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生活常识(小学生生活中的数学知识)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小学生数学生活常识,以及小学生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 1、小学数学小常识
  • 2、小学数学知识汇总有哪些?
  • 3、小学数学 | 知识汇总

小学数学小常识

对于那些成绩较差的小学生来说,学习小学数学都有很大的难度,其实小学数学属于基础类的知识比较多,只要掌握一定的技巧还是比较容易掌握的.在小学,是一个需要养成良好习惯的时期,注重培养孩子的习惯和学习能力是重要的一方面,那小学数学有哪些技巧?

一、重视课内听讲,课后及时进行复习.

新知识的接受和数学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在课堂上进行的,所以我们必须特别注意课堂学习的效率,寻找正确的学习方法.在课堂上,我们必须遵循教师的思想,积极制定以下步骤,思考和预测解决问题的思想与教师之间的差异.特别是,我们必须了解基本知识和基本学习技能,并及时审查它们以避免疑虑.首先,在进行各种练习之前,我们必须记住教师的知识点,正确理解各种公式的推理过程,并试着记住而不是采用"不确定的书籍阅读".勤于思考,对于一些问题试着用大脑去思考,认真分析问题,尝试自己解决问题.

二、多做习题,养成解决问题的好习惯.

如果你想学好数学,你需要提出更多问题,熟悉各种问题的解决问题的想法.首先,我们先从课本的题目为标准,反复练习基本知识,然后找一些课外活动,帮助开拓思路练习,提高自己的分析和掌握解决的规律.对于一些易于查找的问题,您可以准备一个用于收集的错题本,编写自己的想法来解决问题,在日常养成解决问题的好习惯.学会让自己高度集中精力,使大脑兴奋,快速思考,进入最佳状态并在考试中自由使用.

三、调整心态并正确对待考试.

首先,主要的重点应放在基础、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因为大多数测试出于基本问题,较难的题目也是出自于基本.所以只有调整学习的心态,尽量让自己用一个清楚的头脑去解决问题,就没有太难的题目.考试前要多对习题进行演练,开阔思路,在保证真确的前提下提高做题的速度.对于简单的基础题目要拿出二十分的把握去做;难得题目要尽量去做对,使自己的水平能正常或者超常发挥.

由此可见小学数学的技巧就是多做练习题,掌握基本知识.另外就是心态,不能见考试就胆怯,调整心态很重要.所以大家可以遵循这些技巧,来提高自己的能力,使自己进入到数学的海洋中去.

小学数学知识汇总有哪些?

小学数学知识汇总

图形的周长、面积、体积公式及相关知识

长方形周长 =(长+宽)×2

长方形面积 =长×宽

正方形周长 = 边长 × 4

正方形面积 = 边长×边长

三角形面积 = 底×高÷2

平行四边形面积 = 底 × 高

梯形面积 = (上底 +下底)×高÷2

圆的周长等于∏×直径或∏×半径×2 即C =∏d或C = 2∏r

圆的面积等于3.14×半径的平方。

环形的面积等于3.14×(大半径的平方-

小半径的平方)

半圆的周长 = 圆的周长的一半 + 直径

即:∏ r + 2 r

长方体的表面积 = (长×宽 + 长×高 + 宽×高)× 2

长方体的体积 = 长 × 宽 × 高

底面积×高

正方体的表面积 = 棱长×棱长× 6

正方体的体积 = 棱长×棱长×棱长

圆柱体的表面积=2个底面积 + 侧面积

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圆柱体的体积 = 底面积 × 高

圆锥体的体积 = 底面积 × 高 ÷ 3

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6个面、8个顶点和12条棱。

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正方体可以看作是特殊的长方体。

最少需要8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才能拼成一个大正方体。

圆柱体上下两个底面都是圆形,而且它们的面积都相等。

圆柱体的侧面展开是长方形,它的长是圆柱底面的周长,它的高是圆柱的高。

圆锥的底面也是圆形,侧面展开是扇形。

圆柱体的体积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的体积的3倍。

大圆的半径是小圆的直径,则大圆的面积是小圆的面积的4倍。

在正方形里剪一个最大的圆,正方形的边长就是圆的直径。

在长方形里剪一个最大的圆,长方形的宽就是圆的直径。

把一个长方形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以后,面积比原来变小了。

长方形的周长要先除以2,然后再按比例分配;而长方体的棱长总和要先除以4,然后再分配。

圆的半径扩大3倍,周长也扩大3倍,面积扩大9倍。

正方体的棱长扩大3倍,则表面积扩大9倍,体积扩大27倍。

圆柱体或圆锥体的底面半径扩大2倍,体积扩大4倍。

常见的统计图有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是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是不但可以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是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和总数之间的关系

