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尔衮之死(多尔衮死后被鞭尸是真实的吗)



阅读前,点击上面蓝色字体“历史探秘大全,再点击“关注”,这样您就可以每天收到文章。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

在大清入关立国的这段历史中,有一位历史人物扮演着中流砥柱的作用,他在皇太极暴毙的关键时期,拥立年仅6岁的侄子福临继承皇位,史称顺治皇帝,他就是多尔衮。

在扶持顺治皇帝期间,多尔衮率军入关,定都北京;革除积弊,修律改制;内除异己,外平大顺。为了大清毕其一生,可以说他是大清王朝的实际的奠基人。

但就在清军入关之际,多尔衮遇到一名老道士,见这老道士仙风道骨,如真如幻。多尔衮便上前去向老道士善亲相谈恭敬询问,“大清何时而兴,又何时而亡”。

没想到老道士的回答,让多尔衮当时摸不着头脑,呆滞良久,但细细想来却又胆颤心惊,产生了对自己的怀疑!

老道士到底说了什么?而多尔衮又在怀疑什么呢?

多尔衮之死

也许这个答案不仅要从这句话去寻找,更要从多尔衮的前半生经历中去探寻。

拥立新帝,灭明定都

多尔衮和皇太极这对兄弟是努尔哈赤的诸多儿子中,最为得意,也是相处得最为要好的。

在大清还是后金时期时,多尔衮便对于汉人的四书五经和经传子集十分的勤思敏学,并且作为马背上的汉子,多尔衮的骑射也非常的精湛,是当时八旗子弟中的第一骑射手。

作为皇太极最亲信也最得意的弟弟,多尔衮对皇太极是无比的尊敬乃至拥护。在后金面对大明和察哈尔掎角之势的攻势时,多尔衮两面出击。

多次南下骚扰大明,抢掠人口、收获物资;同时一举出兵征灭察哈尔本部,直接将察哈尔一网打尽,纳入自己的人口和版图之中。

多尔衮之死

多尔衮之死

也就是在这次征讨察哈尔的战役中,多尔衮获得了元朝的传国玉玺!

多尔衮立即就将传国玉玺上交给了皇太极。皇太极得之,觉得这是上天都觉得大明气运已衰,天命在后金这里。于是,改国号为大清,筹伐大明。

多尔衮为皇太极的伐明国策尽心尽力,协助皇太极打赢了松锦之战,斩首明军13万之众,使得明朝没有了抵御清军南下的根本能力。

然而,天不假年。正是在本该意气风发的时候,皇太极突然暴毙!一时间,整个大清内部群龙无首。

按道理来说,兄终弟及,父死子继,理所应当。而在当时的情况下,大清内部八旗子弟党羽众多。根本就没有人能有十足的把握维稳朝局。

多尔衮之死

多尔衮首先站了出来,拥立比自己小26岁、年仅6岁的侄子福临为帝。统一八旗、统领各部。使得大清的权力中心可以平稳交替,筹伐大明的国策可以坚持执行。

在李自成攻入北京烧杀抢掠之际,多尔衮凭借他敏锐的政治嗅觉和超凡的政治能力,一下子就把握住了这个关键的机会。

多尔衮联合吴三桂趁机率军南下,进兵入关,攻入北京,占领紫禁城。

游牧在外的后金人,终于踏入了他们梦寐以求的紫禁城。大清正式定都北京,开始了对全国两百多年的统治。

多尔衮,也正是开启了他奠定大清统治的伟大基业。

多尔衮之死

定都北京后,多尔衮南击李自成,西灭张献忠,平定起义军,吞灭南明的残兵旧部,最后不幸坠马而死,可谓是为大清奉献一生。

其实,凭借多尔衮的才华和能力,在大清定都北京,完全可以做一个悠闲王爷,不管政务只管享乐。可为什么多尔衮还是要在戎马和朝堂上为大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呢?

偶遇仙道,振聋发聩

原来是因为多尔衮在当时入关之际,遇到了一名仙风道骨的道士。

多尔衮饱读诗书,深知着一名老道不畏刀枪、不惧生死,定立于三军之前,要么就是世外高人前来相助,要么真是天命在清前来指点。于是,多尔衮随即向前去请教老道。

多尔衮之死

老道问多尔衮:“这次带这么多兵马风尘仆仆的赶过来,究竟是所为何事?”

多尔衮低头回答老道:“大明气数已尽,如今传国玉玺重新出现在大清,说明天命在清不在明。我这次带病前来,就是为了顺应天命,承继天恩,定都北京,奉迎福临做天下之主,为天下谋福。”

老道又问多尔衮:“北京城内已经被战火纷飞,这一路过去有许多难民流离失所,这些人你改如何处置呢?”

多尔衮回答道:“这一路过去若都是饿殍遍地,我们便用自己的军饷去分给他们吃,把自己的帐篷让给他们睡。进入北京城之后,会安抚民生,治乱止灾,让大家都定有所居,饥有所食。”

多尔衮之死

老道又问道:“如果你真的进入了北京城,开始了全国的统治,你又如何做呢?”

