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罗号事件(亚罗号事件名词解释)


XINWEN AIHAOZHE (2018·4)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 虽然其中还有很多值得改进和挖掘的地方’但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相信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孔子的伟大形象能更多地走进人心’发挥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作用。[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礼文化传播与认同建构研究”(项目编号 16BXW04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参考文献:[1]罗伯特·洛根.理解新媒介:延伸麦克卢汉[M].何道宽’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45.[2]马向阳.纯粹关系:网络分享时代的社会交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5.[3]马向阳.纯粹关系:网络分享时代的社会交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84.[4]栾轶玫.视觉说服与国家形象建构:对外传播中的视听新话语[J].新闻与写作’2017(8).[5]漆亚林’陈思亦.传统电视与视听新媒体价值链的融合与拓展[J].电视研究’2014(9).[6]丹尼尔·戴扬’伊莱休·卡茨.媒介事件:历史的现场直播[M].麻争旗’译.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229.[7]汪文斌.从一云多屏到多屏互动:中国网络电视台台网融合的探索与实践[J].电视研究’2014(10).[8]栾轶玫.视觉说服与国家形象建构:对外传播中的视听新话语[J].新闻与写作’2017(8).[9]詹姆斯·W.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M].丁未’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7.[10]张淑芳.仪式传播的观念塑造和价值引领[J].当代传播’2017(2).[11]陈来.孔夫子与现代社会[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70.[12]程曼丽.大众传播与国家形象塑造[J].国际新闻界’2007(3).[13]约瑟夫·奈.软实力[M].马娟娟’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5.[14]扬·阿斯曼.文化记忆:早期高级文化中的文字、回忆和政治身份[M].金寿福’黄晓晨’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44-45.[15]阿莱达·阿斯曼.回忆空间:文化记忆的形式和变迁[M].潘璐’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13.[16]陈先达.当代中国文化研究中的一个重大问题[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9(6).[17]范红.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传播策略[J].清华大学学报’2013(2).(作者为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2017 级传播学硕士生)编校:王志昭报 海 钩 沉鸦片战争后’随着来华西人的不断增多’外国人开始在中国开办报刊’其中 1850 年 8 月 3 日由英商奚安门(Henry Shearman)创办的《北华捷报》(TheNorth-China Herald)’ 成为上海开埠后出现的第一份近代报刊’也是近代史上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在华英文报纸之一。

[1] 在上海外侨中’该报素有“英国官报”(Official British Organ)之称。[2] 《北华捷报》注重新闻采访与报道’ 这些报道不仅满足了读者了解时事的需求’也制造了对华战争的舆论。由于《北华捷报》为英国人所创’第二次鸦片战争自然是其报道的重点’其中战争的导火索“亚罗号事件”更具有重要地位和研究价值’然而纵观现有研究’整体来看成果较少’更鲜有从媒介视角的分析。据此’本文希望通过研究相关报道’重点考察《北华捷报》对“亚罗号事件”的报道方式及内容’梳理传播脉络’探究有关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战争舆论’以期丰富对《北华捷报》及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研究。一、表达鲜明立场,声援军事行动1856 年 10 月 8 日’一艘名叫“亚罗”的中国商船自厦门开往广州’停泊在黄埔港。 中国海军将领得知船上有海盗后’ 即于当日早上逮捕了 12 名华人水手。英国驻广州领事巴夏礼(Harry.S.Parker)得知后要求释放水手’并声称英国国旗被扯下。[3] 由此’英国驻华官员认为此事是对英国领事的侮辱’ 并且行文给“亚罗号事件”的冲击波—— — 《北华捷报》与英国对华战争舆论制造初探□郭晓琼 谢庆立【摘要】“亚罗号事件”爆发之后,《北华捷报》对其展开了大规模报道。

通过表明立场、跟进事件进展、发表社论和刊登读者来信,制造了舆论话题,引发读者热议。 《北华捷报》通过议程设置,发挥了媒介引导舆论的作用,使“亚罗号事件”及后续冲突进入在华西人的舆论视野,为英国海军提供了舆论引导,更为其借“亚罗号事件”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提供了理由和借口。【关键词】《北华捷报》;“亚罗号事件”;第二次鸦片战争40万方数据

亚罗号事件

本文收集自互联网,如果发现有涉嫌侵权或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6532516@qq.com以便进行及时清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