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宝岛战役(珍宝岛战役战损比)


1969年3月2日,苏联边防部队入侵我国珍宝岛,并对该岛上我国的边境巡逻战士发动了袭击,造成了我军6名战士伤亡的结局。

事件发生之后,我边防部队果断展开反击。

苏军在吃了亏之后不甘心就此失败,于是在3月中旬又展开了更大规模的入侵,中苏珍宝岛战役由此爆发。

珍宝岛战役

早在3月2日珍宝岛爆发冲突之后,中央军委就对此事保持了高度关注,所有委员都一致认为此次苏军不会像以前那样保持克制,而是会扩大冲突规模。

出于这个考虑,林彪在会议之后就通知了北京军区司令员李德生,并让他去请此时正在上海养病的粟裕火速来京。

中苏边境珍宝岛冲突爆发伊始,林彪就请粟裕火速入京,但此时解放军内部尚有许多能征善战的将领,为何林彪偏偏要请粟裕前来?

他与粟裕之间有着怎样的交情?在粟裕去到北京之后,他所做第一件事竟然是叫停林彪制定的备战计划,这又是出于什么原因?

珍宝岛战役

来电

众所周知,在1948年底,中国人民解放军华野和中野两个野战军共60万人联手,与蒋介石的嫡系中央军约80余万人在徐蚌地区展开了一场震惊海外的大决战,这就是著名的淮海战役。

在淮海战役中,我军取得了空前的战果,共消灭、解放、俘虏了国民党军80余万人,大大加速了新中国统一的进程。

然而鲜少有人知道的是,也是在这场战役期间,我军司令员粟裕因为进行高强度指挥工作,又连续多日未曾睡眠,殚精竭虑之下,最后患上了美尼尔综合症。

淮海战役结束之后,粟裕就退居二线,鲜少再上前线战场。这其中既有大型战事已经打完,剩下的只须秋风扫落叶即可,也有粟裕因身体不好,已经无法再继续进行高强度的指挥工作的原因所在。

珍宝岛战役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粟裕先是因身体原因去到苏联治病,待身体状况稍微缓解之后,他后回到国内任总参谋长,为抗美援朝战争提供了很多重要的建议和指导。

此后粟裕因旧疾复发,无力再胜任总参的工作,毛主席与朱总司令都曾多次劝说粟裕先把身体养好,再加上此时中国的周边已无大的战事,粟裕就暂时离开了部队,前往上海接受治疗。

1969年3月3日上午,粟裕正在桌子上看报纸。

突然,旁边的电话响了起来,粟裕接起电话,只听那头传来一个稍微有些陌生的声音,对方问道:

“您好,请问是粟裕副部长吗?”(注:此时粟裕虽然在上海养病,暂时离开部队,但他还是深得中央信任,任国防部副部长一职)

珍宝岛战役

粟裕回道:“是我,你是哪位?”

电话那头接着说:“粟副部长您好,我是北京军区李德生,就在昨日,苏联方面与我边防战士在黑龙江珍宝岛地区发生了冲突,林彪部长要求我通知您,希望您能尽快回到北京。”

珍宝岛?粟裕心中默念了一遍这个名字,这个名字对于他而言并不陌生。虽然他此时还在休养之中,但对于国际局势,尤其是我国和苏联近些年起的摩擦,粟裕的心里是十分清楚的。

珍宝岛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很久之前就被部队高层认为是极有可能爆发冲突的热点区域之一。只不过粟裕现在毕竟退居二线,消息还没那么快,因此他也是接到这通电话后,才知道珍宝岛出事了。

珍宝岛战役

“好的,我知道了,请你转告林部长,我今天下午就启程前往北京。”

粟裕回道,既然边境出事,于情于理他都应该负责,更何况还是林彪指名要请他,粟裕自然不会推辞。

在解放时期的四大野战军指挥员里,粟裕和林彪是最小的两位,他俩是同龄人,都是1907年出生。只不过由于过去斗争的需要,粟裕与林彪很少有过合作,但这并不代表着二人之间很陌生。

恰恰相反,粟裕和林彪彼此之间惺惺相惜,吴法宪就曾经说过:

“林彪这个人自命甚高,很少有谁能够入他的法眼,但他却对粟裕很看重,十分重视他的意见。”

珍宝岛战役

1965年,林彪在上海主持召开军委会议。会议结束后,他还特意去看望了住院中的粟裕,并将会议内容告知给他。林彪还曾向粟裕建议,要多到军队中去走走,看看。

说出这句话的林彪,其实也是在暗示,他对于粟裕的能力十分看重。

因此当珍宝岛出现冲突时,作为国防部长的林彪,自然要考虑到会不会与苏联爆发全面战争的可能。而在这个时候,他就十分希望粟裕能够提供一些意见。

相遇

说起林彪和粟裕二人,其实两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颇为相似。首先两人同岁,并且在北伐时期,两人都在叶挺的部队里。

