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宁化工(化工原料批发市场)


三宁化工

冬日的阳光铺在广阔的江面上,明亮而温暖。每次走过长江边上,李万清都会很自然地放缓脚步,他深爱着这条绵延万里的母亲河,如同爱着像孩子一样精心培育的企业。

在过去几年中,随着国家对化肥产业优惠政策的陆续取消,化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攻坚战全面打响。面临行业严冬,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打造“建设美丽化工,打造百年三宁”为愿景,深入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绿色项目开发加快转型步伐,以管理提升夯实发展根基,以智能化工厂建设保持行业领先,走出一条“风景这边独好”的跨越式发展之路。三宁的悄然崛起引起了行业人士的高度关注,三宁的正能量缘何而来,近日,《中国农资》记者对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李万清进行了专访。

稳中求胜:三宁速度成就三宁高度

三宁是一个有故事的企业。说起“三宁”这个名字的来历,李万清如数家珍。他告诉记者,三宁的前身是始建于1969年的湖北省枝江县化肥厂,那时既没有商号也没有商标,而三宁的故事正是从这家年产仅2000-3000吨的氮肥小厂开始的。

“80年代的中国,化肥是紧缺的俏销品,经常出现农民哄抢化肥的情况,不需要商标也能卖得很好。作为第一代三宁人,我们公司的不少人都经历过那段需要武警押运化肥的时期。”李万清回忆说,“到了1986年,由于要上马复合肥项目,申请生产许可证时需要注册一个商标。当时,我们在全厂征集了‘农乐’‘丰产’等很多寓意美好的名字,结果送达国家商标局时,皆因有人注册在先而被驳回。后来,受我们的诚意打动,商标局的工作人员就把‘三宁’这个商标送给了我们。”

1993年,枝江县化肥厂进行股份制改造时,曾在《宜昌日报》上广泛征集新公司的名称,结果并不令人满意。考虑到三宁复合肥已有的知名度及后续宣传的需要,李万清最终拍板决定将商标与股改后的公司名称统一起来,“三宁”这个名号便被保留下来,并且一直沿用至今。

人们常说:“富贵险中求。”然而,对于三宁这样肩负着重大安全环保责任的化工企业来说,安全生产、绿色发展就是企业生存的底线,容不得一丝冒险和马虎。因此,“稳”逐渐成为三宁发展过程中的一大特色。据了解,“三宁”二字最初分别取自于“三思而行”和“宁静致远”。在李万清看来,企业的决策者只有静思反省,谨慎决策,才能步步为营,稳中求胜,实现远大的目标。

三宁化工

从最初的国营小厂到国有控股的股份公司,从“两个置换”改革后的民营企业到与山西晋煤集团强强联合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回顾三宁走过的近五十年历程,虽然称不上波澜壮阔,但每一步都走得扎实稳健。与行业内的其他大型企业一样,三宁也经历了中国化肥市场由快速成长走向跌宕起伏的全过程。李万清介绍说,从“十二五”到“十三五”,三宁的发展进入了转型升级的快车道,发展理念也由追求规模和速度,逐步转变为追求质量和效率。

自1984年至今,三宁已连续30多年实现盈利,并逐步成长为集煤化工、磷化工、精细化工、石油化工和工业服务业五大板块为一体的大型化工企业。三宁的发展不仅速度惊人,还站在了行业发展的新高度。“十三五”期间,三宁计划投资150亿元建设物流园、智能工厂、乙二醇等六大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新增产值200亿元,新增利税20亿元。李万清表示,在未来五年,三宁将走得更为稳健,通过适当放慢发展速度,提高发展的质量。

匠心智造:极致平凡缔造产业非凡

三宁化工

三宁是一个有底蕴的企业。在化肥产能过剩的背景下,肥料行业利润摊薄的事实及行业转型升级的压力,让很多深陷其中的企业感到无所适从。一些企业在寻求产业链突破的过程中,将重心转移到农业和化工以外的领域。对此,李万清表示,从资金的角度来说,三宁完全有能力进行跨行业延伸,但却始终专注于化工领域的深耕,因为只有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才能把平凡的工作做到极致。

正是决策者这份平稳的心态和专注的工匠精神,使三宁稳步进入行业第一梯队。李万清表示:“从产业升级的角度来看,我们在煤化工板块的投资超过百亿元,主要是对煤制烯烃、芳烃、乙二醇、油、气等五大类产品进行技术装备、产品和工艺的升级;磷化工板块主要围绕产业链的延伸及优质产能提升,除了一铵、二铵、硫基复合肥,我们还可以通过湿法磷酸精制磷酸二氢钾、磷酸盐等高端产品,包括以金钛能为代表的硝硫基复合肥;石油精细化工板块,我们主要是围绕己内酰胺等进口量比较大的特殊材料,通过自主开发,取代进口产品。我们有很多产品虽然是传统产品,但工艺却是新的,并且通过优化组合,实现了节本增效。在产品质量和功效相同的前提下,成本比国内同类产品明显降低,别人看不上的产品我们通过精益求精完成了升级,别人亏损的产品我们能够盈利,这就是优势。”

