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灯教(红灯教起义)


狮子坝的清晨被阵阵欢快的鸟鸣唤醒。推开房门,山风夹着初春般的寒气迎面扑来,顺着食堂袅袅的炊烟,屋后那对雄冠神洲的天鼓,此刻晨雾缭绕,秀着温柔朦胧。

红灯教

今天的行程是,探访西鼓城顶部的陈家洞红灯教遗址。

第一次登陈家洞是2009年秋,在向导带引下,看层林尽染,踏遍地金黄。第二次登陈家洞是2016年夏,我带着几位朋友冒雨上山,见云雾升腾,气象万千。这一次则是百年前鼓城山红灯教的故事,吸引着我们再次登临陈家洞。

据记载,民国3年(1914年),鼓城西关堡(现关囗垭)保正袍哥大爷李忠得,因不满鹰嘴岩民团团总鱼肉乡里,将其杀死之后,联络光头山主事张祯先在桃花店歃血为盟,成立川陕红灯教,李为统领,张为军师,下设参谋、粮官、千总、仙女队等。

红灯教

红灯教

他们制造刀矛,组织习武,练神水,除暴安良,抗捐抗税,深受川陕结合部百姓拥护,队伍迅速扩张。民国6年,从陕南黄官岭、宁台寺到川北光头山、云雾山一带方圆百里,均被红灯教控制,从教者达3000人。

红灯教

红灯教

红灯教的发展壮大,引起了地方民团武装和军阀的恐慌。民国8年,开始调集军队对红灯教进行围剿。统领李忠德率部凭借险关隘道殊死抵抗,双方损失惨重。当年张军师战死,民国9年,由于叛徒出卖,李统领被捕杀。

李统领死后,其妻熊大嫂接替统领之职,继续与官军斗争。熊大嫂身材高大,膀阔腰圆,声音洪亮,武艺高强,传言还能布道作法。将李统领安葬后,熊大嫂亲率精干小分队,突袭百里,将己当上正源民团团总的叛徒抓获,押至李统领墓前枭首祭祀。

红灯教

红灯教

熊大嫂率红灯教残部退守陈家洞,修筑寨墙,凭险而居,继续与官军和民团武装对峙,直至民国11年才被剿灭,这场历时八年轰轰烈烈的红灯教起义就此以失败告终。

带着故事的徒步,会有一种奇妙的感觉让你步履轻松,原有的景致变得更加真实饱满和富有灵性,恍惚每一株摇拽的小草都在倾诉,每一棵挺立的大树都储满着传说,每一处陡峭的悬崖都是沧桑的沉淀。

红灯教

红灯教

身体在林间跋涉,思绪在时空里穿越,一场徒步,双倍的酣畅,让身体和精神都在路上,这或许就是旅者的意义之所在。喜欢那句:读书是精神的旅行,旅行是身体的阅读。

红灯教

不知不觉间经李统领墓登上杜鹃岭,正值杜鹃花开正艳。白的、粉的、紫的漫山遍野,灿若云霞。在这鲜花堆砌的隧道小径里,浮现过红灯教穿梭的身影,也走过官军兵马隆隆的枪炮。至灵官庙,一棵巨松傲然独立,它见证过硝烟间的惨烈撕杀,昂扬着红灯教的铮铮铁骨。这里曾经也是红灯教的一个哨卡,背靠西鼓城山,视线开阔,南可俯瞰蔡家地,北下直奔狮子坝。

红灯教

小憩片刻后,转身向东,跨过一道木门,沿着一条窄窄的山脊开始向西鼓攀登。

接近中午终于登上陈家洞,三面悬崖如刀砍斧劈,南面有寨墙,长约15米,基本保持完整,居高临下,易守难攻。走进寨门,首先是一个算不上平整的弧形大厅,可容上百人。大厅中还完整保留着三囗地灶,可以想象出当初在战争间隙,红灯教众们围坐在大厅,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豪爽场景。一对石狮子被人扶正,但头部破损,早已不见当年的威风。寨内南侧洞宽6米,高7米,深约300米,内有水源四季不枯,为屯兵驻守提供了保障。靠寨门囗有一条石,正中从右到左阴刻有“太平寨”三个大字。当年红灯教所期盼的理想太平世界,不正是我们现在安居乐业的和谐社会吗?

红灯教

带着时代的幸运感,站在洞囗的寨墙上,满目青翠,林海莽莽。左边山下乱山子绿浪翻滚,右边左家山绵延不绝。山风拂面,阵阵松涛中,涌动着群山的脉动,夹裹着穿越时空的呐喊。此时,隐约有山歌随风飘来:

山对山来岩对岩,陈家洞口筑寨台。

红灯一举照百里,统领忠骨青山埋。

本文收集自互联网,如果发现有涉嫌侵权或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6532516@qq.com以便进行及时清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