的一些行为过于敏感极端,她处理问题的方法过于以自我为中心。如果说她是产后抑郁,剧集也应该说明下,但并没有。任素汐在采访中分析方一诺时,就直言道,方一诺“这个人的缺点太明显,这人得理不饶人,就特想赢,就特想在某个事件里边占据一个高地”。

任素汐也认同方一诺“很不完美”

比如婆媳矛盾,如果她不想婆婆来带娃,就要直接拒绝;她不拒绝,又受不了婆婆的一些带娃方法,对婆婆各种挑剔;剧中的婆婆并非完全不可理喻之人,方一诺和她妈各种不让她碰孩子,婆婆一直默默忍着,婆婆有不快也只是在背后跟肖路抱怨下,知道肖路难做就妥协了,反之,方一诺和她妈妈一直是得理不饶人……

后来肖路出轨,方一诺壮士断腕,观众可以共情她的决定。可离婚后,她还办了桌酒席,把一众好友请了过去,当面告诉肖路:女儿你别想见了。肖路说,他是孩子亲爸,有权利见,方一诺说了不算。方一诺则语带威胁、冷笑着说:“你试试看,你试试看我说的算不算,你试试看你见不见得到她。”

把方一诺写得太极端了

这一刻的方一诺,的确让观众觉得难以亲近。虽然肖路是过错方,方一诺也无权剥夺肖路作为父亲的权利。编剧是想为后续剧情做铺垫:当女儿罹患重疾时,方一诺经过一番心理考验才告知肖路云云。但从人物刻画角度看,方一诺太犟了,反而可能让观众失去对她的共情,并让一些男性观众抓住“把柄”,认为方一诺的性格缺陷是矛盾的根源。

《亲爱的小孩》对女性困境的揭示,有其价值和意义,也无所谓“贩卖焦虑”。可就方一诺这个女性角色而言,编剧放大了她的极端,让这个伟大的母亲前期过于敏感、只剩强势,有些可惜。但无论如何,这都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剧集——尤其是适合推荐给男性同胞,作为既得利益者,我们有义务拉出漩涡中的人。

本文收集自互联网,如果发现有涉嫌侵权或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6532516@qq.com以便进行及时清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