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传(鲁迅传读后感)


《明暗之间·鲁迅传》阅毕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鲁迅传

初识鲁迅的文字,自以为是始于七年级数学A2班的——当时与同学摸鱼聊天时,偶得了一张汪先生的语文A班讲义(我由于成绩一般,是没有上过语文A班的)还记得上面印着两篇文章:其一,是《狂人日记》;其二,是《呐喊》的自序。虽然算是鲁迅比较初期的作品,其主义尚未完全形成,但其中的自我觉醒依然令我震撼(见上引文)。遂购《呐喊》《彷徨》二书,没事可做时便拿起来读两篇小说

自此便会有意无意地看一些关于鲁迅的读物,对其了解也不算太少,之前在Kindle上还看到了一本关于鲁迅的知乎周刊,虽然有很多诸如“鲁迅骂了多少人”这样的无聊统计,但也有不少像“鲁迅对于中国文学史的贡献”“研究周氏兄弟感情破裂原因”这样的干货,读后对于其生平经历也有了一些常识,因此现在读《明暗之间》对我来说与其说是学习,倒更像是我对鲁迅了解的梳理与勘误——还是很有价值的

鲁迅传

言归正传,来聊聊书。马上要历史中考了,历史考卷的最后一题,常常是小论文,如果考的是中国近代史的话,大概会这样给材料:从清朝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再到抗日。这条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道路与鲁迅的生平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洋务运动:鲁迅旅日之前就读的江南水师学堂

鲁迅传

戊戌变法:鲁迅在矿务铁路学堂接触到了西方的理论和一本对于近代中国极其重要的书——严复的《天演论》

辛亥革命:鲁迅在日本接触到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以及民族解放的思想

鲁迅传

新文化运动:不用说了,鲁迅是其主要旗手

由此可以看出,鲁迅一生经历的改革与革命是极其多的——也见证了更多的失败,所以当有人问我鲁迅在新文化运动中的贡献时,我思考了很久——当《新青年》成为新生的中国共产党的一本理论期刊时,他既没有加入主张“少谈理论,多研究问题”的胡适一派,也没有加入继续积极建设《新青年》主阵地的李大钊,只能站在中间派看着《新青年》的分裂。

鲁迅传

——他就是这样一种中间物,在黑暗的旧社会与尚未形成的新时代的过渡产物,无法踏进光明,也不能再退回黑暗。他是野草,朽了也许可以培一朵花,所以他希望自己的文字是“速朽”的。——这就是鲁迅的“天演论”

至于他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贡献,我的拙见是:鲁迅更多地是一位铸剑人,从洋务到辛亥,袁世凯,王金发,章士钊,乃至胡适,他已经见过了太多屠龙勇士成为了新的恶龙。因此他将文字铸成了一把剑:用白话,因为可以在文盲率达90%的中国唤醒愚弱的国民;反帝反封建,因为要除去国民的奴隶性,成为人;科学民主,因为这是理想社会的基础。——至于是哪位勇士拿起这把剑,他并不在意,因为这把剑砍向的一定是恶龙(封建,军阀,复辟,帝国,独裁……)

写在最后,本书作者给它的定位是一本通俗读物——他也确实做到了,个人认为对鲁迅有教材里的认知,并有一定近代史知识的读者就能很轻松地读懂,对于鲁迅爱好者,这本书则是一种梳理与补遗,也不妨一读,肯定会让你对鲁迅的思想认识更加深刻全面。

总的来说是一本好书,看完之后禁不住诱惑还是想买一本《鲁迅杂文集》了。

本文收集自互联网,如果发现有涉嫌侵权或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6532516@qq.com以便进行及时清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