莽山烙铁头蛇(莽山烙铁头蛇很贵吗)


【模式标本产地】湖南宜章莽山。

莽山烙铁头蛇

【曾用名】白尾蛇、罕蛇、小青龙。

莽山烙铁头蛇

【概述】莽山烙铁头蛇是20世纪末发现的一种颊窝类蝮蛇中的特大型毒蛇,它较先由湖南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陈远辉发现于1984年,并于1989年获得标本,经中科院院士赵尔宓鉴定后确认为新种,两人联名于1990年发表新种文章。该蛇原隶蝰科蝮亚科烙铁头蛇属(Trimet’est,rus),后因其体形巨大,形态特殊,张服基(1992)将它另立新属称莽山烙铁头蛇属(Ermia)以辖之(单属单种);2004年德国学者Andreas GIarnprecht和Frank Tillack撰文认为,该属名早已被昆虫纲蝗虫类等先占,因此将莽山烙铁头蛇属另命新属名(Zhaoer—mia GlJrnprecht andTillack,2004)以替代(词源:更改为新的属名使之成为对赵尔宓博士表示敬意的可用属名)。此蛇又因其分布范围狭窄(只在湖南莽山地区有分布,范围约100km),数量稀少(目前地球上有300~500条),更因为偷盗滥捕等因素而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最濒危的蛇种。1994年“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将其列为中国需优先一级保护的蛇种之一,1998年《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将其列为极危等级的动物。国际保护组织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数次将其列入《红色名录》。此蛇学术价值极大,对它的保护工作刻不容缓,必须进一步加强,否则将面临灭绝。

【 分布】目前仅在湘粤边境的莽山地区一带有分布,其分布范围约100km。

莽山烙铁头蛇

莽山烙铁头蛇

【鉴别特征】蝮亚科大型毒蛇,体形粗壮。外表黄绿色斑纹上杂以黑褐色网状鳞片,酷似落地的枯树叶。最重要的特征是:尾巴乳白色,有8~lOcm长的白色鳞片。头呈三角形,吻棱显著,头背部均是小鳞,平滑无棱,其中以眶上鳞较大,且略隆起,左右眶上鳞问一横排有小鳞约9(7)枚。颊鳞1枚,较小。有颊窝,窝前鳞较大。眶前鳞2枚,窄长;眶后鳞2枚,甚小,位于眶后上角;眶下鳞1枚,甚长。上唇鳞7(8)枚,第3枚较大。背鳞菱形,多数具纵棱,25—25—17行,中段两侧最外行平滑无棱。腹鳞187~198(平均190.1)枚,尾下鳞60~67对。成蛇全长2000mm以上

本文收集自互联网,如果发现有涉嫌侵权或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6532516@qq.com以便进行及时清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