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蟹(琵琶蟹)


琵琶蟹

〖陵水概况〗

陵水黎族自治县位于海南岛的东南部,地处北纬18°21’~18°47’,东经109°45’~110°08’之间。东北连万宁市,北部与琼中县交界,西北与保亭县接壤,西南与三亚市毗邻,东南濒临南海。海岸线长57.5公里,东西宽32公里,南北长40公里,总面积1128平方公里。海榆东线高速公路自东北向西南从境内穿过,东北至海口196公里;西南至三亚市60公里;沿陵保线公路西至五指山市91公里。

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形主要由山地、丘陵、平原组成。丘陵与山地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平原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全县大小山岭共24座,最高点为吊罗山三角峰海拔1499.8米。

土壤成分为壤土和沙质土,壤土主要分布西北部山区和丘陵地带,沙质土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平原地区。矿产有钛、锆、锡、锌、独居石、石英砂、高领土、花岗岩、玉石等20多种,其中蕴藏量较大的有石英砂和高岭土。

陵水黎族自治县拥有1223平方公里的责任海域面积。东北起点为分界洲岛,沿135°角为基础向深海伸延12海里,东南与三亚市海域交界。海域共有香水湾、陵水湾、清水湾和土福湾四个海湾;有分界洲岛和南湾半岛;天然港口有新村港、黎安港、水口港、山中港、港坡港、其中最大港口是新村港,水域面积33390亩(潮间带)13530亩,可利用面积18537亩。港内水文温17℃—30℃,盐度18.3%,适宜海水养殖。

琵琶蟹

由于地处北回归线以南,气候属热带岛屿性季风气候,高温多雨,冬天严寒,干湿季分明,夏秋多雨,冬春干燥。年平均气温25.2℃,年平均雨量为1500—2500毫米,主要集中在每年的8—10月份。光照充足,全年无霜,四季常青,是全国少有的天然温室,适宜热带作物和反季节瓜菜的种植。但由于受岛屿性季风的影响,平均每年受3—5次台风的袭击,最大风力达12级,风速40米/秒。

境内河流纵横交错,大小河共有150多条,流量大,落差高,水力资源丰富。主要河流有陵水河、都总河、金聪河、港坡河,其中陵水河为最大河流,年平均流量9.3亿立方米,集雨面积1210.7平方公里。它主要干流发源于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的娥隆岭,支流发源于吊罗山。自西北向东南流经群英、陵城等6个乡、镇从水口港注入大海全长75.5公里。

境内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主要树种多分布在吊罗山,有世界珍稀树种多分布在吊罗山,有世界珍稀树种—青皮,是国家重点保护林木。壳斗科树种有红绸、黑绸;梓科树种有青皮、坡垒、橄榄;蝶形蝌蚪树种有花犁;罗汉松科的竹等,还有灌木及人工造林林木的树种多达800多种。

野生动物,常见的鸟类有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海南山鹧鸪;二级保护野生动物老鹰,栗(红猫头鹰)、白鹭;省级保护野生动物八哥、金丝燕等十多种。常见的走兽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海南坡鹿,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水鹿、狝猴、穿山甲,省级保护动物海南兔、果子狸、黄京、野猪、豪猪、红胸松鼠。蛇类常见的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蟒蛇,省级保护动物银环蛇、眼镜蛇。此外还有竹叶青盲蛇、火蛇、水蛇等多种蛇类。龟类常见的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金钱龟、海龟、玳瑁,还有山龟、水龟。常见的昆虫有蜜蜂、蝴蝶、蜻蜓、蚂蝗等多种。海洋鱼类700多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有40多种。主要品种有马鲛、金枪、鸟鲳、青干、红鱼、金鲮、石斑、鱿鱼、章鱼等;虾类有:明虾、斑节对虾、龙虾等;贝类有:扇贝、白蝶贝、美腿螺等;蟹类有:青蟹、螃蟹、琵琶蟹等。其中琵琶蟹为陵水特有;此外还有海参、海马、鲍鱼、海胆、海龙、海蛇、海龟、沙虫等名贵海洋动物。藻类主要有紫菜、江离菜、马尾藻、麒麟菜等。

