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国华(参谋总长符林国)


林国华分期论治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经验撷要

佘雅琳1,曾婧纯2,韦永政3,张 娜4,王鑫栋1,林诗雨2,林国华2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2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中心;3广西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4广州市黄埔区黄埔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是由于脑血管病影响吞咽中枢、运动感觉通路,引起吞咽相关的口、咽、喉、食管神经功能紊乱,导致吞咽启动延迟、吞咽时间延长、喉抬高不良等功能性障碍,表现为饮水呛咳、吞咽障碍、声音嘶哑、构音障碍等症状的疾病。吞咽功能障碍是脑血管疾病的常见并发症,发病率高达50%以上,其不仅影响患者日常进食导致营养不良,更会对患者的精神及心理造成创伤,甚者可因误吸引起吸入性肺炎或大量食团噎呛危及生命。

林国华教授从事针灸临床30余载,擅长治疗脑血管病及其后遗症,尤其在分期辨经、辨位论治中风后吞咽障碍方面有独到之处。现将其经验介绍如下,以期丰富此病的临床治疗方案。

辨经辨位,分期以治

咽、喉、口唇、舌、悬雍垂等与吞咽功能密切相关,其中任何部位受损,均可导致吞咽障碍。根据病变部位划分,吞咽功能障碍可分为口腔期、吞咽期及食管期3期。口腔期为面口失合,清涎外泄,取之阳明;吞咽期为窍闭失约,吞咽不能,取之少阳;食管期为食管失降,食阻难下,取之阳明。

1 病在口腔,以泻为用,重取阳明,鼓动气血

口腔期主要为唇、舌、颊功能障碍,致食物及唾液不能达到咽部,主要表现为流涎、构音障碍。《灵枢·经脉》载:“胃足阳明之脉……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灵枢·脉度》载:“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足阳明胃经循面颊络口唇,心开窍于舌,故唇颊取阳明,舌取少阴。唇、舌、颊功能障碍,为机体正气尚微,经脉受损,筋肉失约,属“痿证”范畴,足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且为宗筋之长,治痿当重取阳明,“刺阳明出气血”,故口腔期取之阳明,佐以少阴,以鼓动气血,通利舌窍。

此期取穴以地仓、颊车、大迎、下关、丰隆、神门、通里为主。局部取足阳明胃经之地仓、颊车、大迎、下关,可激发阳明经气,鼓动阳明气血,为治疗唇及颊部经气不足、筋肉痿软之要穴;地仓、颊车、大迎可交替使用,避免穴位疲劳。因此期病情较重,故地仓宜深纳针而久留之,以汇聚阳气,疏其气血,并沿皮透刺,一针两穴,加强腧穴贯通效应,使气血运则瘀血去,精血得养。佐络穴丰隆,表里并治,脾胃同调,共奏化痰开窍、利咽开音之效。取手少阴心经之原穴神门、络穴通里,原络相配,开启心窍,通利舌窍。此外,林国华教授尤重岭南火针温阳通脉、祛瘀生新之效。采用岭南火针点刺舌体,以火助阳,直接疏通舌体经络,鼓舞舌体阳气,阳运则阴邪去,气血涌动,舌体经脉充养,则筋软舌灵,活动自如。

操作:患者取仰卧位,穴位常规消毒,采用 0.30mm×40mm毫针,地仓向颊车或大迎方向平刺35~38mm,行捻转泻法,至穴位酸胀为度,久留针,临床上可留针4~6h;下关直刺30~35mm,以针感放射至口唇部为度;余穴常规针刺,留针30min,每日1次,每周治疗5次。针刺后患者取坐位,嘱患者伸舌,采用0.35mm×40 mm火针,以舌体正中为中点,上下1寸处各取一点,即舌体中线上、中、下3点,将火针烧至白亮,快速点刺各1下,深度约2 mm,可见舌体肌肉收缩。每周治疗1次。

2 病在咽喉,沟通表里,疏利少阳,通达气血

咽喉处于颈项深部,位于口腔、喉腔之后,食管之前,为连接肺胃之要道、经脉循行之要冲。咽喉主纳食、呼吸、发声,咽喉不利或闭阻,会厌失司,则导致呛咳、食物反流、构音障碍,极易发生误吸。足少阳胆经循颈项,与足厥阴肝经相表里,肝经“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手少阳经筋“当曲颊入系舌本……其病当所过者,即支转筋,舌卷”。吞咽期病位在咽喉,此期主要为少阳、厥阴经脉不通,故治疗以辨位、辨经取穴为法,取之少阳,佐以厥阴。

