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行散记(湘行散记感悟)


导读文章:

湘行散记》导读

张荞麟

湘行散记

盛夏的时节最适宜游历,当然在书房一角的书架上拈一册你钟爱有加的书伴你旅途,这更是一桩雅事。游历的生活,让我们开阔眼界,懂得“一处不到一处迷,十处不到九不知”的俗语。在同学们最美好的年华,多多远行,让我们在放松心灵的同时,也更加热爱这个美丽多彩的世界。如果你同周作人先生一样,只愿意在自己的苦雨斋久坐,独爱自己生活的城池,那这也是一种体验。我们或许不必执念于外面的世界,要是把土生土长的这座城市游走一遍,这亦是一种境界。我们可以把自己喜欢的城市或你的家乡作为一处景点或地点,重新审视它,在经过重新游历后,会不会又有新的发现?就像是屠格涅夫一样去猎奇广袤的田园和森林,或像鲁迅游走在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之间,又游走于故乡到日本仙台之间。不妨我们把自己心仪的一座城池或故乡作为一部散文随笔来读,在“阅读”中我们随手记录下“札记”,也记录下同学们的感受和心情。因此,张老师把它命名为“读城记”。

在古今中外文学中,游记类题材的作品会有很多很多。大家都善于书写自己心中的“读城记”。以中国作家群体为例,如果我们绘制一个“文学地图”,同学们试着跟张老师一起填写、补充一下经典的名家名作。北京有老舍先生“京腔”的“茶馆”,东北有萧红女史的“呼兰河”,西北有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上海有张爱玲的“倾城”,湖南有沈从文的“边城”……其实还可以补充的还有很多很多,但今天张老师想为同学们推荐的是沈从文笔下的“读城记”。此城不是《边城》,而是眼前的这部《湘行散记》。在屠格涅夫的导读中,同学们应该记得张老师在讲到屠格涅夫将人与景之间熟稔转化的内容时,我提到了也懂得同样技巧的中国作家沈从文先生。今天,我们就结合着这部《湘行散记》,走进沈从文的湘西老家凤凰,一起翻开沈从文先生的“读城记”,同学们与张老师一起看看在沈从文先生的“读城记”里都记录了哪些有趣、美妙的东西。

我们总会听人说:“了解一位伟大的作家,就要先了解他所在的那座城市,只有你了解了那座城市,才知道字里行间所散发的底蕴和魅力。”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们要想走进一个作家,要想深刻领悟其作品的内涵、深意,就得从他笔下的那个地方出发,游历其间方显端倪与智慧。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的城市,或令人向往或铭记于心,我们之所以迷恋一座城市,是因为那里的独特魅力和底蕴气息吸引着文明。相比时尚中充满律动的上海,相比诗意中充满幻想的苏州,相比雾气中充满直爽的重庆,相比古朴端庄中充满内敛、雅致的北京,沈从文对于湘西老家则带着不言而喻的情有独钟之感。正如沈从文先生说道:“有人常常会问我们如何就会写小说?倘若我真真实实的来答复,我真想说:‘你到湘西去旅行一年就好了’。”同学们不妨跟张老师从翻开这本《湘行散记》开始游历,浏览沈从文先生的“读城记”内容的同时,张老师希望同学们可以把字两行间之中的精妙语句记录下来,化作作文片段素材以备之。

