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错论伐蜀(司马错论伐蜀启示)


张骞第一次奉使西域,在大夏古国(Bactria)见到邛竹杖、蜀布,推知从中原向西南行,经蜀、滇、身毒可通大夏。但,此后无官方由此路通使和经商的记载。笔者认为,两千多年前在我国西南地区确实存在着一条经蜀、滇、身毒通大夏的通道。但,并没有形成通商孔道,也就是说,蜀地的物品,并不是通过这条通道输出到中亚的。综合文献可知,蜀地确实有向外输出物品的通商孔道,不仅仅是一条,而是多条。沿此道向外运输的大宗商品仍然是丝绸。故今人称其为南丝绸之路。历史上的南丝绸之路的开辟、兴盛于何时?起点位于何地?具体路线?而南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之间的实际存在着一种过去尚未引起重视的密切关系。更值得深入研究。本文仅就这个问题作一初探,以求在丝绸之路的整体研究上更加趋于完善。

一、南丝绸之路的起点

《蜀王本纪》载:“蜀之先称王者,有蚕丛、柏濩(或作灌)、鱼凫、蒲泽(杜宇)、开明。是时人萌椎髻左衽,不晓文字,未有礼乐。从开明已上至蚕丛,积三万四千岁。”【1】由此可知,公元前316年秦灭巴蜀以前,蜀地经历了蚕丛、柏濩(柏灌)、鱼凫三王和杜宇、开明二帝。

《蜀王本纪》中也有“蜀之先,名蚕丛,教民蚕桑”【1】的记录。清代汉学家段玉载所著《荣县志》记载:“蚕以蜀为盛,故蜀曰蚕丛,蜀亦蚕也。”【2】

“蚕丛”,即为野蚕丛集之意,古蜀人有悠久的养蚕缫丝历史。有了发达的桑蚕业,织造业应运而生。

《华阳国志·巴志》记载:“禹会诸侯于会稽,执玉帛者万国,巴蜀往焉。”【3】上古时期,蜀国已经能够生产丝织品“帛”,而“帛”就是最初的锦。

刘熙《释名》曰:锦,金也;作之用功重,其价如金,故制字帛与金也。【4】

——《初学记》

《华阳国志》:张仪、张若城成都,周回十二里,高七丈,造作下仓,上皆有屋,而置楼观射圃。又营广府舍,置盐、铁市官并长丞;皆与咸阳同制。更于夷里桥南立锦官。锦官者,犹合浦之有珠官也。【5】——《蜀中广记》

秦统一巴蜀,即在成都彝里桥设置了管理织锦的官员——“锦官”专司织锦事。其官署便是“锦官城”。

《华阳国志》记载:郡更于夷里桥南岸道东边起文学,有女墙。其道西城,故锦官也。锦工织锦濯其江中则鲜明,濯他江则不好。故命曰“锦里”也。【3】

锦工们最喜在江里洗锦,从这条江水洗濯的锦颜色亮丽,光彩照人,最为艳丽。这条江被称为“锦江”,锦工们居住的地方被称为“锦里”。

《益州记》曰:锦城在益州南笮桥东流江南岸,蜀时故锦宫也。其处号锦里,城墉犹在。【4】——《初学记》

成都以织锦闻名天下,被称为“锦城”。可考证,锦官城应该在成都锦江的南岸。

元人费著所撰《蜀锦谱》亦曰:“蜀以锦擅名天下,故城名以锦官,江名以濯锦。”【6】其所言不虚。

蜀锦起源于上古时期,兴于春秋战国时期,盛于秦汉时期。‘锦官城’或‘锦城’(成都的别名)、‘锦江’等名号皆是因‘蜀锦’而来。

成都成为古代中国最重要的丝绸生产地,即是丝绸的高端产品“蜀锦”的制造中心,也是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蜀锦在汉、唐时期,就已经是古代丝绸之路上流通的主要商品之一。

二、南丝绸之路之西线——蜀身毒道

南丝绸之路的西线为从四川成都经云南至缅甸的“蜀身毒道”。蜀身毒道是指古代有一条从四川成都,经云南的叶榆(大理)、永昌郡治(保山),再到密支那或八莫,进入缅甸的重要交通线。这条路最远可达“滇越”乘象国。