陵水具有光辉的革命斗争历史和丰富的人文和自然旅游资源。全县共有旅游景点17处,主要旅游景点有:陵水县苏维埃政府遗址、日本军队侵陵刻石、三昧寺、南湾猴岛、吊罗山国家森林公园、香水湾、分界洲岛、椰子岛、土福湾、清水湾、高峰温泉等,其中南湾猴岛是著名旅游景点,也是全国唯一的中华狝猴自然保护区。

〖自然地理〗

琵琶蟹

【位置面积】陵水黎族自治县(简称陵水县)位于海南岛东南部,地处北纬18°22'~18°47',东经109°45'~110°8'之间。东北与万宁市交界,西南与三亚市毗邻,西至西北与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和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接壤,东南濒临南海。海南东环铁路、东线高速公路和海榆东线横穿县境,县城距海口市约240公里,距三亚市约80公里。全县东西宽32公里,南北长40公里,海岸线长109.573公里。全县陆地面积1128平方公里。境内有大小河流150多条,水资源、海洋资源、土地资源十分丰富,素有“鱼米之乡”之誉。

【自然环境】

地质陵水地质结构简单,成土母岩、母质花岗岩占86.2%,砂页岩占0.5%,河流冲积物占2.3%,浅海沉积物占6.7%,滨海沉积物占4.3%。北部山地的成土母岩为云母花岗岩和石英正长岩,西部丘陵母岩为石英斑岩和花岗闪长岩,中部为混合岩,东南部 沿海平原为浅海沉积物和混合岩,砂页岩主要分布在南部的文建岭、南湾半岛和北部的香水湾一带。

地形地貌陵水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北部为山区,中部为丘陵区,东南部为平原区,自西北向东南倾斜。东北部西南走向的吊罗山脉与西北部东南走向的七指岭山脉呈“八”字形相交于县域西北部,将东部浅海沉积平原团团包围,形成海南岛著名的“陵水盆地”。盆地内部零星分布着两大山脉及余脉延伸形成的孤丘和台地。从沿海至北部山区,地类依次表现为沿海林地(带)、平原耕地、丘陵园地(橡胶)和低山林地的地类分布规律。

山脉陵水县境内土地海拔在800米以上的有155.28平方公里;海拔在500~800米的有44平方公里;海拔250~500米的有153.80平方公里;海拔100~250米的有89.6平方公里;海拔100米以下的有677平方公里;境内最高峰三角山海拔1499.80米。海拔800米以上的山峰有吊罗山、大吊罗、三角山、香蕉岭、吊罗仔,面积1555.2平方公里;海拔500~800米山岭面积44.0平方公里;河谷阶地87.3平方公里;泻湖36.9平方公里。全县土地具有半山区、半平坝的特点。

气候陵水县属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水量1717.9毫米,全年日照时间长,阳光充足,年平均日照时数2261.6小时;年平均气温25.4℃,平均气温6月最高为28.6℃,1月最低为20.6℃;年平均蒸发量1874.4毫米;平均相对湿度80%;年平均风速2.1米/秒;年平均受3-4个台风影响。

琵琶蟹

陵水县2014年平均气温偏高,降水正常,夏、秋降水占全年的9成以上。日照时数正常,阳光充足。雨季开始于7月上旬,结束于10月下旬。全年受2个热带气旋影响(1409台风“威马逊”、1415号台风“海鸥”),属偏少年景,初台出现于7月中旬,终台出现于9月中旬。雷暴日数正常,雷击事故时有发生。全年的气候条件属正常年景。

气温2014年平均气温25.2℃,比常年偏低0.2℃,比2013年偏高0.1℃。其中夏半年(5月-10月)平均气温28.0℃ ,比常年同期平均值偏高0.3℃;冬半年(11月-翌年4月)平均气温22.4℃ , 比常年同期平均值偏低0.6℃。年极端最高气温37.3℃ ,出现于6月20日,年极端最低气温10.5℃ ,出现于2月20日。总的来说,气温年较差小,变化平和,夏季无酷暑,冬季无严寒。