几何初步知识

直线没有端点,两端可以无限延长,不能测量长度。

射线有一个端点,一端可以无限延长,不能测量长度。

线段有两个端点,不能延长,可以测量长度。

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过两点可以画一条直线。

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相互位置有相交和平行两种。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一个顶点和从这个顶点出发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大于0度小于90度的角叫锐角;大于90度小于180度的角叫钝角。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度。

直角是90度,平角是180度,周角是360度。

三角形按角可以分为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三角形按边可分为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不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三个角都是60度。

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当圆、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周长相等时,圆的面积最大,长方形的面积最小。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

等底等高的情况下,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圆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度叫做圆的周长;圆所在的平面的大小叫做圆的面积。

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圆的半径。

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圆的直径。

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圆内最长的线段是直径。

圆有无数条半径和无数条直径。

在同一圆内,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也都相等。

在同一圆内,直径是半径的2倍。

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叫做圆周率,用字母∏来表示,是祖冲之最早计算出来的。∏≈ 3.14

圆心决定了圆的位置,半径决定了圆的大小。

扇形的大小是由半径和圆心角来决定的 。

圆规两角间的距离指的是圆的半径。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对称轴。

圆有无数条对称轴,长方形有两条对称轴,正方形有四条对称轴,等腰三角形有一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三条对称轴,等腰梯形有一条对称轴,半圆或扇形都有一条对称轴。

量的计量

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千米、米、分米、厘米和毫米。

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和平方厘米。

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常用的容积单位有升和毫升。1升=1000毫升。

立方分米就是升,立方厘米就是毫升。

常用的重量单位有吨,千克和克。

常用的人民币单位有元、角、分。

常用的时间单位有世纪、年、月、日、时、分、秒。

1世纪=100年,1年=12月,大月31天,小月30天。

一年有12个月,分为四个季度,每个季度三个月。

每四年中有三个平年和一个闰年。平年2月有28天,闰年2月有29天。

代数初步知识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 子叫做比例。

比的后项不能为0。

比的前项除以后项的商,叫做比值。比值可以是整数、小数或分数。

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上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

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比例尺。

比例尺有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两种。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乘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即: x ÷ y = k (一定)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乘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即: x × y = k ( 一定 )

圆的半径和面积不成比例 和 周长成正比例。

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底和高成反比例。

比例尺一定,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成正比例。

一种商品先降价10%,再提价10%,价格比原来降低了。

甲比乙多25%,则乙比甲少20%。

数和数的运算

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 ,2 ,3 …… 叫做自然数。0也是自然数,是最小的自然数,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都是整数。

把单位“l”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表示其中一份的数是这个分数的分数单位。

两个整数相除,它们的商可以用分数表示。即:a÷b = (b≠0)

分子和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真分数的倒数一定大于1,但假分数的倒数不一定小于1。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上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小数的基本性质。

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循环节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就开始的叫做纯循环小数;循环节不是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叫做混循环小数。

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百分数没有单位。

整数a除以整数b( b≠0 ),除得的商正好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b能整除a 。

如果a能被b整除,我们就说a是b的倍数,b是a的约数。

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它的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叫做质数。

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叫做合数。

把一个合数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叫做分解质因数。

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几个数公有的约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约数,其中最大的一个数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公约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一个自然数不是偶数就是奇数。

最小的偶数是0,最小的奇数是1 ,最小的质数是2 ,最小的合数是4 。

除了0和2以外,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最小的两位数是30,最小的三位数是120。

一个算式,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如果有括号,还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

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以乙数的倒数。

利息 = 本金 × 利率 × 时间

税后利息 = 本金 × 利率 × 时间 ×80%

概念

数的读法和写法

1. 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读亿级、万级时,先按照个级的读法去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亿”或“万”字。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它数位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2. 整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3. 小数的读法:读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从左向右顺次读出每一位数位上的数字。

4. 小数的写法:写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小数点写在个位右下角,小数部分顺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5. 分数的读法:读分数时,先读分母再读“分之”然后读分子,分子和分母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