据史学家考证“蜀身毒道”中成都至叶榆(大理)分为南、西两道,南道分为岷江道、五尺道,岷江道自成都沿岷江南下至宜宾,是李冰烧崖劈山所筑;五尺道,得名于驿道仅宽五尺,又称滇僰古道。开通于秦,《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秦时常頞略通五尺道,诸此国颇置吏焉。”【7】由僰道(宜宾)至叶榆(大理)。

南道由成都——僰道(宜宾)——南广县(高县)——盐津的石门关——朱提(昭通)——古夜郎国西北(威宁)——味县(曲靖)——谷昌(昆明)——楚雄——叶榆(大理)。汇入永昌道。(参考图一、图二)

西道又称灵关道、牦牛道,《史记·司马相如列传》:“通零关道,桥孙水(今安宁河),以通邛都。”【7】即由成都——临邛(邛崃)——灵关——笮都(雅安)——严道(荥经)——旄牛(汉源)——泸沽——邛都(西昌)——会无(会理)——青蛉(大姚)——大勃弄(祥云)——叶榆(大理)与南路汇合。(参考图一、图二)

司马错论伐蜀

图一

司马错论伐蜀

图二

“蜀身毒道”中从叶榆(大理)西进,经永昌郡治(保山)至掸国(今缅甸掸邦)的这一段通道,因属于汉永昌郡,故名为永昌道。最远可达“滇越”。(参考图三)

司马错论伐蜀

图三

主要通道线路,叶榆(大理)——永昌(保山)——腾越(腾冲)——古永——密支那——滇越;

腾越(腾冲)——梁河——盈江——八莫;

永昌(保山)——龙陵——芒市——畹町——瑞丽——掸国(曼德勒)。(参考图一、图二、图三)

密支那、八莫、曼德勒均为伊洛瓦底江上游重要口岸。伊洛瓦底江可以通航,可顺伊洛瓦底江出海,与海上丝绸之路汇合。笔者认为,广义的蜀身毒道应包括伊洛瓦底江‘水道’。(参考图一、图二、图三)

司马错论伐蜀

司马错曰:“夫蜀,西辟之国也,而戎狄之长,而有桀、纣之乱。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群羊也。取其地,足以广国也;得其财,足以富民;缮兵不伤众,而彼以服矣。故拔一国,而天下不以为暴;利尽西海,诸侯不以为贪。是我一举而名实两附,而又有禁暴正乱之名,”【8】——《战国策》

在《司马错论伐蜀》中,提到蜀国‘利尽西海’,是否是指,蜀国和‘西海’有商业孔道?并从商业贸易中获利?

两汉对蜀身毒道的开凿是,从汉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一直持续到汉安帝永宁元年(120年)。(参考【9】)

三、南方丝绸之路的中线——“进桑道”

南丝绸之路的中线为从四川经云南到越南交通线,历史文献记载为“进桑道”,亦称“进桑—麋泠道”、‘交州道’。

云南与越南北部之间存在一条水陆皆可通行的通道——红河河谷。红河源于大理,其下游为红河三角洲。

进桑道:叶榆(大理)——弥渡——贲古县(蒙自)——西随县(治所在今云南金平县境内)——进桑关(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河口县)——麋泠县——交趾(治所在今越南河内)。出海后与海上丝绸之路汇合。(参考图一、图二、图三)

《广州记》云:“交趾有骆田,仰潮水上下,人食其田,名为骆人。有骆王、骆侯。诸县自名为骆将,铜印青缓,即今之令长也。后蜀王子将兵讨骆侯,自称为安阳王,治封溪县。”【7】

——《史记索引》

《交州外域记》:“交趾昔未有郡县之时,土地有雒田,其田从潮水上下,民垦食其田,因名为雒民。设雒王、雒侯主诸郡县。县多为雒将,雒将铜印青缓。后蜀王子将兵三万来讨雒王、雒侯,服诸雒将。蜀王子因称为安阳王。”【10】