湘行散记

湘行散记》是沈从文先生散文的代表作之一,散文借助对故乡湘西凤凰的描写,不仅表达了沈从文先生对家乡湘西凤凰的思念之情,更从湘西凤凰的巨变中产生了内心复杂多变的情感。因此,同学们在阅读中,不仅要从美文佳句中汲取营养,更要从字里行间中揣摩作者含蓄、隐晦的情感,以及文字背后充满意味的深蕴。这些是不易察觉的,但对同学们的鉴赏力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锻炼。《湘行散记》给人以干净且美丽的印象,沈从文先生的文字是平实的,毫无刻意夸饰之处。鲁迅先生提出的“去粉饰”的创作理念,在沈从文先生的笔下发挥的淋漓尽致。通过阅读,同学们会发现《湘行散记》中许许多多处寥寥几句就让人如闻如见。因此,这也给同学们在写游记作文和环境描写片段练习一个经验,不必追求罗列优美辞藻,平平凡凡才是真。而这真实来自于内心的平静,也来自笔下的真情实感。就像是朱自清先生的《背影》,这篇散文远远比不上《荷塘月色》《春》《绿》等美文,似乎你从《背影》中看不到那些华丽的辞藻语句,但是你读进去了,你被感动了,你记住了。沈从文先生就是这样的默默继承了鲁迅先生开创“乡土文学”的衣钵,为我们展示出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景致、建筑和人物。沈从文先生是讲故事的高手,不必围炉夜话般的衬托,仍旧可以娓娓道来为我们讲述有关湘西凤凰的一个个动听故事。在他的笔下,那旧时月色中的一个个人物,在文字的雕琢下变得如此优美、雅致,又似乎与湘西的景色在交相辉映中一起变得天然、古色。

之所以沈从文先生的文笔雅致、古色,张老师有个有趣的发现,那便是在其另一部名作《边城》中的开场片段与《小石潭记》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边城》在开篇是这样写道:“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小溪流下去,绕山蛆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的大河,人若过溪越小山走去,则只一里路就到了茶峒城边。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小溪宽约廿丈,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成。静静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而在《小石潭记》中写道:“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将古今两部名作进行对读,改写和扩展也是作文方法的一种,读起来也增添一点乐趣也。于是沈从文先生在1934年带着心中的美好重回故里,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当沈从文先生见到眼前的满目疮痍,儿时心中的美好变得凋零残败,不禁悲从心起,带着眼前残损的美艳抒发了他“无言的哀戚”。所以沈从文先生深沉地写下了:“我应该为自己庆幸。望着北平高空明蓝的天,使人只想下跪,你给我的影响恰如这天空,距离得那么远。我日里望着,晚上做梦,总梦着生着翅膀,向上飞去。向上飞去,便看到许多星子,都成为你的眼睛了。但真的历史却是一条河。从那日夜长流千古不变的水里石头和砂子,腐了的草木,破烂的船板,使我触着平时我们所疏忽了若干年代若干人类的哀乐!”正因如此,沈从文先生在《湘行散记》中饱含沉重的责任意识来面对眼前的历史场域,追溯生命与自然的始终,透过表层的变迁,体验一份人生的庄严。沈从文怀着巨大悲悯的情感书写了那些怀念与反思,并将故乡湘西凤凰的景致一同融汇在人事的叙述中去了。

湘行散记》的创作初衷源于沈从文先生接到母亲生病的消息,于是他在深冬严寒中归乡看望母亲。而故事的载体围绕着一条如同沈从文先生一样清澈的水,而这水寄托了千百年来文人的情怀。正如沈从文先生所说的:“我总那么想,一条河对于人太有用处了。人笨,在创作上是毫无希望可言的。海虽俨然很大,给人的幻想也宽,但那种无变化的庞大,对于一个作家灵魂的陶冶无多益处可言。黄河则沿河都市人口不相称,地宽人少,也不能教训我们什么。长江还好,但到了下游,对于人的兴感也仿佛无什么特殊处。我赞美我这故乡的河,正因为它同都市相隔绝,一切极朴野,一切不普遍化,生活形式生活态度皆有点原人意味,对于一个作者的教训太好了。我倘若还有什么成就,我常想,教给我思索人生,教给我体念人生,教给我智慧同品德,不是某一个人,却实实在在是这一条河。”孔子说的“智者乐水”,似乎在沈从文先生的笔下早已化作了跃然纸上的文字智慧。同学们在欣赏阅读作品的同时,张老师希望大家也去探索一下沈从文式的“智者乐水”。

