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年俗文化既要“传”又要“承”


本文目录

1、我们的年俗文化既要“传”又要“承”

2、陕西柳毅传书是哪儿的民俗吗?陕西柳毅传书介绍

我们的年俗文化既要“传”又要“承”。爆竹声中迎新年,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年”是中国民俗中最重要的节日。吉林省民俗学家曹保明说:“中华民族是一个有5000年农耕文化的民族,年最早是时间的节点,庄稼从种下去到丰收是为年,所以年的概念是对丰收的庆祝,一切的仪式、年俗都和珍惜生命与时间的节点有关。

”中国人把春节叫“大年”,过春节就是“过大年”。“过大年”实质上是过文化习俗,也称为“传承年俗文化”,这也是中华民族传统佳节的一大特征。年俗因为传承才得以延续成为传统。现在看,传承年俗文化既要“传”又要“承”。“传”,就是传播年俗文化。年味就是文化味,如今过大年之所以年味依然很浓,就在于对民俗文化的挖掘、保护、传承越来越重视。过去对传统民俗的传播,多是由上了年纪的老人对晚辈口口相传,一代一代地传播,并融入了生活。新媒体时代,传播途径更为广泛,更为快捷,并且还能演绎、互动,一个个民俗活动通过互联网轮番登台、精彩上演,不仅透出民间特有的节日温暖,而且也带给人们满满的文化自信。传播年俗文化要有品味。在民间,关于“年”的传说故事有很多,最为公认的,认为“年”是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的恶兽。相传古时候每到年末的午夜,年兽就会进攻村子,凡被年兽占领的村子都遭受到残酷的屠杀,头上的犄角就是武器。人们利用年兽的三大弱点,放爆竹(会吓坏年兽),贴春联,驱赶年兽的进攻。为了防止年兽的再次骚扰,放爆竹、贴春联渐渐成为节日习俗,春节由此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之一。这种传说演绎了一种朴素的文化,容易加深记忆。有品味更在于结合地方特色,传播地域“年味儿”。在吉林各民族过年的餐桌上,酥甜的灶糖、香软的元宵、豆香的粘豆包、劲道的打糕、甜蜜的沙琪玛……这些凝结在舌尖上的甜蜜经过千百年积淀,形成了固有的“年”文化,随着味蕾一代一代传承。点明“年”对中国人来说是一种精神信仰,过年表达了中国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祖先的崇拜,品尝美味食物,求个红红火火、甜甜蜜蜜。用文化视角进行解读,使“年味儿”得到升华。

传承年俗文化既要“传”又要“承”。“承”就是承接,对年俗文化了解、理解、接受,继续传播。要看到,传统习俗与现代生活并非天然承接,自觉接受的,这就提出一个如何让年轻人欣然接受的问题。年俗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形式,有的还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变化。对于年轻人来说,可能只知道说法,不知道怎么传承;有的只知道形式而不知道习俗的由来。而文化传承又是个慢功,需要讲究方法,需要运用各种媒体、各种方式方法,不断宣传,广泛传播,并注重温习。温习,是传承的重要方法,温习的过程,是加深认知、加深理解的过程。传承年俗文化离不开温习,需要在温习中加深印象,打下烙印,进而转化为行动,在循环往复中让年俗文化得以有效传承。年俗文化要在创新中传承。

如今,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已经改变,一些传统民俗活动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节拍。民俗“活”起来才更迷人,由此衍生出的话题是,如何让民俗文化延续出更蓬勃、更强大的生命力?如何让乡愁的味道更加浓郁?这无疑是一道时代考题。这就要求我们既不能用现代观念简单地超历史地去图解它,更不能随意去否定,也不能机械地模仿,为了传承而传承。要把注意力放在认识自然、亲近自然、协调人与自然的科学关系上,放在培育人们美好情操、发扬乐观向上的进取精神上。特别是当今随着科学发展观思想的深入人心,传递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张扬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明,促进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成了传承创新年俗文化的主旋律。通过传承年俗文化,建立美好精神家园。

我们的年俗文化既要“传”又要“承”

陕西柳毅传书是哪儿的民俗吗?陕西柳毅传书介绍

陕西柳毅传书是陕西咸阳长武县的民俗,它属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柳毅传书是发生在陕西省长武县芋元乡柳泉村的一个真实故事,后经长期流传逐渐演化为传奇故事或神话故事,终被历代文人定格为《柳毅传》(传奇,唐代陇西人李朝威著)和《柳毅传书》(杂剧,元代尚仲贤改编)等,载于中华民间文学史册之中,影响深广。柳毅传书是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长武本地更是影响深远。

公元七世纪时的唐高宗仪凤年间,苏州城里滚绣坊有位书生,名叫柳毅,进京赶考,可名落孙山,打点行装返回吴地前,去京城长安北百余里地的泾阳看望同乡朋友。途中在草原牧场上看到一位年轻女子在牧羊,但形容憔悴,娥眉颦蹙,却又不失大家闺秀的气质。几经询问,才知道该女子乃太湖洞庭龙君的三公主,因受尽丈夫泾河龙王二儿子的欺凌1,最后被贬到草原放羊;但身在异乡客地,无法让数千里外的父母了解受1的苦情。得知柳毅来自家乡太湖之滨的苏州,便托他鸿雁传书;柳毅表示定当竭尽全力去送信。龙女也密传了到洞庭东山如何入太湖和仙界传递书信的方法。龙女递交书信后,便和羊群一起消失得无影无踪。

