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酒的穴位(解酒的最快按摩手法图)


解酒的穴位

适逢寒冬腊月,又临近春节,许多人聚餐饮酒,达旦撒欢,享受“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的欢乐时光。中国是酒的故乡,酒文化的发源地,许多闻名于世的诗词因酒而生,譬如诗仙李白的《将进酒·君不见》、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酒带给人们太多的欢乐,但越是美好的事物背后往往伴随着不好的后果,饮酒亦是如此,俗话说“小酌怡情”,过犹不及,过量饮酒所带来的危害不容忽视。过量饮酒或严重醉酒后出现急性酒精中毒,伤害人的身体(酒伤胃、肝、心和大脑),带来一些不良反应,如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大小便失禁、出汗、口干,甚至胸痛、心率增快、呼吸短促等严重症状,乃至休克死亡。醉酒后有的人淡漠、遗忘,有的人亢奋而脾气暴躁,都可能会影响家庭、朋友或同事之间的感情。

针灸处理轻中度醉酒很有效果哦!

解酒的穴位

首选耳穴疗法

耳尖放血:耳尖放血能够清热降火、醒酒开窍。取穴:将耳轮从后向前对折,耳廓上部顶端处即耳尖穴。操作者洗净双手,先用手指按摩醉酒者耳尖处,使其充血。75%酒精棉球擦拭消毒后,操作者戴一次性无菌手套,左手固定耳廓,右手持消毒三棱针或一次性采血针垂直快速刺入耳尖皮肤,深度约为1—2mm,然后迅速出针,可点刺1—2次。操作者轻轻用手指由远至近挤压针孔周围的耳廓,使其出血3-5滴。可用酒精棉球吸取挤出的血液,最后消毒干棉球压迫止血即可。

解酒的穴位

解酒的穴位

解酒的穴位

注意事项:局部严格消毒,无菌操作,防止感染。若刺血后针孔发红、耳朵胀痛,涂擦碘酒或消炎治疗。刺血进针不宜过深,创面不宜太大,挤压方法也要注意,防止发生血肿。万一出现血肿,可用消毒干棉球按压耳尖处针孔2min,防止血肿扩大,血肿一般可在数日内自行消退。

穴位刺激:针刺或穴位按摩(点揉法)。

头痛、头晕:百会、风池、天柱、太阳穴。

解酒的穴位

恶心呕吐、胃肠不适:内关、合谷、少府、足三里、解溪。

保肝养胃:太冲、三阴交、足三里。

昏迷:人中、内关、百会、印堂。

常用中药治疗:

葛花解酲(cheng,二声)汤,出自《兰室秘藏》,具有化酒祛湿、温中和胃的功效。

解酒的穴位

主治:饮酒过度,湿伤脾胃。

组成及用量:葛花15、木香3、砂仁6、茯苓9、猪苓9、泽泻9、人参3、白术9、白豆蔻6、青皮6、陈皮6、神曲9、干姜6。

用法:上药共研极细末,每次用米汤或白开水调服9g,亦可水煎服。微汗出立效。山楂有消食除满之功,具有降脂作用,枳椇子善解酒毒,可随方加入。

家庭调护:

蜂蜜水:蜂蜜中含有大量的葡萄糖和果糖,可以延缓酒精的吸收速度,降低血液中的乙醇浓度,而且服用蜂蜜水可以补充体内水分,促进排尿,加快代谢,加速乙醇代谢物的排出,从而达到解酒的目的。蜂蜜水还能够缓解酒精引起的头痛。

解酒的穴位

蜂蜜水一般使用40—50℃的温开水,不宜超过60℃,水温过高则破坏蜂蜜的营养物质。需要注意的是,对蜂蜜过敏和糖尿病患者禁用蜂蜜水。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亲爱的朋友们,适量饮酒,互诉衷肠则可,过量饮酒不足取!

解酒的穴位

王文礼 副主任医师

主要简介

解酒的穴位

王文礼,医学硕士,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黄浦区政协三届委员,现为瑞金康复医院针灸科副主任医师。任上海市针灸学会芒针专委会副主委、上海市中医药学会治未病分会/针刀医学分会常委、上海市中医药学会学术流派分会委员、中国针灸学会刺络与拔罐专委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针灸技术与康复专委会委员等学术职务。主持参与科研课题10余项,人才项目2项,发表论文30余篇,主编及参编著作6部。

医疗特长

擅长针灸、絮刺火罐、小针刀及微创埋线技术,主要治疗颈肩腰腿关节痛、中风脑病、偏头痛、急慢性胃炎、失眠、耳鸣耳聋、女性痛经及月经不调、桥本甲状腺炎等疾病,对针灸美容、减肥及亚健康调理颇有心得。

瑞金康复医院针灸科专家门诊

周二、四上午,周五下午

记者 / 瞿煌俊 邵林峰

编辑 / 陈露露

图片 / 邵林峰 瞿煌俊

本文收集自互联网,如果发现有涉嫌侵权或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6532516@qq.com以便进行及时清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