6. 分数的写法: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

7. 百分数的读法:读百分数时,先读百分之,再读百分号前面的数,读数时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

8. 百分数的写法: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在原来的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来表示。

(二)数的改写

一个较大的多位数,为了读写方便,常常把它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有时还可以根据需要,省略这个数某一位后面的数,写成近似数。

1. 准确数:在实际生活中,为了计数的简便,可以把一个较大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改写后的数是原数的准确数。 例如把 1254300000 改写成以万做单位的数是 125430 万;改写成 以亿做单位 的数 12.543 亿。

2. 近似数:根据实际需要,我们还可以把一个较大的数,省略某一位后面的尾数,用一个近似数来表示。 例如: 1302490015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是 13 亿。

3. 四舍五入法:要省略的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是4 或者比4小,就把尾数去掉;如果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是5或者比5大,就把尾数舍去,并向它的前一位进1。例如:省略 345900 万后面的尾数约是 35 万。省略 4725097420 亿后面的尾数约是 47 亿。

4. 大小比较

1. 比较整数大小:比较整数的大小,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如果位数相同,就看最高位,最高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看下一位,哪一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

2. 比较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也相同的,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3. 比较分数的大小: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分子相同的数,分母小的分数大。分数的分母和分子都不相同的,先通分,再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三)数的互化

1. 小数化成分数:原来有几位小数,就在1的后面写几个零作分母,把原来的小数去掉小数点作分子,能约分的要约分。

2. 分数化成小数:用分母去除分子。能除尽的就化成有限小数,有的不能除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一般保留三位小数。

3. 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如果分母中含有2和5 以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4. 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

5. 百分数化成小数: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6. 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

7. 百分数化成小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四)数的整除

1. 把一个合数分解质因数,通常用短除法。先用能整除这个合数的质数去除,一直除到商是质数为止,再把除数和商写成连乘的形式。

2. 求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方法是:先用这几个数的公约数连续去除,一直除到所得的商只有公约数1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连乘求积,这个积就是这几个数的的最大公约数。

3. 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是:先用这几个数(或其中的部分数)的公约数去除,一直除到互质(或两两互质)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和商连乘求积,这个积就是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4. 成为互质关系的两个数:1和任何自然数互质;相邻的两个自然数互质; 当合数不是质数的倍数时,这个合数和这个质数互质;两个合数的公约数只有1时,这两个合数互质。

(五)约分和通分

约分的方法:用分子和分母的公约数(1除外)去除分子、分母;通常要除到得出最简分数为止。

通分的方法:先求出原来的几个分数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然后把各分数化成用这个最小公倍数作分母的分数。

第一章 数和数的运算

(一)整数

整数的意义

自然数和0都是整数。

自然数

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计数单位

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数位

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数的整除

整数a除以整数b(b ≠ 0),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 。

如果数a能被数b(b ≠ 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约数(或a的因数)。倍数和约数是相互依存的。

因为35能被7整除,所以35是7的倍数,7是35的约数。

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它本身。例如:10的约数有1、2、5、10,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10。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3的倍数有:3、6、9、12……其中最小的倍数是3 ,没有最大的倍数。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例如:202、480、304,都能被2整除。。

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能被5整除,例如:5、30、405都能被5整除。。

一个数的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例如:12、108、204都能被3整除。

一个数各位数上的和能被9整除,这个数就能被9整除。

能被3整除的数不一定能被9整除,但是能被9整除的数一定能被3整除。

一个数的末两位数能被4(或25)整除,这个数就能被4(或25)整除。例如:16、404、1256都能被4整除,50、325、500、1675都能被25整除。

一个数的末三位数能被8(或125)整除,这个数就能被8(或125)整除。例如:1168、4600、5000、12344都能被8整除,1125、13375、5000都能被125整除。

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

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

0也是偶数。自然数按能否被2 整除的特征可分为奇数和偶数。

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100以内的质数有: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

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例如 4、6、8、9、12都是合数。

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自然数除了1外,不是质数就是合数。如果把自然数按其约数的个数的不同分类,可分为质数、合数和1。

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其中每个质数都是这个合数的因数,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例如15=3×5,3和5 叫做15的质因数。

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

例如把28分解质因数

几个数公有的约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约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例如12的约数有1、2、3、4、6、12;18的约数有1、2、3、6、9、18。其中,1、2、3、6是12和1 8的公约数,6是它们的最大公约数。

公约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成互质关系的两个数,有下列几种情况:

1和任何自然数互质。

相邻的两个自然数互质。

两个不同的质数互质。

当合数不是质数的倍数时,这个合数和这个质数互质。

两个合数的公约数只有1时,这两个合数互质,如果几个数中任意两个都互质,就说这几个数两两互质。

如果较小数是较大数的约数,那么较小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它们的最大公约数就是1。

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如2的倍数有2、4、6 、8、10、12、14、16、18 ……

3的倍数有3、6、9、12、15、18 …… 其中6、12、18……是2、3的公倍数,6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如果较大数是较小数的倍数,那么较大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那么这两个数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几个数的公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而几个数的公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二)小数的意义

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 得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 可以用小数表示。

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一个小数由整数部分、小数部分和小数点部分组成。数中的圆点叫做小数点,小数点左边的数叫做整数部分,小数点左边的数叫做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的数叫做小数部分。

在小数里,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小数部分的最高分数单位“十分之一”和整数部分的最低单位“一”之间的进率也是10。

小数的分类

纯小数:整数部分是零的小数,叫做纯小数。例如: 0.25 、 0.368 都是纯小数。

带小数:整数部分不是零的小数,叫做带小数。 例如: 3.25 、 5.26 都是带小数。

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数位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 例如: 41.7 、 25.3 、 0.23 都是有限小数。

无限小数:小数部分的数位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例如: 4.33 …… 3.1415926 ……

无限不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数字排列无规律且位数无限,这样的小数叫做无限不循环小数。例如:∏

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有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个数叫做循环小数。 例如: 3.555 …… 0.0333 …… 12.109109 ……

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 例如: 3.99 ……的循环节是“ 9 ” , 0.5454 ……的循环节是“ 54 ” 。

纯循环小数:循环节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叫做纯循环小数。 例如: 3.111 …… 0.5656 ……

混循环小数:循环节不是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叫做混循环小数。 3.1222 …… 0.03333 ……

写循环小数的时候,为了简便,小数的循环部分只需写出一个循环节,并在这个循环节的首、末位数字上各点一个圆点。如果循环节只有一个数字,就只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例如: 3.777 …… 简写作 0.5302302 …… 简写作 。

(三)分数的意义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在分数里,中间的横线叫做分数线;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母,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多少份;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子,表示有这样的多少份。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分数的分类

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带分数:假分数可以写成整数与真分数合成的数,通常叫做带分数。

约分和通分

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是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分子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四)百分数

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百分数通常用"%"来表示。百分号是表示百分数的符号。

小学数学 | 知识汇总

2018年的最后一天,如果总结一个年度关键词,大概是思维僵化。

思维僵化,脑子糊涂,总感觉24小时都是糊里糊涂,头脑不清,浑浑噩噩睡眠严重不足的状态。

一团浆糊,一动脑筋就头痛啊。

脑子越用越灵活。工作心不在焉,生活懒惰安逸,不是玩电脑就是玩手机,一点不想事的日积月累结果就是脑袋严重僵化,稍微要想点事情都感觉转不动,甚至感觉头痛,真是不行啊。

如何抵抗脑筋僵化?学习数学吧,从最基本的数学开始。

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数学 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根据百度百科, 数学 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

数学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通过数学学习,不只是提高计算能力,还能够培养和提升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学习数学吧,看看计算能力退化到何种程度了,看看还能进行多大难度的计算,看看是不是还能进行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把小学数学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学段(1~3年级)、第二学段(4~6年级)。

根据标准,在小学阶段,数学课程内容(含每个年级)也可以分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几个部分。小学数学的学习,是要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方法、基本活动经验。

并且,每一册的内容是否都有「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三个部分的内容,每册书本最后的总复习都有给出。另外,每册课本的「整理与复习」有整理出内容要点。

第一学段「数与代数」的内容可以分为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常见的量几个部分。目标是能运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能进行交流;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实际意义作出解释;能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常见的量有关的简单问题。

