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塞的前兆(心肌前兆梗塞严重吗)


心肌梗塞

心肌梗塞又称心肌梗死,是指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引起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性坏死。

临床表现呈突发性,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特征性心电图动态衍变及血清酶的增高,可发生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休克等合并症,常可危及生命,而绝大多数人心肌梗塞的症状是胸痛和胸闷憋气。

其诱因一般为,过度疲劳、情绪激动、暴饮暴食、大手术后或大出血休克等。

年龄上,四十五岁到六十岁之间的中年男性是患心肌梗塞的高危人群。

心肌梗塞的前兆

心肌梗塞的前兆

多数人不知道这9处疼痛,多是心梗,没有一个是心脏痛!

急性心梗起病快速,临床上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或心前区剧烈疼痛,但是大多数除了胸痛,还可能是看起来无关的疼痛,比如:颈痛、背痛、腹痛、上肢痛等症状,甚至部分患者表现为激烈的牙疼、胃痛等,需仔细辨别,切勿错过这些信号。

心肌梗塞的前兆

心肌梗塞的前兆

►典型的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疼痛

常伴有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或濒死感,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

► 前胸、左肩、左腋下、左上肢痛

左肩是心脏的放射点之一,但是有时因为其定位不精确的特点,也可能出现左臂或左前臂疼痛,尤其是伴有胸闷、气紧时,更要警惕心肌梗塞。

►颈部、咽喉

因为咽喉和心脏的神经受到同一节段脊神经的支配,当心肌缺血、缺氧时产生的乳酸、丙酮酸、磷酸等酸性物质及多肽类物质会刺激神经产生疼痛,并扩散至咽部的迷走神经,诱发咽喉疼痛症状。

若出现咽喉痛又找不到明确原因,并伴有胸闷、出汗或恶心症状时,要警惕心肌梗塞的发生。

►下颌痛、牙痛

可能表现为颈部、下颌疼痛,甚至是牙齿疼痛,尤其是与运动相关的颈部、下颌、牙齿疼痛,即这些部位静止状态并不痛,但是走路就会疼痛,或是疼痛不止,并伴有头晕冷汗等症状时,那么很有可能是急性心肌梗塞。

心肌梗塞的前兆

►偏头痛

发生机制有人认为是由于心肌梗塞前,血管痉挛期伴发脑血管痉挛所致;也可通过自主神经反射性引起颅内外血管舒缩障碍引起。

►胸骨后、颈部痛

是指颈与胸廓下缘(胸部正中或偏侧)之间疼痛:冠心病患者出现这种疼痛,往往呈阵发性的胀闷痛,有明显的胸部紧迫感,并可牵引或放射至肩臂部等处。常见于中老年人,应警惕是急性心梗。

►左下肢、左腹股沟

突然左下肢剧烈疼痛,出现胸闷、憋气及出汗,应警惕急性心梗。

心肌梗塞的前兆

►上腹部疼痛

也可以说是胃痛。如果患者出现出虚汗、呕吐甚至晕厥时,要考虑急性心肌梗塞的可能性。

心肌梗塞的前兆

►后背痛:以腰部、背部、肩部的放射性疼痛为主。

心肌梗塞的前兆

►无痛性心梗

患者仅表现出轻微的胸闷,上腹部堵闷、不适、恶心、憋气等症状。糖尿病、闭塞性脑血管病或心衰的老年病人对于疼痛的感觉较常人稍显迟钝,易出现无痛性心梗,容易漏诊。

怎样预防心肌梗塞?

心肌梗塞的前兆

及早识别心肌梗塞的先兆

虽说心肌梗塞发病突然,但有50%以上的病人在心梗发生前几周或前几天会出现一些先兆症状。及早识别这些症状,立即到医院诊治,可有效地降低心肌梗塞的发生率。

冠心病患者

尽早就医,医生的指导下规范治疗,可降低心肌梗塞的发生率。

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患者

患有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的中老年人如能积极进行降血脂、控制血压、降血糖的治疗,可降低心肌梗塞的发生率。因心肌梗塞的发生和发展与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有密切的关系。

注重心理平衡

注重心理平衡,可降低心肌梗塞的发生率。情绪波动会引起血管收缩,心率加快,从而使心肌发生缺血、缺氧,诱发心肌梗塞。因此,冠心病患者应尽力避免过度紧张、激动、焦虑、抑郁等不良刺激。

心肌梗塞的前兆

注意气候变化

资料表明,气候急剧变化是发生心肌梗塞的重要诱因。所以中老人要注意根据气候变化,加减衣服。注意根据气候变化,加减衣服,可降低心肌梗塞的发生率。

保持大便通畅

便秘患者在用力排便时,腹腔内压力会突然升高,这可影响心肌的血液供应,诱发心肌梗塞。因此,中老年人应多吃些蔬菜、水果,少吃油腻食物,以保持大便通畅。保持大便通畅,可降低心肌梗塞的发生率。

戒烟

因烟中的尼古丁等物质可促使冠状动脉发生痉挛,诱发心肌梗塞。戒烟可降低心肌梗塞的发生率。

生活有规律

生活要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可降低心肌梗塞的发生率。

注意饮食和运动

注意饮食和运动,限制脂肪的摄入量,少吃奶油、肥肉,多吃一些糙米、蔬菜和水果可降低心肌梗塞的发生率。

本文收集自互联网,如果发现有涉嫌侵权或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6532516@qq.com以便进行及时清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