湘行散记

沈从文先生在当时交通不便的情况下辗转乘车到达湖南桃源,又在那里租了一条小船,随即溯沅水而上,顶风冒雪中经行十天舟行,终于回到了魂牵梦绕的家乡湘西凤凰。于是沈从文先生把舟行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以及有关少年时代的记忆,汇聚成《湘行散记》一书。从此,那条纵贯湖南西部的河流以及两岸的风光民俗人情,就被用清新优美的文字展现在世人面前。沈从文先生说:“毫无可疑,我对于这条河中的一切,经过这次旅行可以多认识了一些,此后写到它时也必更动人一些,在别人看来,我必可得到‘更成功’的谀语,但在我自己,却成为一个永远不能用骄傲心情来作自己工作的补剂那么一个人了。我明白我们的能力,比自然如何渺小,我低首了。”沈从文先生的文笔胜于国色丹青,而比风景更动人的,我认为是那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不仅是藏于沈从文先生心底的是对故乡凤凰诗意栖居的怀念,更是融入血脉身体里的对家乡凤凰山水田园的迷恋。在这次归乡途中的舟行,同学们通过诗词的阅读经历,不难发现“一叶扁舟”本身就是诗词中常借用描写的一种事物,“人在画中游”的景象早已赋予了诗情画意的氛围。再加上两岸风光秀美的景致。此外沿路中经过的山重水复和重峦叠嶂之态,也似乎充满了“深闺人不识”的神秘色彩。这一点也会让同学们感到别样的游览体验,不知大家在阅读后是否也像沈从文先生一样会对这片景致念念不忘呢?

我们知道,真正伟大的文学家不仅仅在写作技巧上和文字功底上出众,他们的情怀更寄托于家国,也关注百姓。沈从文先生的《湘行散记》并不是为了描写家乡凤凰风景而写风景,通过他笔下的风景,更多的是为了写这里的人们。沈氏风景是有“人气”的,“由远及近”的描述方式,使得他的笔墨由周遭的风景好,逐步落在河上谋生、河畔生活的人身上。正如沈从文先生说云:“我认识他们的哀乐,这一切我也有份。看他们在那里把每个日子打发下去,也是眼泪也是笑,离我虽那么远,同时又与我那么相近。”远与近相互交替的视觉,不仅来自“远与近”的情景,更来自于“远与近”的心境。那似远似近的距离感,那似远似近的归乡感,让我们感受到了画面的动静,也使得我们的心情此起彼伏。同学们如果懂得这一番“智者乐水”的哲理,我想大家一定不难理解散文中的那一句妙语“我明白我同你离开越远也反而越相近。”在沈从文先生勾勒出“远与近”的画面里,那些人物让我们感受到既陌生又熟悉,陌生是因为我们不曾经历那个时代,熟悉是因为那些生活、那些人物如此的似曾相识。那些有了酒喝就兴高采烈、行船如飞的纯朴的船夫,那些住在吊脚楼里情意绵绵的女人,那些看赛龙舟高兴得大喊大叫的孩子,那些在矿山挖煤的“黑脸黑手脚”的汉子,那些勇敢又和气的兵士……真实而美丽的存在着,没有辜负这一番美景,人与景交相辉映地倒映在净水之中。沈从文先生用“文火慢炖”的“烹饪”技巧,写下了湘西老家人们的喜怒哀乐、生老病死的故事,故事是如此平常,却又如此撼人心魄。

历史是一条清澈见底的长河,故乡凤凰村人犹如漂浮在河上的树叶。他们不知道的自己会漂向何处,但是凤凰人朴拙地装扮着自己庄严美丽的人生。就像是沈从文先生所说的:“他们百年前或百年后的生活可能跟现在一模一样,但他们仍旧忠诚地活着,担负起自己那一份命运,不问所过的是如何贫贱艰难的日子,也从不逃避为求生而应有的一切努力。”同学们,未来的黄金时代是什么样的,张老师或许无法用语言给大家描述,但我真诚地希望我们可以庄严、忠实的活着,在这个世界上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担负起那份沉重的使命,为自己、为家人、为无数爱你的人活着。人生或许是遗憾的艺术,但我们不应逃避,而应该笑着迎来那轮满月。

