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灵(灵自灵)


(一)

东晋庐山高僧慧远所修法门,为“念佛三昧禅法”,即通过观想诸佛的殊妙形像,从而于定中见佛闻法,断惑证真。如果没有佛影(佛像),没有佛的具体视觉和听觉形象,要修“念佛三昧禅法”,是比较困难的。

慧远虽然久闻西方有佛影,却从不见其像类。直到佛驮跋陀罗、法显等高僧到来后,才从他们的口中得知佛影的形象。于是就根据他们所提供的描述,在庐山东林寺建造“般若云台”,雕凿佛影,从而为广大僧众、信徒提供了佛陀的具体形象。

东晋义熙八年(412),“般若云台”筑就,此时已七十八岁高龄的慧远,亲自为佛像作《佛影铭》(可见诸《广弘明集》卷十五)以志,还特地派徒弟道秉,专程前去荆州,请年方二十七岁抚军将军、豫州刺史刘毅任记室参军谢灵运作《佛影铭》。

谢灵运于二十一岁时开始任刘毅的参军,义熙八年四月,刘毅已迁都督荆宁秦雍四州及司州之河东河南广平、扬州之义城四郡诸军事、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荆州刺史,持节。

谢灵运《佛影铭(并序)》云:

原文1:

夫大慈弘物,因感而接。接物之缘,端绪不一。难以形检,易以理测,故已备载经传,具著记论矣。虽舟壑缅谢,像法犹在,感运钦风,日月弥深。

注释:

大慈,佛教语,意思为带给众生快乐,也是指佛、菩萨对一切众生广大的慈善之心,常与大悲连用。弘,大;扩充。接物,接触外物;谓与人交往。端绪,指头绪;端倪;些微的认识或模糊的想法。形检,仪容整饬。整饬,使有条理的整顿,通过整饬,有纪律,有条理,整齐。备载,备案记载。经传,指经典及解释经典之传,重要代表作品及祖述的古代典籍与解释经文的书的合称。壑舟,比喻在不知不觉中,事物不停地变化。缅,遥远。像法,佛教语,为“三时”之一。“三时”指正法﹑像法﹑末法。钦风,谓敬慕其风俗教化。弥深,记忆加深,记忆更加深刻,经过什么事,使记忆加深了很多。

译文:

我佛如来及诸菩萨对于一切生灵,已由广大的慈善之心而扩大到了万事万物,却只是因感觉而进行接触的。接触到万事万物的缘份,其头绪或端倪却是各不一样的。虽然难于以具体的仪容来进行描述,却易于以哲理来进行推测,故而已以具备立案载记于经典列传,都已有著作来记述或评论了。虽然好象是行船于沟壑之中,却在不知不觉中却在不停地变化,而且渐行惭远,直至消失,但是寺庙中坚固的像法时代仍然存在,且有感于时运造化,又敬慕其风俗教化,虽日新月异,却记忆越来越深刻。

评析:

佛陀大慈大悲,普度众生,因缘得法,心感神会,形成经典,修造浮屠,形体实在,精神永存。

慧远认为,只要人能看见佛像,就能使之对佛产生景仰、崇敬和信赖,并自觉与佛进行情感的勾通和交流,从而接受其教义。

慧远早就懂得“视听教育”的奥妙,于是通过塑造佛陀的形象,从而解决了“视”的方面,而“听”的方面应当是钟声鼓点,演奏音乐。

大慈与大悲须臾不可分开,如《大智度论》说:“大慈大悲者,四无量心中已分别,今当更略说: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

佛法有正法、像法和末法等三个时代。像法,为佛去世已久远,而与“正法”相似的佛法,只是这时也已道化讹替,虽有教有行,而无证果者,这使得真正修行的人显得越不越少了,即使是有,也只是专门在表面上用功夫,诸如修塔、造庙。即使人人都欢喜作功德,却也只是建造佛寺、佛塔。只欢喜向佛求福,而不求智慧。

关于“像法”的时限的说法不一。一般认为是在佛去世五百年后的一千年之间。据说释迦佛的法运是一万两千年,其中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