降水2014年降水量1696.8毫米,比常年略偏少,汛期(5~10月)降水量1548.3毫米,冬春(11~4月)降水量148.5毫米,汛期雨量占全年的9成多。其中,1月偏少93%,2月偏少95%,3月偏少55%,4月偏少81%,5月偏少75%,6月偏少70%,7月偏多49%, 8月偏少11%,9月偏多18%,10月偏多59%,11月偏少25%,12月偏多一倍。

日照2014年度日照时数为2258.8小时,与历年平均值持平。

水文陵水县大小河流共有150多条,主要河流有陵水河、英州河(又名深田水)和港坡河。

(一)陵水河 发源于娥隆岭,全长75.70公里,集雨面积1210.5平方公里,自西北向东南流经陵水县的群英乡、南平农场、本号镇、提蒙乡、椰林镇于水口港入南海,总落差1059米。中下游河床平缓,由于出口又受潮水顶托,两岸地势低,椰林镇部分农村、农田容易遭受洪灾。该河支流较多,其中位于县境内的较大支流有金冲河(溪仔河)和都总河两条。金冲河发源于陵水县和万宁市交界的两天岭,集雨面积127平方公里,全长33.7公里,总落差1034米,向东南流经岭门至椰林镇入陵水河。都总河发源于陵水县与保亭县及琼中县交界的吊罗山,全长26公里,集雨面积236平方公里,向西流经本号镇合口入陵水河。河上游水源比较丰富,该河总落差1280米,是陵水县水利资源最大的河流。

琵琶蟹

(二)英州河 发源于保亭县尖岭,全长28公里,集雨面积129平方公里,向南流经丹录、高土、鹅仔等村庄,于曲湾入海。总落差406米,河流短,水源不够充足。

(三)港坡河 港坡河 发源于牛岭,全长13.3公里,集雨面积65.1平方公里,总落差550米,平均坡降4.13%,流向东南,途径光坡镇的港坡村入海,水源不足,枯水期断流。

海域陵水县位于海南岛的东南部,濒临南海,拥有1223平方公里的责任海域。该海域系指东北至西南一带的南海和内海港湾,东北起点分界洲(与万宁市海域交界),海域总面积为1223平方公里。海岸线全长109.573公里,东北部与万宁市海域交界,以分界州为界,东南部与三亚海域交界。陵水县以北的海岸属于泻湖型海岸,以南属于山区丘陵港湾海岸。县东北至东南沿海岸分布诸多天然港湾,如新村港、黎安港、清水湾、香水湾、土福湾等港湾。

岛屿陵水境内主要的岛屿有南湾半岛、椰子岛、分界州岛、双女石。

〖人口民族语言〗

【人口】 2009年,全县总户数8.84万户,总人口36.46万人,户均4.13人。总人口中,男性19.10万人,女性17.36万人,性别比110.04;农业人口26.95万人,非农业人口9.51万人,分别占73.9%和26.1%;汉族人口16.29万人,黎族人口20万人,苗族人口732人,其他少数民族979人,分别占44.7%、54.9%、0.2%和0.2%。全年全县出生6876人,人口出生率19.04‰(按总户籍人口计算);死亡1523人,人口死亡率4.22‰;人口自然增长率14.83‰。

琵琶蟹

【民族】 陵水黎族自治县的民族主要为汉族、黎族、苗族。黎族是海南岛上最早的民族,陵水的黎族主要分布在11个乡镇、两个国营农场、489个黎族村庄,大体上分为三支系,即赛(加茂)支系、侾支系和杞支系;苗族是陵水黎族自治县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祖关镇的白水岭、什巴三队和提蒙乡的小南平;陵水以汉族为主,汉族主要居住在平原地区。

