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宾虹简介(黄宾虹个人经历)


在祖父黄宾虹看来,一个字里,有国家的、民族的生命,所以他非常重视文字,实际上比画看得还重。

黄宾虹简介

黄宾虹

黄宾虹简介

祖父黄宾虹在常用印中自名“黄山山中人”,大概是因为他年轻时候经常到黄山,现在讲他九上黄山,实际上不止。他乐于到黄山感受大自然、感受生活,对着山色风景进行创作。他画过黄山很多地方,几乎每个景致都要记录下来。他也觉得自己是黄山人(生于金华,祖籍黄山),所以起了这个斋号。后来到北京,除了在学校教书以外,他业余时间就是画画,重点在研究笔墨,这一时期他的创作有了很大的改变,逐渐形成个人的艺术面貌,画中即经常看到钤有“黄山山中人”一印。

黄宾虹简介

祖父刻过很多印,我以前不了解,以为他就是画画、教书,实际上他对金石的研究是非常深入的,也是一生当中十分看重的。他研究文字一直到老,年近九十岁时还写信告诉我说:“我每天都要研究一个字”。到了晚年,他把文字研究排到每天要做的课程表里。研究经史,文字是最重要的基础,他说:“研究透一个字,就是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进步作贡献。”在他看来,一个字里,有国家的、民族的生命,所以他非常重视文字,实际上比画看得还重。祖父一有钱就是买金石,为此还生出几次小风波。1922年他住在上海宝山路,当时已经有很好的金石收藏了,有人向他买他不肯。没过多久,隔壁邻居失火了,连累到了祖父家。当时他不在家,祖母只晓得抱着小孩逃出去,不知道要拿什么东西,等火灭了回来一看,什么都没有丢,只丢了一包古印,有200多个。祖父因此很伤心,很长一段时间很消极,总是往外跑,去过四川等地。

黄宾虹简介

“冰上鸿飞馆”这方印很漂亮,字的线条和结体都很美。我祖父刻印,风格有三类,第一类是学“皖派”邓石如;第二类是学汉印;第三类则学的是“浙派”,丁敬一路。他的篆字写的也很好,这方“冰上鸿飞馆”制印的风格就是从“浙派”中来,以金文小篆书体刻就,疏落有致,清逸高古。这方印是在北京抗战胜利的时候刻的,抗战胜利让他精神上得到了很大的振奋。十年间在北平受了很多苦,受日本人的苦,受生活上的苦,精神上也苦。他曾被宪兵抓去关过,生活不济全靠那些喜欢画的人。据说,有一个喜欢金石研究和书法的青年张海清,他原在济南铁路的机务段工作,后换做跑车,每月跑两次北平,因久仰祖父,经祖父学生石谷风介绍相识后,经常送米来,而祖父则送画答谢,前后竟得了百幅,在自己家挂了块《百黄斋》的隶书匾。

黄宾虹简介

黄宾虹简介

黄宾虹简介

冰上鸿飞馆章(左)、黄山山中人章(右)

“冰上鸿飞馆”作为祖父的斋名常常钤于作品上,“冰”“鸿”也是他名字的谐音。他以前有些名章也是刻作“冰鸿”二字,但是用的少,都是称自己“宾虹”。而“冰上鸿飞馆”用得多,好像是在表达他以前的人生很冰冷、很苦,现在当作回味是好的,鸿雁就像是代表自由,可以飞回南方了,所以,我觉得这方印很有意思。他离开北京先到的上海,逗留了两个月,这里是北京到杭州的必经地,也是他曾生活过三十年的地方。那时候,上海的朋友都知道他非常开心,他就像大雁一样终于飞回来了,心情很舒畅。

我在安徽那几年,看到几乎每家人家都有他的画(不论真假),对他很看重。祖父很爱自己的家乡,兴水利、办学校,所以大家都知道他。有一段时间,祖父蛮受冷落,人家的画都卖得很好,他也晓得画得漂亮一点好卖,但他就坚持自己。人家讲不好,他就说“是我没到家”。谦虚是祖父一贯的品质。

(口述:黄高勤文字整理:王博)

本文收集自互联网,如果发现有涉嫌侵权或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6532516@qq.com以便进行及时清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