宇宙万法,随业力而运转。佛法是生灭法,也一样随众生业力,因缘而生灭。

原文2:

法显道人,至自祇洹,具说佛影,偏为灵奇。幽岩嵌壁,若有存形。容仪端庄,相好具足。莫知始终,常自湛然。

注释:

法显(334—422),俗姓龚,后赵平阳郡武阳(今山西襄垣)人,东晋僧人,一位卓越的佛教革新人物,中国僧人到天竺留学的先驱者,杰出的旅行家和翻译家。早在东晋隆安三年(399),法显等从长安出发,经西域至天竺,游历二十多个国家,收集了大批梵文经典,前后历时十四年,于义熙九年归国。道人,得道之人。道人之称,始于汉代,魏晋南北朝时期,且将道教道士与佛教僧侣的称谓相混。祇洹,即祇园,印度佛教圣地之一。佛影,指佛像。偏为,犹偏袒。嵌壁,即嵌壁石刻,画像石刻作为构件嵌置于石壁上。容仪,礼仪,容貌。相好,极好的相貌;佛教语,为“相”与“好”合称。湛然,清澈的样子,安然的样子。

译文:

法显僧人,曾到过印度佛教圣地祇园,故能具体地描述他亲眼所看见的佛像,并觉得非常神奇。在幽暗的岩洞嵌置于石壁之上,好象真的存在有其形体。其容貌非常端庄,不论是“相”还是“好”都非常充足。只是不知道是何时开始有的,也不知终了在什么时候,常常神态清楚安然。

评析:

晋朝的高僧法显,先于唐朝的高僧玄奘,将印度的佛教文化引入中国,对中国历史、文化产生了很大影响。他见过佛像,还能详细的描述,让丹青画师描绘,人工制造出佛像。

关于相好,佛经称释迦牟尼佛有三十二种相,八十二种好;又称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中,各有八万四千随形好;一一好中,复有八万四千光明。

相好届常用作对佛像的敬称。汉牟融《理惑论》:“佛身相好,变化神力无方。”一切菩萨修满了三大阿僧祇劫之后,就要再修各种的相好,修了一百种福,才能成就一种相好。并说这是在佛前所修的,要使得相好满足了,才可以成佛。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那揭罗曷国东西六百余里,南北二百五六十里,山周四境,悬隔危险。国大都城周二十余里。无大君长主令,役属迦毕试国。丰谷稼,多花果。气序温暑,风俗淳质。”

原文3:

庐山法师,闻风而悦,于是随喜幽室,即考空岩。北枕峻岭,南映滮涧。摹拟遗量,寄托青彩。岂唯像形也笃,故亦传心者极矣。

注释:

庐山法师,指庐山慧远法师。随喜,佛教语,指见人做善事而乐意参加,泛指随着众人参加集体送礼等。又旧指游览寺院;随人游玩等。幽室,幽暗或没有光亮的屋子。滮涧,流动的溪涧。滮,水流动的样子。摹拟,模仿。笃,忠实,一心一意,坚定,厚实,结实。传心,佛教语,传经之法。

译文:

既灵

庐山的慧远法师,得到这个消息非常高兴,于是亲自来到幽暗石室,立即考察这个原本岩洞。这里北枕崇山峻岭,南靠急流涧溪。既可以模拟佛教思想的容量,也可寄托释家内心世界的色彩。岂止只是佛像的形体也算笃实,所以也能使得传递“心法”者能达到极致。

评析:

“般若云台”的佛影,并非天然生成,乃是人工雕凿岩壁而成的。慧远看了非常欢喜,动笔创作了《佛影铭》。世人闻道,诸佛皆传“心法”。并将说心上别有一法,可证可取,于是将心觅法。并不知,心即是法,法即是心。

原文4:

道秉道人,远宣意旨,命余制铭,以充刊刻。石铭所始,寔由功被。未有道宗崇大,若此之比?岂浅思肤学所能宣述?事经徂谢,永眷罔已。辄磬竭劣薄,以诺心许。

注释:

道秉,慧远的弟子。宣,皇帝命令或传达皇帝的命令。意旨,亦作“意指”、“意恉”;.谓意之所在,多指尊者的意向。刊刻,碑文雕刻。寔,同“实”;放置。浅思肤学,知识肤浅。宣述,表述;描叙。徂谢,死亡。罔已,犹不尽。辄,总是,就。磬,古同“罄”,空,尽。

译文:

道秉僧人,远道而来的目的,是传宣慧远法师的旨意,命我为佛影作铭文,以充当镌刻文字。其实石刻铭文之所以能顺利开始,实在是由其功力所致。如果没有法师的崇高伟大,如何可以与之相比?岂是我肤浅学识所能表述的?事情过后,由此消失,即使永远眷恋,犹感思潮不尽。总是尽量竭力作出贡献却只有拙劣而浅薄的才能,只好以实现承诺以心相许。

评析:

高僧慧远派人专程远来,请作者为佛影作铭文,作者感到责任重大,表现得既非常虔诚也非常谦虚。总觉得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难于充分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和万分景仰之情。

(二)

原文5:

徽猷秘奥,万不写一。庶推诚心,颇感群物。飞鸮有革音之期,阐提获自拔之路。当相寻于净土,解颜于道场。圣不我欺,致果必报。援笔兴言,情百其慨!

注释:

徽猷,美善之道。猷,道,指修养、本事等。《毛传》:“徽,美也。”郑玄笺:“猷,道也。君子有美道以得声誉,则小人亦乐与之而自连属焉。”也指好的办法。庶,众多;平民百姓。群物,“尔汝群物”,指至情洋溢,推己及物的宇宙情怀与生态伦理。鸮,是古代对猫头鹰一类鸟的统称。革音,革鼓之声,古代表示结阵进军;这里指变更恶声,谓改恶从善。自拔,自己主动地从痛苦或罪恶中解脱出来。净土,是指清净国土、庄严刹土,也就是指清净功德所在的庄严的处所。解颜,开颜欢笑。道场,梵文的意译,音译为菩提曼拏罗,如《大唐西域记》卷八称,释迦牟尼成道之处为道场,后借指供佛祭祀或修行学道的处所,如中国佛教五大名山,分别为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观音菩萨、弥勒菩萨的道场;也泛指佛教、道教中规模较大的诵经礼拜仪式,如水陆道场、慈悲道场、天师道场等。致果,极其勇敢地杀敌立功。援笔,执笔的意思。兴言,语助词,指告谕,心有所感,而发之于言。

译文:

要追求真善美的奥秘,所写到的只不过其万分之一。大多只是推崇诚心诚意,且颇能感到万事万物的相通。飞翔的鸮鸟也有改恶从善的期盼,从而阐明众生能提升自己,从而获得自我解脱之路。当相寻于诸佛菩萨,为度化一切众生的净土,就能笑逐颜开,于成道之处的道场。圣佛是不会欺骗我的,相信只要果断,前途必有好报。今执笔将心中所感,发之于言,情愫百感交集,于是感慨万千!

评析:

佛教作为一种文化,博大精深,所涉及的领域广阔无边。万事万物,心灵相通。任何人都可以通过修炼来提升自己,即使让人讨厌的猫头鹰,也可以改恶从善,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净土,是诸佛菩萨为度化一切众生的环境,在因地发广大本愿力所成就者。因为有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因此也就有十方无量的净土,如弥勒净土、弥陀净土、药师净土、华藏净土、维摩净土。而释迦牟尼佛的示现成道,伟大的本愿就是在于净化人间,期将娑婆秽土转化为清净国土,这也是属于净土思想的范畴。

原文6:

群生因染,六趣牵缠。七识迭用,九居屡迁。剧哉五阴,倦矣四缘。遍使轮转,苦根迍邅。迍邅未已,轮转在己。四缘云薄,五阴火起。亹亹正觉,是极是理。动不伤寂,行不乖止。晓尔长梦,贞尔沉诐。以我神明,成尔灵智。我无自我,实承其义;尔无自尔,必祛其伪。

注释:

