铳火(火铳图片)


声明:本人只是业余历史爱好者,所写内容仅供参考,不喜勿喷

写正文之前,先谈点别的。我最近写的文章回答都没人点赞和关注。心好塞啊,付出了这么多收获的却寥寥无几,哎....不说了。来,看正文。

铳火

明代青铜火铳(图片源自网络)

火铳,它爹便是上一篇我们介绍的突火枪。上文结尾说道,元代将突火枪进行了改进。将竹管子换成金属管子,耐用性大大增强。同时由上图可见,火铳已经十分便携了,不再是长竹竿子了。

火铳的第一次大显神威实在元末农民大起义时。当时的一大势力陈友谅打算攻占投降了朱元璋的洪都城(今南昌)。于是亲率60万大军攻打此城。关于此战的具体记叙,可以从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第一本中寻找。这里我们只讲有关邓愈使用火铳的故事。

铳火

邓愈的像(来源于网络) 邓愈(1337~1377年),原名邓友德,字伯颜,泗州虹县(今安徽省泗县)人。明朝开国名将。其经典战役便是洪都之战。此人善用火器,在洪都之战中用火铳击退了陈友谅的进攻。

铳火

陈友谅攻打洪都城,首先便选择攻打抚州门。因为此门开阔,便于大军展开进攻。但守军早有准备,他的部队打了三天,除了留下满地尸体外什么也没留下。于是他意识到了不对,自己估计错了。于是他下令,退后者军法从事!

于是对抚州门最猛烈的进攻开始了。由于城墙上的弓箭木石太猛了,攻城木无法使用。但在陈友谅的严令下,他的士兵像疯了一样用刀砍城墙,竟然砍出一个十丈的口子。(第一次读到这段资料,我惊呆了,是什么刀有这样的威力。或许就像当年明月说的这城墙是个豆腐渣工程。)。城墙一开,陈友谅的士兵自然蜂拥而入,洪都城此刻危在旦夕。

而当陈友谅的士兵从缺口涌入时,他们看见了守军用一种奇怪的东西对准他们,然后——嘭!

陈友谅的的士兵就此倒下。也许他们到死前都想不到,这东西便是被他们忽略的火铳。由于火铳装填极慢(早期的枪都是前装枪),装弹过程极其麻烦。火铳在元代的使用并不广泛。很多部队都不愿意装备。也就是老朱把火铳当成独立兵种,也就是后来大明的神机营。

铳火

由于陈军的士兵大多没见过这样奇怪的又能发出巨响的东西,一时不敢进攻。邓愈便趁此机会修建了临时城墙——木栏。在陈友谅军随后的进攻中用火枪与弓箭成功防守抚州门。此次进攻后,陈友谅几天内没有攻击。这为守住洪都,等来朱元璋的援兵争取了时间。

铳火

神机营的的士兵射击(图中的士兵手持实则为鸟铳,后面我们会提到)

火铳的原理和突火枪一样,突火枪的原理在上一篇中已经介绍了,这里就不介绍了。这里来谈一下火铳的数据。火铳的初速为每秒47.1米,长度的话不定,一般在30cm多,最长62cm。普通的重量约为七八斤,最重的二十八斤。所以火铳还是十分便携的。

铳火

火铳可以分为三大部分:铳膛、药室和尾銎。装填的话是先将弹药从铳口装入,然后点燃尾銎的引线引燃火药,产生气体推力将弹丸推出。这样的方式的优点是,安全性和耐用性大大提高,有效射程也大大提高。宋代的突火枪理论射程230m,而实际有效杀伤射程就只有10m到20m。而火铳的射程虽然短了点——100m左右,但实际有效杀伤射程可达到50m。(但想要破甲杀伤,距离还要更近一点,不过还是比突火枪远)

但火铳的缺点也很明显,首先制造的话比较费劲,当年明朝有没有集约化生产都是个体户(匠户)制造,所以大量列装是很费劲的。而且由于技术问题,火铳是会炸膛的。(明代很多火器都存在这个问题)炸膛的问题其实就是因为明代的个体户(匠户)生产质量无法保证。炸膛问题还有一点就是枪械缺乏保养,所以火铳这种东西就要经常保养,非常麻烦。同时火铳的装填问题(三线战术可以解决),和精度问题(多搞点火铳,用数量解决)也是制约火铳发展的原因。

铳火

明代的三线战术(三段击),由名将沐英所创建,用来打击云南的象兵。第一排枪兵射击完毕后退到最后,第二排向前射击然后退到第一排后方,第三排枪兵此时向前射击然后退到第二排后方。到了这时,第一排枪兵装填完毕,再次射击,然后退后第二排上前射击...如此循环往复。

铳火

所以以上几点限制了火铳的大量普及。不过明朝政府还是比较重视火铳的,在朱棣远征蒙古的时候就大量使用火铳兵来对抗蒙古的骑兵。朱棣还沐英的三线战术基础上改进成了要你命三板斧战术(当年明月语)。神机营先射击(第一板斧)、三千营骑兵再突击(第二板斧)、五军营步兵最后割草(第三板斧)。凭借这这种战术,朱棣将蒙古人打的落花流水。而永乐年间火铳也成了大明军队的制式装备,此时的火铳达到鼎盛。

永乐年间为何火铳会如此普及?很简单,科技进步了。这样说吧,火铳在这一时期改进了首先便是药室壁厚了。炸膛风险降低。其次火铳有了火门盖(用来防潮的),耐用性强了。然后便是有了装药匙,火药用量定了,炸膛风险再次降低。最后又增加了"木马子"(是一个木质挡片,能够在药膛装填火药完毕之后将其筑实,具有紧塞与闭气的作用,以此增加火药爆炸时的威力。),射程和威力大大上升。

最后,在大明嘉靖年间,由于佛郎机炮和鸟铳(火绳枪)的传入,从元朝至正年间装备中国军队200多年的火铳,就此退出中国的军事装备舞台。

下一篇,我们将聊聊著名的鸟铳,这件装备将会活跃在中国长达400年,从大明嘉靖年间一直用到清朝。

喜欢作者的就点个赞吧,大神可以把更详细的资料告诉我帮我指正,为大家带来更好的作品。大家的支持是我前进的动力。

本文收集自互联网,如果发现有涉嫌侵权或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6532516@qq.com以便进行及时清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