——《水经-叶榆河注》

《大越史记全书》:“安阳王,在位五十年。讳泮,巴蜀人也。都封溪。甲辰元年(公元前257年),王既并文郎国。改国号日瓯貉。”【11】

《越史通鉴纲目-前编》:“周赧王五十八年(公元前257年),蜀王子灭文郎国,称安阳王。”【12】

“安阳王”的记载表明,至迟在公元前3世纪时,从四川经云南至今越南北部的“进桑道”就已开通了。此道最早的记载见于东汉。

关于这个“进桑道”的具体路线见于《水经注》记载。

《水经·卷三十七·叶榆河》:“建武十九年(公元43年),伏波将军马援上言:‘从麊泠出贲古,击益州。臣所将骆越万余人,便习战斗者二千兵以上,弦毒矢利,以数发,矢注如雨,所中辄死。愚以行兵,此道最便,。盖承藉水利,用为神捷也。’……又东出进桑关,进桑县,牂牁之南部都尉治也。水上有关,故曰进桑关也。故马援言:‘从麊泠水道出,进桑王国,至益州贲古县,转输通利,盖兵车资运所由矣。’自西随至交趾,崇山接险,水路三干里。”【10】

据考证,叶榆水为今元江;麊泠水为红河。

东汉时马援征交趾就循桑关道,汉末避难于交趾的刘巴、许靖等人北上蜀中亦由此道。

《晋书·陶璜传》:“又宁州(治所在曲靖)兴古(郡)(治所宛温县)接据上流,去交趾郡千六百里,水陆并通,相互维卫。”【13】也是讲的“进桑道”。

四、南方丝绸之路的东线——“牂牁道”

南方丝绸之路的东线为从四川经贵州、广西、广东至南海的“牂牁道”,或称为“夜郎道”。

牂牁江古道就是如今的流经滇、黔、桂、粤的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珠江等汇入大海的航道。

“牂牁道”路线:成都——僰道(宜宾)——珙县——兴文——威信——镇雄——赫章——平夷县(毕节)——织金——夜郎国中心(安顺),连接牂牁江(今北盘江上游),顺牂牁江(今红水河、西江)而下番禺(广州),接海上丝绸之路。(参考图一、图二、图三)

牂牁江:北盘江——红水河——黔江——浔江——西江的统称。

《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建元六年(前135年),大行王恢击东越,东越杀王郢以报。恢因兵威使番阳令唐蒙风指晓南越。南越食蒙蜀枸酱,蒙问所从来,曰“道西北牂柯,牂柯江广数里,出番禺城下”。蒙归至长安,问蜀贾人,贾人曰:“独蜀出枸酱,多持窃出市夜郎。夜郎者,临牂柯江,江广百余步,足以行船。南越以财物役属夜郎,西至同师,然亦不能臣使也。”蒙乃上书说上曰:“南越王黄屋左纛,地东西万余里,名为外臣,实一州主也。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窃闻夜郎所有精兵,可得十余万,浮船牂柯江,出其不意,此制越一奇也。诚以汉之彊,巴蜀之饶,通夜郎道,为置吏,易甚。”上许之。乃拜蒙为郎中将,将千人,食重万余人,从巴蜀筰关入,遂见夜郎侯多同。蒙厚赐,喻以威德,约为置吏,使其子为令。夜郎旁小邑皆贪汉缯帛,以为汉道险,终不能有也,乃且听蒙约。还报,乃以为犍为郡。发巴蜀卒治道,自僰道指牂柯江。【7】

从《史记》记载可知,唐蒙最早上书汉武帝,建议开通夜郎道,是“牂牁道”的开拓者。

元鼎五年(公元前111年)秋,……使驰义侯因巴蜀罪人,发夜郎兵,下牂柯江。咸会番禺。——《史记·南越列传第五十三》

及至南越反,上使驰义侯因犍为发南夷兵。且兰君恐远行,旁国虏其老弱,乃与其众反,杀使者及犍为太守。汉乃发巴蜀罪人尝击南越者八校尉击破之。会越已破,汉八校尉不下,即引兵还,行诛头兰。头兰,常隔滇道者也。已平头兰,遂平南夷为牂柯郡。夜郎侯始倚南越,南越已灭,会还诛反者,夜郎遂入朝。上以为夜郎王。——《史记·西南夷列传》【7】