经过多年的探索,三宁的石油精细化工与农用肥料板块形成了相得益彰的互补关系。产业和产品的多元化与互补性,使三宁抵抗风险的能力大为增强。李万清特别强调说,虽然很多项目的效益丰厚,但三宁始终没有分心去做与化工无关的事情,例如金融、房地产。今后,三宁将继续专注打造核心竞争力,降低成本,提高市场占有率,在技术、产品、服务、成本控制等方面做到极致,从而保持比较优势。

李万清表示,在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过程中,三宁每年都会将80%的利润投入到企业发展中,有力保障了企业的持续健康成长。“十三五”期间,三宁将依靠技术进步,加大转型发展力度,以现有的煤化工、磷化工、精细化工和石油化工产品为基础,以新肥料、新能源、新材料、精细磷化工以及绿色、循环、低碳经济和工业服务业为发展方向,实现产业链的延伸,并着力建设智能工厂,探索生产控制智能化和管理智能化“两化”融合的发展道路。

绿色崛起:美丽化工孕育百年三宁

三宁是一个有担当的企业。其实,早在很多年前,李万清便认识到,传统化工行业作为高污染、高耗能产业,受环境容量、能耗指标等方面的限制会越来越多,产业和产品的发展空间会越来越小。但他同时认为,绿色发展的趋势对于化工行业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企业要发展,就要顺应新形势,打造新优势,找准结合点,发展新产品,尤其是高技术和高附加值的产品,如果停滞不前,原有的优势就会渐渐消失。

三宁化工

“现在国家提出‘长江流域不搞大开发,共抓大保护’,江边1公里范围内不能建工厂,三宁的老厂就在长江边上,我们主动实施了搬迁。”李万清告诉记者,“未来,化工、化肥行业的安全环保压力将越来越大,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推出好产品和服务的同时也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和百姓健康为代价,对社会造成负面的影响。”

除了主动搬迁厂区,在发展绿色循环经济方面,三宁也走在了行业的前列。李万清介绍,多年来,三宁一方面在环保装置方面持续加大投入,另一方面积极推动传统产业的绿色升级,加快打造以化肥、精细磷化工、石油化工“三大板块”相互支持、紧密衔接、复合成网的循环经济产业链。三宁目前已实现16类53种产品之间的关联生产,循环经济比重占公司产值的36%,每年仅节能增效方面便能实现2亿元的成本节约。

三宁把“科技创新、产业循环、绿色发展、智能制造、管理提升”五大思路作为转型升级的抓手,围绕现有产业和资源,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贯穿改造升级全过程,初步构建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综合利用率高的产业结构,为实现“美丽化工,百年三宁”的愿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绿色发展的背后,企业文化为三宁崛起注入强大动力。

三宁是一个有温度的企业。作为公司的掌舵人,李万清的心里很清楚,人才是立业之本,没有人才,再好的技术和设备也没有用武之地。在谈到三宁最大的进步时,李万清语重心长地感慨道:“这些年三宁最大的进步是拥有了一支日渐成熟的人才队伍。我们虽然是个老企业,但人才队伍的年龄结构却很年轻,以‘80后’‘90后’为主。为了使员工更好地学习成长,我们还投资近亿元建成武汉研发中心和三宁职业技术学校。我认为只有把人才培养做好,三宁才能站得更高,走得更远。”

时代赋予了三宁“国家安宁、企业安宁、员工安宁”的新内涵,也为三宁的人才机制注入了温暖的底色。李万清介绍说,三宁对管理和技术人才实行股份激励,三分之一的骨干层持有技术股,每年都能根据企业效益得到可观的分红。对于毕业生,公司则会针对不同的学历和专业,一次性给予8万-20万不等的安家费,解除后顾之忧。此外,三宁每年都会召开职代会,听取职工心声和意见,使每位职工都能参与民主管理,在公司找到家一样的归属感和主人翁地位。人才兴业,文化兴企。正是这样有温度的文化氛围和人才机制,为三宁的崛起奠定根基,也为三宁的百年蓝图注入生机活力。

本文收集自互联网,如果发现有涉嫌侵权或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6532516@qq.com以便进行及时清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