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人披见文公(寺人披见文公启示)


还记得鲁闵公元年(公元前661年),晋文公的父亲晋献公将晋国的军队编制由一军扩大为二军的事吗?此时,晋文公率领的晋军兵分两路,右军前去包围了王子带和隗后所在的温邑,而左军则另行出发,前去接迎在郑国的周襄王。晋国左、右二军各司其职,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晋文公的勤王事业便取得了胜利。四月初,周襄王重新回到王城,而王子带战败后也被从温邑押了出来,在隰城被杀掉——周襄王与王子带兄弟二人之间长达十几年的恩怨就此结束。

周襄王回到王城后第二天,晋文公便前去朝觐周襄王。为了感谢晋文公,周襄王特地设宴款待他。这个场景是不是很熟悉,当年周惠王遭逢王子颓之乱,是郑厉公帮他平定的,事后郑厉公设宴招待周惠王。在那次的宴会之上,郑厉公向周惠王讨要封赏,不但从周惠王那里要走了虎牢以东的土地,而且还得寸进尺,不顾礼仪,要走了周惠王的王后亲自为他打好丝络的绅带。现在轮到周惠王的儿子周襄王了,有功则赏,对晋文公该赏些什么呢?好了,晋文公的骚操作来了,他向周襄王提出请求,希望周襄王可以赏赐他死后在自己的葬礼上使用隧礼。

听了晋文公的这一请求后,周襄王立刻拒绝了他,理由是隧礼乃是天子葬礼才能用的,晋文公没有取周而代之之德,却要以诸侯之位用天子的礼制,别说他不能同意,相信身为叔父的晋文公自己也厌恶这种行为。

按理来说,周襄王是靠着晋文公才保住自己的天子之位的,晋文公管他要什么封赏也不为过,那么为什么晋文公向他请求死后使用隧礼,周襄王却把话说得这么硬气呢?这就需要了解一下隧礼到底是个什么礼了。

寺人披见文公

什么是隧礼?根据当时的制度,这是天子独享的一种礼制,所谓的隧,也就是位于地下的隧道,大致是天子死后运送棺椁的通道。根据前人留下的说法猜测,当时的周天子有六乡六隧——在方圆一百里内分置六乡,六乡外再置六隧,天子死后,盛敛他尸体的棺椁一路上不走地上的道路,而是经由设置在地下的六隧之道运送到陵墓安葬。隧礼在当时和日常的车马服色一样,也是标志天子尊贵身份的方式之一,是天子专用的葬礼礼制。至于诸侯,死后是没有资格使用隧道的,只能使用羡道——也就是一半在地下、一半在地上,头顶没有覆土,可以看见天空的那种通道,通俗点说的话,诸侯死后输运棺椁,走的是——沟道。

正因为隧礼是标志天子身份的独享礼,所以,当晋文公向周襄王提出要在死后享用隧礼时,周襄王想都不用想,直接拒绝了他的请求。不过,虽然周襄王不能答应晋文公让他死后使用天子的隧礼,但有功必须得赏,毕竟他这个天子之位是靠晋文公才保住的,所以为了安抚晋文公,周襄王便只能尽量多赏晋文公些田土。于是,周襄王便大笔一划,把位于周之南阳的八处城邑——阳樊、温邑、原邑、州邑、陉邑、絺邑、鉏邑和和欑茅这一带的田土都赏给了晋文公。

周襄王倒是大方,说赏就赏了,可是阳樊人听说天子将这片土地都给了晋文公,说什么也不肯归属晋国。

寺人披见文公

不服就打到你服——晋文公的想法简单粗暴,他立刻派兵包围了阳樊,想要杀了当地的老百姓——只要地方不要人,总可以了吧。

消息传到阳樊,阳樊人苍葛赶忙去见晋文公。苍葛对晋文公说,他应该用怀柔的德政来使阳樊人信服其管制,而不应该试图用威镇四夷的兵法、刑法来使阳樊人屈服。苍葛说,阳樊人因为一时之间还不了解晋文公的为人和治国之策,所以暂时还不愿意服从他的管理统治;可是晋文公却不顾念这些,立马就要残杀掉阳樊的老百姓,这么做也太无礼了吧。苍葛给晋文公摆事实,讲道理,说阳樊这个地方既留有夏、商两代的后嗣和典章,又有周王室的驻军,而且当年周宣王封仲山甫为此地守官,从此代代相传;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是,除了守官外,此地的原住民个个都是周王的亲戚,所以晋文公不能像对待俘虏一样对待这些人。苍葛最后对晋文公说——君上安定王室却要残害王室的姻亲,让老百姓还能指望谁、依靠谁?