一年级上册关于「数与代数」内容有6节。「生活中的数」经历从日常生活情景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从而让学生认识 数 及数的表示,学会数数,能认、读、写简单的数,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认识数的大小,理解符号 <,=,> 的含义,学会个位数的大小的比较。「比较」结合具体情境学会大小、多少、高矮、长短、重轻的比较判断。「加与减(一)」认识 加号 和 减号 ,认识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知道 得数 概念;通过数数的方式学习一位数的加减法计算(最多两步,和不超过10),通过手算等数数的方式练习口算和心算,会做简单的加法表、减法表。然后学习分类。「位置与顺序」学习前后上下左右位置和顺序,能用数表示事物的顺序和位置。「加与减(二)」认识数的个位和十位,通过数数的方法认识计数器,学习两位数(20以内)的加减运算和比较;通过加法表减法表的观察记忆演变加强计算能力。「认识钟表」是量方面的内容,要能认识钟表,知道24时记时法,结合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

一年级下册关于「数与代数」内容有6节。「加与减(一)」继续学习两位数(20以内)的加减运算,学会通过 拆分两位数(拆10) 进行减法从而降低难度的计算方法,制作两位数的减法表帮助锻炼口算和心算能力,能熟练地 口算 20以内的加减法。「生活中的数」认识百位数,通过数数的方式掌握100以内的数字,学会百以内数的大小的比较,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理解各数位上的数字表示的意义。「加与减(二)」认识加法算式、 加数、和 ,认识减法算式、 被减数、减数、差 ;学习两位数(100以内)的加减法;学会用 竖式计算 (加法竖式和减法竖式)。「加与减(三)」学习两位数(100以内)的加减法,理解 进位 和 借位 ,会使用进位和借位进行竖式计算,能口算简单的百以内的加减法。

二年级上册关于「数与代数」内容有7节。「加与减」通过两位数(100以内)的加减计算对一年级关于数的认识和运算的温故知新,能口算简单的百以内的加减法。「购物」是学习常见的量,在现实情境中,认识 元、角、分 ,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数一数与乘法」是通过加法学习乘法,认识 乘法算式 ,理解 乘数、乘号、积 的含义。「2~5的乘法口诀」和「6~9的乘法口诀」两节内容学习乘法口诀,会做乘法表,帮助学习乘法计算能力。「分一分与除法」通过分一分的方式学习 除法 ,认识 除法算式 ,理解 被除数、除号、除数、商 的含义 。「除法」是到目前为止数与代数的综合学习,包括乘法、除法及数的大小的比较等的综合运用。

二年级下册关于「数与代数」内容有4节。「除法」包含对前面知识的温故知新,认识并掌握 除法竖式 ,会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认识和理解 余数 。「生活中的大数」在生活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认识千位数和万位数,并能进行估计,认识 算盘 ,认识理解掌握 数位顺序表 ,知道用算盘可以表示多位数。「加与减」能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学会 验算 。「时、分、秒」也是常见的量的内容,认识 时、分、秒 ,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三年级上册缺,内容补充为: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认识小括号,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三年级下册关于「数与代数」内容有4节。「除法」和「乘法」包含对前面知识的温故知新及拓展加深。「除法」会两位数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乘法」会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三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能口算简单的一位数乘除两位数;能结合具体情境,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简单估算,体会估算在生活中的作用。「千克、克、吨」是常见的量的内容,在现实情境中,感受并认识 克、千克、吨 ,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认识分数」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 分数 ,认识 分子、分数线、分母 ;能读、写和分数;能比较两个同分母分数的大小,能进行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运算以及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

第一学段「图形与几何」的内容可以分为图形的认识、测量、图形的运动、图形与位置几个部分。能对简单几何体和图形进行分类;

一年级上册关于「图形与几何」的内容有「认识图形」小节,从生活中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几何体。「位置与顺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一年级下册关于「图形与几何」的内容有2节。「观察物体」要求能根据具体事物、照片或直观图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有趣的图形」要求能辨认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 等简单图形;学会简单的拼图。

二年级上册关于「图形与几何」的内容有2节。「图形的变化」是认识图形拓展变化,会画、折、剪简单的图形。「测量」结合生活实际,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体会并认识长度单位 米 、 厘米 ,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认识测量工具尺子。

二年级下册关于图形的内容有3节。「方向与位置」是图形与位置的内容,学习给定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中的一个方向,能辨认其余三个方向,知道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会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测量」认识长度单位 分米 、 毫米、千米 ,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认识图形」结合生活情境认识 角 ,了解 直角、锐角和钝角 ;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 平行四边形 的特征(主要是边和角的特征)。

三年级上册缺,内容补充为:结合实例认识周长,并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 周长公式 。;

三年级下册关于图形的内容有两节。「图形的运动」结合实例,感受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概念,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辨认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能利用方格纸对图形进行平移。「面积」结合实例认识 面积 (概念),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 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 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会估计给定简单图形的面积。

