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万里(两个马三个马念什么)


这位最后的格格,是中国最后一代王朝的记忆和见证。

她的一生起起伏伏,历经民国、抗战和新中国时期的波澜转折。世事沉浮,她却始终不改面上笑意,用新思想打破人们对进步女性的认知,以担当扛起了家族变故的责任,也用不屈与乐观书写了传奇的一生。

贵族格格立志做记者,

家族视之为荒唐

爱新觉罗·显琦的父亲是清朝八大世袭亲王之一的第十世肃亲王爱新觉罗·善耆,父亲还给她取了汉名:金默玉。

那时候,北京流行一句话:“恭王府的房子,豫王府的墙,肃王府的银子用斗量。”

肃王府家大业大,是高门显贵。

马万里

图片来源必应:琦善

金默玉并没有赶上王府的鼎盛时代。父亲流亡东北6年,因病去世,金默玉才4岁。

好在父亲疼爱她这个幺孩,临终前将她托付给年龄最大的姐姐代为抚养。因此金默玉的童年过得依旧锦衣玉食,贵气十足。

王府依然保持着规矩多多的做派,请安动不动就‘喳’,金默玉自幼被长姐宠爱惯了,十分叛逆。她打趣这种老派规矩:“动不动就‘喳’、‘喳’,你‘扎’谁呢?那字儿念‘zhe’。”

在家庭宴会上,闺阁女孩们都不会去夹远一些的菜,夹远菜是不雅的举动。一旁服务的奶妈会递给她们一个小盘子,一样菜夹一点在里面:“这当然会吃不饱,但是不能流露出来,要坚持到回家去,由奶妈再给开小灶。”

金默玉不会像哥哥姐姐们一样无条件遵循条条框框,这个小不点享有更多自由的特权。譬如,她去上学,从来不会像别的格格一样,有奶妈跟从,因此姐姐们叫她“革命儿”。

马万里

图片来源必应

马万里

在日本贵族学校学成归来,金默玉已出落成了大姑娘,不过她并没有闺阁女孩的秀气,穿着旗袍,守旧地梳着高贵的发饰。

她留着时髦卷发,穿摩登服装,一顶鸭舌帽无法掩盖一双柳叶眉的灵动。

不仅如此,金默玉立志要做记者或者歌唱家。

长辈们显然被吓坏了:一个王府格格,怎么能抛头露面去做职业女性呢?

这只是一个开始。

不能去做记者,她选择来到北京,给一家百货公司做顾问,开始了职业生涯。这份工作不用坐班,薪水还高。

出生在富裕家庭,她大手大脚习惯了,所以为人大方、不计较。朋友来公司买东西都会记在她的帐下,她每月的薪水还不够填平公司的欠账。

不过,她一直是家里人宠爱的格格,所以她的零花钱永远是够够的。

有一次,她剪了男孩样子的短发,还去影楼拍照,被老板挂上墙,当作模特照被摆放。哥哥看到后很生气,当即花高价买下妹妹的短发照,让老板撤下来,送回王府。

哥哥呵斥她,不能再抛头露面。

马万里

图片来源必应:金默玉一家人

金默玉和哥哥吐吐舌头,淘气的她把哥哥逗笑了。

这样的成长环境,造就了金默玉乐观、开朗的性格,也让她在面对之后无法预测的人生,始终带着坚强不屈的品质,从磨难中奋起。

为生计奔波,

从格格沦落成草根

马万里

金默玉一直生活在优渥的物质下,要什么有什么,使得她对钱没有任何概念,也让她有一天过起了为钱奔波的日子。

1949年内战结束,国家解放。

马万里

图片来源必应:金默玉渐渐出落成大美女

读过国外军事学校的哥哥们对未来的命运没有把握。

他们过起了纨绔子弟的生活,将父亲的产业全部变卖,抽鸦片,所剩无几之时,前往中国香港生活,留给金默玉的全部财产就100元,还有6个孩子,外加一个老保姆和她的女儿,一家9口的生计都落在她身上。

她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剩下的大半生,她竟会以与前半生截然不同的方式度过。

为了一家人的生活,她收起了格格的尊贵,沦为了草根。她开始变卖家中的物品:钢琴、地毯、沙发、皮大衣、留声机……什么值钱卖什么。

靠变卖家产并非持久的办法,她专门给海军织毛衣,3天织1件,但还是无法满足一家人的买菜钱。

马万里

图片来源必应

她还开过洗衣坊,专门给富裕家庭洗衣服。但她习惯用上好的肥皂,一个月下来,买肥皂的钱比挣的还多。赊账成了每天的必修课,胡同口杂货铺的老太太看到她就追着问:“钱什么时候给啊?”