多尔衮回答道:“我一定会让自己的部族老老实实、本本分分。同时也会让老百姓都安居乐业,让天下海晏河清。”

老道非常满意多尔衮的回答,两人相谈甚欢。

老道向多尔衮表示,自己可以回答多尔衮一个问题。

多尔衮之死

多尔衮思虑再三,向老道说。

“大清何时而兴,又何时而亡。”

老道听罢哈哈大笑,捋了捋自己的胡须。

多尔衮之死

“孤儿寡母得天下,孤儿寡母失天下;摄政王兴天下,摄政王亡天下。”

多尔衮听完大惊,对老道直言不解。

老道哈哈大笑,直言“天机,不可说,不可说”

多尔衮木讷在原地,老道挥挥手,瞬间狂风大起,云聚雾笼,老道消失在了三军阵前,消失在了多尔衮眼前。

多尔衮回到营帐中,反复思考老道所说的这句话。

自己就是摄政王,当今的福临和博尔基吉特皇后就是孤儿寡母。如今清代明是大势所趋,是天命所归。

难不成自己会带着大清走进北京城,又带着大清灰溜溜的离开北京城?

多尔衮之死

难不成自己会让大清承接天命,也会让大清在自己手里失去天命?

多尔衮越想越后怕,越想越怀疑自己......

励精图治,开国治平

也正是这份怀疑,让多尔衮更加的意识到自己身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大清定都北京之后,多尔衮一分也不敢松懈。他每松懈一分,就想起老道说的话,就想起不能让大清筚路蓝缕的基业葬送在自己手里。

多尔衮没有忘记老道对他的考验。

多尔衮首先从制度层面下手。他严格的限制了八旗子弟在朝廷里的权力,让八旗子弟的官员只能在皇帝近内做官。

多尔衮之死

而多尔衮又直接继承了明朝的政治制度和政治格局,大量的任用汉人官员,同时还将那些流离失所的贫民难民都以工代赈的提供工作机会。

同时,多尔衮加强了皇帝本人的中央集权,大力的打压文官势力和武官势力,排除异己,削弱了内阁票拟的权力,让皇帝可以政由己出。

多尔衮而后就想着老百姓安居乐业和天下海晏河清的事。

他废除了明朝压在老百姓身上繁重的赋税,让老百姓自己吃得上自己种的粮食。他还简化了老百姓诉讼的流程,保障了老百姓维护自身权益的权利,重大案情在当地就可以办理。

更重要的是,假如有诬陷纯良老百姓的,更加要罪加一等加以严惩。

多尔衮之死

而在民族一家亲方面,他深刻的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因此,多尔衮始终站在团结的立场上,团结蒙古、西藏、回疆等各民族。加强彼此双方的关系,联姻联亲,给他们加官进爵、拜侯封疆,并且支持他们的宗教活动和礼仪活动,派遣使者告以慰问。

可以说,多尔衮的这一系列举措,深深地加强了大清的统治地位。同时还进一步的强化了康熙、雍正、乾隆的统治基础。

直到多尔衮死后,这些政策也依旧完美的继承了下来,并在后面的历代君王、贤臣的手上加以完善。

也正是如此,顺治帝赐予多尔衮无上的荣耀,让多尔衮配享太庙。

而后虽然多尔衮的政敌疯狂的抹黑多尔衮,多尔衮的家族也因此险些断子绝孙。但在乾隆时期,乾隆皇帝亲自为多尔衮翻案,追谥多尔衮,评价多尔衮为“定国开基,成一统之业,厥功最著。”

多尔衮之死

结语

多尔衮自从遇到老道,自从被老道那句“孤儿寡母得天下,孤儿寡母失天下;摄政王兴天下,摄政王亡天下。”给惊醒之后。

他为大清的所作所为,可谓是殚尽竭虑,终其一生。

也许正是他的这份自我怀疑,才鞭策着他厚实的肩膀承担起大清几代人的基业和夙愿。

虽然,这名老道一言成谶。

大清的确在孤儿寡母之下失了天下,在摄政王手里亡了天下。

多尔衮之死

在摄政王载沣的手中,在隆裕太后之下,年仅6岁的溥仪在龙椅上宣布退位,清朝的统治也正是落下帷幕。

但在多尔衮的生前,他将自己燃烧,点亮了大清最初的火焰!在他的帮助下,大清在孤儿寡母的情况下定都北京,得了天下!在摄政王的手里开国治世,兴了天下!

多尔衮为大清作出的一切,都在解开老道那句话给自己带来的怀疑,都在寻找让大清千秋万代的答案,

多尔衮的背上扛起了整个大清,更扛起了他矢志不渝的家国责任。

本文收集自互联网,如果发现有涉嫌侵权或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6532516@qq.com以便进行及时清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