云淡风轻和悲喜相间编织着《湘行散记》里的十二则故事,张老师最想跟同学们分享的下面几则:在《一个戴水獭皮帽子的朋友》一文中,作者探讨了有关真正友谊的故事,作者通过故事想告诉我们一个很简单的道理,那就是朋友讲着最不中听的话,但却有着最中肯的情谊。这才是真正朋友之间最对的状态,更是鲁迅式的抒情“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在《桃源与沅州》一文中,作者很有创意地从文言文《桃花源记》和读书人寻桃源情怀切入,然后娓娓叙述桃源城里的人们的生存现状和人生奋斗的风土人情,作者有意的结合当下将《桃花源记》用“世说新语”的方式重新改编,并将桃源人的精神进行了新的诠释;在《鸭窠围的夜》一文中,作者根据旅途中夜宿鸭窠围时的见闻和思绪,描写了湘西地区特有的自然景色和独异的人生形态,诗情画意般的夜晚总会让人浮想联翩,那些让人流连忘返的夜声、夜屋、夜船以及夜晚出没的人们,构成了夜色正好。比起那西伯利亚的夜,似乎变得遥远而模糊。“静夜思”般诗意的情绪,不禁让人深沉地感喟生命;在《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八》一文中,作者借助“远与近”的视觉移动效果将桃源到沅陵一段水路时所见的风物和所怀的心境描写地淋漓尽致。作者夹叙夹议并结合着虚实结合的手法,不仅将村寨风情写意化,更从字里行间透露出自己对人生、对社会、对历史的反刍与思考。

当然,好的文章不仅仅是张老师为大家推荐的上述这冰山一角。更好的作品需要同学们去探索。当张老师和你们一样大的时候,我最爱朗读的是沈从文先生的这一段话:“一切光,一切声音,到这时已为黑夜所抚慰而安静了,只有水面上那一份红火与那一派声音。那种声音与光明,正为着水中的鱼与水面的渔人生存的搏战,已在这河面上存在了若干年,且将在接连而来的每个夜晚依然继续存在。”

合上这一本“读城记”,同学们应该可以懂得故乡凤凰早已经成为沈从文先生心中的图腾。走进一座城市,就像是走进一部著作,这著作的韵味也将走进你我的心田。我们行走在其间的底蕴,倾听那些历史的沧海桑田,我似乎更加懂得读城的意义了,它让我们更清楚认识自己的桑梓。“书”里书外,徜徉于“天人合一”的先人哲思之间,慨叹古人将人与自然的结合与我们的生活相联系,这更是读城的真谛。通过阅读《湘行散记》,你会觉得这里的人和物是无比的可爱。你听,耳边传来的不是寒山寺下的梵音琼响,而是天空中飘渺的乡音故调。细心的同学们会发现,张老师在导读里摘抄了很多《湘行散记》的文字。这是老师读书的一些收获,那么同学们通过阅读,你们的札记里又会记录下哪些美妙的文字,又会有哪些不一样的收获呢?

湘行散记

沈从文先生深情地写下:“在青山绿水之间,我想牵着你的手,走过这座桥,桥上是绿叶红花,桥下是流水人家,桥的那头是青丝,桥的这头是白发。”这句文字最美,也最打动人。沈从文先生将元曲《天净沙·秋思》式叙述和抒情进行“变调”处理,并将自己全部深沉的爱寄托给这片景泰蓝色的天宇,也寄托给了各位同学。

书籍封面:

湘行散记

本文收集自互联网,如果发现有涉嫌侵权或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6532516@qq.com以便进行及时清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