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辟是什么意思(复辟一词什么意思)


高中历史必修1岳麓版、人教版、人民版的课本关于辛亥革命影响的表述,都提及“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在本课以及后一课的内容却都没有列出事例 加以证明之,这无疑会使学习者产生疑问:如果民主观念真的深入人心,为什么1915年又会兴起以“民主”为大旗的新文化运动呢?因此,“民主共和观念深入 人心”并不是一个不证自明的命题。

有人提出辛亥革命后的袁世凯称帝与张勋复辟失败已经证明了“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这一把但民主和共和理解为同一个意思的观点,并不符合事实。

一、民主和共和是两个概念

民 主一词源于希腊字"demos",意为人民。是指在一定的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在民主体制下,人民拥有 超越立法者和政府的最高主权。民主是由全体公民——直接或通过他们自由选出的代表——行使权力和公民责任的政府。民主是以多数决定、同时尊重个人与少数人 的权利为原则。民主政治是一种与专制相对的政治体系,其理念是:国家权力的来源即全体人民,人民并不是被国家统治的对象,而是统治国家的主人。基於这个政 治体系而形成的政治制度被称为民主政治。美国总统林肯曾在一演讲中提出民主政治的精髓是「民有、民治、民享」(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and for the people),换言之,国家是属於人民的,为人民所拥有、治理,为人民而存在,这个定义至今仍然受到世界上许多人的肯定。

“共和“一词来源于拉丁语respublica,意思是“公共事务”。共和制是指国家的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政权组织形式。共和政体区别于君主政体,而且是作为君主政体的相对面而存在的。

复辟是什么意思

简单言之,民主制是相对于集权制而言的,权力的行使必须体现大多数人的意志和利益。而共和制是相对于君主制而言的,国家的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是由选举产生而 非世袭。民主制国家里不仅有民主共和制国家,如美国,也有君主立宪制国家,如英国;共和制国家里不仅有民主制国家,如美国,也有独裁集权制国家,如希特勒时的德国和佛朗哥时的西班牙。

所以 ,教科书里表述的“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应该理解为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的同时,民主观念也深入人心。

复辟是什么意思

鲁 迅的小说《阿Q正传》中的第八章写辛亥革命引起的未庄的变化,革命像一阵风一扫而过,并没有到达未庄,人心日见安定。政权落到投机钻营者手中,变化最大的 不过是掀起了盘辫的风潮。第九章里提到城里依然如故,掌权的还是原班人马,举人还在追究陈年老租,依然游街示众,依然看客如云,只是审问的跪改为站,处决 的砍头改为枪毙。这样的内容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的评价是矛盾的,那么,是鲁迅胡诌,还是教科书编写者胡编?

二、辛亥革命后的民主状况

辛亥革命为了什么?不少人会以为“三民主义”已经说明了是为了反帝(民族主义)争民主(民权主义)。实际上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并不是反帝,而是反满清,孙中山等同盟会成员把民族主义“驱除鞑虏”置于同盟会政纲的头一条,说明了辛亥革命的首要目的是“排满”。“同盟会未尝深植其基础于民众,民众所接受者,仅三民主义中之狭义的民族主义耳。正惟‘排满’二字之口号极简明切要,易于普遍全国,而弱点亦在于此。民众以为清室退位,即天下事大定……故当时民众心理, 俱祝福于和议。逆之而行,乃至不易。”至于民主的宣传,老同盟会成员何香凝回忆道:“辛亥革命是没有明确的思想准备基础的。当时武装斗 争是抓得紧,而思想建设就比较松了。”辛亥革命在政治上的改革不彻底,就连孙中山本人也不得不承认,1923年,孙中山在《中国国民党改组宣言》中,承 认:“满清鼎革,继有袁氏,洪宪堕废,乃生无制一方小朝廷,军阀横行,政客流毒。党人附逆,议员卖身,有如深山蔓草,烧而益身。”由此观之,这哪里还有什 么民主可言?

复辟是什么意思

复辟是什么意思

1912 年《申报》载:“虽然今日之共和,第有其表面已。人民既乏国民之常识,而于风俗习惯尤未改革。”“于共和国之组织,若选举,若会议,及其他人民对于国家种 种应尽应享之权利义务咸不谙熟。”“就大多数国民之心理观之,则共和政体之发生,及依据于事实,而非根本于原理。”国民党代理事长宋教仁为建立民主政党政 治被袁世凯暗杀于上海,孙中山愤起反袁。1914年7月,孙中山成立中华革命党,所有党员在宣誓入党时,都要按下指纹,保证对孙中山无条件的效忠,孙中山 对此的解释是 “不论何党,未有不服从党魁之命令者..此次重组革命党,以服从命令为唯一之要件,凡入党人员,必自问甘愿服从(孙)文一人,毫无疑虑而后 可,若口是心非..断不勉强..以免良莠不齐……”但这种对领袖无条件的效忠,怎么会属于民主的内涵呢?作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驱者对民主的认识居然如 此,普通民众对民主的理解就可想而知了。程歗在《晚清乡土意识》书中提到:“先进思想家从西方引进,并以微弱的资产阶级经济关系和职能集团为依托的民主、 自由、平等的现代化观念与信息,像油浮在水面上一样漂浮在广阔的乡土文化带的上空。……”

可以说,在辛亥革命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二千余年的专制思想没有在中国消除,而且还具有相当雄厚的社会基础。那么,为什么会有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的认识呢?

三、真相是“民主共和国观念深入人心”

在查阅了对辛亥革命的相关评价文章后发现,革命者对此的认识与教科书的认识是不一样的。

复辟是什么意思

毛泽东认为辛亥革命“其实并不能说完全失败,辛亥革命有它的胜利,它打倒了直接依赖帝国主义的清朝皇帝。”“民主共和国观念从此深入人心” 。辛亥革命以后,“谁要再想做皇帝,就做不成了。所以我们说它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刘少奇认为“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从此深入人心,使人们公认, 任何违反这个观念的言论和行动都是非法的。”周恩来指出“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二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使人们在精神上获得了空前的大解 放,为以后革命的发展开辟了道路。这是一个伟大的胜利”。何香凝在辛亥革命五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认为“辛亥革命是一个伟大的胜利,它摧毁了两千多年的 君主专制制度,在广大人民中传播了民主共和国思想的种子,促进了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新发展”。

这些在辛亥革命时代成长起来的革命者对辛亥革命影响的认识应该比后人更有切身体会,而他们无一提及“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所言都是“民主共和国观念深入人心”!

复辟是什么意思

“民 主共和国观念深入人心”与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虽只差一字,但内涵却相差甚远。“民主共和国观念深入人心”突出了“共和”,重在说明君主制被推翻的意义。而“民主共和观念深入 人心”则是“民主”与“共和”并重。很明显,这是后来的历史学者们在引用革命者的评价时,忽视了“民主”与“共和”二词的差异,把“国”字遗漏,真可谓差 之毫厘,谬以千里。令人遗憾的是,以讹传讹,“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竟然取代“民主共和国观念深入人心”,成为辛亥革命思想影响的定论。

复辟是什么意思

结语

行文至此,我们已经可以确定“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实为“民主共和国观念深入人心”之误。学习历史首先在于求真,教科书不应让错误继续下去,亡羊补牢,犹未晚矣。

作者

留言

本文致敬时拾史事《教科书批判》系列(已完结)作者Henry_ZH。

我是分割线啊

本文收集自互联网,如果发现有涉嫌侵权或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6532516@qq.com以便进行及时清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