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中山(中山雾霾)


行脚成都,带你看成都

雾中山

雾中山

如今的乡土资料的挖掘,也是越来越热门。比如大邑的乡土记载,除了刘氏庄园和建川博物馆外,让人知晓的却似乎并不太多。今年初的一次到大邑旅行,通过3+2读书荟得以认识刘应默先生,参观其书房才发现他所藏大邑的各类志书有数十种之多,我笑说这里有好些是“孔网孤本”(难得一见之作)。这就记住了卫复华先生,这些志书多是他经手编校的,只是印量往往不多,故难得在书市一见。其中就有一种《雾中山志》。

朋友约着去雾中山游逛。这雾中山现在通常称之为雾山,有山必有故事,到了地方才知道沿着这雾中山还有一些村落,比如大坪村、两河口,当然是现代式样的村落,也还有新建的建筑群。让人更为意外的是这里居然还是“三线记忆小镇”。

所谓三线建设,很多人都知道那是20世纪60年代沿海一线的企业内迁西部的结果。这雾山曾是6569光电所的所在地,沿着河谷修建了工厂所需的种种设施,比如生活区、工厂区、宿舍、医院、学校等,在公路的右侧悬挂着重新修饰过的老照片,这让人一下子回到了过去的时光。不免让人想象着天南海北的人聚集于此,在百废待兴中开拓出一番事业来。今天这里则成为了一处遗址,在此举之上还创建了“三线建设展览馆”,用实物展现不同历史时期的三线岁月。

雾中山

晚上,我们就宿在雾山农场,随手在朋友圈发布了在雾中山的感受,想不到诗人刘德路一会儿就打来了电话:“你在雾山?怎么不提前说一声呢?”原来他是在这雾山河畔的小区买了房子,这是让我意外的,要知道成都人喜欢休闲度假,但跑近百公里来这里购房的人群恐怕不太多。但时间太晚,就早早地休息,感受着山村的宁静。

一大早冷醒了,这才发现昨晚忘记了关窗,有山风吹进来,自然有些许凉意。看着天色已亮,就沿着公路向山里溜达去,然后就进入到两河口,原来这里还有一间“酒吧”,虽未泡吧,想着这山间小村亦有此风景,实则是与都市生活并不太隔,晚上也有烧烤摊,我留意到在靠河边的草坪上摆上了几个绿色的帐篷,想必在夏天也会有不少人来此欢聚。

雾中山

雾中山志》说,这雾中山,原名为大光明山,山上有接王禅寺。在路口就看见一个宣传板,上写到寺院可做的事:“吃斋饭、品素茶、住禅房、观古景、看古树、听法音。”看上去是不错的所在。但距离此地还有数公里之远,还是作罢,不如寻个机缘再来访古。刚好,朋友赵平春天时去过接王寺,且有记录,正可纸上旅行:此地原称接王亭,相传蜀汉昭烈帝刘备、后蜀国君孟昶,以及唐明皇李隆基都曾来此游历,尤因迎接迦叶摩腾和竺法兰两位法王来此传道,后故更名为接王寺。此寺背后有玫瑰谷,每年四五月间玫瑰遍布山谷,也是一景了。

更为凑巧的是手头有一册《外国人眼里的四川》,其中有马来西亚作家李忆莙写的《雾中山传奇──僧、寺、明月池》,其所记寺院乃明月寺,有一僧人在此修行,“师父说除了米要到山下去买,菜是自己种的。寺的后面开垦出一片菜园,自供有余。到山上来的居士或登山歇脚的游客,要吃饭的可到菜园里去自行采摘,厨房里备有柴米油盐,自己动手即可,不收取分文”。又,“所用的水,是山上的泉水,砌一方小池。引水自山泉。终日叮叮咚咚,宛如美妙的乐章”。想来在这里居住,既有静寂之美,又得养心之所吧。

雾中山

虽然今人多不知雾中山,但明清以来,游览雾中山的文人雅士却不少,杨慎写了《开化寺碑记》,明王圻、范汝梓、清潘元音等均有游记,记雾中山之胜,仅是读这些游记就有穿越时空之感。

雾中山

本文收集自互联网,如果发现有涉嫌侵权或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6532516@qq.com以便进行及时清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