吞咽期取穴以天容、天牖、外关、光明、太冲、大陵为主。《灵枢·根结》载:“足少阳根于窍阴,溜于丘墟,注于阳辅,入于天容、光明也……手少阳根于关冲,溜于阳池,注于支沟,入于天牖、外关也。”“根溜注入”理论阐明人体气血由四末流向头身的状态,与五输穴理论相对应,即根于井,溜于荥,注于经,下入络穴,上入颈项。“上入穴”为十二经别之“六合穴”,因手足三阴三阳经别均汇聚于颈项处,按阴阳表里关系组成六对,即“六合穴”。“下入穴”则为络穴,联络表里两经。故取足少阳之“上入穴”天容、光明,手少阳之“上入穴”天牖、外关,配合厥阴之原穴太冲、大陵,上下同调,表里同治,少阳主气,厥阴主脉,两经相合,则气调阳运,通关利窍。

林国华教授认为咽鼓管口为“颃颡”,《灵枢集注》载:“颃颡在会厌之上,上腭与鼻相通之窍是也。”足厥阴肝经上入颃颡,可调其经气,去菀陈莝,瘀血自去。故临床常用岭南火针深刺咽鼓管口,并点刺放血。

操作:患者取仰卧位,穴位常规消毒,采用0.30mm×75mm毫针对透天牗穴,刺入约60mm,此处神经血管丰富,当缓慢进针,不可行提插捻转等手法;余穴位常规针刺,外关、光明采用提插泻法,以穴位酸胀为度,天容、大陵不行补泻手法,留针30 min,每日治疗1次。然后采用0.35mm×75mm火针,使用鼻窥镜撑开鼻腔,用电笔查看咽鼓管口,将火针烧至白亮,刺入约70 mm,针感可放射至咽喉及眼部,以患者眼球湿润、目睛黑亮有神为佳,每周治疗1次。

3 病在食管,以补为用,通补阳明,益气养血

食管期吞咽障碍发生于食物从食管向胃部输送的阶段,常因食管反流、食管无蠕动等引起,表现为食物卡在食管。此期属中医“噎膈”范畴,指吞咽梗噎、不顺,饮食不下、格拒,甚至食入即吐,其病位在食管。食管系脾胃范畴,《灵枢·经脉》载:“胃足阳明之脉……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肺经“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与食管相关联,故取之阳明,佐以太阴。

林国华教授临床常选用局部“三突穴”,即水突、天突、扶突,配合膻中、尺泽开窍利咽。水突为足阳明胃经穴位,为咽喉之要道;扶突为手阳明大肠经穴,与足阳明经同气相求,可激发阳明经气;天突至膻中为食管所循行,属任脉,且膻中为气会、心包募穴,故取天突与膻中宽胸理气、通调任脉;《难经·六十八难》云:“合主逆气而泄”,故取肺经合穴尺泽,肺胃同治,下气利咽。配合岭南火针点刺咽后壁放血,因咽喉与鼻腔、口腔、喉腔相通,点刺放血可通关利窍,促进食管平滑肌蠕动。

操作:患者取仰卧位,穴位常规消毒,采用0.30mm×40mm毫针向上平刺膻中穴,刺入30~38mm,余穴位常规针刺,尺泽采用捻转泻法,留针30min,每日治疗1次。然后患者取坐位,采用0.35mm×75mm火针,嘱患者张口,用电笔查看咽后壁,将火针烧至白亮,点刺咽后壁放血,放血量约1mL,每周治疗1次。

林国华

针刺运动,激发阳气

针刺可调节机体整体及大脑、咽喉局部的气血阴阳平衡,同时唤起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促使“阳在外,阴之使也”的功用协调,故配合针刺运动疗法,能有效改善吞咽障碍。如针刺穴位得气后,嘱患者用力张口、叩齿多次,以运动咀嚼肌;医者握拳置于患侧面部,嘱患者用力鼓气,与双手力量做对抗,运动面肌;嘱患者闭唇,将舌尖伸至齿前,顺时针绕齿360°,再逆时针绕齿360°,运动舌肌;嘱患者大力吞咽口水,刺激咽肌等。要求患者每日做3~5组运动,以锻炼口咽肌肉。

典型病例

患者,男,38岁。初诊日期:2020年10月11日。

主诉:左侧肢体乏力伴吞咽困难3月余。

现病史:于2020年7月15日晨起出现头晕、恶心欲呕,就诊途中症状加重,出现嗜睡状态,伴言语不清,左侧肢体乏力,行走困难,当地医院行颅脑MRI提示:延髓右侧急性缺血性脑梗死,右侧小脑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待排。予改善循环、抗血小板聚集、调脂(药物不详)等对症治疗,患者神志转清,遗留左侧肢体乏力、饮水呛咳、吞咽困难。

