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道潜龙(正道潜龙百度百科)


《乾卦·大象传》: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天空最主要的功能是行云施雨,流通空气,天上日月东升西落,进一步因素为时间一刻不息,“逝者如斯,不舍昼夜”,所以“健”有持久运行的含义。

至于“君子”通常解释为有志之士,有志之士便是有心之士,例如《论语》讲:“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内心志于道,便能称为士,称为君子。《易经》中所谓君子与小人要动态的判断,并不能简单以二分法来区别。任何人都是娘胎生的,君子小人都是人,君子可以成为小人,小人也可成为君子,所以《易经》中的君子指的是大致的人生走势是趋向高明的,而其中的小人则是趋向于下流的。

正道潜龙

再来看《乾卦》六爻。《易经》每一卦都分别有六爻,也就意味着是在一段时势里(一个卦里),六个不同位阶的变化(六爻的升降变化),而不是单纯以时空概括,是时势、运势而不是时间,是分位、位置而不是空间。人事要以时、位为背景,才能判断是非,时、位一变,人就必须做出合理的调整。所以时、位皆需与作为主体的人合在一起才有意义,否则没必要加以讨论。

正道潜龙

此外,按照《系辞》中的通例:“初难知,二多誉,三多凶,四多惧,五多功,上易知”,我们以此标准去对照乾卦以及六十四卦,结果是八九不离十。当然一定有例外,如果没有例外,那就不叫《易经》了。

正道潜龙

乾卦的卦象为六条连续不断的阳爻,意味着每个人都应该一步步走出属于自己的路来,丝毫没有间断,而不是放纵后进入贤者模式,再痛下决心。其六爻分别是

初九是龙潜,九二是龙见,九三是龙惕,九四是龙跃,九五是龙飞,上九是龙亢。

初九是潜龙,九二是见龙,九三是惕龙,九四是跃龙,九五是飞龙,上九是亢龙。

这九条龙当作一个人的经历看,重在表达时运的显晦。当作整个社会的成员看,重在区分人与人之间贵贱的差别。

正道潜龙

初九,潜龙勿用《象》曰:“潜龙勿用,阳在下也”

初爻叫龙潜。潜就是“初难知”,代表有潜在的能力,还需要潜心修炼。初九刚刚冒出头来,不但外人搞不清楚他,连他自己都没搞清楚自己的潜能在哪,因此要“勿用”。

勿用不是不用,勿用是如果要用,需站在不用的立场来用,而不是一味的求表现。一个人如果没有能力的话,都没资格称龙,一个人潜得不够久的话,功夫大概还没练好,那叫温室里的花朵,更称不上龙。一条出生的潜龙,只有在最恰当的时机表现出来才安全。人刚到一个新地方就发表很多意见,本地人一听就知道你对实际情况完全不了解,那你的处境岂不是很危险?所以做事前了解现况,就叫“潜龙勿用”。所谓入境问俗、入国问禁,平心静气,多跟他人打打交道,为的就是避免出丑,何况不但初九是龙,上面五个阳爻更是强龙。

正道潜龙

正道潜龙

孔子是研究周礼最有心得、最权威的专家,可《论语》记载:“子入太庙,每事问。”别人怀疑孔子的学问,而孔子却回答“是礼也。”不是他真不懂,而是想知道别人的水准到了什么程度,自己交谈时便有所准备。

《文言》曰:初九曰“潜龙勿用”,何谓也?子曰:“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遯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潜之为言也,隱而未见,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

段意:初九潜龙不会为了世俗而改变自己,也不会为了名声而有所作为,无论是主动避开社会,还是不被社会承认都不觉得苦闷。别人乐于接受道,他就推行主张,别人有所疑虑,他就自己退避,他的心智是坚定而无法动摇的,这就是潜龙……君子以成德为目标,无时无刻不是在实践,所谓一时的沉潜,学业还未完成,功业未被认可,身份也还未展露,此时“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在历史上做的最成功的“潜龙”是诸葛亮,诸葛亮号卧龙,卧龙就是潜龙,我卧在这高姿态,是你们来求我。等到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隆中对》三分天下,刘备为救天下苍生请孔明出山,时机到了,所谓“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诸葛亮正式出山。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象》曰:见龙在田,德施普也

谚语说: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一个人沉潜到机会来临时,总要想方设法抓住机会,这是很大的考验。人一辈子没有机会,其实还比较安全,默默无闻,也就平平安安,不会做什么坏事。一抓住机会,就有阴有阳了。

二爻代表地,地上叫田,地下叫渊。九二与九五,也就是“利见的大人”相应。意味着潜龙表现的时机到了,上面九五飞龙看你也很顺眼,因此提拔你,中国因此有句老话叫“朝中有人好做官。”

正道潜龙

可一个人不表现则已,顺风顺水,其别人就不高兴,抢了他人的光彩,四面的打击就都来了,这是人之常情。所以越有名,越有钱有势,就要知道自己将进入第三个位阶“惕龙”,要高度警惕,因为防不胜防。这时不仅要把握好表现的时机,更要掌握住表现时的分寸,否则过犹不及。过犹不及就是违反正道,阳居阴位不当位。风头太大,身段要柔一点、低一点,有成就都是大家帮忙,自己运气好。所幸九二处于下卦中爻,意味着能行中道,适可而止,所以可以自己修正,并无大碍。

《文言》曰:九二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龙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

段意:龙显于大地上,利于会见天子,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龙是比喻有德行中正的君子。日常言论皆能诚信,日常行为皆能谨慎,保持内心真诚以防止邪恶侵蚀,引导世人向善而不夸耀自己的功绩,德行博大又能感化人民,这就是被称为见龙的君子……君子通过学习来积累知识,通过诘疑来明辨是非,以宽厚作为处世的准则,以仁义作为终身的道路。这样的君子已经具备了作为君主的德行。

其中“庸言之信,庸行之谨”一句在《四书》中的《中庸》里也被提到过,摘录于下:

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尽。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尔。”

END

三连一下,学习易经知识

本文收集自互联网,如果发现有涉嫌侵权或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6532516@qq.com以便进行及时清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