当天柳毅赶到泾阳朋友家拜访,了解到泾阳城就在泾河旁,泾河从六盘山流入渭河,全长902里,龙女远嫁于此。

经长途跋涉,柳毅回到苏州城,翌日便雇了一匹白马西行,到80里外的洞庭东山投书(一千多年前的洞庭东山还是太湖中的一个大岛,与西侧的洞庭西山岛隔水相望;到了清代渐渐与陆地相连,才形成今日的东山半岛)。柳毅到了太湖边,雇船载人载马抵达洞庭东山岛。几经问讯,找到了龙女所说的“古桔社”石碑坊和一棵枝叶茂密的大桔树,便取出龙女所赠的绢带在树上擦拭了三下,大桔树竟然摇曳起来,一会儿,湖底龙宫侍者带了虾兵蟹将出来迎接。问清原由,侍者便引导柳毅由井入水,进入龙宫。

见到龙王洞庭君后,柳毅便简介自己游学长安,途经泾河边邂遇洞庭龙王之三公主,公主受泾河小龙1,公婆又袒护儿子,及公主被逼牧羊饱受折磨的情况,并呈1信。龙王阅后悲愁万分,懊悔自己将女儿错配了夫君。此事被洞庭君的胞弟钱塘君知道后,怒从胸中起,便统率太湖洞庭水兵和钱塘江水兵西征泾河龙王,生擒泾河小龙,并一口把他吞了,救出侄女。

洞庭君大摆筵席宴请柳毅,龙母娘娘接见柳毅,深表谢意。钱塘君亲自做媒,欲把侄女三公主嫁给柳毅;却遭柳毅严拒。翌日,柳毅辞行。龙王向柳毅赠送了许多奇珍异宝。护送的侍者分水引路,出井登陆,柳毅牵马乘坐渡船,回到城里家中。

后来几年间,柳毅几经波折,先是被“摊官”诬陷受到牢狱之灾,接着妻子重病身亡,后来续弦妻子在难产中去世。就在柳毅寂寞孤独、缺少人生知音之际,龙女装扮成良家小姐,托媒提亲,最后两人喜结良缘。龙女十月怀胎,生下一子。此时,龙女才向柳毅道破真情:龙王一家一直感激柳毅仗1救之恩,也探听到柳毅生活中的波折,故想出此法报恩,龙女表示:愿永远侍奉夫君,白头偕老。

柳毅和龙女后来迁居苏州阊门达四十年。有一年江南大旱,太湖几乎见底,柳毅见状于心不忍,就到丈人洞庭君和叔丈钱塘君处去求雨,竟然借得雨水使太湖水涨三尺。吴地百姓感恩于柳毅,在苏州城内和四乡造水神庙祭祀,如水仙庙、柳仙庙、白马庙等。柳毅逝后,墓葬在苏州阊门内的太伯庙东侧,至明代划入五峰园内;百姓还在墓南造柳毅桥,一为纪念,二为便利瞻仰其墓。

柳毅传书主要叙述了柳毅历经曲折,苦心营救龙女脱难,并结为夫妻,与当地百姓融融相处,兴学、修水、植桑、养蚕、传授耕织技术,做了许许多多的好事,成为百姓心目中所幻想的典型化身。柳毅羽化后,当地百姓感戴他的功德,取村名为“柳泉”,取泉名为“马刨泉”,取井名为“笔蹾井”,昔日龙女牧羊山坡取名为“牧羊山”,山上白石点点,远眺犹如羊群。山中曾生长蓝草,既可药用,又可染布(以上遗址尚存)。之后,在兴龙山修建“龙泉寺”,有僧人主持祭祀。据现遗碑石所载:明代成化年间,当地拔贡赵清,兴动十方信士耆老,募化布施银两,报朝廷敕准,进行修葺。清代至民国十五年曾两次重建圣殿,为柳毅塑像,平时常住7—8名僧道奉祭。每年农历元月十六日举办庆圣庙会,成为传统习俗。建国初,寺庙拆毁,僧道离去。1992年,当地群众在柏树山重修“柳公祠”,塑像奉祭。

据县志记载,清代道光丁酉科举人陈五典(1850年进士,今芋元乡消水村人),曾出任靳县知县,沔阳知州等官,写诗赞日:“原首遥望兴龙山,龙泉长咀探泾水;拔地三环尺无天,古松挺秀绿千般。气象玄妙龙泉寺,神人共话柳毅泉。”旧有“柳枝摇曳,泉绕龙山,洞庭声灵,龙山保障”之联,描绘出“柳毅传书”传说源远流长的历史深根。(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本文收集自互联网,如果发现有涉嫌侵权或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6532516@qq.com以便进行及时清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