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渡北归读后感(南渡北归南渡读后感800字)


//

南渡北归读后感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紧张而忙碌的工作之余,我喜欢阅读,走进书中所处的不同时代,在全新的天地里,经历各种生命历程,感受书中人物的喜乐悲欢,让生命有了更多的阅历与体悟。

“稽之往史,我民族若不能立足于中原,偏安江表,称曰南渡。南渡之人,未能北返者:晋人南渡,其例一也;宋人南渡,其例二也;明人南渡,其例三也。……吾人为第四次之南渡,乃能于不十年间,收恢复之全功……”(引自《南渡北归·北归》所载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

每当翻开《南渡北归》一书,都会被民国时期知识分子的爱国主义精神所触动,心潮久久不能平静。在那个物质匮乏、烽火连天的特殊年代,一大批知识分子义无反顾地选择回国,他们拖着厚重的书箱躲避流弹,在吃不饱的困难境遇下,还要拒绝敌人的“糖衣炮弹”。他们都是名校毕业的高材生,但却毅然回国,在艰苦的条件下,选择与祖国共命运,并用自己的才能和智慧为祖国的发展建设作出巨大的贡献。

说到历史,人们通常会想起一些著名的战役,想到战士们英勇献身的光辉事迹,但是《南渡北归》却带领我们从另一个角度解读历史。鲁迅弃医从文,用思想影响国人,但大师们所做的还远不止这些......傅斯年,被称为“傅圣人”,在这期间创办了史语所,保护了革命的有生力量,凭借着勇往直前的精神和一腔热血,为历史学和语言学作出了卓越贡献;陈寅恪,是清华四大导师之一,留下了“独立的精神、自由之思想”,让我们看到了文人的风骨;梁启超,在面对外国强而中国弱的现状,抱着以学术薪火传家立业的目的,为梁思成和梁思永选择了建筑和考古专业,“皆是为了让当时不受中国学术界重视的冷僻专业,能够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成长壮大,为中华民族在这一专业学问领域争一世界性名誉。”梁启超为国家的前途命运和学术发展考虑良多。

正如该书作者岳南所说,希望能在这套书中读到人文的,追求自然的和自由的生活的那一种,历经苦难而不悔的那种,生活的勇气和精神得到张扬的那种历史温情。

这本书,带给我更多感动的是大师们在战乱中为保护祖国文化,传承祖国文化的那份坚守,即使数年颠沛流离,面对山河破碎,但一代文人们在艰苦的环境中依然保持了对学术的严谨态度,这也才有了我们现在看到的一本本著作和那些保留并传承下来的中国文化。

如今,大师们虽已远去,但通过书籍,我们仍能看到大师们的伟大贡献和爱国情怀,他们面对国难展现出的勇气和智慧,共同构筑起我们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南渡北归》让我知道,纵使路途坎坷,但中华民族有一种精神叫勇往直前;纵使前途渺茫,但中华民族有一种精神叫坚持不懈;纵使北归无期,但中华民族有一种精神叫自强不息。

南渡北归读后感

作者李靖一系市政协委员、

沈阳航天三菱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

办公室主任

市政协经济委员会供稿

市政协全媒体工作室出品

南渡北归读后感

本文收集自互联网,如果发现有涉嫌侵权或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6532516@qq.com以便进行及时清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