参加北伐时,两人都不过才18岁的年纪,区别只是林彪是排长,而粟裕是班长。

珍宝岛战役

大革命失败后,林彪和粟裕于1927年7月参加了南昌起义。当革命军在潮汕地区失败之后,林彪和粟裕又跟着朱德后面一路转战,最终来到湘赣边境,上了井冈山。

上了井冈山之后,两人的命运就此变得截然不同。林彪受到朱德和毛主席的赏识,最后成为了红军中最年轻的军团长。

长征时期,林彪所率领的红一军团,是中央红军最为核心的保卫力量,而粟裕则在第五次反“围剿”中负伤,留在了南方打游击,没有参加长征,这也为他后来没能评上十大元帅留下了伏笔。

作为解放军中最为人瞩目的“双子星”,林彪与粟裕二人一直以精湛的指挥而闻名于世。不过在指挥风格上,两人却迥然不同。

珍宝岛战役

林彪打仗以精细著称,其指挥细腻稳健,从不冒险,他的对手往往打着打着就发现自己已经陷入了无可挽回的败局之中。

而作为双子星的另一人,粟裕则是以奇字当先,胆大冒险闻名。无论是苏中七战,还是孟良崮战役,都将粟裕的指挥风格发挥到了极致,连毛主席都称赞说:“粟裕专打神仙仗”。

两人指挥风格一奇一正,一个以稳健著称,一个以冒险闻名。之所以如此迥异,很大程度上还是源于两人不同的经历。

林彪在长征时期是红一军团的军团长,他的职责正是保护中央机关,保护毛主席、周总理、朱总司令等中央领导。因此林彪打仗不能冒险,必须要确保万无一失,只有如此方才能保证党中央的安全。

珍宝岛战役

粟裕与林彪不同,他是在南方打游击期间成长起来的。因为兵力、装备、后勤上的劣势,游击战就只能讲究一个奇字。若是按照稳健的打法,那么只会被国民党军队团团包围,最后无路可退。

抛开过去不谈,且说粟裕在接到电话的当天下午就启程前往北京。到了北京之后,林彪马上派车前来迎接。当粟裕到达国防部的会议厅后,林彪起身,先一步走到了粟裕面前。

只见他伸出手,与粟裕紧紧的握在一起,并说道:

“粟裕同志一路辛苦了,之所以打扰你休养,请你来北京的原因,我想你也知道了。苏联方面先发制人,我们必须要冷静应对才行,要把所有的因素都考虑到。”

珍宝岛战役

粟裕说:“林彪同志,我看了地图,珍宝岛地区地势西高东低,长期对峙下去对苏军不利。我猜测,苏军应该不会在这个方向投入太大,一旦战端开启,正如我们之前分析的那般,还是外兴安岭、蒙古、新疆方向压力最大。那里是平原地带,几千公里一览无余,最适合他们大兵团机械化展开。”

听着粟裕的分析,林彪不时地点点头,他接着说道:“所有我有这样一个想法,你去沈阳军区坐镇,一旦有突发情况,可临机决断。”

粟裕点点头,说道:“好,我服从组织的安排。不过这些年我离开了一线岗位,对边境布防的情况还不是很熟悉。我想,应该到边境上去看一看,了解下情况。”

林彪点点头,对粟裕的想法表示了同意。

珍宝岛战役

之后,军事科学院的院长叶剑英元帅听闻粟裕来京,也特意赶来看望了他。他二人早在新四军时期就是并肩作战的战友,相较于林彪,他对粟裕要更熟悉一些。

因此在一见到粟裕之后,叶剑英就拉着粟裕要去家里,说今天一定要给他接风洗尘。

到了叶帅家中,席间,叶帅先是询问了粟裕的身体状况,随后又给他介绍起了边境的最新局势。对于林帅让粟裕去沈阳军区坐镇的提议,叶帅也表示了赞同。

可在听到粟裕说要去边境上看一看的想法,叶帅则关心地问道:“西北边境乃苦寒之地,你现在的身体状况,能行吗?”