从《史记》的记载可知,“牂牁道”是元鼎五年(公元前111年)开通。

五、蜀——长江道

《华阳国志·蜀志》记载:秦惠王方欲谋楚,群臣议曰:“夫蜀,西僻之国,戎狄为邻,不如伐楚。”司马错、中尉田真黄曰:“蜀有桀、纣之乱,其国富饶,得其布帛金银,足给军用。水通于楚,有巴之劲卒,浮大舶船以东向楚,楚地可得。得蜀则得楚,楚亡则天下并矣。”【3】

司马错论伐蜀

《战国策》也载:“秦西有巴蜀,方船积粟,起于汶山,循江而下,至郢三千余里。……下水而浮,一日行三百余里。”、“蜀地之甲,轻舟浮于汶(指岷江),乘夏水而下江,五日而至郢”。【8】

从《华阳国志》、《战国策》记载可知,蜀至楚的航道很早就已经开通了。

成都所处的岷江,自古便具备航运的条件,沿岷江而下即可东入长江,经三峡,出夔门,可直达吴楚。(笔者因之称此航道为“蜀——长江道”)

《华阳国志·蜀志》中记载: “司马错率巴、蜀众十万,大舶船万艘,米六百万斛,浮江伐楚,取商於之地为黔中郡。 ”【3】

据记载,春秋战国时期,秦国曾四次沿蜀——长江水道,讨伐楚国。

成都,水上交通有着天然之利。是长江航运上游的起点,在长江流域也占据重要的地位。

从汉代以后,蜀商往返于成都和江陵之间,把蜀锦等各种货物贩运到荆州,再转运至江南。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14】

依笔者看来,这是在描述荆州处于经贸中心的位置,和‘巴蜀’、‘吴会’、‘南海’都有贸易通道。

山谦之《丹阳记》曰:历代尚未有锦,而成都独称妙。故三国时,魏则市于蜀,吴亦资西蜀,至是始乃有之。【4】——《初学记》

三国时期,三国时丝织品成为蜀国的主要财源。地处长江上游的成都的大批蜀锦是通过长江航运运抵吴国的。蜀锦在蜀国的对外贸易中举足轻重。

六、成都与海上丝绸之路建立了联关系

成都虽然受到巴蜀盆地闭塞地形的限制,道路交通闭塞。但,若仔细研究就会发现,自古以来在巴蜀及其东南到西南的大片内陆地区,存在着由多条水陆通道相连的交通线。蜀人也是凭着积极进取、向外拓展的精神,很早就开辟了“蜀身毒道”、“进桑道”、“牂牁道”、“长江道”等对外通商孔道。由此道发展了同西南、东南沿海地区的经贸关系。使闭塞的西南各族有了一条最近捷的出海通道,与海上丝路相交汇,与海外世界发生联系,扩大了交往的范围。南方丝绸之路正是由南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两部分构成。

那么,成都与海上丝路是何种关系?

七、南方丝绸之路如何延伸到海外的?

南方丝绸之路的研究,往往忽略了最不该忽略的研究对象,北美洲的大秦国。

笔者整理史籍中大秦国和‘蜀身毒道’、‘进桑道’、‘牂牁道’相关的记载,如下文:

袁宏《后汉纪》:安帝元初中,日南塞外檀(掸)国献幻人,能变化吐火,自支解,又善跳丸,能跳十丸。其人曰:“我海西人。”则是大秦也。自交州塞外檀国诸蛮夷相通也,又有一道与益州塞外通。【15】

《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永宁元年,掸国王雍由调复遣使者诣阙朝贺,献乐及幻人,能变化吐火,自支解,易牛马头。又善跳丸,数乃至千。自言我海西人。海西即大秦也,掸国西南通大秦。”【16】

《三国志》卷30注引鱼豢《魏略・西戎传》:“大秦道既从海北陆通,又循海而南,与交趾七郡外夷比,又有水道通益州、永昌,故永昌出异物。前世但论有水道,不知有陆道。今其略如此。”【14】

