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立(齐立舒的作用与功效)


齐立

吴宁、汉宁之辩由来已久。持吴宁说者,最直接而有力的证据是沈约(441—513)《宋书·州郡志》:“吴宁令,汉献帝兴平二年,孙氏分诸暨立。”持汉宁说者依据南宋施宿《嘉泰会稽志》:“兴平二年(195)分诸暨之大门村为汉宁县。”“建安二十三年(218)……又分乌伤之上浦为永康县,分章安立临海县,改章安为罗阳县,余暨曰永兴县,汉宁曰吴宁县。”“孙皓宝鼎元年(266)分会稽为东阳郡,以乌伤、太末、新安、丰安、长山、吴宁、平昌、永康、定阳九县属焉。”从史学角度来说,《宋书》为正史,《会稽志》为方志,且《宋书》的成书时间比《嘉泰会稽志》早约700年,可信度明显高于《会稽志》。更有甚者,《嘉泰会稽志》推翻吴宁说,首提汉宁说,却没有提供书证物证,有采录失察甚至虚构之嫌。但《宋书》是断代史,《嘉泰会稽志》却是通志。也就是说《嘉泰会稽志》虽没指明“汉宁”说的依据,但《宋书》之“吴宁”也不能完全排除宝鼎元年前东阳曾名“汉宁”。于是争论又回到了原点。

持汉宁说者认为:汉名汉宁,吴名吴宁,理所应当。东汉兴平二年(195)孙策刚刚渡江南进,占据会稽已在建安元年(196)①。至公元222年孙权称吴王,建都建业(今江苏南京市),才有吴国,而称帝则要到公元229年。未有吴国(指孙吴、东吴),何来吴宁?且当时汉天子尚存,孙氏绝不可能,更没权力越过现存之“汉”而以20年之后才立国的“吴”来给新建之县命名。

上述理证初看在理,其实不然。盖因吴宁之吴,并非吴国(孙吴、东吴)之吴,而是地域之吴。为此,不能不先对吴的地域演变作一番解释。

一:吴的历史演变

春秋时的吴国也称为勾吴、攻吴,姬姓。始祖为周太王之子太伯,至十九世孙寿梦称王,据有今江苏、上海的大部分和安徽、浙江的一部分,建都于吴(今江苏苏州市)。传至夫差,于公元前473年为越所灭。这是鼎定地域之吴的第一块基石。

《史记》卷三十一的记载为:吴②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之兄也。季历贤,而有圣子昌(即周文王),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于是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可用,以避季历。季历果立,是为王季,而昌为文王。太伯之奔荆蛮,自号句吴③。荆蛮义之,从而归之千余家,立为吴太伯。

太伯卒,无子,弟仲雍立,是为吴仲雍。仲雍卒,子季简立。季简卒,子叔达立。叔达卒,子周章立。是时周武王克殷,求太伯﹑仲雍之后,得周章。周章已君吴,因而封之。乃封周章弟虞仲于周之北故夏虚,是为虞仲,列为诸侯。

齐立

周章卒,子熊遂立,熊遂卒,子柯相立。柯相卒,子强鸠夷立。强鸠夷卒,子余桥疑吾立。余桥疑吾卒,子柯卢立。柯卢卒,子周繇立。周繇卒,子屈羽立。屈羽卒,子夷吾立。夷吾卒,子禽处立。禽处卒,子转立。转卒,子颇高立。颇高卒,子句卑立。是时晋献公灭周北虞公,以开晋伐虢也。句卑卒,子去齐立。去齐卒,子寿梦立。寿梦立而吴始益大,称王。

自太伯作吴,五世而武王克殷,封其后为二:其一虞,在中国;其一吴,在夷蛮。十二世而晋灭中国之虞。中国之虞灭二世,而夷蛮之吴兴。大凡从太伯至寿梦十九世。

后日益强大,遂有吴越争霸。

齐立

汉朝的吴国 汉高祖五年(前202)正月,刘邦下令:“楚地已定,义帝亡后,欲存恤楚众,以定其主。齐王信习楚风俗,更立为楚王。”(见《汉书》卷一下)于是徙齐王韩信为楚王,都下邳,领有淮北至江南会稽郡之地。汉高祖六年(前201)十二月,有人告发楚王韩信谋反,刘邦用陈平计,伪为云梦之游,会诸侯于陈。楚王迎之,因而被执,废其王号(见《史记·高祖本记》)。