对此,粟裕只是笑了笑,他回道:“这几年在静心疗养下,我的身体恢复的还算不错,只是下到部队调研一下,没什么问题。”

珍宝岛战役

叫停计划

粟裕到沈阳军区之后没多久,珍宝岛战役就结束了,苏军最终撤出该热点地区,只留有少量的边防部队守在两国分界线。

1962年以后,在珍宝岛一带地区,也再没有过苏联边防部队入侵我国领土的事件发生。

珍宝岛战役之后,林彪担心的两国之间爆发更大规模的冲突也没有出现。

该年9月,越南领导人胡志明去世。作为社会主义阵营之一,胡志明去世之后,中苏两国都派了中央高层代表去越南参加胡志明的葬礼。

葬礼结束之后,苏联的部长级会议主席柯西金在返苏途中,与周总理进行了一个简短的会面。

周总理与柯西金自然的谈到了今年早些时候发生在珍宝岛的冲突,周总理指出,珍宝岛是中国的领土,苏军此举是越界行为。面对周总理的质问,柯西金对此则称误会。

珍宝岛战役

经过此次周总理和柯西金会面之后,两国政府又约定于十月底在北京展开谈判,就管控好边境分歧问题进行协商。从现在的历史回顾来看,中苏两国在珍宝岛战役之前,关系已经高度紧张,随时有可能爆发大战。

但在珍宝岛战役之后,两国多次举行商谈,协商分歧,时间进入70年代之后,两国关系反而因此有所缓和。

当然,对于当时的中国而言,党中央欢迎与苏联协商解决问题,但也不可能放弃武装保卫祖国领土。因此,谈判和加强军备几乎是在同时进行的。

林彪身为国防部长,加强边境防御,是他在这期间最主要的工作。而珍宝岛这边冲突已止,粟裕也就离开了沈阳军区,并开始到中苏边界线进行仔细地考察。

珍宝岛战役

事实上,让粟裕去考察这件事,是周总理和林帅、叶帅共同支持决定的。原因在于在当时的解放军中,粟裕可能是最了解苏军的人之一,50年代粟裕去苏联治疗时,他并没有闲着,而是在莫斯科列宁军官学校和苏联国防大学深度学习过。

他在苏联治病这一期间,也同时接受了苏联高质量、系统性的军事教育。因此,对于二战结束以后苏联红军的作战风格和作战特点,粟裕的心里是十分清楚的。

果不其然,正是在这次调查期间,粟裕在苏联学习的知识派上了用场。当时,我军为了应对苏联的机械化大兵团推进,俗称“钢铁洪流”的战术,在新疆和内蒙古的戈壁草原上修建了大量的“人造山”。

珍宝岛战役

这种“人造山”工程,本质上是为了解决我国西北边境千里平原,无险可守的情况,但粟裕却觉得此战术不仅无法阻挡苏军,反而会大大的削弱我军实力。

粟裕反对“人造山”工程的理由有三,其一是这个人造山工程说白了就是在平原地区凭借人力强行修建出一座高约三百米,长宽约五百米左右的小山峰。

山峰上挖有永久性的战防阵地,并且山的半山腰设有高射炮阵地和地道,若战事一起,这样的山峰就会成为一座座巨大的碉堡,迟滞苏联军队的推进速度。

然而,此计划想法很好,但粟裕却认为,未来战争的关键不在于地面推进,而是空中打击。此时的世界上,无论美苏,其在军事领域大力发展的方向都是高空轰炸和空中拦截。

在50年代,粟裕在苏联国防大学就已经了解到,这一发展理念早就在苏军内部中实行。

珍宝岛战役

因此,一旦苏军计划入侵,这些本该成为我国西北边防中无法攻破的碉堡的人造山,只会被苏联空军当作活靶子,一座座的给定点清除掉。

第二,在西北平原地区修建这样的人造山,其耗资不可谓不大。据统计,平均每修建这样一座的人造山和配套的阵地工程,就要花费五千万以上的人民币。这些耗资甚巨的人造山,不仅不会在未来战争中起到什么作用,还会大大拖慢我军本该用于国防科研的资金。

第三,这些人造山工程,会分散我军的火力密度。粟裕提到,与其多点布置,还不如将火力全部聚集于一处,才能更好的造成有效打击。

在调研结束之后,粟裕将自己的意见形成了报告,提交给了国防部和中央军委。在提交报告之前,粟裕才得知“人造山”的计划是由林彪主导并执行的,可为了国防大计,粟裕还是将其提交了上去。

珍宝岛战役

收到粟裕的报告后,中央军委和解放军高层将领汇聚一堂,对粟裕的报告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关于是否应该放弃“人造山计划”,大家对此各执一词,最终,还是由林彪主动出来说:

“我看粟裕的意见很好,过去是我们的战略出了问题,现在应该及时改正。”

听到林帅这么说,与会的众人都很吃惊,要知道,林彪一生战绩辉煌,仅凭战果可谓是共和国元帅中的第一人。

但对于粟裕将军的意见,林帅竟会是如此的不避讳,直截了当的承认了自己的失算之处。

在共和国的将领之中,能让林彪如此重视意见的人,恐怕除了朱老总外,也就是粟裕了。

珍宝岛战役

二人同为解放军中的“双子星”,在制定国防大计时,却能够不为职务、人情牵绊,从国家利益出发,抛却个人感情,这种情怀,还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缅怀的。

本文收集自互联网,如果发现有涉嫌侵权或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6532516@qq.com以便进行及时清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