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干灯草尽(油干灯草尽是什么意思)


油干灯草尽

油干灯草尽

油干灯草尽

自古以来,在胶东半岛农村,逢喜事、过春节都会点红蜡烛,作为一种传统文化,这一习俗也在我国各地广泛流行。冬日里,即墨区段泊岚镇西大于庄村的制蜡烛手艺人又忙碌起来。传统手工制蜡技艺已在这里传承了数百年。如今,这个村每年冬天生产出80多吨蜡烛,一季就能收入上百万元,成了远近闻名的“红蜡烛村”。

传承红蜡烛传承数百年

走进制蜡艺人王际昌的作坊,就闻到一股清新的香气,十几个工人在有条不紊地忙碌着。这里做出的蜡烛大小不一,大的有两斤六两,小的只有二两。对蜡上印着“家业兴隆,富贵满堂”、“财源茂盛,人寿年丰”等烫金祝福字体,看起来洋溢着浓浓的年味。

记者了解到,即墨区段泊岚镇西大于庄村有着悠久的做蜡历史,从明清开始,西大于庄村有了做蜡作坊,当时的蜡主要用牛油、羊油配合以灯草等物质做成。后来有了石蜡,西大于庄村便开始用石蜡制作蜡烛,以照明蜡烛为主,同时制作重大仪式上使用的红对蜡。

“一个冬天,差不多毛收入能达到100多万元。 ”看着一支支制作成型的大红蜡烛,村里的制蜡老手艺人王际昌高兴地说。临近春节,有着悠久做蜡历史的西大于庄村也到了一年当中最忙碌的时节,高峰期一天生产1吨红蜡。

技艺制蜡需要10多道工序

元旦前后,王际昌的制蜡作坊里,工人一直紧张忙碌着。王际昌世世代代做蜡,是名副其实的制蜡世家。今年50多岁的王际昌,从十几岁就跟着父亲学手艺,如今已经做了40多年蜡烛,对制作工艺早已了然于心,制蜡大约要经过化蜡、加色、塑形、冷却、烫金或滚膜、包装等10余道工序才能制作完成。

王际昌介绍,制作春节对蜡,首先将固体白蜡放入锅里融化,然后加上染料油溶红。石蜡和染料的调配比例必须精准,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不同标号和性状的石蜡要搭配不同比例的染料。染料加入得过多或者过少,都会影响红对蜡的品相。随后,要把融化的液态石蜡倒入模型中,用冷水进行降温冷却,经过半小时到3小时冷却固化,红对蜡便已成型。最后再在蜡烛上印上各种喜庆的对联,各种造型的红色春节对蜡就做成了。王际昌说,制作好的春节对蜡根据客户的要求大小不一,一般来说上头粗下头细,直径从一厘米到六厘米不等,最大的一对蜡烛重2.6斤。另外根据不同人的需求,还有三色蜡、六角蜡等。

辛苦手工制蜡烛全靠经验

每天凌晨3点,王际昌和村民们准时起来化蜡,一次是两锅600斤,需要2个多小时,化好以后工人就可以直接干活了。虽然制蜡很是辛苦,但是王际昌说他舍不得放下,其中既有父亲的遗愿,更有着他自己心底一份割舍不下的情怀,好在付出就有回报,靠着过硬的高品质和优惠的价格,王际昌的生意越来越好。

“今年红蜡价格还行,因为原料石蜡涨钱了,比去年一吨价格贵了不少,因为今年受疫情影响,还要主动给客户让利,都说生意难做,可是感觉蜡烛生意越来越好了。”王际昌笑着说,现在客户很多,每天发货特别忙,半夜三更去送货更是家常便饭,累并快乐着。

进展小小红蜡烛销往全国

“现在制红蜡烛,都是半机械半人工,相比过去产量更大了。 ”西大于庄村制作工人王大姐介绍,以前都是手工在蜡烛上印字,首先要把蜡烛用火烤软,手工模板蘸上金粉再用力下压,将金子印在蜡烛上,属于体力活,非常累,一般人干不了,还不出活儿。现在有了这台烫印机,几秒就印好了,而且做出的蜡烛非常大气,在市场上很受欢迎。

高效率带来了高收益,王际昌和工人们的收入都有了显著的变化。王际昌说,一般从每年11月就开始制蜡,一直忙到小年前后,到了制蜡忙碌期一天可以生产一吨蜡烛,3个月大约可以制作80多吨大红春节对蜡。制蜡手艺依托传统,如今又加上技术创新,大红蜡烛的市场销路也越来越好。撰稿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康晓欢 摄影 观海新闻/青报全媒体记者 邢志峰

本文收集自互联网,如果发现有涉嫌侵权或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6532516@qq.com以便进行及时清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