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读书笔记摘抄(乡土中国的读书摘抄)


编者按

读书人容易被别人说成是“书呆子”。这对我来说是个警醒,所以我经常想的问题是如何把书读活。后来,我总结出“互动性阅读”。书是死的,你要想办法与它互动:眼动、脑动、手动,蔡元培先生还有一个“心动”。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摘抄

✎【搞清楚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由此对个人阅读进行规划和设计】

个人阅读如何规划设计呢?有四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要有自知之明。

搞清楚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想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认清自己的劣势是什么,优势是什么,然后怎么做加法。比如,我小时候在农村长大,熟悉动植物知识,喜欢自然、历史和文学,这些当中既有优势也有劣势。当我把这些分析得很清楚的时候,可以说自己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

读书就好像配药,我不懂的地方多配一点,懂的地方少配一点,这样就能让我们的知识更为全面系统,进而构筑体系。

第二,要有清晰的目标。

读书要有目标,越清晰越好。我这几年的读书目标很明确,就是要在专业依托的基础上解决体系问题。

第三,要有配置的书单。

现在很多人喜欢请别人推荐书,我不太认同这种做法。在我看来,推荐书必须建立在对别人十分了解的基础上才好,比如,我知道你读过什么书,知道你的经历和兴趣是什么。因此,我不喜欢那些所谓的“教师必读书”,那个东西很容易误导人。因为人和人都不一样,你怎么知道那是他“必读”的?

但另一方面,我又喜欢看那些名家的书单,并且会研究它们,这些人都在看什么?为什么要看这些?同样专业的人开出的书单我会进行比较,从中可以获得很多启示。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摘抄

第四,要有适用之法。

在阅读中摸索总结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在没有找到有效的读书方法之前,不妨用自己的“笨办法”。只要坚持且不断反思改进,“笨办法”也会变得灵巧起来,给我们带来丰厚收获。

❤ 在我们走上阅读之路后,要有选书的意识和方法。这里有六个建议: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摘抄

什么叫“钥匙般的书”?就是像钥匙一样,能帮我们打开某个领域的书。比如,西方哲学史,在中国的书店里会找到很多版本。罗素的《西方哲学史》,梯利的《西方哲学史》,我都翻过,但最后还是觉得希尔贝克的《西方哲学史》最好。这是他作为挪威的大学教授给本科生编写的哲学教材,比较通俗,融合了当下的很多社会问题。因为希尔贝克是挪威人,没有欧洲的中心主义,读起来还有一种东西方的平衡感。在我的阅读经验中,希尔贝克的《西方哲学史》就是“钥匙般的书”。

如果你关注一个议题或者某个领域,就应该挑这种钥匙般的书来读,读一本胜过十本。

比如,我第一次读哈耶克是他的《致命的自负》,书中说的是现代人的知识狂妄和理性的极端自信。我觉得哈耶克的见解很深刻,后来有找了很多本他的书,包括《科学的反革命》、《通往奴役之路》等。有的时候还会有延伸,读与之相关的作者的著述,比如米塞斯、波普尔等人。

此外,当我们很佩服一个人的时候,就会敲打自己,找批判他的书来看。比如,哈耶克的“老对手”是凯恩斯,我对哈耶克很佩服的时候,就会找些凯恩斯的东西来读。这样延伸和对比阅读的效果很明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建构体系。

✎【不能只读“中国书”,也不要迷信“外国书”,通过阅读探寻中西文化的互补和融合】

现在很多学校把阅读定义为“国学阅读”,只让师生读中国传统经典。我觉得这种做法不是很好,因为“国学”只应该是阅读的一部分内容。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摘抄

大家知道,当下的中国社会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中国社会了。尽管传统在今天依然很有生命力,但我们的制度观念、组织形态、行为方式等很多都是从西方传过来的。

中西方文化的融合至今还是一个很艰难的事情,因而,人们更多感受到的是两者的冲突。如果单纯地从中国传统出发,对当前社会的诸多问题很难有机理上的分析和把握,做价值判断,呼吁“回归”,也就成了一种近乎本能的反应。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摘抄

但是,我们回归到哪里呢?

从社会动力机制和结构形态看,我们今天生活在一个“西化”的社会,比如,崇尚科学,相信进步,追求时尚,鼓励消费……这几乎成了不可逆转的趋势,身在其中的我们怎么“回归”中国传统呢?怎么可能呢?!

那么,问题来了——回不去了,怎么往前走?至少,我们要尽量弄明白,我们为什么会在今天的这个位置上?这样一路走下去的前景是什么?

