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风铃(赵雅芝风铃中的刀声)


导语:

据说,风铃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占风铎,主要用于占卜,古人也会用它来判断风向。风铃在中国古代有好几个称呼,如“风铎”“宝铎”“檐铃”“檐马”“铁马” 等,常悬挂于大殿、佛塔等建筑物檐角下方,因无须敲击,有风自鸣,故名“风铃”。

无声风铃

中国的风铃至迟于北魏时期就出现了,当时风铃用于装点佛塔。在北魏杨街之所撰《洛阳伽蓝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永宁寺,熙平元年(516)灵太后胡氏所立也。……刹上有金宝瓶,容二十五斛。宝瓶下有承露金盘三十重,周匝皆垂金铎。复有铁锁(索)四道,引刹向浮图(浮屠)四角,锁上亦有金铎。铎大小如一一石瓮子。浮图有九级,角角皆悬金铎,合上下有一百二十铎。至于高风永夜,宝铎和鸣,铿锵之声,闻及十余里。”

无声风铃

古人不仅在塔上悬铃,而且寺庙殿阁檐角也都悬挂风铃,一直沿用至今。最初人们将铃铛挂在梁上,风吹来时发出声音,能吓走梁间的鸟雀,防止房梁、屋角、檐壁上面精美的图案和壁画被鸟儿破坏。当佛教文化与中原文化结合以后,风铃被融入了佛家的思想,从而出现了如梵钟、梵铃、梵音、灵塔等概念。佛家用铃声或钟声来比作佛音,使之产生了更深的含义。古印度地区很早就有在浮屠(佛塔)之上悬挂风铃的习俗,而中国风铃的形制也异于中国早期的铃。因而也有人认为中国的风铃和金刚铃一样, 是源自印度而随佛教一起传入中原的。

无声风铃

无声风铃

说到风铃的起源,在民间还有另外一种说法,风铃的流行是以好学爱才著称的唐玄宗的弟弟岐王李隆范开启的。《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岐王宫中竹林,悬碎玉片子,每夜闻碎玉片子相触声,即知有风,号为“占风铎”。唐人将碎玉石悬在一起,当风吹玉振,便会发出清脆的叮当声。随着叮当的声响,一组组好听的旋律被岐王所得,岐王精通音律,随之创作了多首描绘风铃的诗词歌赋,并慢慢流行开来。岐王的大哥宁王也不甘落后,在自己的花园里系满了金属质地的铃铛:“ 至春时,于后园中纫红丝为绳,密缀金铃,系于花梢之上,每有鸟鹊翔集,则令园吏掣索以惊之,盖惜花之故也。”由此,风铃随着唐人的闲情雅趣流传开来。

无声风铃

无声风铃

后来,风铃被留学大唐的日本僧人带回到日本,流传后世。传说,明治末期,东京的京桥附近有个长长的陡坡,那里时有鬼怪出没,天黑后无人敢走。有一天,一个卖风铃的小贩回家迟了,经过这个荒山坡时,看到一个窈窕女子站在路边,长袖掩面,哭哭啼啼。于是小贩问:“姑娘, 为何哭泣?”询问再三,不见女子回答,小贩禁不住上前拽女子的衣袖。女子缓缓转过身来,原来却是一张无嘴无鼻无眼光滑如蛋壳的脸。小贩吓得大叫一声拔腿就跑,身后背的风铃大响。那女子本要追赶,一听到铃声便倏地消失了。

传说固然是玄虚的,但是反映了古人朴素的思想意识:铃铛可降福驱邪,铃声范围之内,邪魔鬼怪是不能近身的,这和古人贴在大门上的“门神”有类似的作用。《宋史 .礼志》记载:“明堂庭树松梓桧, 门不设戟,殿角皆垂铃。”。明堂,在中国历朝历代都是一个重要的政教地点,它的门口不设警卫兵戎,但却在屋檐四角设铃,少了肃杀苛刻的气氛,增加了肃穆平和之意。

在中国,古人将铃铛用于民居建筑中,在室内门廊悬铃,是想利用风吹铃铛带来的“好韵”,以招来“好运”。在日本,风铃在日本民俗文化中占有独特的地位,铃铛之声清脆澄澈,能达到警示、静心、养性、祈福之境,因此风铃被当作日本人的“消夏三宝”之一。

本文收集自互联网,如果发现有涉嫌侵权或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6532516@qq.com以便进行及时清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