《魏书・西域传》也说,大秦“东南通交趾,又水道通益州永昌郡,多出异物。”【17】

《册府元龟》:“僬侥国,後汉时通焉。自言我海西人,海西即大秦也。”【18】

《广志》曰:薰六,出交州。又,大秦海边人,彩与贾人易。若无贾人,取食之。【19】——《太平御览》

《宋书·夷蛮传》所言:“若夫大秦、天竺,迥出西溟,二汉衔役,特艰斯路,而商货所资,或出交部,泛海陵波,因风远至。又重峻参差,氏众非一,殊名诡号,种别类殊,山琛水宝,由兹自出,通犀翠玉之珍,蛇珠火布之异,千名万品,并世主之所虚心,故舟舶继路,商使交属。”【20】

《梁书·诸夷传》云:海南诸国,大抵在交州南及西南大海洲上,相去近者三五千里,远者二三万里, 其西与西域诸国接。汉元鼎中,遣伏波将军路博德开百越,置日南郡。其徼外诸国, 自武帝以来皆朝贡。后汉桓帝世,大秦、天竺皆由此道遣使贡献。及吴孙权时,遣宣化从事硃应、中郎康泰通焉。其所经及传闻,则有百数十国,因立记传。晋代通中国者盖鲜,故不载史官。及宋、齐,至者有十余国,始为之传。自梁革运,其奉正朔,修贡职,航海岁至,逾于前代矣。今采其风俗粗著者,缀为《海南传》云。【21】

从以上大秦国的史料可以归纳如下结论:

(一)大秦国商贾使成都的蜀锦从蜀身毒道出口到海外

永昌郡是东汉初设置的,郡治即在不韦县(保山地区)。《华阳国志·南中志》载:“永昌郡,古哀牢国。”哀牢国辖境包括整个伊洛瓦底江上游地区。(参考图二)

“掸国西南通大秦。”从掸国可沿伊洛瓦底江南下经骠国入安达曼海,可经孟加拉湾达印度,与‘大秦国’有通商经贸关系。(参考图一、图三)

“又有水道通益州、永昌,故永昌出异物”,说明那时大秦国商人已经开辟伊洛瓦底江水上商业通道,永昌郡已有来自大秦国等异域的商品。(参考图一、图二、图三)

正是大秦国商贾使伊洛瓦底江水道成为国际通商孔道,使蜀身毒道和海上丝绸之路实现了对接,成都的蜀锦可以从蜀身毒道出口至海外。

司马错论伐蜀

(二)大秦国商贾开通了南海丝绸之路,连接“进桑道”、“牂牁道”

“大秦道……又循海而南,与交趾七郡外夷比,”交趾七郡,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参考图三)说明,大秦国商贾开辟了南海丝绸之路。

“若夫大秦、天竺,迥出西溟,二汉衔役,特艰斯路,而商货所资,或出交部,泛海陵波,因风远至。”这个描述了大秦国、天竺国商贾航海货运到交趾。

正是大秦国商贾,实现了“进桑道”、“牂牁道”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对接。使蜀锦也可沿此通道销往北部湾、暹罗湾、安达曼海、孟加拉湾等地区。

(三)大秦国商贾使蜀——长江道延伸到海外

大秦商人秦论的记载,见于《梁书·诸夷传》和《册府元龟》卷六百六十二《奉使部》。

《梁书·诸夷传》:汉桓帝延熹九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来献,汉世唯一通焉。国人行贾,往往至扶南、日南、交趾,其南徼诸国人少有至大秦者。孙权黄武五年,有大秦贾人字秦论来到交趾,交趾太守吴邈遣送诣权。权问方土谣俗,论具以事对。时诸葛恪讨丹阳,获黝、歙短人,论见之曰:“大秦希见此人。”权以男女各十人,差吏会稽刘咸送论,咸于道物故,论乃径还本国。【21】

《册府元龟》:刘咸,会稽人,为吏。黄武五年,有大秦贾人秦论来到交趾,太守刘邈遣送诣大帝。大帝问方土谣俗,论具以事对。时诸葛恪讨丹阳,获黝、歙短人,论见之曰:“大秦希见此人。”大帝以男女各十人,差咸送论,咸於道物故,论乃径还本国。【18】

成都,水上交通则有着天然之利。作为长江上游起点的成都依托长江,这个作为横贯中国东西的一条水上交通大动脉,蜀锦沿江顺流而下,远销至吴会。而大秦国贾人秦论自交趾来诣东吴,也同样开拓了蜀锦自成都走水路直达海外的便捷通商贸易通道。