科学、民主、自由、进步等这些观念都来自于西方,很难用传统文化去解读(不是说“不能”),但如果借助西方社会科学的分析视角和思想成果,对现代社会的种种问题及其产生的背景、发展的脉络就会有很多认识和理解。

我们会渐渐认识到,就理想形态来说,所谓“现代社会”,可能有别于我们当前看到的西方社会,也非我们当下身处的“西化社会”。

以前有人问我:“为什么不读‘中国书 ’”?确实,我这几年读了很多西方社会科学著作,涉及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心理学、人类学等多个领域。

但这些“外国书”读得越多,就越觉得有必要“读回来”,即回到中国传统文化获取思想资源,帮助我们在“西化社会”的基础上理解和重构现代社会。这种“回归”,不再是“非此即彼”,而是寻求两者的互补和融合。

今天我也拿了几本书。这本叫《赫胥黎自由教育论》,是潘光旦先生译的,他是民国的一个社会学家,在国外留学很多年。这本书融合中西,对现代教育有很多精深的见解。我觉得,现在中国的教育也要走到这一步,也要有融合中西的意识和追求。你看那些民国大家,之所以光芒万丈,很大的一个原因,就在于他们是学贯中西的。

我们应该以融合的心态来看待和解决中西文化冲突,并且在这个前提下,谋求中国教育的改善。这条路尽管前面也有人走,但并没有走通,今天依然是我们面临的任务。

✎【学会“互动性阅读”,把书读活,不做“书呆子”!】

读书人容易被别人说成是“书呆子”。这对我来说是个警醒,所以我经常想的问题是如何把书读活。后来,我总结出“互动性阅读”。书是死的,你要想办法与它互动:眼动、脑动、手动,蔡元培先生还有一个“心动”。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摘抄

读一本书之前,最好想想我的问题是什么,我像知道什么,这样就是带着问题进入的。不用贬损这种强烈的目的性,每读一本书要有一个疑问,带着问题阅读,读的时候还会发现问题,寻求解答,这是一个探索的过程,也是和作者对话的过程。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摘抄

其中要注意相冲突的观点,有冲突、有对立的时候就是最能够帮助你建立体系的时候。我个人是特别注意作者对相关观点和人物的评判。这是精神大餐,它会帮助我们梳理脉络。

另外,读书要随时标注、记录,比如大三角、小三角、波浪线、下划线等都各有所表,形成自己的符号体系。

✎【掌握“结构化读书法”,从文字堆里拎出我们想要的东西】

很多人拿起书,却不知道如何进入,或者读进去后很快又迷了路,或者读完一本书后感觉什么也没有留下。

如果掌握“结构化读书法”,就能避免这几种情况,从文字堆里拎出我们想要的东西。具体来说,有“内部结构化”和“外部结构化”两种方法。

※ 内部结构化:

小时候学课文,老师都会让我们总结中心思想和段落大意。这样教语文现在看来颇有问题,但在个人读书的时候,如果不断梳理总结,就能抽取出书的架构,甚至可以浓缩成一张图,或者一两句话。这样不仅能把书读懂、读透,读完之后记忆效果也好。所以,我在读书时,每读完一个章节就会停下来回想一会,并且写写画画,尽量把要点和脉络梳理出来。

※ 外部结构化:

即以某本书为中心,不断向外拓展。比如,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提出中国传统社会是“差序格局”,即人际关系以家族为中心一圈圈向外扩散,这与西方社会的团体格局有很大不同。读《乡土中国》时,除了梳理书中内容,还可以了解费孝通有什么样的学术经历,为什么要写《乡土中国》。循着这些问题,你就会了解到他的导师是马林诺夫斯基,现代英国人类学的奠基人,擅长田野调查。费孝通师承马林诺夫斯基,用西方人类学研究方法做了中国社会的研究。由此,还可以延伸到包括乡村教育在内的乡村社会建设问题。这样一梳理,脉络会格外清晰,视野会格外开阔,对于我们分析教育问题以及中国社会问题会带来更多启示。

✎【读书要有“产品意识”,通过回报强化读书的兴趣和热情】

读书要有“产品意识”,这就其实回答了校长们最关心的问题:如何让老师们喜欢阅读?我觉得,要让老师们喜欢阅读,首先要让他们觉得读书是有用的,能给他们带来巨大回报的,这种回报是涨工资所不能替代的。而这种回报,也只有读书人能得到。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摘抄

读书产品包括摘录、感悟、笔记、文章等,哪怕只收获一个观点。有了这些阅读产品,就便于交流、展示和发表。当我们的见解能赢得别人重视,文章能不断地发表在报刊时,也就有了成就感和影响力。通过读书产品得到回报,会不断强化我们的读书热情和兴趣,从而形成良性循环,让我们在读书这条路上“不用扬鞭自奋蹄”。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摘抄

❤ 经常有人问我,读书是怎么坚持下来的?我说,坚持到不要坚持的时候就可以了!

