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志病(病情志愿者图画)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速,人们在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常常会出现情绪失控、思虑过度、悲哀忧愁等情志不舒的情况,如果自身没能及时通过合适的方式处理好,可能会引发相关的疾病。

情志病

1.情志病的病名的由来

早在《黄帝内经》时就载有五情分属五脏的五志之论,但没有具体提出这个病名。到明朝时,张介宾在《类经》中首先把情志疾病作为一类单独的疾病加以论述,并首先提出情志病的病名。张介宾云:“世有所谓七情者,即本经之五志也。”在《叶天士医案》也记载有:“七情致损,五志内伤,情志之郁,药难霍然。”可知情志病证是以情志因素为主要原因引起的一类疾病,也常见于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过程中,为临床的一种常见疾病。

2..中医对情志病的认识

2.1情志因素与人体气机的关系

早在《黄帝内经》时期,医学家们就已经意识到了情志的变化可引起人体气机的变化,情志失调可影响人体气机的升降出入运行,进而人体表现出相应的病症,正如《素问·举痛论》所说:“百病生于气也。”若情志因素所致的气机运行不畅没有及时的治疗,拖延时间过长,气郁日久可化火,进而引起病证的进一步发展,正如《临证指南医案》云:“气滞久则必化热,热郁则津液耗而不流,升降之机失度,初伤气分,久延血分。”从而可知,情志因素不仅可引起气机运行发生异常,还可以影响到人体的气分、血分等,所以临床表现出的症状可以是复杂多样的。因此,在治疗情志病时,要密切结合四诊,准确诊断,不要被其主诉所迷惑,要抓住病因,及时准确的治疗,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同时,也可分析出调节气机的升降出入在治疗情志病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2.2情志因素与五脏的关系

情志病

不同的情志与五脏功能所伤之间的对应关系,即情志因素可直接影响相应五脏的功能,出现相应的脏腑病,五脏的功能受到影响又更易出现相应的情志病。情志失调又可导致气机运行失畅,影响脏腑气机的运行,进而引起脏腑病,在《灵枢经·寿夭刚柔》就载有:“忧恐忿怒伤气。气伤脏,乃病脏。”其中最易受到影响的脏腑是肝脏,因肝喜条达而恶抑制,肝在志为怒,郁怒伤肝。又因五脏之间关系密切,相互协调共同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若肝气郁结,疏泄不利,就可影响其他脏腑的功能,如肝气横逆,触犯脾胃;肝火上炎,上扰心神;肝火过极,甚可反侮肺金等。

2.3情志与痹证关系密切

“肝之血不足而湿邪乘之,肝之气不足而风邪乘之,肝之气血不足而寒邪乘之”。可知痹证的发生不仅可因“风寒湿三气的杂至”而成,还可因肝之气血不足引起。

3.情志病的临床表现

3.1因脏腑不同

因肝主疏泄,喜条达而恶抑制,过度忿怒,致肝失疏泄,可出现情志不宁、忧郁不舒、胁肋胀痛等表现;因肝藏血,肝为罢极之本,若肝的功能失职,则身体相应的部位会出现血的濡养作用减弱,产生乏力、易疲乏、体力不易恢复等表现;因肝经的循行绕阴器,因此肝失疏泄会引起情欲降低等表现;肝胆为表里经,且在功能上关系密切,肝失疏泄,易引起胆的功能失常等等一系列症状。

3.2因经脉不同

十二经脉中主要有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和足厥阴肝经这五条经脉,在“所生病”的描述中有情志失调的记载,其临床表现与脏腑对应的情志病的临床表现相似。又因“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人体在内和/或外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影响到相应经脉的正常运行,因经脉与脏腑关系密切,进而影响到相应脏腑的功能,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经脉又外络于肢节,进而表现出相应的异常肢体症状和体征。因此,在治疗过程中,要结合患者自述的症状和表现的异常体征进行整体分析,可通过与之临床表现相符的经脉予以治疗。

4.情志病的预防

通过以上分析,大家应该了解了情志因素主要对人体气机的运行和脏腑功能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建议大家建立起“治未病”的思想,将疾病扼杀在摇篮中,要学会逐步调整自身的情志和生活方式,逐步做到情志闲适,减少自己过度的欲望,身体要适度的锻炼,随心所欲的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心平气和的生活。在饮食方面搭配合理,在穿着方面没有过高的要求,不畏惧外界对自己的看法,等等。渐渐地快乐的生活就会回到我们的身边,不良情绪会渐行渐远。

5.脐疗治疗情志病的原理

情志病

一方面,在治疗过程中经过四诊合参,选取与患者病情相适应的药方,做到因人而异,辩证施治。另一方面,脐疗的作用部位为肚脐,即神阙穴,为高氏三通理论[2]的脐关,脐关在人体的黄金分割点上,位置非常特殊,是人体中焦、下焦的分界线,也是人体元气濡养五脏六腑的必由之路。脐下为元气所聚之所,因此可知通过脐疗的治疗可以起到调节人体气机的运行,使人体气血运行舒畅;调节脏腑的功能,使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

情志病

参考文献:

[1]冯兴华.论痹证病因非独外感风寒湿热[J].北京中医,2007,01:30-31.

[2]刘传强,刘西通,马玉侠.高树中三通理论概述[J].山东中医杂志,2016,35(03):191-192+28.

情志病

本文收集自互联网,如果发现有涉嫌侵权或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6532516@qq.com以便进行及时清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