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与愿违是什么意思(事违愿为什么意思)


最近,刚开始看关于艾瑞克森的一套书。书中首页提到“一个人希望自己有较好的人际关系,但实际的情况却是四面楚歌。因为他在意识层面做了很多改善关系的努力,但是在潜意识支配的情绪和行为层面,又做着破坏关系的事情”。

这句话很好地解释了人际关系方面的“事与愿违”。可是,现实中的“事与愿违”比比皆是。如劳动部门为了保障工人权益,制订了最低工资标准。结果导致一些工人原本可以拿到每月2千元的工资,后来却失业,2千元的工资也拿不到了。一对夫妇正在吵架,某个人上去劝架,结果却遭到夫妻二人的共同攻击。父母为了孩子的成长教育,不计成本、无怨无悔地付出,结果孩子却因承担不了“爱”的沉重,反而导致学业受挫……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之所以会出现这些“事与愿违”的现象,首先,与人的认知局限性有关。心理学上有一个“冰山理论”,最早由费洛伊德提出,他认为“人的人格就像海面上的冰山一样,露出来的仅仅只是一部分,即有意识的层面;剩下的绝大部分是处于无意识的,而这绝大部分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人的发展和行为”。其实,这种“冰山”不只存在于人的心理方面,在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存在着。我们研究解决某个问题,首先要了解该问题所有的要素及各种常变量,才有可能设计正确的决策模型或者叫解决方案。可在现实中,由于人的立场、视角、思维、原则不一样,认识问题的局限性、片面性无可避免。一叶落而知天下秋,见一斑以窥全豹,只是一种浪漫的理想。《教父》中有一段经典的台词:“花一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遗憾的是,我们大多数人都只是凡人。当然,自命不凡的人除外。对于大多数问题,我们所能看到的永远都只是“冰山一角”。

其次,与人的逻辑选择有关。有句老话“桥归桥,路归路”,有一定的道理。个人认为,政策方面的问题要用政策解决,法律方面的问题要用法律解决,道德方面的问题要用道德解决。也许有人要说,政策、法律、道德之间不能交叉吗?不是这个意思,这是一个底层逻辑的选择问题。例如,父慈子孝,我觉得这是一个道德问题。如果非要就这个问题立个法,不但提高了司法成本,而且未必会得到预期的效果。再如蛇有蛇路、鼠有鼠道,约定俗成的习惯或者规矩就能解决的问题,不一定要上升到政策、法律或者道德层面。某收藏家曾经说过一段话,如果拉起一道绳,就能拦住人,何必筑起一堵高墙;如果在地上划上一道线,就能拦住人,何必要拉起一道绳。高射炮威力大,打蚊子比不上灭蚊剂,不是高射炮打不死蚊子,在于成本和效率。不同的逻辑选择会导向不同的结果。

事与愿违是什么意思

最后,与决策信号的传达有关。再好的想法,也得通过行动才能付诸于实施。有效的执行,在于正确地理解决策意图。前些年流行一本书《致加西亚的信》,讲的是一名军官,排除万难,克服种种困难,完成了一项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的故事。看了后,确实很励志。故事里面有一个“点”值得关注,这名军官接受的指令明确而又简单,便于理解和执行。而现实中有一种现象,你的想法未必能准确全面地表达出来,接受指令的人未必能完成正确地理解你的表达,传达的人未必能完整清晰地传达你的意图,最后到执行的人那里能得到多少有用的信息全凭天意了。决策信号在层层传达时,是层层衰减的。中间环节越多,偏差会越严重。如果最终执行者的执行力再存在问题,事与愿违也是必然的。

事与愿违是什么意思

如要最大限度地避免事与愿违,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尝试。第一,要学会全面地看问题。中国人的传统智慧“孤阳不生,孤阴不长”。我们要学会系统地而不是孤立地去看问题,特别是不能混淆现象和问题。那些所谓一眼就能看到的问题,绝对不是问题,大概率的只是现象。现实中,我们遇到的难以解决的问题,在于没有把握到真正的问题所在,或者对问题所在无能为力。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我们不能预知未来,但要充分地考虑未来可能会出现的各种变量。我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问题也在发展变化。薛兆丰说:“好经济学家与坏经济学家的区别只有一点,坏经济学家只能看见可以看得见的后果,而好经济学家却能同时权衡可以看得见的后果和通过推测得到的后果”。我们在“见龙在田”的时候,要考虑到“夕惕若厉”;在“飞龙在天”的时候,要想到“亢龙有悔”。

第二,要学会做选择题。我曾经说过,唯一的选择不是方案,而是决定。方案必然是要有多个选项的,而决定在于选择哪种方案。如果发现摆在面前的只有一条路,那说明你的思路还不够开阔。而选择,无所谓正确与否,在于合适不合适。爬山时,我有两点体会:一是走别人走过的路相对安全。别人已经走过,至少可以说明这条路是走得通的。如关于基层治理,浙江桐乡高桥建立百姓参政团、道德评判团、百事服务团,打开“大事一起干、好坏大家判、事事有人管”的局面;建立“三上三下”民主议事制度,动员群众参与决策,从源头预防矛盾发生;制定村民行为约束“负面清单”和劝导式“正面清单”;设立村级法治大讲堂,引发群众依法维权,实现自治、德治、法治“三治合一”等做法取得成功。背后的选择逻辑就值得借鉴。二是如要看到不一样的风景,就得走自己的路。路不一定走得通,至少可以积累经验教训。有可能得付出更大的代价,至少可以丰富人生阅历。但是,做选择要切忌走捷径,因为世界上最短的路就是捷径。也不要一条道走到黑,不懂得取舍、进退、迂回,也有可能将自己陷于死地。

第三,要学会精准地表达。我们相对于不同世界的人,倾向于含蓄、内敛地表达。本来一两句话能说明白的事,非要如某人一样写篇文章,说得云里雾里的,整得看的人不知所云。特别是有些话还不能说明白,要让别人去意会。甚至不说话,让别人去猜,猜不出来,就不高兴。这些习惯带到工作中,贻害无穷。要做到精准地表达:一要简练。无论是制定文件还是下达指令,要简练到没有任何修饰、多余、歧义的话。大道至简啊!往复杂里玩的都是小道。《易经》是群经之首,流传至今,仍是经典,一共才5千多字。二要减少中间环节。每个人有不同的理解能力、不同的表达能力。加之,记忆是不可靠的,几乎所有的记忆都已赋予个人的选择偏好。若要最大限度地避免信号传达衰减,就必须要尽可能地减少中间环节。三要及时反馈。要建立快速高效的信息反馈机制,及时发现纠正信号传达有可能出来的偏差。

本文收集自互联网,如果发现有涉嫌侵权或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6532516@qq.com以便进行及时清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