刘邦在楚地翦除异姓楚王韩信后,开始分封同姓王,将楚国分为楚、荆两国,封刘交为楚王,刘贾为荆王。刘贾为刘邦的堂兄弟,在楚汉战争中曾入楚地招楚大司马周殷叛楚归汉,举九江兵迎黥布兵会垓下,共败项羽。刘贾拥有淮东的东阳(即临淮)、鄣(即丹阳)、吴(即会稽)3郡53县,都于吴(今江苏苏州)。吴西南的阳羡本名荆溪,有荆山,荆国即因荆山而命名;又因为都于吴,荆国也称吴。这是鼎定地域之吴的第二块基石。

汉高祖十一年(前196)七月,淮南王黥布反,东并荆王刘贾地。刘贾溃败,走死富陵(今江苏盱眙东北60里),荆国灭亡。刘邦亲自率领刘濞、刘交等讨伐黥布。次年十月,黥布兵败,逃至番阳被杀。

齐立

汉高祖十二年(前195),因荆王刘贾无后,“患吴会稽轻悍,无壮王填之”④无法掌控,决定改荆国为吴国,立兄之仲子濞为王。濞当时年方20,可谓刘氏子弟中的壮士。拥有东阳、鄣、会稽“三郡五十三城”。又增豫章郡,“王四郡之众,地方数千里”。王都从吴北移至广陵(今江苏扬州)。因其国号为吴,从此吴的地域概念开始深入人心。这是鼎定地域之吴的第三块基石。

刘濞封为吴王,是太湖流域开发史上继先秦楚国春申君之后的又一大事,吴地逐渐发展成为江东一大都会。吴也成为当时实力最强的藩国。

汉景帝执政后,采用“削藩”的手段缩小各王国封域。在削吴国会稽郡、豫章郡时,引发了吴楚七国之乱。吴王刘濞于景帝三年(前154)正月起兵造反,后被周亚夫所败。景帝利诱东瓯人杀刘濞于丹徒,七国之乱平,吴国废。

齐立

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后,改吴国为江都国,吴故都广陵改名江都,改封汝南王刘非为江都王,治故吴国。江都国初封时仍领有江南的鄣郡和会稽郡。但景帝五年(前152)开始,会稽不再属江都国,而直属中央政府。

中元五年(前145)开始,景帝抑损诸侯。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废江都国。次年,江都改名为广陵,置广陵郡。元狩五年(前118),改广陵郡为广陵国,鄣郡仍属广陵国。元封二年(前109),鄣郡更名为丹扬郡,直属中央政府。会稽郡郡治在吴(今江苏苏州),丹扬郡郡治在宛陵(今安徽宣城)。汉武帝平东越后,东瓯、闽越故地归会稽郡。会稽郡的南部郡界由金衢盆地推进到浙江南部的椒江、瓯江流域,到达闽江流域。其政域北起长江南岸,南至福建,地或辽阔。原因是会稽郡地处东南边疆,远离汉朝的统治中心。汉武帝时,严助为会稽太守,曾出现“数年,不闻问”⑤的局面。从此,吴的地域逐渐南移,长江以北部分逐渐从吴的地域中淡出。

西汉末年,王莽篡汉,分天下为125郡,会稽郡、丹扬郡不变。更始三年(25),刘秀即位,建都洛阳,史称东汉或后汉,会稽、丹扬两郡政区依旧。

吴郡之吴东汉开始,杭州湾以南的原越国中心区,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地方豪族势力抬头。以越国故都为会稽郡治成为山阴县人的一种政治要求。而会稽郡地域范围过大,政令不便传达,吴会分治成为势之必然。顺帝时,会稽郡人终于提出了分郡治理的要求。时任会稽郡阳羡令的周喜(一作周嘉)上书,“以吴、越二国,周旋一万千里,以浙江山川险绝,求得分置”。东汉永建四年(129),遂以浙江为界中分吴会,南为会稽郡,北为吴郡,实行吴、会分治,钱塘江以北13县属吴郡,会稽郡治从吴县迁至山阴县。同年析会稽郡上虞县地置始宁县、章安县地置永宁县。至此,会稽郡辖15县,属扬州刺史部。

综上所述,在三国之东吴立国之前,吴作为地域概念早已存在,而且已深入人心。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渐水》:“汉高帝十二年,一吴也,后分为三,世号‘三吴’。吴兴、吴郡,会稽其一焉。”说得明明白白。

二:孙策渡浙据会的年份

本文收集自互联网,如果发现有涉嫌侵权或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6532516@qq.com以便进行及时清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