群生,一切生物。六趣,佛教语。众生由造成善恶果报的原因之差别而趣向之处,有六所,谓之六趣,亦曰六道、六凡。牵缠,纠缠。七识,佛教语,法相宗谓,从根本识中派生的七种精神和感觉现象,即眼、耳、鼻、舌、身、意、末那,亦称七转识。迭用,亦作“叠用”,重叠应用。九居,佛家语,即欲界一处,色界四处,无色界四处,合九处。故佛教谓众生轮回之地,凡三界九处。屡迁,多次变易。五阴,一为色阴,二为受阴,三为想阴,四为行阴,五为识阴。四缘,梵语,即因缘、等无间缘、所缘缘、增上缘。为佛教阿毗达磨(论)中所整理出之因缘论,即概括一切有为法之生起所凭借之四种缘。轮转,佛教教义,音译僧娑洛,谓众生于六道中犹如车轮旋转,循环不已,流转无穷。迍邅,难行貌、迟疑不进。未已,不止;未毕。薄,迫近。亹亹,缓慢流动,无止无休的意思,可以用来形容孜孜不倦,勤勉不倦貌。正觉,梵语,指真正之觉悟,又作正解、等觉、等正觉、正等正觉、正等觉、正尽觉。乖,指背离、违背、不和谐。诐,偏颇,邪僻。

译文:

一切生物因有情绪而互相感染,这叫做高低“六趣”的纠缠。感觉的“七识”又是相互重叠应用的,而境界的“九居”又是多端变易的。剧毒啊心灵“五阴”,还有让人疲倦的“四缘”。遍及众生于六道之中,且循环无穷,使痛苦根源存在,而迟疑难行。迟疑难行又行而不止,循环轮转却又在制止。“四缘”犹如浓云在迫近,“五阴”却似烈火在燃烧。只要逐渐形成了真正的觉悟,才能获得最高境界的真理。运动不要妨碍寂静,行动也不要影响休止。知晓你正在沉睡中作长梦,保持贞洁清除你内心潜伏的邪僻。以我神圣的明哲,成就你机灵的智慧。我已没有自私的我,可如实继承其正义。你也没有自私的你,就必须除祛其中的虚伪。

评析:

所谓六趣,一为地狱趣,即八寒八热等之苦处,此在地下,故曰地狱;二为饿鬼趣,即常求饭食之鬼类生处,与人趣杂处而不可见;三为畜生趣,新译曰旁生趣,即禽兽之生所,多以人界为依所而眼可见;四为阿修罗趣,常怀嗔心而好战斗,大力神之生所,以深山幽谷为依所而与人隔离;五为人趣,人类之生所,分阎浮提等四大州,但四大洲隔离,不得通力者不能到;六为天趣,身有光明,自然受快乐之众生,名为天,有欲界六所,谓之六欲天,色界无色界,皆为彼之生所。

在《楞严经》中,观世音讲述了最快的消除“五阴”的方法。所谓五阴,一为色阴,有形质碍之法名为色;二为受阴,领纳所缘名为受;三为想阴,能取所领之缘相名为想;四为行阴,造作之心能趣于果名为行;五为识阴,了别所缘之境名为识。

生死轮回,善恶报应。印度婆罗门教、耆那教等都采用“轮转”这种理论作为它们的根本教义之一。佛教谓众生轮回之地,凡三界九处,亦称“九有情居”。

加上“执着识”,“七识”变成“八识”。“末那识”,佛学用语,为有情之心识的第七识,译为意。意,有思量之义。“末那识”与前六识不同。前六识是以外境为对象,“末那识”的作用是思量,思量为自我。

原文7:

伪既殊途,义故多端。因声成韵,即色开颜。望影知易,寻响非难。形声之外,复有可观。观远表相,就近暧景。匪质匪空,莫测莫领。倚岩辉林,傍潭鉴井。借空传翠,激光发冏。金好冥漠,白毫幽暧。日月居诸,胡宁斯慨!