【方言】 陵水汉语方言主要有海南话(属汉语闽南方言)、疍家话(粤语)、客家话(艾语)。少数民族语言主要有黎语和苗语。海南话、疍家话和艾语,是3种截然不同的语言。海南话是陵水县境内的主要语言,讲海南话的人口占汉族人口的92%。汉族人讲海南话,而境内的黎、苗族人也能用海南话与汉民交流。讲海南话的地区有椰林镇、三才镇、英州镇、黎安镇等。粤语属汉语方言之一,新村镇的海鹰、海欧、海燕行政村是水上居民聚居的地方,其语言称为“疍家话”,准确的说法应称为“粤语”,这3个村操粤语的人口占全县汉族人口的6.5%。艾语(客家话)也属汉语方言之一,光坡镇坡尾行政村的坡尾村、大村和铜岭村以客家人居多,其语言为“艾话”。操艾话的人口占全县汉族人口的1.5%。陵水境内的苗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该地区的黎语主要为侾(哈)方言、杞方言和台(塞、加我)方言,黎语各个方言的语法大同小异。陵水境内的苗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与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称金门瑶族的语言基本相同,在海南岛内各县的苗族都操同一语言,差异很小。

【宗教】陵水黎族自治县是一个小聚居、大杂居的少数民族县份,民族构成为汉族、黎族、苗族、回族,主要构成为黎族与汉族。黎族是海南岛的土著居民,也是陵水的最先入住者。陵水黎族自治县的黎族人口分布在11个乡镇、2个国营农场(即国营南平农场、国营岭门农场),在全县489个黎族村寨中,黎族大体上分为三个支系,即赛(加茂)支系、侾支系和圯支系。苗族是陵水黎族自治县人口数最少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本号镇(祖关地)的白水岭、什巴三队和提蒙乡的小南平;陵水黎族自治县的汉族主要分布在县城、椰林镇(全镇)、光坡镇(大部分村庄)、三才镇(全部)、新村镇(全部)、英州镇(部分)、以及文罗、隆广和提蒙一些及少数村庄。

〖历史沿革〗

陵水黎族自治县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期,已有先民繁衍生息。唐扈三代为南交之地,秦为象郡外缴,汉为詹耳郡地。西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汉军平定越地在海南岛上置珠崖、詹耳两郡,领十六县,陵水属珠崖郡山南县。汉元帝初元三年(公元前46),改珠崖郡为蛛卢县,属合蒲郡。唐武德五年(622),置崖、詹、振三州,陵水县属振州。龙塑二年(662),置万安州,陵水改属万安州,五带因之。宋熙六年(1073)改万安州为万安军,领万安、陵水等四县。宋高宗绍兴六年(1136),废万安军,陵水县改属琼州。绍兴十三年(1143),复设万安军,陵水县还属万安军。元因之。明洪武三年(1370),升琼州为府,陵水县属琼崖妥蜻处,国民二年(1913),陵水县属琼州镇守府。从民国十年(1921)始,陵水县先后归属琼崖善后处、琼崖妥蜻委员公署,广东省第九行政督察委员公署,海南特别行政区。1927年至1931年间,陵水县苏维埃政府成立,建置四年。1945-1946年成立陵保县抗日民主政府,建置2年。1948-1950年4月,成立陵水县民主政府,建置二年。1950年4月28日,陵水县解放。1951年8月14日成立陵水县人民政府,隶属海南行政区。1954年1月隶属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1958年12月,陵水、崖县、保亭三县合并为榆林县,次年2月改称崖县,隶属海南行政区公署。1961年6月1日,陵水从崖县分出,恢复陵水县建制。1962年,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恢复,陵水县隶属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

1987年12月,陵水县改称陵水黎族自治县。此期间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撤消,陵水黎族自治县隶属广东省海南行政区。1988年4月,海南建省,陵水黎族自治县隶属海南省。

琵琶蟹

本文收集自互联网,如果发现有涉嫌侵权或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6532516@qq.com以便进行及时清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