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即是色电影(空即是色电影)


处处皆是相,唯有幻相随人起。所谓幻相只是头脑中的产物,与外在世界没有关系。

幻相皆是记忆的幻化,记忆来自于个人过去经历中对自身感受的意义化建构,它通过将感受和思想观念对应捆绑构成意义包存储在头脑里。当未来再次遇到类似场景或感受时就会调动这个记忆包,以此意义为基础通过头脑再加工形成新的幻相。因为头脑的运算基础不只依赖这一个记忆包,而是诸多记忆包的联合推演,所以,未来的幻相会有或多或少的变化。而这就是由六感官到达头脑里形成六识,形成意义包的过程,也是佛教所表达的六根,六尘,六识之意。

这又另外说明了新的意义包产生的必然性。因此,我们是可以通过后天的经历学习,获得新的认知,形成新的意义包,在头脑的逻辑演算里去粗取精改造认知,最终不再相信幻相是真实的。当诸多意义包被调动进行推演时就会产生复杂的意义幻相,因此,我们有着真假难辨的意义感和幻相。

空即是色电影

一切相只有在心中才成为实相,头脑里的意义感也只是相和幻相的混合,仍然只是相,唯独心才能看见实相。因此王阳明会说“心外无物”。心中之物即为实相,而非相和幻相。

空即是色电影

相只是一个现象,一种运动变化,但是到了人的头脑里就会出现诸多的意义,这些意义中就有很多是幻相。佛教用空来说明相的本质,空的含义就是针对幻相来说明的。但是,对一切相的理解,包括空(也是相,一种对幻相的意义解释)在内,也只是一种意义感,一种意识,这仍然停留在脑海里,如果不被心所见,就依然是相而不是实相。因此,用心照见的相才是实相,停留在脑海里的名、相、意义感只是相而已。名就是意义感的组织者,由名的组合演算形成意义,而名即是诸相的符号和标签。

实相是心的发现,以相为载体,因此脱离了相也不可能见到实相。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

“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本文收集自互联网,如果发现有涉嫌侵权或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6532516@qq.com以便进行及时清除。
分享到