第一学段「统计与概率」的内容是初步认识统计与概率,能进行数据的简单分析。

一年级上册关于「统计与概率」的内容「分类」小节,可以归纳为「统计」最初步的认识,能根据给定的标准或者自己选定的标准,对事物或数据进行分类,感受分类与分类标准的关系;能对简单几何体和图形进行分类。

二年级下册有一节「调查与记录」,是「统计与概率」的内容,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了解调查、测量等收集数据的简单方法,并能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

三年级下册关于「统计与概率」的内容有「数据的整理和表示」小节,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了解调查、测量等收集数据的简单方法,并能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

第二学段「数与代数」的内容可以分为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式与方程、正比例和反比例几个部分。在具体运算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要能体会加与减、乘与除的互逆关系。

四年级上册关于「数与代数」内容有5节。「认识更大的数」在具体情境中,认识万以上的数,了解十进制计数法,会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理解符号 ≈ ( 约等号 ,读作约等于)的含义,理解 近似数 (对应 精确数 ),掌握 四舍五入 法;认识 自然数 。「乘法」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认识计算工具和一些有趣的算式。「运算律」认识 中括号 ,理解中括号和小括号的运算优先级;能进行简单的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探索并了解运算律(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会应用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除法」学习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掌握 商不变的规律 ;在具体情境中,了解 常见的数量关系 :路程=速度×时间、总价=单价×数量,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生活中的负数」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 负数、正数 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量;认识编码,了解身份证、银行卡的编码方式;会运用数描述事物的某些特征,进一步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四年级下册关于「数与代数」内容有3节。「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结合具体情境,理解 小数 的意义,会进行小数、分数的转化(不包括将循环小数化为分数);认识小数点后的 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 ,了解小数部分的计数单位,能比较小数的大小;能分别进行简单的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小数乘法」通过移位的方式学会小数的乘法,学会一位小数和两位小数的乘法,能进行简单的小数乘运算。「认识方程」在具体情境中能 用字母表示数 ;结合简单的实际情境,了解 等量关系 ,并能用字母表示;掌握 方程(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 的概念,能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如3 x +2=5,2 x - x =3),了解方程的作用;了解 等式的性质 ,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五年级上册关于「数与代数」内容有3节。「小数除法」通过单位的换算学会小数的除法,能进行简单的小数除运算;认识 循环小数 。「倍数与因数」掌握 倍数、因素、奇数、偶数、质数、合数 的概念;知道2,3,5的倍数的特征。「分数的意义」认识 分数 ,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 分数单位 、 真分数、假分数 的概念;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的基本性质;掌握 约分、最简分数、通分 的概念,学会约分和通分计算。了解 公倍数 和 最小公倍数 ;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10以内自然数的所有倍数,能找出10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了解 公因数 和 最大公因数 ;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一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能找出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五年级下册关于「数与代数」内容有4节。「分数加减法」能进行简单的分数(不含带分数)的加、减运算。「分数乘法」能进行简单的分数(不含带分数)的乘运算(正数乘分数、分数乘分数);掌握 倒数 的概念。「分数除法」能进行简单的分数(不含带分数)的除运算(分数除以正数)。「用方程解决问题」能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学习用方程解决经典的 相遇问题 。

六年级上册关于「数与代数」内容有4节。「分数混合运算」能进行简单的分数(不含带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以及含分数的方程表示等量关系及解方程。「百分数」结合具体情境,理解 百分数 的意义,认识 百分号、百分比、百分率 ;能进行简单的百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会进行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转化(不包括将循环小数化为分数);能解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比的认识」在实际情境中理解 比 的含义,掌握比的概念,识记 前项、后项、比值 的概念,学会比的化简。「百分数的应用」能解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六年级下册关于「数与代数」内容有2节。「比例」认识 比例 (相等的式子),理解 内项、外项 的概念;理解掌握 比例尺 的概念;在具体情境中,会按给定的比例进行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换算;能利用方格纸按一定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正比例与反比例」通过具体情境,认识成正比例的量和成反比例的量,掌握 正比例、反比例 的概念;会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方格纸上画图,并会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能利用方格纸按一定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关系量的实例,并进行交流。