读书不是摆样子,它是不断丰富和充盈我们生命的过程。当我们不断积累读书产品时,还会产生累积效应。这种累积效应会把我们带向何方,尚且无法预估。

我曾经在微博中写道:“我在十几岁的时候,觉得自己有无限的可能;当我三十几岁的时候,好不容易才发现自己有某种可能。”

阅读的作用就是让我们在30岁、40岁甚至50岁的时候,还能保持可塑性。有了可塑性就会有可能性,我们的人生之路就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越走越宽。从这一点上讲,读书可以让人变得超脱。

✎【读书要有融通意识,贵在形成批判性思维】

我经常跟学教育学的朋友说,作为一门学科,教育学只是知识的一个门类,而且还被划分为学前教育、教育管理、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比较教育、教育技术等众多方向,如果我们满足于这些条块分割,甚至洋洋得意于自己的专业或方向,其实也是一种愚昧。我们今天对教育的很多理解和操作上的困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太局限于教育自身,把教育降低到经验和技术的层面。

有了这些考虑,我们再来看教育就会觉得,总是强调“专业化”可能会有问题,而恰恰要不断地从教育往外跳,用多种学科的视野来看教育,实践教育。

❤当然,要达到这样的认识,离不开批判思维。

研究型阅读是非常有利于培养批判思维的,因为在同样的问题和事实之上,我们会读到不同的观点、不同的思想,而这背后又是不同的认知视角。到了这种状态,再去分析问题,表达观点,就会极其“小心”,以逻辑和观点“靠谱”为第一追求,不会人云亦云,也不会信口开河。

在和别人讨论问题或辩论的时候,批判性思维会帮助我们切换视角。我可能不赞同你的观点,但是我会理解你是在什么认知视角下表达这种观点的。我们会倾向于帮助对方梳理逻辑,帮助他们发现自身的逻辑漏洞,并借助对方的逻辑和观点来改进我们自己的逻辑和观点,而不是一定要争个输赢。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摘抄

可见,批判并不等于“否定”,更不是总要挑人家毛病。事实上,任何有批判思维的人,都是自省意识非常强的人,真的会像《论语》说的那样“日三省吾身”。

❤此外,我们还要小心“概念陷阱”。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摘抄

比如,科学、民主、自由、进步、理性、人性,等等,这些概念使用极其频繁,但内涵又极其模糊,我们要在阅读中多加推敲,否则在认知和行动上很容易被其误导。

很多时候,我们把“科学的”等同于“正确的”,但是科学到现在还是一个悬而未决的状态,也给我带来了许多福祉,也造成了很多灾难,甚至正在把我们带向一个越来越没有确定性的未来。自由同样不那么乐观。我曾经写过一段话:“很多人以为自由是一匹骏马,骑上它就可以纵横奔驰,远走天涯,但是实际上自由是一匹烈马,脾气暴躁,你如果没有足够的警惕之心和很好的驾驭之术,骑上它只会被摔得很惨。”这就是自由!

✎【策划和组织读书会,一个人“孤读”不如一群人“共读”】

读书会的意义,我认为主要有四点:第一是交流和分享;第二是激荡和启发;第三是督促和带动,第四是拓展和传播。尽管阅读是比较私密的事情,但从交流、展示和影响方面来说,一个人“孤读”不如一群人“共读”,尤其是在起步阶段。

★读书会的构成要件:

一是理念共识,出发点大体一致,有价值共识。

二是目标愿景,方向明确,目标清晰。

三是核心人物。如果一个读书会里面的人水平都是一样的,这样的读书会效果不会好,而且很难坚持下去。必须水平较高的人,一个或几个,像鲶鱼一样在里面搅动。这样的人物如果学校里没有,可以从社会中引进;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摘抄

四是约束机制。我个人不赞成校长用行政命令的方式组织读书会,一定要以自愿为原则,一些想法差不多的老师坐在一起,拟一个读书公约,大家签名,这意思是“说话要算话”,这样就有内部的约束和监督。

五是有效参与,读书会在20个人以内比较好,人人都能参与、展示。

六是展示机会。校长发挥的作用最好是引领和服务,比如让老师出去做读书交流,为教师的读书“产品”搭建或寻求展示和发表的平台。在学校里,校长应该做精神上的领袖,引导方向,并不断给大家拓展发展空间。

七是外部支持。学校可以多邀请在阅读和写作上有所成就的人与教师做读书交流,不妨让学校成为一个各方资源汇聚的地方。

八是效益回报。要实现多个层面的回报,让读书的教师觉得“读着读着自己就不一样了”。

本文收集自互联网,如果发现有涉嫌侵权或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6532516@qq.com以便进行及时清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