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感颗粒儿童型(儿童型抗感颗粒有消炎作用吗)


儿童用药误区

家长的不良用药,会给儿童健康带来安全隐患。

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发布的《2016年儿童用药安全调查报告白皮书》数据显示:

儿童年龄6岁或以下的家长,存在用药安全隐患的占比均高于80.0%。

安全隐患一:

27.4%的家长因为担心医嘱用量不够或太多,会自行给小孩调整(加大或减少)用药剂量。

临床医生建议:

家长应当遵照医嘱给小孩用药,切不可擅自给小孩加大或者减少单次用药剂量。

药物剂量未满足治疗窗会影响药效,但高出治疗窗可能会引起毒副作用,存在安全隐患。

如果发现儿童用药效果不佳,应及时咨询医生。

抗感颗粒儿童型

安全隐患二:

72.5%的家长看小孩服药初期症状有所好转,会自行停药。

临床医生建议:

由于药物治疗疾病需要一个过程,症状消失并不能代表疾病真正治愈。

如果服用的药物是对症治疗的情况时(如止咳、退 烧、平喘等治疗),当儿童服药后症状消失,可以对儿童停药;

但如果服用的药物是对病因治疗的情况时(如抗感染、抗病毒等治疗),则切忌症状消失就停药。

安全隐患三:

超过三成的家长为了小孩早日康复,擅自让小孩联合用药(一次服用两种及以上药物)。

临床医生建议:

家长应当遵照医嘱给小孩用药,切不可擅自联用药物。

由于儿童各身体器官发育尚未成熟,肝脏和肾脏对药物的消化和排泄能力较弱;

擅自让儿童联合用药,会加重其肝脏和肾脏功能负担,甚至导致肝肾中毒。

如果发现儿童用药效果不佳,应及时咨询医生。

安全隐患四:

19.8%的家长会将药溶于牛奶/糖水/饮料/果汁/粥汤等给小孩服用。

临床医生建议:

在给孩子服用药时,最好用白开水送服药物。

由于牛奶、饮料、糖水、果汁等液体中含有多种物质,可能会与药物结合,影响药物吸收;

有的甚至会破坏药物结构,从而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所以这种行为是不科学的。

安全隐患五:

42.7%的家长会根据自己或亲友的经验给孩子用药。

临床医生建议:

抗感颗粒儿童型

不建议家长根据经验给小孩用药。

首先,家长只能根据疾病症状来判断给小孩服用之前服用过的药物,但不同疾病的症状可能相同,因此可能药不对症。

其次,家长根据经验用药,由于不是专业医务人员,很容易用药不当产生安全隐患。

因为有些药物之间会产生一些不良的相互作用,例如有些药物合并使用会增加毒性;

有些药物合并使用会使治疗作用相互抵消;还有些药物合并使用会使 体内血药浓度增加,从而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使毒副作用也增加。

所以,家长在儿童生病时,尤其是较严重的疾病时,切莫根据经验给儿童用药,应及时就诊。

此外,儿童用药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误区:

抗感颗粒儿童型

又如成人复方新诺明片,儿童长期服用会严重毒害其肾脏,还可诱发贫血症等。

抗感颗粒儿童型

抗感颗粒儿童型

抗感颗粒儿童型

抗感颗粒儿童型

误区之三:剥去溶衣

胶囊的外包溶衣,有它存在的意义,不仅仅是区分“外形”。

外包溶衣的药物,一般是对食道和胃黏膜有刺激性的粉末或颗粒;

或者是口感不好、容易挥发、在口腔内容易被唾液分解、容易吸入气管的药。

把这些药装到胶囊里面去,是为了保护药物的药性不被破坏,同时也保护了消化器官和呼吸道。

因此,服用胶囊时建议整粒吞服,不要剥开服用,否则容易产生不良反应。

抗感颗粒儿童型

抗感颗粒儿童型

8岁以内的孩子,特别是新生儿,服用四环素、土霉素容易引起牙齿变黄,并使牙釉质发育不良,所以小儿不用四环素、土霉素。

抗感颗粒儿童型

抗感颗粒儿童型

误区之六:强行灌药

在少数案例中,家长会齐上阵用筷子撑开孩子嘴巴,或捏着鼻子,在孩子哭闹声中强行灌药。

孩子的挣扎很容易让药物呛入气管,轻则引起呼吸道肺部发炎,重则堵塞呼吸道造成窒息危险。

在喂药的过程中,家长可以借助图片、动画、音乐等分散孩子注意力,缓解孩子的紧张感;

再使用一些喂药辅助工具给孩子喂药,如药匙、药物滴管、针筒型喂药器等,帮助孩子更好地服药。

抗感颗粒儿童型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家长不要哄骗孩子吃药是吃糖,孩子很可能会趁大人不注意,自己吞下大量药片。

孩子不是大人的缩小版,儿童要用儿童药,如果家长不清楚儿童用药常识,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一定要遵循医嘱。

儿童用药安全,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1%的疏忽都可能100%的毁灭一个家庭。

愿所有的孩子,都能在父母和全社会的呵护下,健康快乐地长大!

本文收集自互联网,如果发现有涉嫌侵权或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6532516@qq.com以便进行及时清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