晋文公有称霸之心,周襄王划给他的南阳八邑是晋国在他任上第一次扩大版图,但事情起头就不顺利,所以可以说,这是晋文公称霸之路上的第一次大考。晋文公本来想纯靠武力来硬的,但苍葛的这番话,改变了他的想法和做法。于是晋文公下令,阳樊人如果不愿意留下服他管的,可以自行离开。

寺人披见文公

不要小看苍葛的这番话和晋文公做的这个决定。如果没有苍葛,晋文公可能就在穷兵黩武的道上一路狂奔下去了——因为不止是阳樊人,原邑人也不肯归属晋国。

所以同年晋文公又率军包围了原邑,晋文公传令军中,只带三日的粮食,一定要将原邑拿下。这是什么意思?想必大家听说过后世项羽为救被秦军包围的赵国,命令全军破釜沉舟,渡江去攻打章邯率领的秦军的故事——那时项羽下的命令也是只带三日的粮食。所以,晋文公下这样的命令,基本可以断定他最初是要在武力这条道上走到底了——大不了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是苍葛适时地将晋文公拉了回来——用怀柔的手段,而不是用武力和刑法——苍葛给晋文公指了一条明路。而晋文公的可贵之处,也是他和很多我们在前面提到的君主不同的地方是,这个人真能听进去别人说的好话。所以,晋文公不但下令任凭阳樊人自行离开,在原邑人无论如何不肯向他投降的情况下,他也同样下令,原邑的老百姓也可以自行选择离开或留下。

不过,原邑这里有些一波三折。晋文公下令不愿意归属晋国的原邑人想走就走,可是故土难离啊,原邑的老百姓不愿意走。所以,他们派出了间谍,向晋文公诈称,不出三天,原邑就要投降了。

这件事里狐偃的作用也是非常大的。狐偃对晋文公说,正好可以借原邑来向晋国的老百姓展示一下什么叫做“信”。所以,当原邑的人使诈时,晋文公说出了下面这段话——守信乃是国家之宝,也是老百姓的庇护所,如果我得到原邑却失信于民,又用什么来庇护老百姓呢?到时候跑的人只会更多!就是在这样的复杂环境和心理之下,晋文公下令大军后退三十里。

原邑人见晋文公如此仁义,便放弃了抵抗和主张,很快主动向晋文公投降了。晋文公在原邑既得到了土地,也得到了人口。

因为原邑的这点小波折,晋文公决定将南原邑的长官原伯(贯)迁走,任命自己人牢牢把这块地方看守好,以保证新得的土地和城池能牢牢攥在自己的手心里。(据我猜测,南阳八邑的长官,晋文公应该都换成了自己人,因为据史书记载狐毛之子狐溱就被封到了温邑)

但是,派谁去替自己守着原邑、做原邑的话事人合适呢?晋文公心里有几个人选,可是主意一直没定下来,于是有一天他就问寺人披的意见。寺人披不直接说派谁去合适,而是帮晋文公回忆过去,说当年赵衰追随他出逃时,一路上为晋文公提着饭壶,不辞辛劳,碰见路不好走的时候,赵衰会把正路留给晋文公走,他自己则另找荒路小路走,遇上饿肚子时候,赵衰宁可自己不吃也要把饭食留给晋文公吃。寺人披对晋文公说,就是为了感谢赵衰,也应该派赵衰去守卫原邑。于是晋文公便将原邑封给了赵衰。

寺人披向晋文公举荐赵衰时,说的这个细节很有意思。我们知道,寺人披先前是晋献公和晋惠公的人,晋文公出逃流亡十九年,他又没跟在身边,可是他却对晋文公君臣当年的流亡细节知道得这样清楚,可以想见,其实这些当年的事迹,包括晋文公在内的当事人,回到晋国后是时时向人提起的。想当年我怎样怎样……想当年我和谁怎样怎样……晋文公带着六七十人一起出逃,你说一点我说一点,他们这伙人十九年间的各种事迹,晋国的核心层应该全都耳熟能详了。

有些人,得志后是非常忌讳别人讲论自己落魄时候的事的,本人也对那段经历绝口不提,但晋文公和他身边的人显然不是这样。我们看寺人披这个曾经和晋文公有过很大矛盾冲突的人,在求得了晋文公的原谅后,都能大大方方和晋文公毫不避讳、毫无心理负担地谈论晋文公当年的窘迫,就可以想见晋文公的为人,还是很大度随和的,他决定不计前嫌后,就真心能表里如一,做到放下。这一点也是很多了不起的、能做大事的人和普通人的不同之处。我们看齐桓公也是一样,先前恨管仲射他带钩,恨得牙痒痒,可一旦决定任用其才就能立刻放下个人恩怨——要知道管、齐二人绑定在一起可是长达四十年之久!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扪心自问一下,除了自己的父母子女这种无法割断的直系血缘关系外,哪一个人能和除此以外的其他人保持长达四十年的亲密、信任关系?更别说还和这个人有前仇旧恨!所以,齐桓公也好、晋文公也好,他们的成功一定是有其必然性原因存在的。

本文收集自互联网,如果发现有涉嫌侵权或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6532516@qq.com以便进行及时清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