八、汉武帝对海上丝绸之路的开发

几乎所有的研究汉朝海上丝绸之路的文章都会提到《汉书·地理志》的记载。

《汉书·地理志》:自日南障塞、徐闻、合浦航行可五月,有都元国;又船行可四月,有邑卢没国;又船行可二十余日,有谌离国;步行可十余日,有夫甘都卢国;自夫甘都卢国船行可二月余,有黄支国;民俗略与珠崖相类。其州广大,户口多,多异物。自武帝以来皆献见。有译长,属黄门,与应募者俱入海,市明珠、壁流离、奇石异物、赍黄金杂缯而往。所至,国皆禀食为耦,蛮夷贾船,转送致之,亦利交易,剽杀人,又苦逢风波溺死,不者数年来还。大珠至围二寸以下,平帝元始,王莽辅政,欲耀威德,厚遗黄支王,令遣使献生犀牛。自黄支船行可八月,到皮宗;船行可二月,到日南、象林界云。黄支之南有已程不国,汉之译使自此还矣。【22】

司马错论伐蜀

图四

如图四所示,日南、障塞、徐闻、合浦、象林。

都元国

裸国

所罗门群岛、俾斯麦群岛

自日南障塞、徐闻、合浦航行可五月,有都元国;

邑卢没国

希木叶尔王国(Himyarite Kingdom)

阿拉伯半岛南端

又船行可四月,有邑卢没国;

谌离国

阿尔西诺(Arsinoe)城

在苏伊士运河( the Suez Canal)入红海口

又船行可二十余日,有谌离国;

夫甘都卢国

达米埃塔(DAMIETTA)城

尼罗河东侧支流出海口

步行可十余日,有夫甘都卢国;

司马错论伐蜀

黄支国

玛雅人建立的国家

尤卡坦半岛

自夫甘都卢国船行可二月余,有黄支国;

已程不国

巴西海岸某港口

南美洲

黄支之南有已程不国,汉之译使自此还矣。

皮宗

Puzhinadu(The Mushika Kingdom)

印度半岛西南岸。

自黄支船行可八月,到皮宗;

日南、象林

汉日南郡、象林县

越南岘港。

船行可二月,到日南、象林界云。

表一

表一内容,为汉之译使的航海记录。可参考【23】。

汉之译使,“赍黄金杂缯而往”。杂缯是否包括‘蜀锦’?

汉朝已经有了制造远洋船舶技术和远洋航海技能。但,从“蛮夷贾船,转送致之,”记载分析,‘译使’似乎并不是乘坐汉朝的船舶。

虽然,并没有明确说明‘译使’乘坐何国商船,但,“蛮夷贾船”非常有可能就是,‘大秦国’的商船。汉朝至南、北朝的史籍记载,只有大秦“国人行贾,往往至扶南、日南、交趾,”

还有,“有黄支国;民俗略与珠崖相类。其州广大,户口多,多异物。自武帝以来皆献见。”【22】黄支国泛海来献见,是乘坐本国船?还是大秦国的商船?也没有确切说明。是不是黄支国有发达的航海业?也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

所以,《汉书·地理志》的记载,并没有证明,汉朝已经开拓了海上丝绸之路,仅只是政府派出人员对海上丝绸之路的考察记录。类似的记载是,“吴孙权时,遣宣化从事硃应、中郎康泰通焉。”【21】

笔者认为,《汉书·地理志》的内容,似恰恰证明了,大秦国商贾将海上丝绸之路延伸至东南亚、远达澳洲、南太平洋岛国。(参考图五)

司马错论伐蜀

图五

如图五所示,《汉书·地理志》中记载的海上丝绸之路线路图。

九、结语

戴侗于《六书故》中说:“织彩为文曰锦”。所谓的蜀锦,指的就是专指蜀地所生产的丝织彩色提花织锦。沃野千里的巴蜀地区是我国古代最早、最重要的养蚕、治丝、织锦的中心之一,而在巴蜀的丝织品中留存最多也最为著名的是蜀锦,汉唐时期,蜀锦就已经是古代丝绸之路上流通的主要商品之一,对我国乃至亚洲,甚至世界的丝织业都有这巨大的影响。蜀锦不仅代表着古代蜀丝绸文化的繁盛,也对丝绸之路的繁荣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在悠悠历史画卷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汉代,成都的丝织业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当时的成都就以蜀锦而闻名海内外。“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是古蜀国的成都。古代成都输往外国的产品中,数量最大、影响最深的当推丝织品,而其中尤以蜀锦为第一。蜀锦从“南方丝绸之路”出口,同时通过“南方丝绸之路”贩运到东南亚、南太平洋岛国、印、缅地区、红海、地中海地区,甚至远达美洲地区。

