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有多少名胜古迹,敦煌有什么的古迹


【大方盘城】  俗称河仓城。在甘肃敦煌县城西北60公里戈壁滩上,西距玉门关20公里。建于汉代,是汉至魏晋时期我国西部防线储备粮秣的军需仓库。古城座落在高出河床2米许的自然上台上。呈长方形,坐北向南,夯土版筑,东西长132米,南北宽17米,残垣最高处6.7米。内用南北方向土墙两堵,隔成连属的仓库三间,每间长42.5米,宽14.7米。每间向南开一门。四壁多已残颓,北壁较为完整,壁的上下置三角形小洞,上三下五,间隔距离交错相等,可能是通风设施。南壁倾圮,小洞所剩无几,但仍可看出与北壁小洞两相对称。外围东、西、北三面加筑两重围墙,第一重尚存断墙,四角有土墩建筑痕迹。第二重仅存北面土墩痕迹。正南面戈壁陡起处有一烽燧,砂石夹红柳筑成,层距薄厚不一,外包上坯,高约9米许,保存完好。  【河仓城】  即“大方盘城”。  【月牙泉】  古称沙井,俗名药泉。在甘肃敦煌旦城南7公里鸣沙山北麓。泉呈月牙形,涟漪萦回,水草丛生,清澈见底。产铁背鱼、七星草,但不常见。清道光《敦煌县志》载:”泉甘美,深不可测”,“四面沙龙,一泉澄澈,为飞沙所不到”。又谓泉虽在流沙山群中,风起沙飞,均绕泉而过,从不落入泉内。五月端阳,登沙山,观泉景,已成当地民间习俗,相沿至今。  【玉门关故址】  一名小方盘城。在敦煌县城西北80公里的戈壁摊上。相传和阗玉经此输入中原,故名。是丝绸之路北路必经的关隘。现存城垣完整,呈方形,东西长24米,南北宽26.4米,残垣高9.7米,全为黄胶土版筑,面积633平方米,西、北墙各开一门。城北坡下有东西大车道,是历史上中原和西域诸国来往过乘及邮驿之路。北望长城,犹如龙游瀚海,俯仰关外,大地苍茫,入迹罕至,故唐诗人王之涣有“春风不度玉门关”之句。  【小方盘城】  即“玉门关故址”。  【阳关故址】  在甘肃敦煌县城西70公里的古董滩上。滩因地面曾暴露大量汉代文物(铜箭头、五铢钱、石磨、陶片等)而得名。阳关因居玉门关之甫而得名。古代中外陆路交通咽喉之地,也是丝绸之路南路必经的关隘。唐代诗人王维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句。古城关东为农田,远处有寿昌城废址,三面沙丘,沙梁环抱,流沙茫茫,一望无际。北面墩墩山上有一汉代烽燧,保存完好。东为红山口西有南北走向的深沟,长20多米,沟中泉水涓涓,甚甘冽。两岸有汉墓多座。据《史记·大宛传》称“阳关在县西六里”。近人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一书云:“古阳关有西寿昌城之说,在古董滩。”但据清《甘肃新通志》则认为阳关是红山口。清道光《敦煌县志》卷一图考《两关遗迹图》标红山口即阳关。《中央研究院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一本)《两关遗址考》谓古董滩是汉代以来的阳关,适为山水经过之地,无人管理,再加风沙侵削,致城垣堙没。出红山口西南行,可达若羌。  【佛亭庙—新庙台墓群】  在甘肃敦煌县城东南约5公里的戈壁上。东西长20公里,南北宽5公里,砾石小阜簇聚,高者及丈,低者近于地平,为数三、五不等。堆前有狭长小道。大堆有围墙、土阙。日初升和日落时阴影斑斑。1944—1945年及解放后曾三次发掘,出土文物均属魏、晋、唐代墓葬。  【沙州故域遗址】  即敦煌故城遗址。在甘肃敦煌县城西的党河西岸,是丝绸之路上的咽喉重镇。从内地到西域经此,分南北两路,南路出阳关,北路出玉门关。古城平面呈长方形,东西宽718米,南北长1,132米,南、北、西三面仍有断续残垣,西北角尚有城墩,高出城墙一倍。城内南部有白马塔,为后秦所建。相传高憎鸠摩罗什东来传经,曾瘗白马于此,后建塔志之。塔九层,高约12米。刻石有“道光乙已桐月白文彩等重修”等字。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在此设置敦煌郡。李暠于西凉庚子元年(公元400年)在此建都,永建二年(421年)北凉沮渠蒙逊率众二万,三面起堤,以党水灌城,西凉国亡。唐武德二年(619年)在此置州,因南有鸣沙山而得名。宋景祐初年地入西夏,元明复置州、卫。清常钩《敦煌杂钞》卷二沙州卫条云:“沙州之西,本有故城,即汉敦煌郡治,经党水北冲,圮其东面。清雍正三年故城东另筑卫城。”即现敦煌县城。  【敦煌故城遗址】  即“沙州故城遗址”。  