既灵

注释:

殊途,同“殊涂”,异途,不同途径。多端,多种多样。即,靠近,接近。即色,就是色情。即色宗,东晋时期佛教般若学“六家七宗”之一。开颜,指露出笑容。非难,批评责难。可观,值得看;可以看;指达到比较高的水平、程度;优美好看。表相,表显出来的相貌;或借一个有相的东西来表显一个没有形相的真理。暧,日光昏暗;隐蔽。鉴,镜子;照;观察,审察。冏,古同“炯”,明亮有神。冥漠,空无所有。白毫,是茶叶嫩芽背面生长的一层细绒毛,干燥后呈现白色,如果保持其不脱落,茶叶显现白色,为白茶,浸泡后,白毫仍然附着在茶叶上。白毫,佛家指如来三十二相之一,其眉间白色毫毛,放有光明,称白毫相;指供养僧徒之物。幽暧,幽暗;昏暗。居诸,语助词,借指光阴。居诸不息,时光不断地推移,形容时光流逝。息,停止,休息。胡,为什么,怎样。宁,情愿;岂,难道。

译文:

虚伪既然是歧路异途,其含义所以变化多端。因为有了声音,才能形成韵律,接近了美色,可让人笑逐颜开。观察形影,知晓变化,寻衅响亮,必遭批评责难。在形象和声音之外,还有更高的境界。观看远处只可表现其相貌,就近观察则可发现其隐蔽的真象。不是实质,又不是空间,则不能勘测,也不能领会。倚仗岫岩,可辉煌树林,依傍深潭,可审察深井。凭借空间,可传播青翠,激发光辉,可发出明亮。纯金之中,其中空无所有,茗茶白毫,区别并不分明。日月光阴不息,时光不断地推移,为何情愿这样的感慨!

评析:

世界上所见的一切物质,禅学上都叫做“色”。色法都是依因缘条件而成的,色法不能单独存在,因此没有自性可得,这个不可得色即是空,所以色的载体即是空,这就是“色即是空”的含义。空并不是没有,虚空能包容一切,包容万物,因此经上说:“真空不碍妙有,妙有不碍真空”。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关于即色,据吉藏《中论疏》,谓有二家:“一者关内即色义”,“次支道林著《即色游玄论》”。然据《肇论·不真空论》所引,所谓“关内即色义”,实即支道林的主张。《世说新语·文学篇》注引支道林所集《妙观章》:“夫色之性也,不自有色。色不自有,虽色而空,故曰色即为空,色复异空。”

原文8:

曾是望僧,拥诚俟对。承风遗则,旷若有概。敬图遗踪,疏凿峻峰。周流步栏,窈窕房栊。激波映墀,引月入窗。云往拂山,风来过松。地势既美,像形亦笃。彩淡浮色,群视沉觉。若灭若无,在摹在学。由其洁精,能感灵独。诚之云孚,惠亦孔续。

注释:

俟,等待。承风,接受教化。遗则,指前代留传下来的法则。概,概志,衡量心志;概量,用量器确定谷物的多少;比喻衡量事物的标准。遗踪,旧址,陈迹。疏凿,亦作“踈凿”,开凿。周流,周流六虚,来之于《易经》的卦气论。步栏,步櫩,指屋檐。清刘大櫆《方氏支祠碑记》:“步栏周通,四阿垂霤。”窈窕,文静而美好。房栊,指窗棂。墀,台阶上的空地,亦指台阶。浮色,是指含两种以上颜料,经多种颜料中的一种或几种以较高的比例被分离出来,并飘浮到表面的现象。摹,仿效,模仿。孚,信用;为人所信服。

译文:

曾是众望所归的高僧,拥有虔诚理念而只等待交流。接受前人所留传下来的法则并推行教化,应有着广阔的气概和度量。崇敬并追寻其陈迹,就要敢于开凿峻岭险峰。环绕四周,万流归宗,犹如屋檐水,因被步步围堵。景致美好,是因为来自作为取景框的房屋窗棂。激荡的波,映照着台阶,引导月亮进入的,是打开的窗户。云彩飘去,掠过山峰,风儿吹来,越过松林。地势显现地貌真是好美,像貌形态也显得非常逼真。色彩因为其淡,而浮现出新的色彩,多视角地进行观察,就有了更加深沉的感觉。若隐若灭,若有若无,既在模仿,又在学习。由于其清洁,而显得更加精采,于是能感受到独特的灵感。虔诚的学说,可为人信服,所给予的恩惠,也能让人洞悉而持之以恒。