第二学段「图形与几何」的内容可以分为图形的认识、测量、图形的运动、图形与位置几个部分。

四年级上册关于「图形与几何」的内容有2节。「线与角」结合实例了解 线段、射线和直线 ;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 距离 ;了解平面上两条直线的 相交 与 垂直 、平移与 平行 关系;了解直线的旋转与角关系,知道 平角 与 周角 ,了解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之间的大小关系;能用 量角器 量指定角的度数,能画指定度数的角,会用三角尺画30°,45°,60°,90°角。「方向与位置」在具体情境中,会按给定的比例进行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换算;能在 方格 纸上用 数对 (限于正整数)表示位置,知道数对与方格纸上点的对应;能根据物体相对于参照点的方向和距离确定其位置;会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四年级下册关于「图形与几何」的内容有2节。「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认识 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通过观察、操作,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认识 平行四边形 、 梯形 。「观察物体」能辨认从不同方向(前面、侧面、上面)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图。

五年级上册「图形与几何」的内容有3节。「轴对称和平移」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补全一个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在方格纸上认识图形的平移与旋转,能在方格纸上按水平或垂直方向将简单图形平移,会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多边形的面积」学会用 割补法、数格法 比较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认识底和高,探索并掌握 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 ,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组合图形的面积」通过组合分割的方式求面积,知道面积单位: 平方千米、公顷 。

五年级下册「图形与几何」的内容有3节。「长方体(一)」过观察、操作,认识 长方体、正方体 (包含长、宽、高、棱、定点等),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展开图及表面积,探索并掌握 长方体、正方体的棱长总和和表面积 的计算方法(公式),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长方体(二)」认识长方体的体积和容积的概念,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 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的计算方法(公式) ,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确定位置」能根据物体相对于参照点的方向和距离确定其位置。

六年级上册关于「图形与几何」内容有2节。「圆」通过观察、操作,认识 圆 ,掌握 圆心、半径r、直径d 等概念及其关系,会用圆规画圆;了解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为定值,理解 圆周率π ,掌握 圆的周长公式 ;知道 扇形 ,探索并掌握 圆的面积公式 ,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观察物体」能辨认从不同方向(前面、侧面、上面)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图;通过观察物体掌握一种测量方法。

六年级下册「图形与几何」的内容有2节。「圆柱与圆锥」通过观察、操作,认识 圆柱 和 圆锥 ,认识圆柱的展开图;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 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 以及 圆锥的体积 的计算方法(公式),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图形的运动」通过观察、操作等,在方格纸上认识图形的平移与旋转,能在方格纸上按水平或垂直方向将简单图形平移,会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能从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角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并运用它们在方格纸上设计简单的图案。

第二学段「统计与概率」的内容可以分为简单数据统计过程、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两个部分内容。

四年级上册关于「统计与概率」的内容有「可能性」小节,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实例感受简单的随机现象;能列出简单的随机现象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通过试验、游戏等活动,感受随机现象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的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出定性描述,并能进行交流。

四年级下册关于「统计与概率」的内容有「数据的表示和分析」小节,认识 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 ;能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直观且有效地表示数据;理解 平均数 的概念,体会平均数的作用,能计算平均数,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其实际意义。

五年级上册关于「统计与概率」的内容有「可能性」小节,进一步认识可能性概率。

五年级下册关于「统计与概率」的内容有「数据的表示和分析」小节,认识 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 ,并能用它们直观且有效地表示数据;再次认识 平均数 ,体会平均数的作用,能计算平均数,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其实际意义。

六年级上册关于「统计与概率」的内容有「数据处理」小节,认识 扇形统计图 ;能用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直观且有效地表示数据。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会根据实际问题设计简单的调查表,能选择适当的方法(如调查、试验、测量)收集数据;能读懂简单的统计图表;能解释统计结果,根据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并能进行交流。

匆匆一览,终归粗浅。

如果做不到深入而细致,开卷有益也是好事一件。

如果能用表格、树、思维导图整理知识点,一定能更好地回答读书得到的收获。

小学数学,简单和基础,却也包含多个分支的内容和多种能力的培养。

常见不疑的困惑,最简单的知识,常常说不出口;最简单的知识技能和思考方法的应用问题,常常不知道该如何解决。

在读书的时候,能感受到大脑还在思考,就是最大的回报吧。

小学生数学生活常识(小学生生活中的数学知识)

关于小学生数学生活常识和小学生生活中的数学知识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文收集自互联网,如果发现有涉嫌侵权或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6532516@qq.com以便进行及时清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