【鸣沙山】  古称神沙山、沙角山。在甘肃敦煌县城南6公里。东西长约40公里,南北宽20公里,高数十米,山峰陡峭,势如刀刃。北麓有月牙泉。登山俯瞰,沙丘林立,清泉荡漾。从山顶下滑沙砾随人体下坠,鸣声不绝于耳,游人见此,兴味盎然。据史书载,天气晴朗之时,山有丝竹管弦之音,犹如奏乐,故称“沙岭晴鸣”,为敦煌一景。俗传古代有大将率兵出征,兵马在此宿营。一夕,狂风骤起,黄沙蔽天,全军因此覆没。以后山内时闻鼓角之声,因有鸣沙之名。  【莫高窟】  俗称千佛洞。在甘肃敦煌县城东南25公里。洞窟凿于鸣沙山东麓断崖上,上下五层,高低错落,鳞次栉比,南北长1.600多米。建造年代据武周圣历元年(公元698年)《李怀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记载,莫高窟建于前秦建元二年(366年),至唐武则天时,已有窟室千余龛。现尚保存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各代壁画和塑像的洞窟四百九十二个,壁画45,000多平方米,彩塑二千四百十五身,唐、宋木构建筑五座,莲花住石和铺地花砖数千块。是一处由建筑、绘画、雕塑组成的综合艺术。形制有禅窟与中心柱式、方形佛殿式和覆斗式。窟外原有殿宇,并有木构走廊与栈道相连。窟最大者高40余米,30米见方。最小者高不盈尺。造像均为泥质彩塑,有单身像和群像。佛像居中心,两侧侍立弟子、菩萨、天王、力士,少则三身,多则十一身。最大者33米,小者10厘米。多以夸张的色彩表现人物性格,神态各殊。壁画内容有佛像、佛教史迹、经变、神话、供养人等题材和装饰图案。最古的地图《五台山图》大40多平方米。从一花一时、神、佛,到表现当时当地历史人物活动的《张议潮夫妇出行图》,构图精细,栩栩如生。窟内金碧辉煌,绚丽夺目。画面如按两米高排列,可构成长达25公里的画廊,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石窟艺术宝库。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一说光绪二十六年)发现藏经洞后,窟内历史文物和艺术品遭到帝国主义分子的严重破坏,盗窃大量的珍贵文物。1943年设立敦煌艺术研究所,进行修复、保管和研究工作。解放后改为敦煌文物研究所,对洞窟进行全面维修。窟东有泉,汇成清流,林木成荫,无异沙漠绿洲。  【千佛洞】  即“莫高窟”。  【藏经洞】  即敦煌莫高窟第十七洞。是开凿在第十六窟甬道壁上的一个小洞,门仅高出地面1米,长宽2.5—2.7米,近方形,高3米,顶作覆斗形,空间19立方米。北壁绘枝叶交接的菩提树两棵,东树悬净水瓶,侧立比丘尼,双手奉持团扇;西树挂一个挎袋,侧立侍女,作男装。下有长方形禅床式低坛,上塑高僧洪否坐像。西壁嵌石碑一通,即洪■告身敕牒碑,似未完工即被封闭。据洞内遗书记载,最晚纪年是北宋至道年间,不见西夏文卷子。十六窟甬道两壁绘宋代菩萨行列,以此推断,可能是十一世纪初西夏人征服敦煌的战争中,莫高窟僧人准备逃难时所封,后未回归,竟因此幽闭达九百年之久。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十六窟甬道清除淤沙始偶然发现此一满贮经卷、文书、织绣、画像的石室,文物共五万余件。除汉文写本外,藏文、梵文、伝卢文、粟特文、古和阗文、回鹘文等各种民族文字写本约占六分之一,并有绢本绘画、刺绣等美术品数百件。写本中除大量佛经、道经、儒家经典之外,还有史籍、诗赋、小说、民间文学、地志、户籍、帐册、历本、契据、信札、状牒等,包括从公元四世纪到十四世纪(即晋至宋)近十个朝代的文物图书,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极大注意。此后,研究敦煌艺术的人逐渐增多,并形成了敦煌学。  【西千佛洞】  敦煌莫高窟的组成部分。洞窟开凿在党河崖壁的北侧,自西向东排列,距河底20余米,窟顶是平坦的戈壁滩。现存洞窟十九个,始建于北朝晚期,隋、庸、五代、宋初和西夏续加兴修。所存壁画、塑像与莫高窟属同一系统,具有同等价值,是敦煌石窟艺术系统的一个分支。

本文收集自互联网,如果发现有涉嫌侵权或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6532516@qq.com以便进行及时清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