尽管生活的现状是她从未预料的穷困潦倒,但她从未抱怨,还是笑意盈盈,乐观面对。

这样艰苦的日子一直熬到1952年。金默玉的哥哥在得知她的境况后,给她寄回来一笔钱,让她不再那么难熬。

这笔本钱解了燃眉之急,她决定全部投入到生意里面去。

当时北京城的四川人多,但川菜馆很少。她眼光敏锐,瞄准商机,花高价请来地道川菜师傅,这很快吸引了不少人消费。川菜馆也在两年时间,名扬北京城。

一家人的生活终于有了保障,她松了一口气。

马万里

后来,国家政策不允许企业私有化,她的菜馆也被公私合营。不过,她很有学问,又精通日语,成为了中央编译局的职员。

新时代前,她用勤劳的双手撑起了一个新的家。彼时,她已经36了,人生到了后半程。

自主选择两段婚姻,

做新时代的创业女性

1954年,她结婚了,是与丧偶多年的画家马万里

也许是缘分使然,她在和马万里相识不久,就进入了婚姻的殿堂,“大喜那天,旗袍是借来的,请帖是丈夫马万里亲自用毛笔写的。”

她现在都还感叹,怎么就把自己嫁出去了。要是在民国时期,她可能就和姐姐们一样,父母选择一户高门显贵,嫁给某一位蒙古王爷,成为满蒙联姻的工具。

当下,她过起了自食其力的生活,还自由选择了婚姻,真是难以置信。

然而,这种平静的生活只维系了4年。1958年2月,离当年的春节还有5天,金默玉突然从家中被带走,开始了她15年的牢狱生活。唯一的罪名,就是她的出身:“肃亲王的女儿,特务川岛芳子的妹妹,在那个年代,这足以让我致命。”

为了不连累老马,金默玉申请了离婚,她决定独自度过漫长的刑期。1973年,刑满释放的金默玉来到天津茶淀农场,成为一名农场工人。

在监狱里,醒来就必须干活。冬天,她用比自己还高的大铁锹费力地挖着苹果树下的冻土,手掌都流血了,还得接着干。没有人会想到,身份尊贵的她有一天会面临无数的委屈和辛苦的劳作。

但金默玉并不觉得难以忍受,她在牢狱中照样放声歌唱,和人聊天时爽朗大笑。她用开朗和热情照亮了自己,也照亮了那段本该暗淡无光的时光。

在这样单调而略带苦涩的生活里,一位讲北方话的上海人施有为,闯进了她的生活。他送给金默玉一把自制的铁锹和一本日文书,诚恳对她说:自己没有钱,也是穷人,但他不在乎外界对默玉的评价,希望和她在一起。

施有为的话让她感动。他质朴、温暖,是值得托付的人。金默玉冰冷已久的心暖了起来,他携着她走进了婚姻的殿堂,也携着她走过了平淡却出彩的后半生。

然而,在农村辛苦劳作的金默玉劳累成疾。1976年,她在回上海探亲时,撑不下去病倒在床,不得不办理了病退。她的病历上写着:脊椎骨质增生、骨髓炎、腰肌劳损。

尽管病退有利于身体的休养,但不干活就没有钱,没有钱吃什么喝什么呢?

马万里

1979年,她写了生平第一封求人的信,收信人是时任国家领导人邓小平。

国家领导人也很关心她的生活,就把她安排到了文史馆工作。但她根本闲不住,一有时间就琢磨着再为国家做点实事。

于是,1992年初,她将家里所有的存款拿出来,倾尽心力开办了一所日语学校,取名为“爱心儿童日语班”。“爱心”暗喻“爱新”,既暗指她是爱新觉罗家族中的一员,又表明了她在晚年为培养儿童的日语能力而奉献自己的爱心。

为了让更多孩子学习语言,她四处奔波走动,筹足经费。1996年5月,爱心日语培训学校正式挂牌。据有关部门确认,该校是当时国内设施最齐全的民办日语专修学校。

后来,这所日语专修学校也扩建成廊坊东方大学城。

这个老太太不仅有了很多学生,还用自己挣的钱买了一套房子,度过晚年生活。

2014年5月26日,这位96岁老人去世。

回望她坎坷不断的一生,坚韧的品质在支撑着她乐观面对。一位高门显贵的格格,在家族没落时,并没有和哥哥们一样,选择逃避,而是迎难而上,放下尊贵,甘当草根,变换角色,踏实生活。

她留过洋、享过福,也坐过牢、吃过苦,这一世坎坷走过,她依然带着14岁男孩装扮时的淘气、率真、自信:“喜怒哀乐这四个字,你那个哀跟那个怒啊,都应该搁到自己心里,但是喜和乐,可以跟很多人来分享。”

当她在牢狱里艰难熬过15年岁月,刑满释放的那天,曾经的佣人见到她,心痛地泪流满面:“小姐,您这是从天上摔到地下了!” 金默玉释然一笑,回答说:“这不是还没有摔死么?”

作者:Anna。在四维空间永葆热情与好奇的探索者。

Reference:

腾讯网:清朝最后一位公主是谁?前几年才去世,人生是一部传奇大戏

国馆:最后一位格格:坐牢15年,76岁创业,一生魔幻又传奇

现代快报:"清朝最后格格"爱新觉罗·显琦去世 享年95岁

搜狐新闻:川岛芳子胞妹去世 被称“清朝最后的格格”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精英说(ID:elites talk),精英说是全球精英、海归和留学生的聚集地。我们传递全球资讯、探讨文化百态、创新社交模式、发现独立思想。这里有温度也有态度,点击下方按钮立刻关注。

本文收集自互联网,如果发现有涉嫌侵权或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6532516@qq.com以便进行及时清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