成都汉晋以来商业的发展,生产的蜀锦等沿着南丝绸之路的传播辐射,对推动大西南社会经济发展、对带动南方丝路地区商业经济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

笔者认为,“南方丝绸之路”鼎盛期,与蜀锦的繁荣期是一致的。蜀锦在不同地区之间交易流通,成为名扬世界的“硬通货币”。蜀锦在南方丝绸之路上扮演的角色不光是一种商品,而且,还具有货币职能。很多大宗贸易就是用蜀锦替代货币进行交易的,作为货币的好处是不会贬值。正如“丝绸之路”的名称,蜀锦不仅是丝路上重要的奢侈消费品,而且,是具有公认的价值、较高的信誉的‘硬通货’。

经济发达的蜀地为南方丝绸之路的存在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和优越的前提条件。而作为交通要道的南丝绸之路对于处在盆地中的成都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其商业的发展举足轻重!

蜀锦是丝绸商贸的特殊品种,南丝绸之路是商贸通道的重要组成。蜀锦经过南丝绸之路流通到那个出海港口,大秦国的商贾就“泛海陵波,因风远至。”实现衔接。

在蜀汉时期,蜀锦具有重要的军事、政治、经济和贸易地位。诸葛亮不采纳魏延兵出子午谷的奇谋,而采取“兵出祁山、平取陇右”战略。也是切断曹魏与西域的商贸往来,开通蜀锦贸易的西北丝绸之路的考量。ꎮ

唐相张柬之在《请罢姚州屯戌表》中曰:

臣窃按姚州者,古哀牢之旧国。绝域荒外,山高水深,自生人以来,洎于后汉,不与中国交通。前汉唐蒙开夜郎、滇筰,而哀牢不附。至光武季年,始请内属,汉置永昌郡以统理之,乃收其盐布毯罽之税,以利中土。其国西通大秦,南通交趾,奇珍异宝,进贡岁时不阙。刘备据有巴蜀,常以甲兵不充。及备死,诸葛亮五月渡泸,收其金银盐布以益军储,使张伯岐选其劲卒搜兵以增武备。故《蜀志》称自亮南征之后,国以富饶,甲兵充足。由此言之,则前代置郡,其利颇深。【24】

“在世界不同地方保持这种不间断的贸易往来,正如人的身体吸收营养一样,是十分有益的!……文明之所以获得了如此大的发展,应归功于与日增多的商贸往来与和平的环境。”【25】这是古罗马学者老普林尼在名著《自然史》对国际贸易的作用与影响的形容与称赞。

南方丝绸之路长盛不衰的原因,是有‘硬通货’商品,有流畅的商品销售渠道。而正是有远洋航海技术大秦国商贾,将南丝绸之路国际化了。使闭塞千里的成都也加入大秦国商贾创建的世界贸易体系。

注释:

【1】《蜀王本纪》

【2】《荣县志》

【3】《华阳国志》

【4】《初学记》

【5】《蜀中广记》

【6】《蜀锦谱》

【7】《史记》

【8】《战国策》

【9】《张骞使大夏时所见蜀布、邛竹杖是从“蜀身毒道”贩运来的吗?》

【10】《水经注》

【11】《大越史记全书》

【12】《越史通鉴纲目-前编》

【13】《晋书》

【14】《三国志》

【15】《后汉纪》

【16】《后汉书》

【17】《魏书》

【18】《册府元龟》

【19】《太平御览》

【20】《宋书》

【21】《梁书》

【22】《汉书》

【23】《汉书·地理志》记载的黄支国在那里?——揭秘西汉大航海之谜

【24】《旧唐书》

【25】《自然史》

本文收集自互联网,如果发现有涉嫌侵权或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6532516@qq.com以便进行及时清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