评析:

人们在认识自然界宇宙时,借助卦象而定时空,称之为天地定位,阴阳二气,周流六虚,万法归宗。虚,指气,也指在天地、虚空、阴阳六次的演变成象。

作者还作《无量寿佛颂》云:“法藏长王宫,怀道出国城。愿言四十八,弘誓度群生。净土一何妙,来者皆清英。颓年欲安寄,乘化好晨征。”

说佛陀前世为法藏比丘时,曾发下四十八大弘愿,要拯救苦海众生。净土之业之所以美好,因为来的都江堰市是精英,年老想在此安身寄居,顺随自然在清晨时远行。

原文9:

嗟尔怀道,慎勿中惕。弱丧之推,阐提之役。反路今睹,发蒙兹觌。式厉厥心,时逝流易。敢铭灵宇,敬告振锡!

注释:

嗟,叹惋之辞,相当于唉。尔,你;那。怀道,胸怀治道。惕,戒惧;惊慌不宁。弱丧,没有胆子,没有勇气。阐提,指永远不得成佛的根机。反路,归途。发蒙,指启发蒙昧。觌,相见;观察,察看;显示,显现。厥心,病名,五脏有病,病气逆于心而致心痛。时逝,时间飞速流逝。流易,演变;变换。振锡,谓僧人持锡出行。锡,锡杖,杖头饰环,拄杖行则振动有声。

译文:

叹息你啊,既然心怀道行,就要谨慎而为,千万不要诚惶诚恐。如懦弱没有勇气而推托,是永远没有成佛的根基和机缘。今天反观其归途,兹番观察可受到启发,且消除蒙昧。方式手段太严,厉容易伤到人心,时光的流逝,可潜移默化。之所以敢于作铭文于有灵性屋宇,这只是恭恭敬敬地告诉那个手持锡杖行走的人!

评析:佛像对于“净土法门”的修行,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

谢灵运的《佛影铭》,记述了彩绘佛像的因缘,赞叹佛影的相好庄严,颂扬了大师彩绘佛像的善举,也对所绘佛像的环境,清幽和石壁雕凿的工艺,作出了高度评价。

佛教文化既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能够被传承,属于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是人类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

……佛教文化是人类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到相当数量的人们的思想意识、生活习俗等方面。慧远与刘遗民等众僧俗弟子共结“白莲社”,在庐山东林寺“般若云台”阿弥陀佛像前举行发愿仪式,建立誓言,共期西方。

据《高僧传》云:“法师释慧远贞感幽奥,霜怀特发,乃延命同志息心贞信之士,百有二十三人,集于庐山之阴,‘般若云台’精舍阿弥陀像前,率以香华,敬荐而誓焉。”“陈郡谢灵运负才傲俗,少所推崇,及一相见,肃然心服。”

义熙年间,作者来到庐山参见慧远,并对之肃然心服,且与慧远建立了深交,要求跟从慧远修习净土。期间还为慧远所居的东林寺开凿了东西两个水池,并栽种了白莲,并和志同道合者结“白莲社”,共修净土之业,也就因此而得名的。

【提醒:上图为 GIF 动图,若不能显示动态,可点击图片右上角的“GIF”按钮,就可查看动态图】

作者曾经要求永久参加莲社,但慧远以他心绪杂乱为由不予允许。对此他感到惋惜,后在为慧远所作的诔文中说:“予志学之年,希门人之末,惜哉诚愿弗遂,永违此世!”

【gif 动图】

(谢灵运为慧远所在之寺栽种了白莲,并希望永久参加白莲社,但慧远高僧未能同意,认为谢灵运“心绪杂乱”。正如这幅动图所示:白莲虽已种下,但涟漪波动,并不平静。)

本文收集自互联网,如果发现有涉嫌侵权或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6532516@qq.com以便进行及时清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