林国华

刻下症:左侧肢体乏力,言语不利,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咳嗽咳痰,痰多质稀,易咯出,每日量约150mL,黄白相间,留置胃管,眠差,小便正常,大便秘结;舌红、苔白厚腻,脉弦。查体:神清,构音障碍,咽反射消失,伸舌向右侧歪斜,右侧舌肌萎缩、震颤,右侧咀嚼肌力量较左侧减弱,左侧转颈、耸肩力量较右侧减弱,左侧肢体肌力5-级,右侧肢体肌力正常,四肢肌张力正常,左侧巴氏征(+),洼田饮水试验5级。

西医诊断:脑干梗死(右侧延髓)

中医诊断:中风(风痰阻络证)

治则:醒脑调神、疏通经络、息风化痰。

①口腔期取穴:百会、中脘、神门、通里、丰隆、足三里,患侧地仓透颊车、患侧下关、健侧合谷。操作:患者取仰卧位,采用0.30mm×40mm毫针沿皮透刺地仓穴,针尖朝向颊车,刺入30~35mm,行捻转泻法,至患者自觉穴位酸胀为度,患者即刻自觉痰液减少。医者双手握拳置于患者面部,嘱患者用力鼓气,与双手力量做对抗,感受面部肌肉收缩,动作重复3次;采用0.30mm×40mm毫针向前平刺百会30~35mm;余穴位常规针刺,下关穴行提插泻法,余穴位行补法。得气后,地仓-下关、足三里-丰隆分别连接电针仪,予断续波,电流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地仓透颊车穴留针4~6h,余穴留针30min,每日治疗1次,每周5次。针刺后采用0.35mm×40mm火针,患者取坐位,于舌体中线取上、中、下3点行快速点刺,每周治疗1次。隔日患者自觉痰液明显减少,每天痰液量约50mL。经2周治疗后,言语较前流利,咳嗽咳痰较前减少,每天痰液量约10mL,色白、质较稠,面肌、咀嚼肌功能较前明显改善,功能障碍以吞咽困难、饮水呛咳为主,洼田饮水试验4级,查体咽反射消失,进入吞咽期。

②吞咽期取穴:百会、风府、天容、天牖、外关、大陵、光明、太冲、舌三针(上廉泉,上廉泉左右各1寸,共3穴)。操作:患者先取坐位,采用0.30mm×25mm毫针快速刺入风府约 20 mm,行提插平补平泻手法,得气后出针;然后改仰卧位,采用0.30mm×75mm毫针对透天牗穴,刺入约60mm,此处神经血管丰富,当缓慢进针,不可行提插捻转等手法;采用0.30mm×40mm毫针,百会向前、膻中向上平刺约38mm,舌三针朝舌根方向深刺约38mm,行提插泻法。余穴位常规针刺,采用泻法。舌三针(廉泉、右侧旁廉泉)连接电针仪,予断续波,电流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留针30min,每日治疗1次。最后采用0.35mm×75mm火针针刺咽鼓管口,将火针烧至白亮,刺入约70mm,患者自觉鼻部酸胀感强烈,并放射至咽喉及眼部,每周治疗1次。吞咽期治疗4周后,患者言语较前清晰,偶有饮水呛咳,吞咽困难较前改善,洼田饮水试验2级,咽反射减弱,予拔除鼻饲管。1个月后电话随访,患者家属代诉症状稳定,言语尚清,偶有饮水呛咳。

按语:此案患者为延髓运动性核团受损所致的 真性延髓麻痹,口腔期以构音障碍、流涎为主要表现,选用足阳明胃经穴,取“治痿独取阳明”之意,辅以手少阴心经穴,配合火针舌体,疏通经脉,鼓动阳气。吞咽期以饮水呛咳、吞咽困难为主症,取少阳经穴为主,辅以厥阴经穴,配合火针深刺咽鼓管口,刺激鼻咽部,温通经脉,祛瘀生新。

综上,林国华教授取现代医学分期论治之精华,勤思笃行,在此基础上加入中医辨经、辨位论治,谨守卒中后穴因功能障碍精亏髓乏、元阳虚衰之病机,谨遵“从阳引阴”之法,通调任督,重用阳经,分期结合辨经、辨位论治。口腔期阳明失约,面瘫舌痿,当重取阳明,鼓动气血;吞咽期邪犯少阳,枢机不利,故疏利少阳,畅达气血;食管期阳明脉虚,浊气不降,则通补阳明,益气养血。此外,本病属阴,阳虚并痰瘀痹阻关窍,林国华教授灵活运用岭南火针疗法,取其温通经脉、去菀陈莝之效,分期选用舌体、咽鼓管口、咽后壁祛邪通脉,启窍利咽。因此病病情较重,病程日久,刺法上多深纳而久留,并配合针刺运动疗法激发阳气,气调阳运,血气通达,阴阳和合,启窍利咽之效佳,为临床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提供参考。

本文收集自互联网,如果发现有涉嫌侵权或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6532516@qq.com以便进行及时清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